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谷氨酸下调培养海马神经元AMPA受体G1uR2亚单位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在癫痫发病过程中,谷氨酸对AMPA受体G1uR2亚单位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 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观察谷氨酸诱导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AMPA受体G1uR2亚单位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在谷氨酸刺激后2h,8h,12h,培养海马神经元G1uR2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非NMDA受体拮抗剂CNQX能阻断此变化。结论 在癫痫等疾病中,谷氨酸能通过激活AMAP/KA受体下调AMPA受体G1uR2亚单位的表达,参与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在癫痫发病过程中,谷氨酸对AMPA受体Glu R2亚单位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观察谷氨酸诱导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AMPA受体Glu R2亚单位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在谷氨酸刺激后2h,8h,12h,培养海马神经元Glu R2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非NMDA受体拮抗剂CNQX能阻断此变化。结论在癫痫等疾病中,谷氨酸能通过激活AMAP/KA受体下调AMPA受体GluR2亚单位的表达,参与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大鼠GluR2基因启动子控制的萤火虫荧光素酶表达载体,并检测其在神经元中的表达。方法采用PCR方法获得GluR2基因启动子区目的片段(-298~+283),双酶切后插入到pGL3-Basic载体中构成重组表达载体,使萤火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表达受GluR2启动子控制。将构建的重组表达载体或pGL3-Basic载体分别与内参质粒pRL—CMV(表达海肾荧光素酶)共转染原代培养皮质神经元,24h后用双荧光检测试剂盒测定萤火虫荧光素酶及海肾荧光素酶活性。结果重组表达载体经双酶切及测序鉴定证明构建正确,该重组表达载体在神经元中特异性高表达萤火虫荧光素酶。结论成功构建大鼠GluR2基因启动子控制的萤火虫荧光素酶表达载体,并检测到该载体在神经元中的特异性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spinophilin与癫痫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侧脑室注射L-谷氨酸钠6μl(50mg/ml)制作大鼠癫痫模型。动物存活2小时,然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鼠海巴内spinophilin表达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大鼠海马CAI及CA3区阳性反应产物较对照组明显增多。结论 提示spinophilin可能参与了癫痫的发生。但是其机理尚需要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5.
地塞米松对TNF-α致痫大鼠海马GABAA受体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在地塞米松作用下,肿瘤坏死因子(TNF-α)致痫大鼠海马GABAA受体表达的改变,从而研究癫痫发病过程中内分泌和免疫调节相互关系的机制.方法采用侧脑室分别注射TNF-α、地塞米松(Dex) TNF-α以及生理盐水建立大鼠模型,运用SABC法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大鼠海马GABAA受体表达的变化.结果 GABAA受体免疫反应主要定位于胞膜上.细胞计数及统计学处理表明: TNF-α组海马CA1、CA3区GABAA受体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及Dex TNF-α组显著减少(P<0. 01),而对照组和Dex TNF-α组无显著差异(P>0. 05).结论地塞米松对TNF-α致痫有抑制作用,提示地塞米松的抑痫作用和TNF-α的致痫作用之一可能是通过调节抑制性氨基酸受体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王晓云  张健  李健  段相林 《动物学报》2003,49(4):481-487
