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湖北植被区划(下)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Ⅰ_2 湖北南部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本植被地带居湖北南半部,位于英山、罗田、新洲、黄陂、天门、荆门、远安、兴山一线以南。东部为幕阜山脉北坡,以丘陵低山地貌为主,中部为坦荡的冲积平原,大小湖泊星罗棋布,是湖北水生植物分布最广的区域;西部为武陵山系的东北麓,以山地丘陵为特点。年均温16℃以上,≥10℃年积温4800—5600℃,为本省区两个高温区域之所在,无霜期在250天以上,年降水量1100—1600毫米。长江贯穿全境,还有众多的大  相似文献   

2.
1978年前、后中国≥10 ℃年积温对比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利用620个气象站点的逐日平均气温分别计算了1951—1978和1979—2005年≥10 ℃年积温及其初日、终日,并对比分析了1978年前、后≥10 ℃年积温及其初日、终日和持续天数.结果表明:与1951—1978年相比,1979—2005年全国大部分地区≥10 ℃年积温有所增加,其增幅以东北、华北、华南地区较大;长江以北大部分地区的≥10 ℃年积温初日提前0~5 d,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则推迟0~5 d;除华南沿海和西南小部分地区的≥10 ℃年积温终日推迟5 d以上外,其余地区则推迟0~5 d;全国≥10 ℃年积温日数总体呈增加趋势,以0~5 d和5~10 d的增幅为主,各地区的差异大且连片性差.对积温变化趋势的准确掌握可为农业结构布局调整以及农业生产潜力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中部草原区发现天然胡杨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80年夏季,我们在发菜(Nostoc flagellitorme)资源考察中,根据当地收民和林业干部提供的线索,在内蒙古高原中部四子王旗锡拉木伦河下游的哈沙图查干淖尔附近,发现两片天然胡杨(Populus euphratica——P.diversifolia)林,共120多株,面积约8亩。位置在东经111度15分,北纬42度50分。属于草原区荒漠草原带。分布点的降水量在150-200毫米之间,年均温4℃左右,≥10℃的积温在2700℃左右。  相似文献   

4.
夏志良  王旭 《四川动物》1991,10(1):34-35
任河的鱼类资源,曾有局部河段的调查报道(曾明候,1982;丁瑞华等,1987)。1965年4—9月、1982年4—5月我们对任河四川地段进行了全面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任河源于巴山南麓城口县东南边境,经万源东北角流入陕西省紫阳县境。该河四川段长115公里。其水文特点:河水浅、落差大、河水清澈、暴涨暴落。河道曲折多滩,水生高等植物极少。任河流域属亚热带山地河流,气候随海拔高度不同,差异较大。城口县城和万源县城一带,年均温13.8℃、14.7℃,一月均温2.4℃、3.4℃,七月均温25℃,≥10℃活动积温4242.6℃、4482℃,无霜期230天、235天,年降雨量1293…  相似文献   

5.
关于白蜡虫在我国的地理分布,王辅(1963,1978)认为:“白蜡虫以北纬26°-32°40′之间为其适生地带,26°以南或33°以北均不适其生存。”近年来,我们通过考察认为:在北纬26°以南和33°以北地区,均有白蜡虫自然种群存在。 一、鞍山地区自然概况 鞍山位于东径123°,北纬41°10′,辽河平原东南边缘,东邻千山山脉,南与辽宁半岛相连;海拔20—708米;本地属大陆性半湿润型温带气候,年均气温8.8℃,最冷月均温-10.2℃,极端最低气温-30.4℃,极端最高气温36.9℃,≥10℃年积温3536.3℃,相对湿度63%,年降水量713.5毫米;本市海拔21.6米;植被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相似文献   

6.
利用中国558个气象台站1961-2007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不同区域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的差异,并分析和比较了1961-1980年(时段Ⅰ)和1981-2007年(时段Ⅱ)的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与时段Ⅰ相比,时段Ⅱ中国年均气温增加了0.6 ℃,喜凉作物生长期内≥0 ℃积温和喜温作物生长期内≥10 ℃积温分别平均增加123.3和125.9℃·d;1961-2007年,年均气温增幅最大的区域是东北地区,喜温作物生长期内≥10 ℃积温增幅最大的是华南地区.对全国而言,与时段Ⅰ相比,时段Ⅱ在全年、喜凉和喜温作物生长期内日照时数分别减少了125.7、32.2和53.6 h;1961-2007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年日照时数的减幅最多,喜凉和喜温作物生长期内日照时数减少量最大的地区分别是华北和华南地区;在全年、喜凉和喜温作物生长期内,中国的降水量和参考作物蒸散量总体均表现为减少趋势,其中,华北地区在全年、喜凉和喜温作物生长期内降水量的减幅均最大,长江中下游地区参考作物蒸散量在全年和喜温作物生长期内的减幅最大,西北地区参考作物蒸散量在喜凉作物生长期内的减幅最大.研究期间,中国气候在全年和喜温作物生长期内总体表现为暖干趋势,其中,喜温作物生长期内西南、华北和东北地区为暖干趋势,长江中下游、西北和华南地区为暖湿趋势,喜凉作物生长期内华北地区为暖干趋势,西北地区为暖湿趋势.  相似文献   

