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3-6岁幼儿的Heath-Carter体型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主要运用Heath-Carter体型测量法,对芜湖市区汉族441例(男222人,女219人)3-6岁的健康幼儿进行了体型分析.结果显示汉族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因子值和内因子值略有下降,但变化不大,外因子值逐步上升,变化较快;男女孩各年龄组体型均值都是中因子值>内因子值>外因子值.幼儿期低龄段体型分布较集中,在随后的增长过程中,体型分布逐渐扩散,3-5岁男女各组体型均为偏内胚型的中胚型为主,6岁时男孩均衡中胚,女孩三胚层中间型比例增多.与布拉格幼儿相比,体型特征存在着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
布依族成人Heath-Carter法体型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运用Heath-Carter人体测量体型方法,研究了贵州省布依族494例(男259例,女235例)成人体型。研究结果表明:(1)布依族男性与女性平均体型均为偏内胚层的中胚层体型,男性均数为3·0—5·3—2·4,女性均数为4·3—4·9—1·9。(2)随年龄增长,布依族男性内因子值变化不大,中因子值增大,外因子值减小。但总的说来,男性体型各年龄组变化不大。(3)随年龄增长,女性内因子值与中因子值增大,外因子值减小。(4)布依族体型介于南方人群和北方人群之间。  相似文献   

3.
达斡尔族成人体型研究   总被引:31,自引:6,他引:25  
郑连斌  朱钦 《人类学学报》1998,17(2):151-157
本文运用Heath-Carter人体测量体型法,研究了内蒙古莫力达瓦旗456例达斡尔族成人体型。研究结果表明:(1)达斡尔族平均体型男怀为偏内胚层体型的中胚层体型,女性为中胚层休蝗内胚层型;(2)随年龄增长,达斡尔族男女体均呈内因子值增大,中因子值增大,外因子值减小的变化,男性30岁以后,女性35岁以后体型变化较大;(3)男女间体型存在极显著性差异,女性中因子值、外因子值低于男性值,而内因子高于男  相似文献   

4.
壮族幼儿Heath-Carter法体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我国壮族幼儿的体型发育规律,本文应用Heath-Carter人体测量法对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439例(男228,女211)3-6岁的壮族幼儿进行了体型评定.结果:(1)壮族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内因子值和中因子值逐步下降,外因子值明显上升;(2)各年龄组体型均值均为中因子值>内因子值>外因子值,其中3-5岁男女各组均为偏内胚层的中胚层体型,男6-岁组为均衡的中胚层体型,女6-岁组为三胚中间型;(3)壮族幼儿各年龄组男女间SAD值为0.33-0.54,T为1.69-2.35,男女间的体型除3-岁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外,其余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与汉族资料相比,各年龄组男女内、中、外因子值均为汉族高于壮族;壮族的体型分布比汉族分散.  相似文献   

5.
采用Heath-Carter人体测量法对家人成人311例(男159例,女152例)进行了体型研究。研究发现,家人男性的体型平均数为3.4-4.8-2.1,属于偏内胚层的中胚层体型;女性体型均数为4.9-4.7-1.3,属于内胚层-中胚层均衡型。家人性别间5个年龄组体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随年龄增长,男性内因子值趋于变小,而且年龄组间内因子值具有明显差异。男性中因子、外因子与年龄均不相关,年龄组间中因子、外因子值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女性内因子与年龄呈负相关,中因子、外因子与年龄均不具有相关(P>0.05)。内因子、中因子、外因子值在不同年龄组间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家人男性与云南汉族、布依族、客家人、僜人、广西汉族体型接近,家人女性与客家人、怒族、僜人、侗族体型最为接近。在中国南方族群中,家人身体脂肪含量较多,骨骼、肌肉含量中等,身体相对粗壮些。家人与生活在南方的汉族族群体型相对接近。  相似文献   

