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小鼠低剂量辐射损伤模型进行初步研究并筛选敏感检测指标.方法:实验分7组,1组为正常组,其余6组用XHA600直线加速器射线照射,每组取一部分小鼠于照射后2、4、8、16h测定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小板(PLT)和血红蛋白(HGB)含量;测定小鼠肝脏和脾脏重量及其组织中的超氧化合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剩余小鼠于4周后观察骨髓切片中血细胞变化.结果:照射后4h测定血常规,发现累积辐射0.4Gy组小鼠RBC有降低趋势,WBC、HGB显著降低,PLT显著升高;肝脏、脾脏的湿质量显著降低;小鼠肝脏组织中MDA的含量显著升高、SOD的活力显著降低;4周后小鼠骨髓细胞的病理改变与单次照射剂量相关,单次较大剂量(如0.6Gy)照射对骨髓细胞影响较大,在4周观察期不能自身恢复,而多次累积照射对骨髓细胞病理改变较小.结论:小鼠低剂量辐射损伤模型的最佳造模剂量为累积照射0.4Gy即每次照射100mGy,间隔一天,连续照射4次.  相似文献   

2.
陆地生态系统中低剂量毒物刺激作用及拟合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雪雁  马义兵  李波 《生态学报》2009,29(8):4408-4419
低剂量毒物刺激作用(hormesis)是在毒物剂量/效应关系中低剂量毒物可能表现出对生物生长的一种刺激作用.大量的实验数据表明毒物刺激作用发生的剂量低于未观察到毒性效应的剂量(NOAEL),毒物刺激作用的最大刺激效应一般是对照的130%~160%,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剂量/反应现象.就毒物刺激作用的概念、机理、毒物刺激作用剂量/反应曲线的一些定量特点和模型的拟合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用实例说明毒物刺激作用模型的最新拟合方法的应用,最后提出了目前毒物刺激作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染色体畸变是辐射生物学中比较灵敏的指标,许多人用它作为一个灵敏的“生物剂量仪”和早期放射损伤的可靠指标。但是,低剂量长期照射对染色体的作用规律还认识的很不够。有鉴于此,我们以大白鼠作材料,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好为外推到人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4.
已有报告指出,低剂量的电离辐射能够促进水稻和芸苔(Brassica napus)花药培养中胚胎发生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生长。在1991年细胞和组织培养国际会议上,Young Il-Lee报道,用γ射线照射盆栽水稻的花药,愈伤形成率比非照射植株的高得多。国际水稻研究所的科学家R.R.Aldemita和F.J.Zapata用电离辐射照射水稻种子,使之生长并取其穗进行花药培养,发现辐射对难处理种花药培养的影响与敏感种类花药培养的相反。γ射线辐射处理  相似文献   

5.
在急性辐射情况下,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是生物剂量测定中最容易定量的方法。但小剂量慢性照射下染色体损伤的近、远期效应尚不清楚。我们曾用γ射线对猕猴及大白鼠低剂量(分别为2.55rad/天和10rad/天)长期照射观察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效应,在这个研究工作基础上,我们又选用更低的剂量率(0.8rad/天)进一步探讨小剂量慢性照射对猕猴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的效应,以便提供小剂量慢性照射对人类的损伤恢复规律的资料。  相似文献   

6.
低强度激光的生物效应对组织修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概述了近几年低强度激光照射疗法对促进骨骼肌的再生、关节炎与骨折的修复、改善心肌微循环等方面生物效应的实验研究的新进展,其结果表明低强度激光照射组织具有显著的生物刺激作用和损伤后的修复功能。  相似文献   