7.
基于山西省境内分布较为均匀的70个地面气象观测站1970—2012年逐日平均气温和地面最低温度资料,统计了≥0℃和≥10℃期间的活动积温、7月平均气温以及无霜冻期等农业热量指标.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和累积距平法分析了农业热量资源的变化及其突变特征,以及农业热量资源变化对作物种植带和棉花、马铃薯可种植区的影响.结果表明:≥0℃和≥10℃期间的活动积温分别以64.8和57.9℃·d·(10 a)-1的速率增加(P<0.001),7月平均气温以0.3℃·(10 a)-1的速率显著升高,无霜冻期以5.9 d·(10 a)-1的速率显著延长.≥0℃和≥10℃期间活动积温的增加幅度西部大于东部,7月平均气温的升高幅度北、中部大于南部,无霜冻期的延长幅度中部大于南、北部.≥0℃和≥10℃期间的活动积温在1996年发生了增加突变,7月平均气温在1993年发生了升高突变,无霜冻期在1997年发生了延长突变.与突变前相比,≥0℃和≥10℃期间的活动积温分别增加了219.4和196.7℃·d,7月平均气温升高了0.8℃,无霜冻期延长了15 d;与此同时,温热作物带和温暖作物带的面积向北扩大,扩大面积最大的是温暖作物带,扩大175.7%,而温和作物带、温凉作物带、温寒作物带和高寒植物区的面积缩小,缩小面积最大的是温寒作物带,缩小87.9%.随着农业热量资源的丰富,喜温作物可种植面积扩大,其中棉花可种植面积扩大1.7×106hm2,扩大53.5%;喜凉作物可种植面积缩小,其中马铃薯可种植面积缩小8.9×106hm2,缩小30.5%.  相似文献   

8.
二、荒漠、裸露荒漠带本带是我国极端干旱地区,年降水量一般低于50—100毫米,包括塔里木盆地、东疆和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和东疆海拔1000—1500米,属暖温带气候。≥10℃年积温为3800—4700℃,年均温约为10—20℃;一月均温为-6到-10℃,绝对最低为-16.9℃;7月均温为25—26℃,绝对最高为43.6℃;无霜期186—230天。全境有不少面积为无植被的流动沙丘和裸露砾漠。在塔里木盆地超旱生的灌木荒漠最为突出,在山前洪积扇上有极稀疏的膜果麻黄、木坝王、泡泡刺、沙拐枣砾漠,盆地中间有极稀疏的柽柳沙漠。低  相似文献   

9.
谢应忠  王宁 《生态学杂志》2000,19(4):1-5,37
1 研究地区概况宁夏盐池四墩子试区位于盐池县中北部城郊乡四墩子行政村 ,地处毛乌素沙漠西南缘 ,为黄土高原向鄂尔多斯台地过渡地带。海拔高度在 1 380~ 1 6 0 0m之间 ,年平均气温 7 7℃ ,1月份平均气温为-8 9℃ ,7月份平均气温 2 2 5℃、绝对最高和最低气温分别为 38 1℃和 -2 9 6℃ ,≥ 0℃的年积温为 3430 3℃ ,≥ 1 0℃年积温为 2 949 9℃ ,年日照时数 2 86 7 9h ,日照率 6 5%。年均降水量为 2 89 4mm ,年蒸发量 2 1 31 8mm ,年无霜期 1 6 2天左右 ,为典型大陆性气候。地貌为缓坡丘陵 ,地带性土壤为灰钙土和风沙…  相似文献   

10.
发展柑桔生产是使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好门路,目前扩展很快,效益也很好。但柑桔主要生长在亚热带的较南地区,对于地处亚热带北缘的湖南、江西、浙江的北部,安徽、江苏南部和上海市等地,柑桔往往因冬季寒流频繁的袭击而遭受冻害。柑桔(主要是温州蜜桔)在极端最低气温达到一7aC时,即会有不同程度的伤害,若达到一13C时,则会导致部分或全部死亡。低温持续时间愈长柑桔受害程度愈重。1991年12月下旬长江以南的许多柑桔种植区极端最低气温曾达*5℃—-7℃,并持续了3天之久,有些地区则出现了短时间的-13℃左右的最低气温,致使大面积桔园…  相似文献   