6.
采用Heath-Carter人体测量法对家人成人311例(男159例,女152例)进行了体型研究。研究发现,家人男性的体型平均数为3.4-4.8-2.1,属于偏内胚层的中胚层体型;女性体型均数为4.9-4.7-1.3,属于内胚层-中胚层均衡型。家人性别间5个年龄组体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随年龄增长,男性内因子值趋于变小,而且年龄组间内因子值具有明显差异。男性中因子、外因子与年龄均不相关,年龄组间中因子、外因子值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女性内因子与年龄呈负相关,中因子、外因子与年龄均不具有相关(P0.05)。内因子、中因子、外因子值在不同年龄组间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家人男性与云南汉族、布依族、客家人、僜人、广西汉族体型接近,家人女性与客家人、怒族、僜人、侗族体型最为接近。在中国南方族群中,家人身体脂肪含量较多,骨骼、肌肉含量中等,身体相对粗壮些。家人与生活在南方的汉族族群体型相对接近。  相似文献   

7.
采用Heath-Carter体型法研究了中国蒙古族14个族群4810例(男性2117例,女性2693例)的体型。蒙古族内因子、中因子与年龄呈显著正相关,外因子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即随年龄增长,身体线性度变小,体型趋于圆粗。蒙古族男性、女性体型都集中于偏内胚层的中胚层体型、内胚层-中胚层均衡体型、偏中胚层的内胚层体型。随着年龄增长,这3种体型的出现率均与年龄呈显著正相关,即蒙古族体型有向这3种体型集中的趋势。和汉族人相比,蒙古族身体更粗壮。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东北三省蒙古族身体线性度小,体脂发达,骨骼和肌肉量较少。在体型图上北方蒙古族的点分布密集,说明北方蒙古族彼此体型比较接近,而南方的云南蒙古族由于内因子值小、外因子大,位点与北方蒙古族相距较远。在已经开展Heath-Carter体型法研究的中国族群中,蒙古族是体脂最为发达、身体线性度很小的民族。  相似文献   

8.
乌孜别克族成人的体型特点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了解乌孜别克族成人的体型特点。方法:运用HeathCarter体型法对201名(男110,女91)乌孜别克族成人体型进行分析。结果:乌孜别克族男性为偏内胚层的中胚层型体型(3.7—5.1—2.0),女性为偏中胚层的内胚层型体型(5.9—4.9—1.4)。60岁之前随年龄增长,男女性均呈内、中因子值上升而外因子值下降的趋势,二者体型的性别差异极显著。与其他群体相比,乌孜别克族女性的中因子成分明显占优,男性平均体型则与加拿大人最相似。结论:乌孜别克族成年男女的体格都比较健壮。  相似文献   

9.
调查了1506名朝鲜族,汉族4-7岁儿童体格发育情况。朝鲜族儿童平均身高和坐高皆低于汉族儿童相同年龄组,而平均体重却高于汉族同龄组;在头围、胸围指标中汉族男、女儿童4-5岁之间大于朝鲜族同龄组,但自5岁以后朝鲜族超过治疗组,可以看出,朝鲜族儿童体格为相对矮壮,而汉族儿童相对瘦高。又对朝、汉族儿童身同父母平均身高进行单变量相关分析显示出显著意义相关。延吉市朝、汉族儿童各项指标低于9185年全国九市效  相似文献   

10.
侗族成人Heath-Carter法体型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为探讨我国侗族成人的体型特征,本文采用Heath-Carter人体测量法对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乡515例(男254,女261)20—60岁的土著侗族成人进行了体型评定。结果表明:1)侗族成人男女的平均体型值分别为2.2—4.5—2.4和4.3—4.2—1.5,侗族成人男女分别属均衡的中胚层体型和内胚层—中胚层均衡体型;2)侗族成人男女间SAD值为2.33,T为11.9,男女间的体型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 ;3) 与国内 、外资料相比, 侗族男女的内、中因子值和男性外因子值居中, 女性外因子值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