应用免疫细胞化学及图像分析等方法,对出生到生后25月龄各发育阶段SD大鼠睾丸内雄激素受体(AR)的表达变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发现(1)睾丸间质细胞:从出生到生后3周龄,AR阳性表达强度较弱;到生后1月龄,AR阳性表达强度显著增强,并达到峰值;在生后2月龄,AR阳性表达强度显著减弱,此后AR阳性表达又呈增强趋势。(2)肌样细胞:从出生到生后2周龄,AR阳性表达强度较弱;到生后3周龄,AR阳性表达强度显著增强,并一直维持到生后2月龄;从生后3月龄,AR阳性表达强度呈减弱趋势,到生后25月龄达到最低水平。(3)血管内皮细胞:从生后3周龄到生后2月龄AR阳性表达较强;生后3月龄,AR阳性表达强度明显减弱;生后25月龄,AR阳性表达强度与生后3月龄相比变化不明显。(4)支持细胞:在生后1月龄出现AR阳性表达,到性成熟后,支持细胞AR阳性表达随生精周期变化而变化,在生后25月龄未见AR阳性表达的支持细胞。(5)生精细胞:出生组,前精原细胞内有AR阳性表达;生后2周龄,精子细胞开始出现AR阳性表达;生后1月龄,精原细胞开始出现AR阳性表达;生后2月龄出现阳性表达的精子,生后25月龄未见阳性表达的生精细胞。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实验性癫痫持续状态(SE)对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N-甲基-D-门冬氨酸(NMDA)受体表达的变化。方法:戊四氮诱导大鼠SE,采用抬高迷宫和Morris水迷宫观察大鼠情感反应和学习记忆功能的改变。RT-PCR方法检测大鼠海马NMDA受体亚单位NR1mRNA的表达。结果:sE组大鼠在抬高迷宫开放臂中逃避时间延长(P〈0.01),进入次数增多(P〈0、01);水迷宫中逃避潜伏期延长(P〈0.01),搜寻策略变差(P〈0.05),平台象限游泳时间百分比降低(P〈0.01),穿越平台次数减少(P〈0.01)。同时伴有海马NR1mRNA表达下调(P〈0.01)。结论:SE可使大鼠情感行为改变和学习记忆功能受损,NR1可能参与这一变化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氯喹对戊四氮致痫大鼠皮质和海马谷氨酸(glutamate,Glu)和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NMDAR1,NR1)表达的影响,探讨氯喹在癫痫发生发展过程中对神经递质传导的作用。方法48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2只)、戊四氮致痫组(60mg/kg,i.p.,18只)和氯喹干预组(0.61mg/kg,i.c.v.,18只)。每组分6个时间点:1h、2h、4h、8h、12h和24h。观察大鼠行为表现和脑电图改变,用免疫组化检测大鼠皮质和海马Glu和NR1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无痫样发作,戊四氮致痫组有重型的痫样发作(Ⅲ-Ⅴ级),氯喹干预组有轻型的痫样发作(Ⅰ-Ⅲ级)(P<0.05);戊四氮致痫组脑电记录呈频发高幅的痫样波,氯喹干预组痫样波幅低且缓;Glu和NR1在戊四氮致痫组表达强,以海马为著,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氯喹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氯喹通过对戊四氮致痫大鼠皮质和海马神经递质Glu和NR1信号传导通路的抑制作用,影响致痫大鼠痫样发作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晚时相长时程增强(late-phase long-term potentiation,L-LTP)对于海马长期记忆的维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L-LTP可被诱导之后的神经元活动所翻转。本实验旨在研究海马CA1区L-LTP的翻转是否有突触前机制的参与以及L-LTP翻转前后AMPARs的表达有无变化。实验采用海马脑薄片细胞外场电位记录技术,使用强直刺激(high-frequency stimulation,HFS)诱导出CA1区L-LTP,2h后用两组间隔10min的高强度的双脉冲低频刺激(high-intensity paired-pulse low frequency stimulation,HI-PP-LFS)诱导L-LTP翻转。在LTP诱导前、诱导2h后、翻转后均给予一个双脉冲刺激,观察双脉冲比值(paired-pulse ratio,PPR)的变化;另一方面,实验通过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观察AMPAR/GluR2在L-LTP翻转前后海马CA1区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L-LTP诱导后2h,HI-PP-LFS可诱导L-LTP的部分翻转(翻转率为61.79%±14.51%)。