7.
通过实验生态学和生物化学的方法,研究了UV-B辐射对三角褐指藻和小角毛藻的生长、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丙二醛、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抗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 UV-B辐射增强抑制了2种微藻的生长,低剂量(0.75J/m2)UV-B辐射对三角褐指藻的生长具有一定刺激作用。(2) 三角褐指藻的叶绿素a含量随辐射剂量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小角毛藻chl-a含量缓慢下降。2种微藻MDA含量随UV-B辐射剂量的增加而升高。(3) 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三角褐指藻可溶性蛋白含量先稍有升高后较快下降。小角毛藻可溶性蛋白含量始终呈下降趋势。(4) UV-B辐射增强使2种微藻的SOD 、POD和CAT活性先升高后下降,小角毛藻的酶活性变化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8.
60Coγ射线辐照花魔芋球茎的早期诱变效应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本试验开展了花魔芋早期诱变效应研究。通过^60Coγ射线辐照后的植株苗期发育观察和根尖细胞学检测分析,结果表明魔芋辐射诱变效应显著:辐照诱发核畸变和染色体畸变,且变异频率与剂量呈二次曲线关系;低剂量时对细胞分裂有刺激作用;辐照抑制芽体发育、苗期生长,抑制效应随剂量增加而加大,直至产生致死作用。依据花魔芋的辐射敏感性,建立了魔芋辐照诱变体系,以催芽球茎为诱变材料,诱变剂量范围为0Gy~50Gy,剂量率为1Gy/min,中等适宜剂量为7Gy~10Gy,致死剂量50Gy。  相似文献   

9.
DNA-PKcs作为DNA依赖性蛋白激酶(DNA-PK)的催化亚基在DNA双链断裂(DSBs)的非同源末端重组(NHEJ)通路中起重要的作用。本实验以人乳腺上皮细胞株MCF10F为研究对象,通过siRNA技术抑制细胞内DNA-PKcs的表达,用50cGy137CS照射细胞,测定细胞生长曲线以确定细胞对低剂量辐射(LDR)的敏感性,同时检测DNA修复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旨在探讨DNA依赖蛋白激酶(DNA-PKcs)基因沉默对人乳腺上皮细胞株MCF10F低剂量辐射敏感性的影响及机制。结果显示:转染特异性siRNA可使人乳腺上皮细胞(MCF10F)DNA-PKcs基因沉默,增殖受到明显的抑制;50cGyγ射线辐射可使乳腺细胞内DNA-PKcs、Ku80、ATM、P53等DNA修复相关蛋白表达增多,但DNA-PKcs基因沉默细胞(MCF10Fpk)中,这些蛋白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MCF10Fmock)。以上结果提示,DNA-PKcs基因沉默可引起乳腺细胞对低剂量辐射敏感性增加,其原因可能与相关DNA修复蛋白表达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10.
低强度激光对离体细胞效应的若干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综述了低强度激光照射对离体细胞效应的研究进展。主要讨论了低强度激光照射对造骨细胞,成纤维细胞、骨骼肌细胞,造血细胞的效应和低强度激光生物刺激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11.
应用同位素标志法, 研究了赤潮异弯藻 (Heterosigmaakashiwo) 、亚历山大藻 (Alexandriumtamarense ) 和中肋骨条藻 (Skeletonemacostatum) 核酸和蛋白质合成对紫外线B波段 (UVB, 2 80~ 32 0nm) 辐射增强的响应变化。结果表明 :1) 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 3种海洋赤潮微藻对UVB辐射增强的敏感性依次是赤潮异弯藻、亚历山大藻和中肋骨条藻。 2 ) UVB辐射增强抑制赤潮异弯藻的生长和脱氧核糖核酸 (DNA) 的合成, 而低剂量的UVB辐射对中肋骨条藻和亚历山大藻的生长与DNA的合成表现出刺激作用, 高剂量则表现出抑制作用。 3) 随着UVB辐射的增强, 3种海洋赤潮微藻核糖核酸 (RNA) 和蛋白质的合成速度下降, 其中赤潮异弯藻合成速度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中肋骨条藻和亚历山大藻, 表明赤潮异弯藻RNA和蛋白质的合成对UVB辐射增强的敏感性高于中肋骨条藻和亚历山大藻。  相似文献   

12.
以往的实验表明,巨噬细胞(Macrophages简称Mф)对一定辐射剂量内的照射表现出较强的辐射抗性。因此学者们转向研究照射后时间依赖性的Mф损伤变化。这主要是涉及照射后所致的迟发损伤效应。有关大剂量照射后,短时间观察Mф损伤效应的研究报道甚少。为此本文观察了大鼠肺巨噬细胞(AlveolarMacrophages简称AM)在体外受100—500 Gy  相似文献   

