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在整理北美外来入侵植物中发现一些起源(或主要分布)于东亚植物的学名,在北美乃至欧洲使用非常混乱.本文特将有关重要类群整理出来,包括异名、原产地、北美的分布以及必要的讨论等.  相似文献   

2.
蜡梅科植物的起源演化及其分布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李烨  李秉滔   《广西植物》2000,20(4):295-300
根据对蜡梅科植物的系统发育和分布规律的研究,结合古地理、古气候资料,讨论了蜡梅科的起源、演化和现代分布格局形成的规律。认为:中国泰岭以南、横断山脉以东为蜡梅科植物的现代分布中心。蜡梅科植物的起源地点可能在东亚,并在第四纪时通过白令陆桥到达北美;通过中南半岛、马来半岛到澳洲,并在各个洲独立发展,形成现在的东亚-北美间断分布及南北温带间断分布的格局。  相似文献   

3.
水杉属和红杉属化石叶表皮鉴定参照系的特殊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杉科植物的许多属种在小枝的形态和叶片排列上相似,而杉科植物的化石标本多保存为枝叶形式。表皮的特征作为压型化石枝叶标本细胞信息的重要来源,甚至是惟一来源。一直作为杉科植物化石分类鉴定的主要依据。水杉和北美红杉分别是水杉属和红杉属植物化石的惟一现存最近亲缘种,以往关于北美红杉的气孔分布和排列等方面的报道存在分歧,根据作者的研究,北美红杉的表皮特征变异幅度非常广。水杉的气孔分布也与以往报道有差异。利用表皮的特征鉴定杉科植物化石时;不同的处理方法和处理时间,角质层的完整程度和观察数量等均可以影响植物表皮特征的正确获取。  相似文献   

4.
由PCR反应扩增了28种冷杉属(AbiesMill.)植物的nrDNA的ITS(包括ITS1、ITS2和5.8rDNA)片段,经过与100bp和1kb的标准分子量DNA进行比较和某些类群ITS的全序列和部分序列测定,发现分布于墨西哥和2种分布于北美的冷杉属植物的ITS片段长度约为2500bp,而分布于欧亚大陆和其他分布于北美的冷杉植物的ITS长度约为1700bp,二者相差约800bp。A.brac  相似文献   

5.
粉条儿菜属(AletrisL.)隶属于肺筋草科,全世界有23种1变种,东亚有18种1变种,北美东南部有5种,为典型的东亚-北美间断分布的属.本文在种(变种)的水平上,研究了粉条儿菜属的地理分布及其分布中心和多样化中心,并对其起源和分化以及现代洲际间断分布格局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共分布有粉条儿菜属植物15种1变种,而广义的横断山地区集中分布有13种1变种,是东亚粉条儿菜属植物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而且包含该属植物各个进化阶段的代表.因此,广义的横断山地区是粉条儿菜属在东亚的分布中心和多样化中心.(2)根据粉条儿菜属及其近缘属的分布格局推测,该属可能在不晚于第三纪早期,起源于古北大陆.东亚和北美的粉条儿菜属植物形态区别明显,应该是隔离分化的结果.(3)该属植物可能曾经广布于北半球,后来地质、气候以及冰川等因素的变化,导致该属在一些地区灭绝,而仅存于东亚和北美东南部.(4)尽管横断山及其周边地区是东亚粉条儿菜属的多样化中心,但该地区很可能并不是粉条儿菜属最早的分化中心,因横断山地区周边的一些特有种可能是在晚近的时期形成的新特有种;另外,东亚粉条儿菜属一些原始的种类主要分布于我国中东部到日本一带.所以,中国中东部到日本一带可能是粉条儿菜属早期的分化中心.  相似文献   

