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本书是我国首部关于红茂草(秃疮花)药物资源研究与开发的专著,以我国西部地区两年生或多年生特色野生药用植物红茂草为研究对象,采用天然药物化学、生态学、植物学、药理学等相结合的实验研究方法,从种质资源分布与生理学特征、人工栽培与田间规范化种植、药物活性成分检测  相似文献   

2.
正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本书是我国首部关于红茂草(秃疮花)药物资源研究与开发的专著,以我国西部地区两年生或多年生特色野生药用植物红茂草为研究对象,采用天然药物化学、生态学、植物学、药理学等相结合的实验研究方法,从种质资源分布与生理学特征、人工栽培与田间规范化种植、药物活性成分检测提取与分离鉴定、生物活性与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与产业化  相似文献   

3.
甘肃省药用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肃省有着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和悠久的药材种植历史,中药材种植面积及产量位居全国之首。笔者分别对该省近年来已经实施了人工种植的药用植物和尚处于野生状态的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为该省药用植物资源利用及中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本书是我国首部关于红茂草(秃疮花)药物资源研究与开发的专著,以我国西部地区两年生或多年生特色野生药用植物红茂草为研究对象,采用天然药物化学、生态学、植物学、药理学等相结合的实验研究方法,从种质资源分布与生理学特征、人工栽培与田间规范化种植、药物活性成分检测提取与分离鉴定、生物活性与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与产业化开发等多个角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定位研究,为我国药用植物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科学数据与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正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本书是我国首部关于红茂草(秃疮花)药物资源研究与开发的专著,以我国西部地区两年生或多年生特色野生药用植物红茂草为研究对象,采用天然药物化学、生态学、植物学、药理学等相结合的实验研究方法,从种质资源分布与生理学特征、人工栽培与田间规范化种植、药物活性成分检测提取与分离鉴定、生物活性与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与产业化开发等多个角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定位研究,为我国药用植  相似文献   

6.
<正>我国是世界上使用和出口中草药最多的国家,而中草药的80%来自药用植物,所以,药用植物产业在我国有着特殊的意义。面对全球药用植物市场的需求不断攀升,药用植物材料遭到过渡采挖,野生资源日渐枯竭,人工栽培早已成了满足市场需求的重要手段,但传统的人工种植存在诸如病虫害发生严重导致的农药泛用而药材农残严重、不同区域不同药农种植的药用植物外形特征各异、产量和质量稳定性差等诸多缺陷。  相似文献   

7.
淫羊藿属多种植物是我国著名的传统中药材,贵州是淫羊藿属植物小花类群发生和演化的重要区域和分布中心,尤以黔东北地区保存的原始种类最多。随着市场对淫羊藿提取物的需求量急剧增加,淫羊藿属野生资源遭受大面积破坏,资源呈现濒危趋势,人工栽培成为保障市场需求的重要途径。为此,本文整理了贵州现存的20种淫羊藿属植物的资源分布情况,分析了淫羊藿属植物的主要活性成分(黄酮类、生物碱、多糖),重点论述了光照、温度、土壤及采收时间等因子对淫羊藿属植物品质含量的影响,综合当前人工栽培淫羊藿属植物的繁殖方式、种植密度和管护等栽培技术,分析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及瓶颈,以期为贵州淫羊藿属植物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及栽培示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喜树碱是已发现的唯一专门通过抑制拓扑异构酶Ⅰ发挥细胞毒性的天然植物成分,具有广谱抗肿瘤活性。青脆枝Nothapodytes nimmoniana含有多种喜树碱类化合物及其他活性成分,其中喜树碱、9-甲氧基喜树碱和羟基喜树碱含量最为丰富,是重要的药用植物。文中综述青脆枝主要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及其提取方法,并对青脆枝的应用前景作展望。  相似文献   