13.
潭石慈  梁淡茹 《激光生物学报》1993,2(3):299-301,295
用He—Ne激光分别照射青蛙的卵子、精子和早期胚胎,在相同的激光剂量条件下,观察不同激光照射时间对胚胎发育的影响。通过电镜观察卵膜的超微结构,分析激光作用于细胞的刺激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4.
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剂量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系统介绍了60年来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从防原医学至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各个阶段辐射剂量学研究的主要情况,包括核试验剂量保证、生物效应照射实验条件及剂量学方法的建立、事故照射剂量重建技术、辐射防护学及其剂量评价、医疗和诊断剂量学、辐射加工剂量及辐照工艺、辐射剂量测量技术、核设施事故剂量学、辐射剂量标准、微波剂量学等所获得的成果和经验,在此基础上,对该所辐射剂量学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15.
本文观察了长期低剂量γ射线照射和照射加电击对老年前期(18~21月龄)大鼠血浆性激素水平、肝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MFO)活力以及组织脂质过氧化物的影响。长期照射加电击使雄性大鼠血浆睾酮水平明显降低(p<0.05),照射与照射加电击均使雄鼠肝微粒体MFO活力明显下降(p<0.05)。长期低剂量γ射线照射和照射加电击组的睾丸自由基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长期照射使雄性大鼠肝匀浆与微粒体,睾丸匀浆与线粒体的脂质过氧化物较对照组明显增高,但照射加电击组的脂质过氧化物较照射组(以及对照组)明显下降。实验结果说明照射与照射加电击对老年前期大鼠的作用有所不同,这些环境因素具有加速老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肿瘤翻译控制蛋白(TCTP)在辐射诱导胶质瘤细胞旁效应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给予不同剂量的X射线照射U87、SHG44两种胶质瘤细胞,观察U87以及SHG44细胞的克隆形成率,并在给予最佳照射剂量后,通过Western Blot检测TCTP蛋白表达水平。将经过最佳X射线照射剂量的U87以及SHG44两种胶质瘤细胞与未经过辐射照射的细胞放在一起共培养,通过MTT实验检测胶质瘤细胞的增殖率,Western Blot检测共培养的胶质瘤细胞与经过辐射的胶质瘤细胞中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U87以及SHG44两种胶质瘤细胞的克隆形成率随着X射线照射剂量增加而显著性降低(P0.05),给予最佳X射线照射剂量后,与未经过X射辐射照射后的细胞相比,其TCTP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经过辐射照射与未经过辐射照射的胶质瘤细胞经过共培养后,与经过辐射的胶质瘤细胞相比,细胞的增殖率明显升高,同时共培养的胶质瘤细胞与经过辐射的胶质瘤细胞相比,Caspase3的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TCTP的表达增高能够诱导未经过辐射的U87以及SHG44两种胶质瘤细胞的抗凋亡作用增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Caspase3的表达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7.
低剂量重离子辐射对水稻种子和幼苗DNA甲基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低剂量重离子辐射对植物产生的表观遗传学效应,采用高传能线密度(62.2keV/μm)和低剂量(2Gy)的放射性束流^12C对水稻(Oryzasativa,japonica)的干种子和幼苗进行辐射。采用甲基化敏感限制性酶切多态性分析(MSAP)的方法对材料基因组CCGG位点的甲基化状态进行检测。共选用12对选择性引物扩增了共800个条带,其中有65个条带(8.13%)在种子辐射后发现呈多态性,而只有10个条带(1.3%)在幼苗辐射后发现呈多态性。统计学分析显示高能量低剂量的重离子对水稻种子和幼苗的基因组甲基化状态都产生了影响,而且种子受到辐射后产生的甲基化改变明显高于幼苗(P=0.011)。另外,甲基化和去甲基化变化类型的分析也表明种子和幼苗辐射后发生甲基化变化的趋势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18.
非转移性黑色素瘤糖蛋白b(glycoprotein non-metastatic melanoma protein b,GPNMB)及其同系物色素细胞特异性黑色素细胞蛋白(pigment cell-specific melanocyte protein,PMEL)对黑素体的形成和黑色素的生成具有重要的作用,而GPNMB和PMEL的功能还有待深入研究。本文旨在探索GPNMB和PMEL在不同毛色绵羊皮肤表达是否存在差异,确定紫外线b(UVB)对GPNMB和PMEL是否有影响。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GPNMB在不同毛色绵羊皮肤的毛基质、内外毛根鞘、毛乳头等区域均有表达。Western印迹和qRT-PCR结果显示,黑色绵羊皮肤中GPNMB和PMEL表达量,高于白色绵羊皮肤。黑色素细胞经UVB照射后,GPNMB和PMEL的表达增高。UVB照射剂量为100 m J/cm2时,黑色素细胞活性最高;单次UVB辐射后,GPNMB和PMEL mRNA表达量在72h达到顶峰,两者的曲线变化趋势大致相同。UVB连续辐射后,GPNMB mRNA表达量在4 d达到顶峰,而PMEL mRNA表达量虽然在3 d升高,但且对GPNMB作用更明显。上述结果提示,GPNMB和PMEL在不同毛色绵羊皮肤存在差异性表达。UVB单次或者连续照射,均促进GPNMB和PMEL表达,且对GPNMB影响更显著。GPNMB和PMEL可能通过影响黑素体的成熟进而调节黑色素的生成。  相似文献   

