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为探究不同干燥方式对蝉花孢梗束品质的影响和为生产中蝉花孢梗束选择合适的干燥方式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了自然干燥、热风干燥、微波干燥、热泵干燥和冷冻干燥对蝉花孢梗束粉的外观、粒度、主要营养和功能成分的影响。运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对不同干燥处理得到的样品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表明热泵干燥能最好地保持样品的亮黄色色泽,蓝黄度b*为36.74,显著高于其他方式干燥样品,其次是微波干燥;但是这两种方式干燥的蝉花孢梗束总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含量均较低。自然干燥和冷冻干燥的样品感观较差,蓝黄度b*均小于28且二者差异不显著。热风干燥样品色泽仅次于微波干燥,含有较高蛋白质、总氨基酸和总糖,且其脂肪、麦角甾醇和甘露醇的含量最高,分别为4.15 g/100 g、8.65 mg/g和59.20 mg/g。总体考虑,热风干燥能较好地保持蝉花孢梗束的色泽、营养和功能成分,且技术成熟度高,适用于工业化大生产。  相似文献   

2.
不同干燥技术对金银花药用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真空干燥、冷冻干燥、微波干燥、蒸后烘干、烘干和晒干等6种干燥技术对大白期金银花花蕾外观性状及内在品质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微波干燥、蒸后烘干和冷冻干燥所获得的金银花外观品质好;(2)从水溶出物量和醇溶出物量上看,微波干燥、蒸后烘干和晒干技术所获得的溶出物量高;用比色法和HPLC法检测显示,蒸后烘干样品中有效成分———绿原酸、总黄酮含量最高,其次是微波干燥法,而烘干样品中含量最低;(3)不同干燥技术对金银花中营养成分———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以及对药用有效成分的影响不同,因此金银花作为药材使用时应选择蒸后烘干技术进行初加工;(4)晒干、冷冻干燥和微波干燥3种干燥方法对金银花挥发油主要组分种类没有产生影响,但相对质量分数仍有明显差异,只有晒干的金银花挥发油中检测出了9,19-环化-羊毛甾烯醇,而微波干燥的样品中维生素E含量最高,挥发油中γ-5-谷甾烯-3-醇、5,2-豆甾二烯-3-醇、菜籽甾醇相对含量较其它方法明显高出很多.因此,蒸后烘干和微波干燥技术可作为规模化干燥加工金银花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3.
研究不同干燥方法对白芍中单萜苷类和酚酸类化学成分的影响,为白芍适宜干燥方法的确定提供依据;采用HPLC同时测定经不同干燥方法制备的样品中4种单萜苷类、2种酚酸类化学成分的含量;利用SPSS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利用主成分得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干燥方法所得白芍均能达到2015年版《中国药典》对白芍含量和水分的要求,采用真空冷冻干燥单萜苷类和酚酸类总量最高,为6.248%,热风60℃干燥次之,为6.141%;经主成分分析,不同干燥方法处理的白芍中单萜苷类和酚酸类成分含量综合评分依次为:真空冷冻干燥热风60℃干燥微波干燥远红外干燥晒干热风40℃干燥热风80℃干燥阴干热风100℃干燥。不同干燥方法对白芍中单萜苷类和酚酸类成分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从各成分含量、成本和实用性方面综合分析,热风60℃干燥为白芍适宜的干燥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采用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HS-GC-IMS)技术对经热风干燥、红外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和自然晾晒4种干燥方式处理的小米椒进行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结果表明:这4种干燥方式获得的小米椒中共鉴定出挥发性风味物质39种,其中酯类9种、醛类10种、醇类10种、呋喃类2种、吡嗪类3种、酮类3种、有机酸类2种;小米椒干燥后的主要风味物质为酯类、醛类和醇类化合物。主成分分析(PCA)和热图聚类结果表明:相比于真空冷冻干燥与自然晾晒,热风干燥与红外干燥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而与热风干燥和红外干燥相比,真空冷冻干燥与自然晾晒间的差异较大;干燥过程中部分挥发性风味物质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如酯类和醇类、醇类和醛类等,其通过化学反应可实现风味物质间的转化。干燥方式对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影响较小,热风干燥、红外干燥、真空冷冻干燥、自然晾晒的小米椒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分别为39、37、36、34种。然而,干燥方式对小米椒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含量有明显的影响。与真空冷冻干燥和自然晾晒相比,热风干燥和红外干燥处理的样品中酯类、呋喃类和吡嗪类物质含量较高,而在真空冷冻干燥和自然晾晒处理的样品中醛类物质含量高于热风干燥和红外干燥。总之,相比于其他干燥方式,热风干燥与红外干燥对丰富干制小米椒的风味具有积极的影响。本研究将为干制小米椒的加工及风味品质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一种真菌对人参皂苷Rg3的转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筛选长白山人参土壤中的活性微生物,转化人参总皂苷及单体人参皂苷产生稀有抗肿瘤成份.[方法]从长白山人参根际土壤中分离各类菌株,对人参总皂苷及单体人参皂苷进行微生物转化,并通过硅胶柱层析等方法对转化产物进行分离纯化,采用波谱解析及理化常数对其进行结构鉴定;结合菌落形态、产孢结构、孢子形态特征以及菌株ITS rDNA核酸序列分析,对活性菌株进行鉴定.[结果]从长白山人参根际土壤中分离各类真菌菌株68株,有12株菌株对人参总皂苷有转化活性,其中菌株SYP2353对二醇组人参皂苷Rg3具有较强的转化活性.[结论]阳性菌株SYP2353被鉴定为疣孢漆斑菌(Myrothecium verrucaria),能将人参皂苷Rg3转化为稀有人参皂苷Rh2及二醇组人参皂苷苷元PPD,为稀有人参皂苷Rh2的制备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建立快速高分离度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方法(LC-Q-TOF-MS)对人参皂苷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鉴定了20种皂苷单体,以提取离子流峰面积定量分析,验证了含量测定方法学。并研究了温度对人参皂苷提取率的影响。总皂苷的提取效率随温度升高而逐渐增加,单体的变化趋势与总皂苷不相同:二醇型皂苷在100℃时提取率最高,三醇型皂苷在80℃左右出现最高点,并随着温度的进一步升高而降低,丙二酰基人参皂苷在70℃最高,高于70℃时发生降解。人参皂苷单体的提取效率与温度相关,提取过程皂苷发生降解。  相似文献   