LTP诱导前、诱导2h后、翻转后PPR均大于1,表现为双脉冲易化(paired-pulse facilitation,PPF),且三者大小顺序为:LTP诱导后LTP翻转后LTP诱导前;在海马CA1区AMPAR/GluR2亚单位的表达方面,对照组、LTP组及LTP翻转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上述结果提示,海马CA1区L-LTP维持与翻转均有突触前机制的参与,但L-LTP诱导与翻转前后AMPAR/GluR2表达没有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海马及杏仁核α-氨基羟甲基恶唑丙酸(AMPA)受体亚基和相关调节蛋白在束缚应激状态下蛋白表达变化及逍遥散的调节作用。方法:使用每天捆绑3 h的方法制作慢性束缚应激动物模型,并用逍遥散进行干预,分别于7 d后和21 d后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CA1区、CA3区、齿状回(DG)和杏仁核的AMPA受体亚基GluR2/3及N-乙基顺丁烯二酰亚胺敏感性的融合蛋白(NSF)、PKC作用蛋白1(PICK1)蛋白表达的情况。结果:7 d应激可使DG和杏仁核的GluR2/3、NSF表达显著降低(P均〈0.05),使PICK1在CA1区的表达量显著增多(P〈0.05),逍遥散对PICK1变化显示出一定调节作用。21 d应激可使CA1区的GluR2/3、NSF表达升高,其中GluR2/3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在杏仁核表达有降低趋势,逍遥散对其均有显著调节作用(均为P〈0.05),21 d应激使杏仁核PICK1表达量出现升高趋势,逍遥散可显著降低其表达(P〈0.05)。结论:AMPA受体在短期重复应激和慢性应激状态下反应不同,海马和杏仁核反应相反,逍遥散对慢性应激状态下AMPA受体表达的调节作用较短期重复应激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褪黑素(melatonin,MT)对马桑内酯致痫大鼠海马内P物质水平的影响,以探讨褪黑素的抑痫作用机制。方法随机将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分为A、B、C、D 4组,每组10只。A组:生理盐水组;B组:马桑内酯组;C组:褪黑素+马桑内酯组;D组:Luzindole+褪黑素+马桑内酯组。观察并记录行为学变化,然后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海马内SP mRNA含量变化。结果B组和D组大鼠均有不同程度的癫痫发作,而C组大鼠癫痫发作不明显,A组几乎均无发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四组大鼠海马各区均有SP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B组、D组与A组、C组比海马内SP免疫阳性反应明显增强(P〈0.05),而A组与C组比无明显差异(P〉0.05);RT-PCR结果提示,B组、D组与A组、C组相比,大鼠海马内SP mRNA明显升高(P〈0.05),而A组与C组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MT能通过下调海马内SP水平抑制癫痫发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和方法:本工作用红藻氨酸(KA)癫痫模型,对用蝎毒处理住房第马内胆囊收缩素原mRNA(PCCK mRNA)表达进行原位杂交观察,并对国产东亚钳蝎粗毒抗癫痫反复发作的机制做了初步探讨。结果:原位杂交的实验显示,三周KA后,实验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腹侧海马是海马门区PCCK mRNA阳性神经元数目明显减少(P〈0.05);实验给药组大鼠8例,其中有6例腹侧海马门区PCCK mRNA阳性神经元数  相似文献   

13.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肝组织瘦素受体表达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检测高脂饮食诱发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大鼠肝组织瘦素受体的表达,探讨NAFLD瘦素抵抗的发生机制及瘦素抵抗在NAFL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制备Wistar大鼠NAFLD模型;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瘦素(leptin,LP)浓度;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比色法测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放射免疫法测空腹血清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计算空腹状态下胰岛素抵抗指数;对肝组织分别进行HE染色、苏丹Ⅳ染色、瘦素受体免疫组化染色,并进行半定量分析.利用SAS 8.0统计软件处理实验数据.结果模型组大鼠肝组织瘦素受体表达比正常组明显减弱,且与血清瘦素浓度、游离脂肪酸、胰岛素敏感指数、肝细胞脂变、炎症活动度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 = -0.83,-0.71, -0.65,-0.83, -0.87.