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桃属十种植物的过氧化物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用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了胡桃属Juglans L.10种植物80份材料的过氧化物同工酶,共出现16种酶谱。 种内酶谱多态,但酶带间的差异小于种间酶带差异。用“酶谱距离” 及特异酶带可将10个种分成4组,与胡桃属分类基本吻合。 黑核桃组的酶带最多。胡桃楸次之,核桃及灰核桃最少。根据同工酶的产生与进化的关系,可认为黑核桃与胡桃楸比核桃、灰核桃进化。胡桃属内平均“酶谱距离”为0.52,推测该属应发生在晚白垩纪到古新世。  相似文献   

2.
文玩麻核桃     
<正>文玩核桃泛指其有文雅玩赏特质的一类核桃,麻核桃为其中的重品,还包含核桃楸、铁核桃等。因麻核桃坚果皮坚而厚、种仁甚少、稜脊起伏、沟穴深邃、纹络美观而得名,倍受人们钟爱。麻核桃学名为河北核桃(J u g l a n s hopeiensis Hu),别称有山核桃、耍核桃、文玩核桃、麻艺核桃等。在植物分类学中属于胡(核)桃科、胡桃属中一个独立种,是中国特有的种质资源,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  相似文献   

3.
陈世骧 《昆虫学报》1974,(2):195-197
扁叶蝌属(Gastrolina)隶属于叶蝌科叶(虫甲)亚科,是一个典型的古北-东洋交界属。在我国,东部从黑龙江到广东,西部从甘肃(东南)、陕西、四川到云南,都有记载;国外分布已知有西伯利亚东部、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地。全属计有三种,其中一种又可分为三个亚种。它们的寄主植物包括胡桃和桦木两科,是核桃、核桃楸、枫杨和赤杨的害虫,在某些地方,为害且相当严重。本文特将各种类的名称和鉴别特征,作一简略介绍,以便有关工作者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核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 Maxim.)又叫山核桃、楸树等,系属胡桃科(Juglan-daceac)、胡桃属(Juglans)多年生木本植物。分布于我国的吉林、黑龙江、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甘肃等省。朝鲜、日本和苏联的远东亦有分布。一、植物形态为落叶乔木,高可达20米。树皮暗灰色或灰色;小枝粗壮,具柔腺毛。树冠呈广圆形。叶为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9~17枚,长椭圆形或卵状长椭圆形,先端尖,边缘有细锯齿,基部钝或近截形,上面通常无毛,下面脉上密生褐色柔毛。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为  相似文献   

5.
张丽敏  薛晶  封彦杰 《生物学杂志》2014,(2):100-103,108
对胡桃楸树根、树皮(茎皮)、枝皮、树枝(当年生枝条)、树叶5个营养器官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进行生长期动态测定比较,结果显示:胡桃楸POD同X-.酶表达具有发育阶段性和器官特异性;胡桃楸不同器官共有酶带B1,该酶带可能是胡桃属的特征性酶带;胡桃楸pod同工酶分析宜采用根、茎皮、枝皮部。试验结果为胡桃楸进一步食药用开发利用、引种栽培提供生化水平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在岩松鼠自身埋藏种子附近选择相同生境人工埋藏种子的方法,研究岩松鼠对自身埋藏种子和人工埋藏种子的找回率有无差异,从而部分揭示记忆如何在岩松鼠找回贮藏种子过程中发挥作用。数据的统计分析采用SPSS for Windows(version 19.0)进行。结果显示:1)岩松鼠喜欢将种子贮藏在灌丛下方,但对埋藏基质没有明显偏好;2)埋藏微生境和埋藏基质对岩松鼠在对人工埋藏种子的找回过程中没有明显影响;3)岩松鼠对人工埋藏的核桃种子在种子找回过程中与自身埋藏的核桃种子有显著差异(Z=-2.499,P=0.014),对人工埋藏的胡桃楸种子在找回过程中与自身埋藏的胡桃楸种子有极显著差异(Z=-6.557,P<0.001)。  相似文献   

7.
<正> 银杏大蚕蛾Dictyoploca japonica Moore俗称白果蚕或樟蚕。已知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广西、台湾;日本也有记载。在吉林省见于延边、通化、吉林、四平等地区。据记载,幼虫取食银杏、蒙古栎、核桃楸、胡桃、柳、樟、枫杨、盐肤木、樱花、朴、紫薇、榛、栗、柿、梅、李、梨、苹果等的叶片。1966年前后吉林省通化地区曾大发生,严重为害核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 Ma-  相似文献   

