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蛋白质连接技术合成玉米赤霉烯酮抗原,免疫Balb/c鼠,通过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建立六株分泌抗玉米赤霉烯酮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细胞上清抗体效价为1:2084(4H8)、1:256(6H9、4H3、2H5、2C8)、1:16(3F10);腹水抗体效价为10~9(4H3、4H8)、10~8(2H5)、10~7(6H9)、10~5(3H10)。竞争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六株单克隆抗体对玉米赤霉烯酮的敏感度为0.3—0.8ng/ml。六株抗体与玉米亦霉烯醇的交叉反应率为1.3—9.0%。六株单克隆抗体均属IgG类。细胞体外传代培养和冻存复苏后分泌抗体稳定。纯化抗体在37℃保存12天稳定,-30℃保存90天抗体滴度不变。用该抗体建立竞争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掺合玉米赤霉烯酮的玉米、小麦、饲料,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5%、90%、103%,平均批间变异系数为5.8%、2.8%、6.8%,批内变异系数为3.8%、12.7%、15.7%。样品中玉米赤霉烯酮掺合量与竞争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出量有良好相关性(r≥0.9996)。  相似文献   

2.
玉米赤霉烯酮具有较强的生物毒性,检测谷物中的玉米赤霉烯酮在食品和饲料安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将玉米赤霉烯酮与牛血清白蛋白的偶联物免疫BALB/c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并建立基于单克隆抗体的酶联免疫法作为检测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结果共筛选到4株抗玉米赤霉烯酮单克隆抗体,3株抗体亚类为IgG1,1株为IgG2b.选择其中的一株杂交瘤细胞2C9制备小鼠腹水,纯化后测定了抗体效价为1/40 000.以此单抗建立的间接竞争ELISA方法,其半数抑制率(IC50)为1.90 ng/mL,检测限(IC10)为0.051 ng/mL,检测区间(IC20-IC80)为0.115-13.900 ng/mL;且对玉米赤霉烯酮有很好的特异性.回收率检测在样品含1.46-93.80 μg/kg时回收率为96.5%-113.0%.本实验建立的检测方法可用于多种谷物及饲料样本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检测.  相似文献   

3.
玉米赤霉烯酮浸种对玉米幼苗抗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玉米赤霉烯酮浸种(24h)可提高玉米幼苗的抗旱性,在干旱条件下,经玉米赤霉烯酮浸种的玉米幼苗叶片中含水量下降缓慢,相对电导率较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较高,游离脯氨酸含量升高。0.1mg·L^-1玉米赤霉烯酮浸种的抗逆效果优于0.01mg·L^-1。  相似文献   

4.
玉米赤霉烯酮生物合成和降解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玉米赤霉烯酮及其6个衍生物的分子结构,以及玉米赤霉烯酮的生物合成途径。阐述了玉米赤霉烯酮生物合成的基因序列群以及基因簇的表达方式。论述了玉米赤霉烯酮钝化和降解过程, 探讨了玉米赤霉烯酮水解酶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并为今后玉米赤霉烯酮生物工程降解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简称ZEN)是八十年代初从高等植物中鉴定出的一种微量生理活性物质,已证明它在植物成花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为了阐明玉米赤霉烯酮的作用机制,我们用放射配体竞争结合分析法研究了春化冬小麦的ZEN特异结合蛋白。结果表明在春化冬小麦胚芽中存在着可溶性的ZEN特异结合蛋白(ZBP)。结合反应的pH范围在6-8,加热、蛋白酶和尿素处理破坏结合活性。玉米赤霉烯酮的同系物α-玉米赤霉醇和β-玉米赤霉醇,以及动物雌性激素雌二醇可与ZEN竞争结合ZBP。其它植物激素不能与ZBP发生竞争结合。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分析表明ZBP沉降于4-5S区。  相似文献   

6.
玉米赤霉烯酮的生理作用(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赤霉烯酮抑制种子萌发和出苗;经玉米赤霉烯酮浸种后播于田间的春小麦三叶期至四叶期间,叶长和叶绿素含量以及最后的产量性状均高于对照;低浓度的玉米赤霉烯酮有促进萝卜黄化了叶增重和变绿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用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和染色体畸变试验评价了赤霉病麦毒素之一玉米赤霉烯酮的体内致突变效应。玉米赤霉烯酮的试验剂量为0,0.1,1.0,10.0,100.0mg/kg体重,以环磷酰胺为阳性对照。实验结果表明,玉米赤霉烯酮各试验剂量组的微核发生率和染色体畸变率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亦未发现有明显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8.
用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和染色体畸变试验评价了赤霉病麦毒素之一玉米赤霉烯酮的体内致突变效应。玉米赤霉烯酮的试验剂量为0,0.1,1.0,10.0,100.0mg/kg体重,以环磷酰胺为阳性对照。实验结果表明,玉米赤霉烯酮各试验剂量组的微核发生率和染色体畸变率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亦未发现有明显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9.
冬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结合态玉米赤霉烯酮陈新建(河南农业大学农学系,郑州150002)孟繁静(北京农业大学生物学院,北京100094)关键词结合态玉米赤霉烯酮,冬小麦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是玉米赤霉菌(G~the-)的一种次生代谢产物...  相似文献   

10.
玉米赤霉烯酮在组织培养中的生物效应(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赤霉烯酮在组织培养中具有以下生物效应:1.低浓度(0.01~1ppm)促进、高浓度(1~10ppm)抑制愈伤组织的形成和生长;2.抑制愈伤组织和切芽生根:3.促进愈伤组织芽发端和胚状体形成;4.促进再生植株和切芽的营养生长,推迟开花。玉米赤霉烯酮的浓度范围和作用强度因实验材料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