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瘦素受体表达减弱是肝脂变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肝组织瘦素受体表达减弱是NAFLD瘦素抵抗的重要病理机制之一,瘦素抵抗与胰岛素抵抗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了脂肪肝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癫痫发病时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及脑和脑脊液兴奋性氨基酸含量的变化.方法将实验SD大鼠随机分为2组:1.生理盐水对照(control)组(n=8);腹腔注射与致痫剂等容量的生理盐水.2.戊四氮(PTZ)组;PTZ 60mg/kg腹腔注射后2h、4h、8h、12h取脑,每个时间点各8只,检测下列指标:(1)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ABC法)观察大鼠大脑皮质和海马内星形胶质细胞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含量的变化;(2)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大鼠大脑皮质和海马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表达的变化;(3)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大鼠大脑皮质和海马组织匀浆及脑脊液中兴奋性氨基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含量的变化.结果星形胶质细胞GFA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癫痫发作4h后在大脑皮质和海马CA3区、CA1区和皮质内GFAP免疫反应明显增强(P<0.05);Western blot检测癫痫发作2h后cyclin D1的表达在皮质和海马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强(P<0.05);HPLC测定癫痫发作4h后大脑皮质中天冬氨酸(Asp)和谷氨酸(Glu)的含量达到最高峰,分别为8.900±0.540μmol/g protein和17.500±0.526μmol/g protein,与对照组(分别为7.083±0.693μmol/g protein和7.017±0.419μmol/g protein)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海马内Asp的含量在癫痫发作后2h达到最高峰,为11.425±1.006μmol/g protein,Glu的含量在癫痫发作后4h达到最高峰,为17.698±0.250μmol/g protein,与对照组(分别为7.300±0.824μmol/g protein和10.925±0.323μmol/g protein)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脑脊液中Asp的含量在癫痫发作后2h达到最高峰,为82.65±4.81μmol/L,而Glu的含量在癫痫发作后持续增高,12h后达到72.80±3.66μmol/L.结论戊四氮致痫过程中兴奋性氨基酸含量增多,海马及皮质内星形胶质细胞激活,cyclin D1表达增加,星形胶质细胞增殖,以上变化在癫痫的形成和维持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
海人酸诱发癫痫敏感性长期增强的形成与维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用海人酸(KA)10mg/kg给Sprague-Dawley大鼠皮下注射,注射后0-30min内,动物出现凝视和湿狗样抖动;30-120min出现时间依赖的癫痫行为;2h后,出现自发反复癫痫发作,4h减弱,8h停止。然后,在上述急性癫痫发作后8,4,2,1周,及1-6d时,分别用阈下剂量KA(5mg/kg)检测癫痫敏感性。结果表明,KA诱发动物急性癫痫发作后,其癫痫敏感性长期增强,且形成过程是在K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调查了4种AMPA受体亚单位(GluR1、2/3、4)和谷氨酸(Glu)在大鼠三叉神经尾侧亚核(Vc)内的分布及其匹配关系。我们发现,GluR1和2/3免疫阳性胞体和纤维密集分布于Vc的Ⅱ层和Ⅲ层外侧部,在Vc的其余各层呈散在性分布。GluR4免疫阳性胞体和纤维在Vc各层均无分布。Glu免疫阳性胞体分布于Vc各层,尤以浅层(Ⅰ、Ⅱ层)密集,Glu免疫阳性纤维及终末结构主要分布于Vc浅层。结果表明,Glu免疫阳性纤维及终末样结构与AMPA受体免疫阳性胞体和纤维在Vc浅层的分布总体上是相互匹配的,但AMPA受体各亚单位在Vc内的分布存在明显的差异。本文提示,Vc内的Glu可能通过作用于不同的AMPA受体亚单位而发挥其多种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