8.
核桃又称胡桃,全身是宝,除核桃仁可以直接食用外,其青皮、叶、枝、花、壳等均可入药,具有重要的经济和药用价值。为了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核桃属植物资源,该研究以核桃叶为材料,采用Folin-酚法,测定核桃叶75%乙醇提取物及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后的各部分多酚的含量,通过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法评价其抗氧化能力,并分析多酚含量与抗氧化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核桃叶提取物及其各萃取部分均表现出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其中乙酸乙酯部分、正丁醇部分的IC_(50)均高于VC,核桃叶75%乙醇粗提物(Ext.)与VC相当,且多酚的含量和抗氧化能力呈现正相关关系。这说明核桃叶的提取物可以作为天然的抗氧化剂应用于食品、医疗、化妆品、保健品等行业。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核桃资源和提高核桃的经济效益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对胡桃属植物青皮和叶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本文就近几年胡桃属植物青皮和叶的化学成分及其抑菌、抗氧化、抗肿瘤、杀虫、除草等生物活性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为胡桃属植物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胡桃科种类不多,只有60种左右,其中胡桃(又名核桃)(Juglans regia)最为著名,就先从它絮起。 核桃果趣 1960年8月,笔者有幸在京郊农村领略了收获核桃的情景。人站在核桃树枝上,用木棍敲打核桃果,果实纷纷落下,好像下核桃雨一样,十分有趣。这时的核桃虽然成熟了,但外皮还带绿色,滚得满地都是。用石头把外皮砸开,露出内核,核面上有不规则的裂缝和花纹,煞是好看。再将硬核弄开,剥一片核桃仁放在嘴里一嚼,顿时满口流香。用手指捏一捏核仁,可以捏出油来。它是一种既含油多,又美味的食品,而且一吃就上瘾。从此对核桃树也产生了崇敬的心情而另眼相看。  相似文献   

11.
<正>帽蕊草(Mitrastemon yamamotoi),隶属于帽蕊草科帽蕊草属。草本,高3~8cm,寄生于栎属(Quercus)或锥属(Castanopsis)植物的根上;无叶片,花序的苞片鳞片状;花单生,花被片杯状,雄蕊帽状,套住雌蕊。花期8-9月,果期10月。全世界有2种帽蕊草属植物,中国有1种和1变种,其中原变种产中国福建、广东、广西和云南,柬埔寨、日本和印度尼西亚亦有分布。变种多鳞帽蕊草(M.yamamotoi var.kanehirai)仅分布于中国台湾省,在当  相似文献   

12.
胡萝卜的来历根据苏联科学家在《栽培植物的起源中心》中的记述,胡萝卜起源于阿富汗的喜马拉雅山和兴都库什山地区,约在10世纪传入伊朗和阿拉伯地区,到11世纪又经阿拉伯国家传到叙利亚,随后进入欧洲。到了15世纪,胡萝卜已传遍欧洲大陆。除了向西方传播外,在13世纪末,胡萝卜也开始进入中国。最初传到中国的胡萝卜不是现在这个样子的,其外表呈紫色或黄色。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曾这样记载:"元时始自胡地来,气味微似萝卜,故名。"但也有学者认为是西汉武帝时,由张骞出使西域,通过丝绸之路,经中亚、西亚带至中国的。如果这种说法正确的话,那么胡萝卜传入中国的历史就已经有2000多年了。  相似文献   

13.
正南瓜源自美洲大陆,自16世纪初期传入中国以来,它在大江南北的种植和利用已经有500多年的历史,中国也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南瓜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南瓜果实形状或长圆,或扁圆,或如葫芦状;果皮色泽或绿,或墨绿,或红黄,品名繁多。作为中国重要的菜粮兼用作物,传统的南瓜加工利用方式、方法多种多样,体现出了中华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煮食作羹在南瓜传入之初,较早从东南海路引种南瓜的是浙江省。明代田艺蘅《留青日札》指出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东北地区胡桃楸次生混交林乔木树种组成和多样性,在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中东部23个胡桃楸典型分布区内,设置123块面积0.1 hm2圆形样地,对样地内DBH≥5 cm乔木树种的物种组成、区系特征、重要值、丰富度和多样性等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东北地区胡桃楸次生混交林内共调查到乔木物种48种,隶属于17科,31属,其中黑龙江省30种,隶属于14科,21属;吉林省37种,隶属于14科,25属;辽宁省35种,隶属于16科,25属。物种主要以北温带分布区类型为主,不同区域物种数量随纬度升高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随海拔升高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在海拔300~700 m物种数量最为丰富。3个地区调查样地内重要值排在前6的共有树种是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春榆(Ulmus pumila)、色木槭(Acer mono)、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和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非共有树种为红松(Pinus koraiensis)(黑龙江)、紫椴(Tilia amurensis)(吉林)和花曲柳(Fraxinus rhynchophylla)(辽宁)。调查样地内多样性表现均较高,除Shannon多样性指数在吉林省显著高于黑龙江省和辽宁省外(P0.05),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三省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且三省群落之间均表现为中等相似。本研究可为深入了解东北中东部地区胡桃楸次生混交林物种多样性和森林经营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5.
<正> 柳杉是我国亚热带地区重要的速生用材树种。1981年,笔者在江苏省南通地区如皋县长青沙农场的6亩左右的柳杉林中发现星天牛A-noplophora chinensis Forster为害十分严重。星天牛为害植物种类较多,笔者查阅了历史资料,有芸香科的柑桔类;蔷薇科的苹果、梨、樱桃、枇杷、花红、杏、蔷薇;胡桃科的核桃、胡桃;杨柳科的杨、柳;榆科的榆树;紫葳科的楸树;壳斗科的栎树;楝科的苦楝、红椿;豆科的洋槐、树豆;悬铃木科的悬铃木;桑科的无花果、桑树;木麻黄科  相似文献   