6.
杉科植物的起源、演化及其分布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4  
本文根据对杉科的系统发育、现代分布和化石分布的研究,结合古地理和古气候资料,讨论了杉科的起源、演化和现代分布格局的成因。杉科基本上是一个亚热带科,我国长江、秦岭以南至华南一带是其现代分布中心。东亚中高纬度的东北地区可能是其起源中心和早期分化中心。起源时间为早侏罗纪或晚三叠纪。杉科植物的各种类型很可能在早白垩纪甚至晚侏罗纪就已分化出来。杉科植物于东亚起源后,在当时劳亚古陆尚未完全解体、气候分带现象尚不甚明显的情况下跨越欧亚大陆散布到北美,并扩散到南半球。自晚白垩纪,白令陆桥和北大西洋陆桥对其在北半球的散布发挥了重要作用。杉科植物目前虽处于衰退状态,但在地质史上却曾经经历过极其繁盛的时代。在中生代中晚期和早第三纪,杉科植物种类繁多,广布于北半球,向北扩散到北极圈内的高纬度地区,是当时的大科。大多数现存属曾分别有过3个或2个分布中心:水松属、落羽杉属和北美红杉属在东亚、北美西部和欧洲;水杉属在东亚和北美西部;柳杉属、杉木属,很可能也包括台湾杉属在东亚和欧洲;巨杉属在欧洲、北美和东亚。在晚白垩纪和第三纪,现存属特别是水松属、落羽杉属、水杉属、北美红杉属和巨杉属,曾是北半球森林植被的重要组成成分。南半球也曾有少量种类,分布亦远较现代普遍。杉科在白垩纪的多样性达到鼎盛,具所有的现代属和大量的化石器官属,但在以后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地质变迁、气候变化,大量类群绝灭。晚第三纪全球性的气温下降迫使杉科逐渐从高纬度地区撤出。第四纪冰期气候的剧烈恶化使杉科分布区进一步显著退缩至中、低纬度地区,最后在欧洲全部消失,仅在东亚、北美及澳大利亚的少数几个植物 “避难所”中残存下来。现今各属多分布于环太平洋地区极为狭窄的局部范围,在分布区内呈现出孤立或星散的残遗分布式样。杉科现存各属均为古老的孑遗或残遗类群。  相似文献   

7.
中国与北美苔藓植物区系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关于中国和北美间苔藓植物区系关系的研究是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研究表明中国和北美苔类和藓类的种间关系疏远,这一事实说明两个大陆在第三纪后期分离后,由于地质、地理、气候等因素的差异致使苔藓植物区系成分也产生明显分异。虽然它们在科、属方面差异较小,但两个大陆已各自形成地区特有的苔类和藓类的属。已知的中国特有及东亚特有的苔类属有5个,藓类属有22个;而已知北美地区特有的苔类属有4个、藓类属有5个。北美东部和西部形成于不同地质时期,在苔藓植物方面与中国共同分布的科、属和种存在一定差异。从神农架藓类植物研究表明,从共同分布的种来看,北美东部与中国比北美西部与中国的相似性系数高约6%。从两地区间苔类和藓类植物的雌雄同株或雌雄异株及孢子直径大小而论,这两个因素似乎并不是影响苔藓植物在两大地区间分布的主要原因,但对苔藓植物的分布仍然十分重要。本文作者认为结合中国和北美的地史、地理条件及苔藓植物自身的特点,可以认为白令海峡不是阻碍中国和北美苔藓植物交流的绝对自然屏障;中国和北美苔藓植物区系关系目前的状况,是长期多次交流融合和分异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八角科植物的地理分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依据八角科的系统分类和地理分布,结合古植物、古地理和古气候资料,分析和推论八角科的起源地点在劳亚古陆,很可能是在劳亚古陆中南部的温暖湿润山地。八角科的起源时间早于白垩纪末期,很可能在白垩纪中期。八角科的迁移扩散途径是沿山地进行,从西欧进入北美,从北往南,从内陆往沿海。世界现代八角科植物是以东亚成分为主,东亚的横断山至华东一带(20—30°N,98—123°E)为八角科的现代分布中心、现代分化中心和东亚八角科现代原始类群分布中心。八角科曾为古热带湿润山地分布型,现代为东亚-北美分布型;现代分布格局形成的原因在欧美是因为海浸和冰川作用,在亚洲则是寒化(冰川)和旱化的综合作用,而物种丰富程度则是由于东亚较北美有更多的地理隔障机制。  相似文献   

9.
对间断地分布于北美西部和喜马拉雅-中亚的一对替代种———北美火烧兰Epipactis gigantea和卵叶火烧兰E.royleana进行了分类学与植物地理学方面的讨论。提供了一幅形态图、一份地理分布图以及它们之间形态区别的表。  相似文献   