7.
柴达木枸杞作为青藏高原特有的中药材之一,为探究不同干燥方式对柴达木枸杞品质以及挥发性成分的影响。本文采用自然阴干、热风烘干、真空冷冻干燥以及微波干燥的方式处理柴达木枸杞鲜果,通过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联用(GC-IMS)法分析枸杞鲜果和各类枸杞干果的挥发性成分的变化,构建挥发性成分的差异谱图,并进行主成分分析。从样品中共鉴别出了52种挥发性有机物质以及部分物质的单体和二聚体,包括醛类、烯醛类、酯类、酮类和醇类等。差异图和主成分分析图表明枸杞干燥后挥发性有机物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冷冻干燥后的枸杞中挥发性有机物质的种类和含量与枸杞鲜果较为相近,但与其他干燥方式干燥后的枸杞干果差异较大,而热风烘干和微波干燥后的枸杞干果中挥发性有机物种类非常相似。通过建立一种利用GC-IMS检测分析枸杞中挥发性成分的方法,结果表明与其他干燥方式相比,冷冻干燥法能够有效保留枸杞中的挥发性成分,使枸杞保持较高的品质,该研究结果为后续柴达木枸杞的质量评价和加工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不同的干燥方式对青花椒精油品质的影响有着较大的差异。本文采用自然干燥、热风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冷冻—微波联合干燥等四种不同的干燥工艺对辛香料进行干燥处理。从含水率、精油含量、能耗和精油组分等方面对干燥方式进行比较评价,并通过GC-MS分析鉴定出青花椒精油的主要组分为烯类和醇类。由结果可知,联合干燥所用时间短,能耗少,所得精油含量最多,含水率低,品质也更好,因此联合干燥工艺更适合干燥青花椒。  相似文献   

9.
三七叶、人参叶和西洋参叶其皂苷类成分相近,但专属性成分各异,皂苷类成分的分布比例也各不相同。本文建立了HPLC-UV法测定上述皂苷成分的方法,经过方法学考察,各种皂苷成分精密度好、加样回收率高,方法可靠。11种皂苷成分总含量顺序为:西洋参叶>人参叶>三七叶;二醇组皂苷成分含量:西洋参叶>三七叶>人参叶;三醇组皂苷成分含量:人参叶>西洋参叶>三七叶。西洋参叶中二醇组皂苷和人参叶中三醇组皂苷含量明显高于其他。西洋参叶中人参皂苷Rb3和Rd的含量之和占11种皂苷成分的60%以上。鉴于其中人参皂苷的高含量,三七叶、人参叶和西洋参叶应该作为皂苷来源得到充分利用;不同的皂苷成分有不同的药理活性,应基于它们的皂苷组成和比例选择性进行研究和开发。  相似文献   