11.
刘明 《生命世界》1993,20(4):32-33
信阳位于大别山北麓,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地垮北纬31°23′—32°40′,东径113°42′—115°56′之间。年均温度15.1℃,最冷1月,月均温1.7℃,最热7月,月均温25.3℃,全年≥5℃的日数269—274天,积温5250—5383℃,无霜期217—248天,冻结期30余天,降水量年均900—1200毫米。据地区气象资料分析,本区有10年一大冻,5年一小冻的灾害性天气。1992年3月1—5日寒潮就是10年一大冻,给信阳地区部分植物造成严重的冻害。  相似文献   

12.
汉中盆地位于秦岭和大巴山之间,西自沔县起,东至洋县止,东西长约80km, 南北宽约10—15km。海拔400—600m。汉水流贯其间,土壤肥沃,物产丰富,自古以来就是有名的屯粮之地。这里处在我国季风亚热带气候带和暖温带之间,气候温暖,湿润多雨,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最热月平均气温26—27℃,≥10℃持续日数长达220—230天。年平均降水量850—900mm,4—10月降水量750—800mm。这样的气候条件适合许多亚热带植物的生长,如柑桔、棕榈、汕桐、茶叶等。喜温的水稻是这里的主要粮食作物,其单产和总产均列陕西省之冠。但是,该地区水稻产量波动甚大,比如80年代以来,丰产年可达6300kg/ha,歉产年只有3000kg/ha。这种起伏,很大  相似文献   

13.
福建是我国的甘蔗高产区之一。仙游县是福建蔗区的中心,面积占全省的五分之一。平均每1ha产量98,730kg,每1ha产糖13,627.5kg,为全省之冠。本研究选择代表蔗区中上水平的玉井村为对象,收集其1971—1980年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种植制度、作物产量、农田养分平衡状况以及经济效益等资料,运用数理统计和线性规划进行定量分析,探讨蔗区农田生态系统的优化结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玉井村地处木兰溪畔。气候资源优越,年均温20.2℃,无霜期320d,≥10℃的活动积温  相似文献   

14.
选取松嫩平原长春、哈尔滨、白城、齐齐哈尔、海伦和嫩江6个气象台站1951—2017年逐日气温资料,统计各地区历年≥10℃积温,构建各气象台站的年活动积温时间序列,分析其变化特征,并利用自回归综合移动平均模型(ARIMA模型)预测各气象台站未来10年的活动积温变化,同时利用国家统计局网站提供的2012—2016年黑河市、绥化市、哈尔滨市、四平市和沈阳市的大豆、玉米和水稻的产量数据,建立活动积温与作物产量的回归关系。结果表明:近67年松嫩平原6个气象台站的活动积温年际间波动较大,1981—2010年是积温升高的主要年份,1993年以来,活动积温增加较显著,2001—2017年的平均活动积温较1951—2000年增加243.6~420.3℃·d;松嫩平原北部活动积温上升幅度大于南部;构建ARIMA模型预测2018—2027年松嫩平原的活动积温较2001—2017年有所升高,6个气象台站间升高幅度在25.7~96.9℃·d;活动积温预测值均在置信区间内;活动积温与作物产量呈二次曲线变化,活动积温在3300℃·d以下时,玉米产量随活动积温增加而增加,活动积温在3800℃·d以下时,大豆和水稻产量随活动积温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5.
大连气候变暖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选取大连地区7个观测站1961—2007年历年月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0 ℃积温、≥10 ℃积温、<0 ℃负积温和无霜冻等指标,统计分析了近47年其变化特征,研究了大连地区热量资源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 月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0 ℃积温、≥10 ℃积温1988—2007年比1961—1987年的平均值明显增高(多),尤以最低气温增幅最大,冬季升温幅度大于夏季,大连地区气候变暖主要来自最低气温升高的贡献;<0 ℃负积温绝对值明显减少;初霜推后,终霜提前,无霜期日数增多;20世纪80年代后期大连气候明显变暖,尤其是21世纪初异常偏暖事件频发,热量资源增加,对冬季大棚蔬菜等设施农业的生产有利,病虫等越冬存活率上升,农业投入增加,气候变暖对大连地区农业影响是利弊并存。  相似文献   