10.
安息香科植物地理分布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陈涛  陈忠毅 《植物研究》1996,16(1):57-66
安息香科植物共12属,约150种,分布于亚洲和美洲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及欧洲南部的温暖地区。亚洲是现代安息香科植物的主要分布区,有11个属,集中分布于中国南部和西南部附近。中国南岭山地及其附近汇集了8属20多种,包括中国特有的陀螺果属、秤锤树属和长果安息香属以及东亚北美间断分布的银钟花属。这些呈星散分布的残余成分是从当地起源的。中国西南地区的安息香科植物仅云南一地就达8属30余种,其中不少为局部分化形成的狭域分布特有种。这里是安息香科植物的分化中心,茉莉果属和歧序野茉莉属可能即是由此发端的。后者和安息香属经中南半岛一直分布到热带亚洲地区,并在马来西亚地区形成一次生分化中心。欧洲安息香科植物可能来自亚洲,并于第三纪得到发展。安息香科植物在欧洲的衰落,可能是遭到第四纪冰川严重破坏的结果。北美安息香科植物和欧亚大陆的有着共同起源,主要分布于东南部,并通过中美向南美发展。南美安息香科植物达50余种,集中分布于亚马逊河流域。这里是安息香科植物的另一次生分化中心。特产巴西的花弄蝶属即是从当地分化出来的。  相似文献   

11.
金缕梅科:地理分布、化石历史和起源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本文利用系统发育与地理分布相结合的方法,探讨金缕梅科各属植物的系统位置和分布式样,并结合化石、古地理及古气候等证据,讨论该科的分布中心,可能的起源时间和地点以及现代分布式样形成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全世界金缕梅科植物共30属144种,间断分布于亚洲西部、东部、东南部,非洲东部、南部,大洋洲的澳大利亚东北部以及中美洲和北美洲的东南部,欧洲和南美洲尚无现代类群分布的记载。它基本上是一个热带和亚热带山地分布的科。通过对该科30个属的系统位置及其分布式样的分析,将金缕梅科属的分布归纳为:A.热带分布类型(18属),包括(1)热带亚洲分布(11属),(2)热带中美洲分布(2属),(3)热带非洲分布(2属),(4)热带大洋洲分布(3属),B.温带分布类型(12属),包括(5)东亚分布(7属),(6)西亚分布(2属),(7)西亚-东亚-北美间断分布(1属),(8)东亚-北美间断分布(1属),(9)北美分布(1属)。东亚区南部到印度支那区北部(即中国长江以南至中南半岛北部地区)是它的现代分布区中心;根据化石证据、原始类型分布和外类群分布分析,提出该科植物起源于劳亚古陆,并曾经有一个很长的白垩纪历史,至少在早白垩纪金缕梅科植物的先驱就已经出现。最后,从地质和气候的变迁等方面探讨了金缕梅科现代分布区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天台县位于浙江省东南部,境内分布着天台山脉,主要高山有华顶山(1098米)、苍山(1113.4米)、大雷山(1229.4米),地形复杂。这里雨量充沛,气候温暖,土壤湿润肥沃,植物种类丰富,有许多是珍稀、濒危植物,其中列为国家首批保护的植物有11种。鹅掌揪(Liriodendron chinense)为著名的第三纪残遗植物,分布在华顶山等地。本种树形高大,叶形奇特,为世界绿化树种。夏蜡梅(Calycanthus chinensis)主要分布在天台大雷山等地。此种与北美东南部产的  相似文献   

13.
木兰科是被子植物中的原始类群,均为木本植物,有15属250种,比较集中分布在亚洲东南部和南部的热带、亚热带至温带地区,北美和南美也有。中国是木兰科植物特多的国家,有11属100种以上,大部分分布在西南部。  相似文献   

14.
北美车前和车前的生长特征与相对竞争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野外样方调查,比较了入侵种北美车前(Plantago virginica)和土著种车前(P.asiatica)的生长特征与种间相对竞争能力.结果表明:北美车前的有性繁殖效力显著高于车前,而营养生长效力显著低于车前;其果穗数和果穗长明显大于车前,而叶面积则明显小于车前,说明北美车前较多地投资于繁殖生长,而车前较多地投资于营养生长;种间竞争和种内竞争明显降低了2种植物的平均每株果穗数、果穗长、单株地上生物量和单株总生物量;车前的种间竞争能力(相对邻里效应指数)显著大于入侵种北美车前,表明入侵植物北美车前目前不能对广泛分布的车前发生竞争取代.  相似文献   

15.
中国松科植物的分布型和区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荷生 《植物研究》2000,20(1):12-19
简介松科研究的新进展,根据新近资料划分中国松科植物10属95种的分布型和进行区系分析,结果是北温带分布4属,东亚-北美间断分布2属,中国特有3属和越南-华南分布1属。25个种分布型分属于欧亚温带、东亚和亚洲热带3个植物区域。比较详细分析其4点主要特征;分布的区域差异和不平衡,高的特有性,间断分布和替代分布等。  相似文献   