16.
陕西不同生境核桃内生真菌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核桃内生真菌组成、分布等多样性特性,为活性菌株筛选、作用机理研究等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对不同季节、不同生境、不同部位的核桃内生真菌进行分离,以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鉴定,通过定殖率、分离率、分离频率、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等分析核桃内生真菌的多样性。【结果】共分离获得核桃内生真菌1 450株,隶属于47个属,其中链格孢属Alternaria为优势类群,占菌株总数的20.00%,镰孢属Fusarium和酵母属Saccharomyces相对较多,分别占菌株总数的8.34%和8.14%。核桃不同部位内生真菌的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都以两年生茎的最高,分别为1.15和0.36;不同生境核桃中,山阳的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最高,分别为1.42和0.42;秋冬两季中,秋季的指标较高,分别为1.92和0.54。【结论】不同部位、不同生境、不同季节核桃都具有丰富的内生真菌且多样性存在差异;相似性系数、均匀度指数反映出,核桃内生真菌在一定程度上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7.
植物根系能够在复杂的土壤环境中招募对自身有益的微生物构建根际微生物群落。为了探明不同生长期核桃根际微生物群落的特征,本研究采集了核桃萌芽期、开花期和结果期的根际和非根际土壤样品,进行了高通量测序、差异物种分析、功能分析和微生物生态网络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核桃根际在不同生长期的优势种群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萌芽期相对丰度显著增加的菌属有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unclassified Fungi,开花期有unclassified Chloroplast、枝孢属(Cladosporium)、链格孢属(Alternaria)和无茎真菌属(Acaulium),结果期有unclassified Micrococcaceae、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链霉菌属(Streptomyces)、赤霉菌属(Gibberella)和被孢霉属(Mortierella);其中,芽孢杆菌属(3.0%)、unclassified Chloroplast(4.5%)、假单胞菌属(17.9%)分别为萌芽期、开花期和结果期主要有益菌属。同时,不同生长期的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P<...  相似文献   

18.
《人与生物圈》1998,(3):F003-F003
核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别名:胡桃楸、山核桃 胡桃科乔木,生于针阔叶混交林或杂木林中。果仁营养价值极高,每100克含蛋白质10—12克,脂肪80克,糖类5—8克,还含钙、铁、胡萝卜素、核黄素等多种元素。该品味甘性温,有补肾固精、湿肺定喘、润肠通便功效。  相似文献   

19.
图力古尔  杨乐  李玉 《生态学报》2005,25(12):3133-3140
采用定点观察和取样调查法对长白山红松阔叶林中黏菌与植物群落类型以及基物、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水曲柳 蒙古栎 红松林群落中黏菌多样性最丰富;枫桦 紫椴 红松林群落次之;水曲柳 胡桃楸 红松群落中最差。槭属(A cer)和椴属(T ilia)的腐木是最适宜黏菌生长的基物;栎属(Quercus)腐木次之。松属(P inus)、白腊树属(F rax inus)和其它类腐木上的黏菌种类丰富程度相对较低并彼此接近。灌木枯枝落叶上的黏菌种类比较有特色。胡桃楸(J ug lansm and shurica)上未见黏菌分布。7~9月份是黏菌大量发生季节,日最高温度处于22~30℃、日最低温度10~18℃时和空气湿度处于66%~96%时适宜于绝大多数黏菌的生长。针阔混交林中的多数黏菌是避光生长的,但有少数几种黏菌是在向阳面形成子实体的。  相似文献   

20.
豚草是外来的有害物种,是菊科豚草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本属35—40种,分布于美洲。豚草可能是在20世纪30-40年代由北美经俄罗斯传入东北,80年代进入华北,然后进入长江流域,20世纪末到达华南。交通工具可能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因为交通沿线是其发生分布的主要区域。近10年正以异常的态势迅速蔓延,豚草类的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