10.
外源人参皂苷对人参种子萌发和幼根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不同浓度外源人参皂苷(人参总皂苷,人参二醇组皂苷,人参三醇组皂苷, Rb族,Rb3,Re共4种皂苷混合物和两种单体皂苷)对人参种子萌发,幼苗根长、鲜重,幼根中抗氧化酶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测试人参皂苷对人参种子萌发、人参幼苗根长生长和幼根鲜重增加均具有抑制化感效应,且抑制程度均随处理浓度的升高而增强;对人参幼根中抗氧化酶活性方面,不同浓度人参总皂苷,人参二醇组皂苷,人参三醇组皂苷处理后,人参根系中SOD,POD和CAT活性均有明显提高,呈现出各酶活性随浓度升高而逐渐增强的效应;人参皂苷Rb族处理后,SOD活性在低中浓度处理时,与对照差别不大,中高浓度处理后低于对照,POD活性在中高浓度处理后显著提高,高浓度处理后活性降幅较大难以恢复到对照水平,CAT活性均低于对照;人参皂苷Rb3处理后,SOD活性均低于对照水平,POD活性在低浓度处理时与对照相当,中高浓度处理后显著低于对照水平,CAT活性逐渐降低,在低中浓度处理时略高于对照,高浓度处理后低于对照水平;人参皂苷Re处理后,SOD和POD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人参幼根中MDA含量均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11.
对比分析了新鲜、阴干、微波干燥、鼓风干燥、真空冷冻干燥5种不同处理方法对荸荠种杨梅叶精油的得率及成分的影响。研究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杨梅叶精油,并应用GC-MS技术分离和鉴定了获得的精油的组成成分。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方法对杨梅叶精油的得率及成分有较大的影响,精油的得率为鲜叶微波干燥自然阴干鼓风干燥真空冷冻干燥。5种处理方法得到的精油分别鉴定出了33、43、42、39、41个化合物,分别占总量的96. 45%、96. 1%、97. 38%、97. 28%、68. 03%,均以顺-4-环戊烯-1,3-二醇、α-律草烯、(+)-4-庚烯醇、反式石竹烯、环氧化蛇麻烯II、石竹素为主。  相似文献   

12.
目的:考察不同干燥温度对党参药材质量的影响,筛选最佳的干燥温度,为党参药材的干燥加工工艺研究以及党参药材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鼓风干燥的方法,以外观性状质量、醇浸出物、党参多糖、党参炔苷和党参苷Ⅰ的含量为党参药材质量的评价指标,考察不同干燥温度(40℃、50℃、60℃和105℃)对新鲜采收的党参药材质量的影响。结果:不同鼓风干燥温度对党参的醇浸出物和党参多糖的含量无显著影响,但60℃和105℃干燥的党参中党参苷Ⅰ和党参炔苷的含量显著低于40℃和50℃,说明高温对于党参炔苷和党参苷I的含量影响较大。结论:综合考虑干燥时间、药材外观形状的影响,优选50℃为鲜党参热风干燥法的最佳干燥温度。  相似文献   

13.
西洋参总皂苷经β-糖苷酶催化水解,采用HPLC检测分析确定西洋参总皂苷中的主要原人参二醇型皂苷Rb1、Rd、Rc和Rb2已经完全被水解。水解产物通过反复硅胶柱层析和反向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7个皂苷,通过NMR谱图分析分别鉴定为人参皂苷compound K(1)、人参皂苷Mc(2)、人参皂苷Rg1(3)、人参皂苷Rg2(4)、人参皂苷Re(5)、人参皂苷F1(6)和拟人参皂苷F11(7)。β-糖苷酶催化西洋参总皂苷水解实验表明,西洋参中原人参二醇型皂苷的水解产物是人参皂苷compound K和人参皂苷Mc。  相似文献   