16.
简介松科研究的新进展,根据新近资料划分中国松科植物10属95种的分布型和进行区系分析,结果是北温带分布4属,东亚-北美间断分布2属,中国特有3属和越南-华南分布1属。25个种分布型分属于欧亚温带、东亚和亚热带3仆植物区域。比较详细分析其4点主要特征:分布的区域差异和不平衡,高的特有性,间断分布和替代分布等。  相似文献   

17.
基于覆盖了全中国各地理区的204个地区植物区系研究资料和这些地区的841个气象站资料,我们对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地理成分分布格局及其与气候、经纬度分布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结合这些分布格局探讨了中国植被分带和植物区系分区。结果如下:(1)除世界分布、栽培和入侵成分外,大部分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地理成分的分布与地理相关密切;(2)热带分布属(泛热带分布、热带亚洲至热带美洲间断分布、旧世界热带分布、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分布、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分布及热带亚洲分布合计)占各地方植物区系的0.84%到94.38%,其最低值出现在中国西北部的新疆和青海地区,最高值出现在中国云南南部和海南;(3)热带分布属在〈北纬30°的地区占优势,除热带亚洲至热带美洲间断分布外,其它热带成分随纬度增加迅速减少;(4)温带分布属(北温带分布、东亚和北美间断分布、旧世界温带分布、温带亚洲分布、地中海区、西亚到中亚分布、中亚分布和东亚分布合计)占各地方植物区系的5.1%至98.83%,其最高值出现在中国西北部的新疆地区,最低值出现在中国云南南部和海南;(5)除东亚和北美间断分布、东亚分布和中国特有分布外,其它温带成分随纬度增加迅速增加;(6)在温带成分中,东亚和北美间断分布及东亚分布属主要出现在中国亚热带到暖温带地区,北温带分布、旧世界温带分布和温带亚洲分布属在中国北部占优势,而地中海区、西亚到中亚分布和中亚分布属则在中国西北部占优势;(7)除世界分布、东亚和北美间断分布、东亚分布和中国特有分布外,所有其他成分都显示了与气候因素(主要是气温和降雨量)密切相关,其中,北温带分布属与年均温和年降雨量最为密切相关。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地理成分的分布格局与现行的中国植被分带和植物区系分区密切匹配。支持现行的中国植被分带和植物区系分区方案。  相似文献   

18.
江西木兰科植物区系地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江西木兰科植物7属23种的地理分布和区系特征进行了分析。属的分布区类型可划分为:热带亚洲分布、东亚一北美间断分布和中国特有分布。种的分布区类型可划分为:热带亚洲分布、东亚分布和中国特有分布。江西木兰科植物可划分为赣北、赣西北、赣西南、赣南、赣东南、赣东北共6个分布区。该区系以亚热带成分为主,具有种类丰富、区系成分复杂、多型性突出、特有现象较显著和与周边省份联系较密切等特点,属木兰科植物现代分布中心边缘分化比较强烈的区域之一。  相似文献   

19.
杉科共有10个属16种,其中5个是单种属(水杉属、水松属、巨杉属、北美红杉属、金松属),5个是寡种属(杉木属、台湾杉属、柳杉属、落羽杉属、密叶杉属),两者各占50%。分布于北温带地区,多在东亚和北美洲,仅密叶杉属分布于南半球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植物与生境是一个互相依存的统一体,而生境的破坏或改变对杉科植物种属分布有严重的影响。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洲现今仅有巨杉和北美红杉两个单种属,这是由于火山爆发留下来,现在仅分布于美国加州部分地区。  相似文献   

20.
正荷藕为莲科(Nelumbonaceae)莲属(Nelumbo Adans)植物中国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的根状茎,其花称莲花、荷花、芙蕖、芙蓉、菡萏等。莲是一种古老的被子植物,化石记录的分布表明,在苏格兰侏罗纪的地层中,曾发现莲的花粉化石。后来在白垩纪晚期和第三纪古新世,莲在欧亚大陆和北美也广泛分布。现在莲属植物在世界上共有2种,即中国莲和美国黄莲。美国黄莲主要分布在西半球,中国莲分布在东半球。中国为中国莲的世界分布中心,距今7 000多年前的"河姆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