9.
兰科药用植物活性多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兰科(Orchidaceae)是有花植物中第二大科,目前已确认的兰科植物有736属28 000种,其中有82属343种可作药用。常见的兰科药用植物有铁皮石斛、天麻、白及和金线莲等。兰科药用植物功效成分主要为糖类、茋类、酚类、萜类、生物碱类、黄酮类和甾醇等,其中主要由甘露糖和葡萄糖等单糖构成的水溶性多糖是其重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增强免疫力、抗肿瘤、抗氧化、降血糖和改善记忆等多种药理功能。对兰科药用植物活性多糖的结构、药理作用和生物合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今后需要重点研究的方向,为进一步推动兰科药用植物资源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对内蒙古荒漠药用植物资源进行统计分析,以期为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通过野外调查结合相关文献整理,分析药用植物资源特征。结果表明:内蒙古荒漠药用种子植物有66科190属285种,大多是草本和灌木,以中生类型为主,旱生与湿生类型均有存在,生态幅度较为广,同时具有明显的荒漠特征。不同的生活型与生态水分类型在功能类型上主要发挥清热的功效,同时存在一定的差异。药用植物资源在药用性能及药用部位表现为多样性,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从药性分析,以寒性为主;从药味分析苦味药、甘味药及辛味药是主要组成部分;从功能类型分析,可划分成19类,主要发挥清热的功效。药用植物资源用途多样性,有极大的经济价值,包括重点药用植物5种,濒危保护植物15种。建议加强对药用植物的科学研究,加大对药用植物的监管保护力度,合理开发荒漠药用植物资源,促进荒漠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研究现状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对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研究的深入,从药用植物内生真菌中寻找新的生物活性成分已成为研究热点。内生真菌对药用植物的生长及活性成分的形成都有影响,内生真菌活性成分已成为发现新颖结构化合物及新药物的潜在资源。简要综述了近年来在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发酵、次生代谢产物、与宿主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砂生槐是分布在我国西藏地区的一种重要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具有丰富的营养与药用价值,生物碱是其主要活性成分。为进一步了解砂生槐生物碱成分,探讨如何深入挖掘砂生槐作为药用资源的潜在优势,本文对其生物碱成分化学结构、含量测定、提取工艺、生物活性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为其药用价值的深入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虽然药用植物被用于临床治疗精神紊乱和行为异常等相关性疾病,如:抑郁、焦虑、癫痫、记忆力衰退、失眠、老年痴呆和药物中毒等,但是,有关药用植物抗抑郁作用的研究性报道较少,且不够系统。本综述主要归纳和总结了具有抗抑郁作用的药用植物及其活性提取物,包括药用植物粗提物和单体活性成分等天然产物,为充分开发利用我国药用植物资源以及民间传统用药提供科学依据,促进高效安全抑郁症治疗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药用植物淫羊藿资源可持续利用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药用植物淫羊藿主要分布于我国, 在中药、功能性食品和园林观赏等领域具有重要用途。目前淫羊藿药材主要依靠野外采摘, 过度的采挖已经对淫羊藿野生资源造成严重威胁和破坏, 必须采取有效策略, 推进淫羊藿资源的保育和可持续利用。人工栽培、野生抚育与人工半抚育是保护淫羊藿野生资源的重要途径。此外还可采用植物代谢工程、细胞工程、组织培养与微生物发酵工程技术生产淫羊藿有效成分黄酮类化合物, 减少野生药材的采挖与消耗。全面调查不同种淫羊藿中药理活性成分的种类和含量以及提高有效成分的提取收率对于野生药材保护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对于一些珍稀濒危的淫羊藿种质资源, 还应采取必要的行政监管手段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15.
药用植物内生细菌资源丰富,其产生的多种活性成分,在医药业、农业等方面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资源。该文综述了近年来药用植物内生细菌的研究进展情况,特别是对其多样性、产生的活性成分及其生物学作用进行了系统总结,并从药用植物内生细菌研究的特殊性出发,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该文对于药用植物功能内生细菌的研究、开发与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药用植物淫羊藿主要分布于我国,在中药、功能性食品和园林观赏等领域具有重要用途.目前淫羊藿药材主要依靠野外采摘,过度的采挖已经对淫羊藿野生资源造成严重威胁和破坏,必须采取有效策略,推进淫羊藿资源的保育和可持续利用.人工栽培、野生抚育与人工半抚育是保护淫羊藿野生资源的重要途径.此外还可采用植物代酣工程、细胞工程、组织培养与微生物发酵工程技术生产淫羊藿有效成分黄酮类化合物,减少野生药材的采挖与消耗.全面调查不同种淫羊藿中药理活性成分的种类和含量以及提高有效成分的提取收率对于野生药材保护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对于一些珍稀濒危的淫羊藿种质资源,还应采取必要的行政监管手段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植物的活性成分主要为其次生代谢产物,并大多依赖于天然植物资源中直接提取获得。但由于自然环境的破坏、植物资源的过度开发及其栽培困难等原因,许多天然植物资源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消失。为了既能满足社会对植物次生代谢物的需求,又能合理开发利用自然植物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悬浮细胞培养技术为生产药用植物活性成分提供了一条全新途径。但受目的产物含量低的限制,能用悬浮细胞培养技术生产的天然活性物质种类也十分有限。因此,进一步研究植物悬浮细胞培养合成活性成分的高产调控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应用悬浮细胞培养技术生产次生代谢产物及调控因素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使用UPLC/Q-TOF MSE对山豆根和苦参的生物碱类成分进行详细的比较研究。色谱柱:Acquity UPLC BEH C18(2.1 mm×150 mm,1.7μm);流动相:乙腈-5 mmol/L甲酸铵水溶液;流速为0.5 m L/min;检测器:四极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Q-TOF),正离子检测模式。根据离子流色谱图中色谱峰的分子量及其二级质谱碎片离子的裂解规律,结合参考文献进行结构推定;利用主成分分析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从山豆根总生物碱中鉴定12个主要成分,从苦参生物碱中鉴定了11个主要成分,其中有10个是相同的结构,但相同成分在两种药材中的含量差异很大;聚类分析表明山豆根和苦参具有显著的差异。本研究表明山豆根和苦参的主要生物碱成分虽然结构相同,但含量差异很大,二者临床疗效差异,可能由于生物碱含量的差异,或生物碱以外的其他成分所引起。  相似文献   