19.
非转移性黑色素瘤糖蛋白b(glycoprotein non-metastatic melanoma protein b,GPNMB)及其同系物色素细胞特异性黑色素细胞蛋白(pigment cell-specific melanocyte protein,PMEL)对黑素体的形成和黑色素的生成具有重要的作用,而GPNMB和PMEL的功能还有待深入研究。本文旨在探索GPNMB和PMEL在不同毛色绵羊皮肤表达是否存在差异,确定紫外线b(UVB)对GPNMB和PMEL是否有影响。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GPNMB在不同毛色绵羊皮肤的毛基质、内外毛根鞘、毛乳头等区域均有表达。Western印迹和qRT-PCR结果显示,黑色绵羊皮肤中GPNMB和PMEL表达量,高于白色绵羊皮肤。黑色素细胞经UVB照射后,GPNMB和PMEL的表达增高。UVB照射剂量为100 mJ/cm2时,黑色素细胞活性最高;单次UVB辐射后,GPNMB和PMEL mRNA表达量在72 h达到顶峰,两者的曲线变化趋势大致相同。UVB连续辐射后,GPNMB mRNA表达量在4 d达到顶峰,而PMEL mRNA表达量虽然在3 d升高,但且对GPNMB作用更明显。上述结果提示,GPNMB和PMEL在不同毛色绵羊皮肤存在差异性表达。UVB单次或者连续照射,均促进GPNMB和PMEL表达,且对GPNMB影响更显著。GPNMB和PMEL可能通过影响黑素体的成熟进而调节黑色素的生成。  相似文献   

20.
pNEgr-mIL-12真核表达载体的体外和体内生物学活性检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肿瘤的基因-放射治疗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分别于体外和体内检测含辐射敏感启动子和mIL-12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NEgr-mIL-12)的生物学活性.体外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法检测转染pNEgr-mIL-12重组质粒的COS-7和B16细胞可经辐射诱导mIL-12 p70表达,于1.5~2.0 Gy照射后表达增高最明显,COS-7细胞于照后4 h 达峰值,B16细胞的表达水平随照射后时间延长而逐渐增高;pNEgr-mIL-12重组质粒联合电离辐射治疗小鼠移植肿瘤,单次或多次注射pNEgr-mIL-12重组质粒,联合局部照射能够抑制小鼠移植肿瘤生长,与单纯照射组比较肿瘤生长速度减慢,瘤重降低,尤以多次给予质粒治疗组效果明显.为进一步探讨最佳治疗方案及临床肿瘤病人的基因放射治疗提供了初步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