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程倡导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特别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突出了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并将科学探究置于核心地位。“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教学设计,正是基于这一理念,通过对细胞吸水、失水条件的探究,为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学生针对不同的实验材料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进行探究,总结出植物  相似文献   

2.
戴焱 《生物学通报》2001,36(5):38-38
在初中生物第一册“根对水分的吸收”一节内容中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根毛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安排了萝卜吸水和失水的演示实验。但是在此演示实验中 ,只是根据萝卜块变硬变软而推断植物细胞可以吸水也可以失水 ,似乎不够严谨。为了使该实验更加严谨、科学 ,我们对其做了些改进。1 准备在上课前一天 ,组织兴趣小组的同学做准备工作 ,把 1个约 2 50 g重的萝卜去掉皮后分成 3份 ,用刀仔细、耐心地削 ,直到在天秤上称出等重的 3块萝卜块。再取3只烧杯 ,A烧杯注入盐水 ,放入 A萝卜块 ,烧杯内液面控制在 2 0 0 ml刻度上 ;B烧杯注入清水 ,放入…  相似文献   

3.
蚌兰(见图)别名紫鸭跖草、红叶鸭跖草、紫背万年青,鸭跖草科,多年生草本,源于西印度群岛,这种植物的叶片一面为深绿色,另一面为红紫色。它的花每一对共同包于两枚“蚌殻”形的苞叶内,花为白色或淡紫色,开花时蚌殻微开,吐露出小花,相当可爱。实践发现,蚌兰是一种很适合观察植物气孔的实验材料:保卫细胞体积大,气孔开闭明显。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撕取一小块叶片上表皮制成装片,可观察到气孔是开着的,从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甘油,另一侧用吸水纸反复吸引,因保卫细胞失水,可观察到气孔逐渐关闭。蚌兰也是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好材料:无季…  相似文献   

4.
曾群珍  李玉芳  徐雁平 《生物学通报》2010,45(10):48-49,F0003
人教版必修Ⅰ第4章第1节中安排了“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教材选取的材料是紫色洋葱鳞片叶,材料的选择局限于液泡必须有颜色。如果液泡没有颜色是否就无法观察到成熟植物细胞渗透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的现象呢?细胞壁是全透性的,水分子和溶解在水里的物质都能够自由通过。  相似文献   

5.
初中生物学新课程理念倡导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强调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生物学实验设计活动为发挥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了一个非常有利的平台。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中类比推理与演绎推理的过程.并提出了相关教学建议。实验的探究性更体现在实施前思考的创造性上,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推理解决实验中的问题,可以较好地避免单纯分组实验导致的“现象总结式”的低层次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7.
李德成 《生物学通报》2005,40(11):56-56
1 活动目的 1)探究植物细胞吸水与失水的条件;2)学习探究实验的一般程序;3)初步培养一定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相似文献   

8.
高中生物学课本中"植物细胞渗透吸水原理"部分内容,以及"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思维训练的极好素材,阐述利用这部分内容对学生进行科学思维训练的目标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水进出细胞的原理"一节教学中,围绕"动、植物细胞能否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展开论证,帮助学生构建"渗透作用"的科学概念,理解水进、出细胞的原理,同时提升学生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模及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探索式教学的特点是注重对学生进行能力和科学方法的培养。根据科学研究的三个基本因素:课题、方法、结论在教学中的不同组合,探索式教学有8种方式。我们常用的是其中的4种,列表如下。(表中的√,表示由教师向学生提供的,×为由学生探索的)  相似文献   

11.
基于《微生物学》课程的知识内容零散、错综复杂等特点,应用案例式教学的模式进行探索与实践,介绍了案例式教学中案例设计、课堂实施与效果评价等要点。案例式教学对于微生物教学改革有着重要意义与推广价值,但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调整与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2.
“植物细胞的结构及后含物观察实验”是植物学课程中的基础性实验。通过实践教学.发现印度橡胶树、蒜皮和菠菜是观察晶体较为理想的材料,提高了实验课堂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1 设计思想“植物的激素调节”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第 1课时 ,主要介绍了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和植物的向性运动。这节课的设计思想是 :根据素质教育理论 ,充分利用教材的编写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 ,采用了教师的“过程式教学”和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重点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2 教材分析这一节的教材重点介绍了达尔文等科学家 10 0多年前的实验 ,从而揭示了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同时教材还安排了“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设计和观察。这些内容都为学生提供了科学探究的良好素材…  相似文献   

14.
研究生细胞分子生物学教学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培养具有科研思雏、德才兼备的研究生,在细胞分子生物学的教学中,从与人类生活及疾病相关的问题入手,以近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相关工作为主线,要求学生阅读指定文献并自己查阅相关文献,采用启发式或讨论式等多种方式开展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历了文献查阅、综述撰写、会议报告的制作等过程,使学生掌握了基础理论,增强了发现问题的意识,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术交流的技能。从而使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有了显著提高,为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对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必修1“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的基本原理、操作过程、实验操作的关键步骤、实验过程中的常见问题、教学建议等方面做出了阐述.重点强调了实验操作中材料的选择、取样的方法、装片的制作、质壁分离复原操作等关键步骤的操作方法,对教学过程中学生容易问到的如蔗糖溶液的浓度、复原操作时的“侧吸”、为何看不到细胞核、细胞器等问题做出了分析,并提出了提高教学效果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
论述论证式教学的内涵及本教学策略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并以"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一节为例展开案例分析,说明"从资料到主张得出乃至认可"需要充足论据的过程,示范论证式教学策略的应用,彰显论证式教学策略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7.
黄敏 《生物学通报》2002,37(7):38-38
1 设计思想“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是绿色植物新陈代谢的重要组成部分。第 1课时 ,主要学习植物对水分的吸收方式和原理。这节课的设计思想是 :在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 ,提供学生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 ,让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与合作在旧知基础上建构新知 ,同时体验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 ,学习科学方法 ,发展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2 教材分析这一节教材重点介绍了植物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或放水的原理与条件 ,为突破真实情景中根通过共质体与质外体途径吸水作充分的铺垫。在教学中若将教材所述演示实验“渗…  相似文献   

18.
高中生物课是高中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课标的逐步推进,高中生物教学改革随之发展。高中生物新的教学理念倡导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复习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的知识,通过亲自动手和思考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学案式"教学模式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融入到教学中参与互动,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本文对"学案式"教学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具体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19.
王慧欢 《生物学通报》2002,37(10):25-26
1 教材分析1.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植物的矿质营养”一节在整个高中《生物》新教材 (试验修订本 )中并不是重点 ,但其内容与生产实践很贴近。学好这一课 ,能帮助学生了解生物学知识在农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 ,因而对农村中学的学生有实用价值 ,是素质教育的好教材。1.2 教学目标分析1.2 .1 知识目标  1 )知道矿质元素的概念 ,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的种类和来源 ,土壤中矿质元素的存在形式 ,植物体内矿质元素的存在方式和利用特点 ,水培法 ;2 )理解植物吸收矿质离子的过程和有氧呼吸的关系 ,根吸收矿质离子与吸水的联系和区别 ,根对矿质离…  相似文献   

20.
建设一流课程是新时代高校加强教育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融合式教学是促进一流课程建设的有效途径。“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团队通过思政教育与知识传授融合、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融合、理论教学与实践创新融合、教学环节与信息技术融合、多元考核与教学过程融合,不断深化融合式教学改革,并着力打造教学团队、丰富课程资源、编写课程教材、建立评价体系,有效促进了一流课程建设,课程被评为首届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