19.
使用UPLC/Q-TOF MSE对山豆根和苦参的生物碱类成分进行详细的比较研究。色谱柱:Acquity UPLC BEH C18(2.1 mm×150 mm,1.7μm);流动相:乙腈-5 mmol/L甲酸铵水溶液;流速为0.5 m L/min;检测器:四极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Q-TOF),正离子检测模式。根据离子流色谱图中色谱峰的分子量及其二级质谱碎片离子的裂解规律,结合参考文献进行结构推定;利用主成分分析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从山豆根总生物碱中鉴定12个主要成分,从苦参生物碱中鉴定了11个主要成分,其中有10个是相同的结构,但相同成分在两种药材中的含量差异很大;聚类分析表明山豆根和苦参具有显著的差异。本研究表明山豆根和苦参的主要生物碱成分虽然结构相同,但含量差异很大,二者临床疗效差异,可能由于生物碱含量的差异,或生物碱以外的其他成分所引起。  相似文献   

20.
药用植物引种驯化原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药用植物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其价值主要体现在具有防治疾病的功能,这种功能的物质基础在于植物内部合成的有效成分。药用植物引种驯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扩大其资源量,能更好地开发药用植物和可持续利用。因此,药用植物引种驯化不仅要保证药用植物在引种地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还需保证药效成分的维持与提高,其引种驯化成功的标志是从"药效"到"药效"。为此,该研究在对近年来药用植物药效成分的形成与稳定、药用植物的发源以及药用植物引种与驯化等方面进行综述整理的基础上,提出了药用植物引种驯化的原理,对于目前大量药效成分复杂不清的药用植物,不提倡复杂引种驯化。针对这类药用植物提出了药用植物发源中心假设,即先确定其发源中心,在此中心内收集引种群体和生态各因子的信息,以此为基础,在引种地上保证与药效形成和稳定相关因子不变,确保引种驯化后药用植物的药用功效不减弱或丧失,并通过多种方法综合评价药用植物的药效,从而达到药用植物引种驯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