16.
贵州亚热带地区为云贵高原东部分别向北、东、南三面倾斜降低的海拔 10 0 0m以下地区 ,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 ,年均温 16 .8~ 2 3℃ ,7月最热 ,平均气温 2 6~ 31℃ ,1月平均气温 5~ 11℃ ,≥ 10℃的年活动积温 4 0 0 0~ 70 0 0℃ ,年日照时数 110 0~ 15 0 0小时 ,无霜期 2 85~ 36 0天 ,年降水量 10 0 0~ 140 0mm。我所自 1994年开始 ,先后对黔西南州、黔东南州、铜仁地区、遵义市、安顺地区共 32个县 (市 )的亚热带地区的野生香料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 ,共收集到乔木、灌木和草本野生香料植物 5科 10属 18种。1 野生香料植物1.1…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云杉树木年轮生长与环境温度的关系,计算出天山乌鲁木齐河山区大西沟气象站9种类型的369个积温因子序列和9个差值树轮年表的27个年轮指数序列,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积温与年轮指数序列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西沟气象站≥5.7℃积温与树木生长的关系最为密切。对≥5.7℃的积温进行对数变换,使用提取主分量在回归方法建立其与年轮场的4个主分量间的转换函数,该转换函数可解释1962~1992年大西沟气象站≥5.7℃积温方差的55%。交叉检验表明该转换函数是稳定的。由此重建出了1796~1991年≥5.7℃积温长序列。≥5.7℃积温长序列完整地经历了7个偏多及7个偏少阶段,存在着3.32、34、3.84、9、4.36及6.53a的变化准周期。≥5.7℃积温变化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偏冷年出现的频率大于偏暖年,二是暖年出现的频率多于冷年。两个最暖年出现在1917年及1944年,其≥5.7℃积温分别为415.6C和386.0℃,两个最冷年出现在1803年及1961年,≥5.7℃积温分别是26.5℃和26.9℃。最显著的≥5.7℃积温减少趋势出现在1806~1852年,减少率为15.2℃/10a,显著水平为0.0003。最显著的≥5.7℃积温增加趋势出现在1958~1987,积温增多率是16.6℃/10a,显著水平达到0.003。Mann—Kendall突变检测指出≥5.7℃积温在1835年发生由暖向冷的突变。≥5.7℃积温重建序列对天山山区积温变化的代表性以中段为最佳。  相似文献   

18.
封面说明     
<正>图片由西南林业大学生态与水土保持学院李少辉2018年6月拍摄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其地理位置为21°55'N、101°16'E.地处东南亚热带北缘,属北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1.5℃,≥10℃积温7860℃,年平均降雨量1557 mm,终年无霜.一年中干湿季分明,其中,雨季(5—10月)为1335 mm,占全年的87%,干季(11月至次年4月)为202 mm,仅占全年降雨量的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中国黄淮海平原半湿润暖温麦-玉两熟灌溉农区66个气象台站1961-2007年的气候资料,比较分析了该区域内1961-1980年和1981-2007年2个时段喜凉作物和喜温作物温度生长期长度以及温度生长期内的活动积温、日照时数、降水量、参考作物蒸散量和干燥度等农业气候资源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随着气候变暖,与1961-1980年的平均状况相比,1981-2007年研究区域喜凉作物和喜温作物温度生长期均呈延长趋势,分别延长了7.4和6.9 d;≥0 ℃和≥10 ℃积温总体表现为增加趋势,其气候倾向率分别为4.0~137.0和1.0~142.0 ℃·d·(10 a)-1;喜凉作物和喜温作物温度生长期日照时数均呈显著下降趋势;全区仅安徽省北部和河南省东南部喜凉作物和喜温作物温度生长期内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其他地区均呈减少趋势,且以河北省、山东省北部的减幅最明显;全区大部分区域喜凉作物和喜温作物温度生长期内参考作物蒸散量呈下降趋势,干燥度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20.
天台山森林植被及其利用和保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概况天台山地处东经120°50′—121°24′与北纬29°09′—29°28′之间,在政区上位于浙江省东部,跨天台、新昌、宁海三个县,是仙霞岭的支脉。境内多低丘谷地和山间台地,主峰苍上顶座落在整个山区的南端,海拔1113.4m。在气候分区上,本区属于亚热带中部,为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6.27℃,最冷月均温5.1℃,最热月均温23.5℃,年降水1320.5mm。山区南部的华顶山常年多雨雾,空气湿度大,年降水达1700mm以上,日均温≥10℃,积温为2858—5157℃,全年生长期长达200—240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