14.
为了明确从现蕾、开花到结实过程中的人参生殖器官中各单体皂苷含量的动态变化,应用HPLC法测定了人工栽培的五年生人参不同时期生殖器官中的人参单体皂苷Rb1、Rb2、Rb3、Rc、Rd、Re、Rg1和Rg3的含量。结果显示:从现蕾到果实成熟的过程中,人参单体皂苷Rb1、Rb2、Rb3、Rc、Rd、Re、Rg1和Rg3的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0.643%,0.189%,1.026%,1.014%,1.941%,8.381%,0.724%和0.041mg.g-1。从现蕾到果实成熟的过程中,人参单体皂苷Rb1含量的最高值在7月16日,单体皂苷Rb3、Rc、Rd和Rg1含量的最高值在7月11日,单体皂苷Rb2和Rg2含量的最高值在8月7日。  相似文献   

15.
人参皂苷coumpound K(CK)是人参中原人参二醇型皂苷在人体肠道内的主要代谢产物,属于稀有人参皂苷。人参皂苷CK独特的生物活性已经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针对它的科学研究也日益增多。因此,有必要介绍近年来人参皂苷CK药理活性和制备方法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人与大鼠肠道菌群对三七水煎液中三醇型人参皂苷Rg1、Re及二醇型人参皂苷Rb1、Rd体外代谢的差异性及发现其代谢产物原人参二醇PPD与原人参三醇PPT,实验利用UPLC方法测定三七水煎液分别与人、大鼠肠道菌群在厌氧条件下共培养24h后的孵育液中4种皂苷的含量及代谢产物PPD与PPT的含量。结果表明三七中含有三醇型人参皂苷Rg19.4500mg/g、Re1.8872mg/g,二醇型人参皂苷Rb18.5816mg/g、Rd1.9456mg/g。与人源肠道菌共培养后,三七中含有的二醇型、三醇型人参皂苷含量显著降低,重要的是,在培养液中检测到代谢产物PPD和PPT的存在,含量分别为0.2136mg/g及0.0344mg/g,与大鼠肠道菌共培养后,三七中含有的二醇型皂苷含量有轻微降低,而三醇型皂苷含量未见明显变化,但有少量PPT(0.0184mg/g)的生成。由此可见:在体外条件下,三七水煎液中人参皂苷会被人肠道菌群降解生成代谢产物PPD和PPT,而大鼠肠道菌群的降解产物却仅有PPT生成,二者存在种属差异。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人参(Panax ginseng)皂苷含量的空间变异性及其影响因子,该研究以采自黑龙江、吉林、辽宁的28份六年生人参为研究对象,测定人参中9种单体皂苷含量,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研究了人参皂苷含量的空间变异性。并用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冗余分析法进行人参皂苷含量与气候因子、土壤因子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吉林与辽宁人参的皂苷含量接近,且其含量高于黑龙江人参;影响皂苷含量的气候因子主要是降水,高温、日照时间是皂苷含量的限制因子;全氮、铁、钾、有机质、pH值、锰、磷、锌对人参化学品质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响应曲面法以优化人工栽培川贝母的热风干燥工艺,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考察水分转换点,在此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设计优化栽培川贝母二段式变温热风干燥加工工艺,采用HPLC建立栽培川贝母核苷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以药材性状得分、总生物碱、总淀粉、总核苷含量归一化值(OD值)为指标建立模型对药材质量评价。通过对比恒温干燥与分段式热风烘干药材的外在性状与内在质量,对筛选得到的最佳分段式热风干燥工艺进行验证。最终得到栽培川贝母的最佳热风干燥工艺:60℃干燥至含水量45%,取出放置12 h,于50℃干燥至含水量≤15.0%。实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具有可靠性与稳定性,在此条件下,加工得到的栽培川贝母外观性状及内在质量均较优,可用于栽培川贝母药材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19.
本文建立了采用微波辅助间歇提取三七样品中的皂苷类化合物,并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测定其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b1含量的实验方法。分别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设计,优化了萃取溶剂浓度、溶剂用量、微波功率和微波辐射时间等提取条件。与传统的索氏提取法、冷浸法和超声波提取法比较,微波辅助萃取法具有快速、提取率高、溶剂消耗少等优点,间歇萃取较连续萃取更是大大节省了微波能耗。  相似文献   

20.
以绞股蓝愈伤组织为原料,优化绞股蓝人参皂苷Rb1的微波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液料比、微波功率和微波处理时间为自变量,人参皂苷Rb1为响应值,采用响应曲面法设计、分析研究各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人参皂苷Rb1提取率的影响.利用响应面分析方法,模拟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并确定人参皂苷Rb1微波辅助提取工艺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20(g/mL),处理时间6 min,微波功率200 W.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人参皂苷Rb1得率为3.95 mg/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