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Stathmin是细胞内重要的细胞周期相关的微管作用蛋白。在有丝分裂间期,Stathmin以有活性的去磷酸化形式存在,抑制微管聚合。当细胞进人分裂期,Stathmin被磷酸化失活,微管聚合形成纺锤体,进而染色体分离、细胞分裂。Stathmin的表达和活性受多种转录因子和激酶/磷酸化酶的调控,其表达和活性异常与细胞增殖、神经系统发育及肿瘤等病理生理过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微管在有丝分裂及细胞分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许多不同化学结构的抗肿瘤药物都以其为作用靶点.作用于微管的抗肿瘤药物不仅能通过细胞毒作用杀死肿瘤细胞,还可以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的功能,使肿瘤细胞无法获得养分死亡而起到抗肿瘤的作用.然而此类药物在临床应用的过程当中也受到了肿瘤细胞产生的耐药性和药物自身毒性的困扰.本文将对作用于微管的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耐药性产生的原因以及毒性方面作一综述,以期能够研发出更具针对性、低毒、对耐药机制不敏感的微管抑制剂.  相似文献   

3.
高内涵法探讨土槿皮乙酸对MCF-7细胞抑制作用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槿皮乙酸(pseudolaric acid B,PAB)是土槿皮(金钱松根皮)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对多种人肿瘤细胞有细胞毒性作用.高内涵分析(high content analysis,HCA)是一种基于荧光显微技术的新技术,它以细胞为研究对象,可以同时对多个 荧光靶点的荧光强度、分布,以及细胞形态进行自动化定量分析.利用高内涵分析、流式细胞术研究PAB 对人乳腺癌MCF-7 细胞抑制作用的机制.磺酰罗丹明实验显示,PAB 抑制MCF-7 细胞增殖,且呈现出剂量和时间依赖性,72 h IC50为(1.80±0.33) μmol/L.流式细胞术碘化丙锭(PI)单染显示PAB 作用24 h,可致MCF-7 细胞 G2/M 期比例增至93% 以上,annexin V-FITC 和PI 双染显示PAB 促进MCF-7 细胞凋亡.高内涵分析显示:PAB 作用16 h,MCF-7 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可达40% 左右,伴有cyclin B1 含量增加;PAB 促进微管解聚,干扰有丝分裂二极纺锤体形成;PAB 引起线粒体增生;PAB 导致“葡萄串样”细胞核形成,提示有丝分裂滑脱.结果表明,PAB 抑制MCF-7 细胞增殖、促进MCF-7 细胞凋亡,这些作用可能与其促进微管蛋白解聚、干扰二极纺锤体形成、阻滞有丝分裂、促进线粒体增生有关.  相似文献   

4.
采用He-Ne激光生物辐照仪(632.8 nm,5 mW·mm-2)、UV-B(15.55 KJ·m-2·d-1)及二者复合处理拟南芥幼苗后提取微管蛋白,考马斯亮蓝法测含量和SDS-PAGE凝胶电泳进行初步分析,并用免疫印迹鉴定微管蛋白.结果表明:单独UV-B使微管蛋白解聚,He-Ne激光和UV-B复合处理后,微管蛋白解聚程度减小,单独He-Ne激光处理促进微管聚合.因此认为He-Ne激光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UV-B对微管蛋白的解聚作用.  相似文献   

5.
微管是细胞骨架的主要成份,参与细胞内物质的运输与细胞形态的维持,还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大多数微管都表现出动力学的不稳定性,处于动态的聚合和解聚及之间的随机转换状态。Kinesin-13、Stathmin和Katanin是三类能够解聚微管的蛋白质,在纺锤体组装、染色体分离和神经元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这三类微管解聚相关蛋白质的结构、功能、解聚机制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它们的解聚机制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6.
驱动蛋白家族成员2A(KIF2A)是一种能够与微管相互作用的蛋白,它参与了细胞内物质运输、细胞迁移、细胞形态改变,以及有丝分裂细胞纺锤体动力学等重要的细胞活动。近年来研究发现,KIF2A凭借其独特的微管解聚能力,对神经元中神经突的生长以及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的运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将主要对KIF2A在脊椎动物神经元发育和细胞有丝分裂中所行使的作用和功能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答在细胞有丝分裂的中期会发生染色体向两极移动的现象,而染色体的运动又有赖于微管的参与作用。微管的组成成分是微管蛋白。在活的细胞中,微管蛋白既可以聚合成微管,有时微管又可以解聚成微管蛋白。另外,微管蛋白能与秋水仙碱等植物碱特异结合,而且一旦结合即能阻止微管蛋白聚合成微管。正在分  相似文献   

8.
绿豆根尖细胞微管骨架有丝分裂时相发育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纯猪脑微管蛋白,制备兔抗微管蛋白抗血清,以此抗体与羊抗兔lgG-FITC因清,对绿豆根尖细胞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标记和荧光显微镜检,得到了绿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微管骨架周期发育变化的时相,如:早前期带,纺棰体微管,成膜体微管等,结果证明了双子叶植物具有与单子叶植物相似的细胞分裂微管周期时相,表明了微管架周期时相变化在高等植物中具有普遍性和共同变化的规律,讨论了微管骨架时相发育变化与染色有丝分裂行为的关  相似文献   

9.
昆明山海棠根部水抽提物对体外微管蛋白聚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利用猪脑中分离纯化的微管蛋白聚合和解聚反应,分析了非整倍体诱发剂昆明山海棠根部水抽提物(THH)对微管蛋白聚合状态的影响,从该角度探讨了THH诱发哺乳动物非整倍体的机制。秋水仙素(COL)为本研究的阳性对照物。结果发现THH能显著抑制体外微管蛋白的聚合,该抑制效应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研究结果与我们以往关于THH为非整倍体诱发剂的实验证据相吻合并进一步提示THH可以抑制微管蛋白聚合作为诱发非整倍体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
宋忠魁  梁子卿  汪旭 《遗传》2001,23(3):206-210
本研究利用猪脑中分离纯化的微管蛋白聚合和解聚反应,分析了具有争议的非整倍体诱发剂2(4′噻唑)苯丙咪唑(thiabendazole,TBZ)对微管蛋白聚合状态的影响。秋水仙素(colchicine)为本研究的阳性对照物。结果发现2(4′噻唑)苯丙咪唑能显著抑制体外微管蛋白的聚合,并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研究表明,TBZ可能通过抑制微管蛋白聚合来影响染色体正常分离,诱发非整倍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