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在混合痔选择性痔上黏膜吻合术(TST)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预防术后便秘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混合痔TST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分为对照组(n=46,接受莫沙必利治疗)和研究组(n=54,接受莫沙必利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持续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便秘发生情况、术后恢复情况(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排便困难程度、粪便性状、肠道菌群数量、血清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

结果

研究组患者便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617,P=0.032)。研究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t=15.103、13.358、8.463,均P<0.001)。治疗2周后,研究组患者排便困难程度及粪便性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5.221、4.001,均P<0.001)。研究组患者肠道乳杆菌、双歧杆菌数量高于对照组,肠杆菌、球杆菌、酵母菌数量均低于对照组(t=4.646、3.688、2.454、4.818、8.681,均P<0.001)。研究组患者血清SP水平高于对照组,VIP水平低于对照组(t=3.328、8.999,均P<0.001)。

结论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可预防混合痔TST术后患者便秘的发生,同时优化患者肠道菌群及脑肠肽类激素分泌。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预后的影响,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急诊ICU收治的86例中重度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 = 48例)和对照组(n = 38例)。观察组患者在早期肠内营养基础上联合益生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早期肠内营养进行治疗。统计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既往基础疾病、原发疾病(包括肺内和肺外)、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氧合指数、机械通气天数、脱机拔管成功率、ICU以及总的住院天数、28 d病死率等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10.34±2.16)d vs (14.63±3.27)d,P = 0.020]。观察组患者脱机拔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70.83% vs 63.16%,P = 0.038)。观察组患者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15.34±3.28)d vs (18.68±3.54)d,P = 0.030]。观察组患者28 d病死率低于对照组(22.92% vs 26.32%,P = 0.035)。相关性分析提示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与患者的机械通气天数(r = −0.489,P = 0.039)和病死率(r = −0.312,P = 0.042)均存在相关性。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能够降低患者的死亡风险。

结论

相比单一予以早期肠内营养,采用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治疗ARDS患者更有利于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igh level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患者阴道微生态的特征及不同型别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对阴道微生态的影响。

方法

收集我院健康女性(对照组,n=54)和HSIL患者(HSIL组,n=54)的阴道分泌物样本,提取其DNA,通过HPV试剂盒检测HPV型别,并使用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分析阴道菌群的组成结构及特征。

结果

HSIL组女性HPV阳性率为88.9%,对照组女性HPV阳性率仅有11.1 %。与对照组相比,HSIL组女性阴道乳杆菌属相对丰度降低,加德纳菌属、普雷沃菌属、双歧杆菌属相对丰度增多,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HPV Others组相比,HPV CR组女性阴道阿托波菌属相对丰度显著降低(t=2.067,P=0.043);加德纳菌属、链球菌属、肠球菌属相对丰度降低,双歧杆菌属相对丰度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HSIL患者HPV感染率升高,不同型别HPV感染会对阴道微生态产生影响,提示对阴道微生态进行干预可能对宫颈病变产生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王梅  王冬英  寿嫣妮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22,34(11):1330-1333, 1337
目的

研究益生菌辅助四联疗法对H. pylori感染患者根治效果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60例H. pylori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 = 80)和观察组(n = 80)。对照组患者给予标准铋剂四联药物治疗,观察组加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H. pylori根除率、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症状(上腹痛、上腹胀、嗳气、纳差)、肠道菌群(双歧杆菌、乳杆菌)和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H. pylori根除率(95.00%)高于对照组(82.5%),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均显著下降,同时观察组患者上腹痛、上腹胀、嗳气、纳差等临床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肠道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数量升高,而对照组降低,同时观察组患者肠道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数量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IL-6、IL-8和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辅助标准铋剂四联疗法治疗可显著提高H. pylori感染患者H. pylori根除率,降低复发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改善肠道菌群分布,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红茶对新生幼鼠肠道菌群形成的影响,为从微生态角度研究红茶在人体肠道菌群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方法

利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检测4周龄新生幼鼠(4weeks组,n = 30)、12周龄正常对照组小鼠(control组,n = 15)和12周龄喂饲红茶水实验组小鼠(teadrink组,n = 15)的肠道菌群分布,分析3组样本的菌群差异情况,探求红茶对新生幼鼠肠道菌群形成的影响。

结果

与control组相比,teadrink组小鼠肠道拟杆菌门(t = −7.711,P<0.001)、拟杆菌科(t = −3.411,P = 0.009)、长尾嗤菌体科(t = −2.515,P = 0.036)、拟杆菌属(t = −2.693,P = 0.027)、邓肯菌属(t = −2.434,P = 0.041)、居海事城球杆菌属(t = −3.327,P = 0.029)、迪博邓肯菌(t = −2.679,P = 0.028)、普通居海事城球杆菌(t = −3.401,P = 0.027)和Duncaniella_sp._C9t = −3.104,P = 0.035)相对丰度显著增加,厚壁菌门(t = 8.952,P<0.001)、乳杆菌科(t = 13.102,P<0.001)、消化链球菌科(t = 3.665,P = 0.021)、爱格菌科(t = 4.481,P = 0.002)、理研菌科(t = 3.626,P = 0.022)、乳杆菌属(t = 5.542,P = 0.004)、黏液乳杆菌属(t = 6.334,P = 0.002)、龙包茨菌属(t = 3.785,P = 0.005)、阿德勒菌属(t = 4.504,P = 0.002)、约氏乳杆菌(t = 4.282,P = 0.011)和罗伊氏粘液乳杆菌(t = 6.156,P = 0.003)相对丰度显著减少。与4weeks组相比,teadrink组小鼠肠道菌群分布差异大于control组。

结论

红茶对新生幼鼠肠道菌群的形成能够产生影响,不同丰度的菌群可能通过调节碳水化合物代谢等途径来达到改善肠道菌群结构、增强肠道稳态的目的,具体代谢机制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重症患者合并急性胃肠功能损伤(AGI)的肠道菌群变化的特征。

方法

采用观察性研究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患者36例,根据是否发生AGI分为AGI组(n = 18)和non-AGI组(n = 18),记录入科时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和序贯器官衰竭评估评分,测定患者入科时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以及第1次粪便样本的乙酸、丙酸、丁酸的水平,通过16S rDNA测序分析粪便样本的菌群多样性,比较两组患者肠道菌群差异。

结果

AGI组患者肠道乙酸、丙酸、丁酸水平较non-AGI组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GI组患者肠道菌群alpha多样性显著低于non-AGI组。在细菌门分类水平上,两组患者肠道菌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属水平比较,AGI组患者肠道菌群中肠球菌属、埃希—志贺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non-AGI组(均P<0.05),non-AGI组中双歧杆菌属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

结论

合并AGI重症患者肠道代谢功能失衡,菌群结构发生改变,为益生菌辅助治疗重症患者提供一定临床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氨基酸型肠内营养制剂支持后克罗恩病患者的肠道微生物和非靶向代谢组学指标的变化,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20例克罗恩病活动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氨基酸型肠内营养制剂进行支持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肠道菌群结构、菌群多样性以及非靶向代谢组学检测结果的差异。

结果

治疗后,患者肠道乳杆菌属(t=5.200,P<0.001)、大肠埃希菌(t=11.974,P<0.001)、克雷伯菌属(t=15.033,P<0.001)、糖单胞菌(t=12.166,P<0.001)、恶臭假单胞菌(t=31.063,P<0.001)、肠球菌属(t=28.867,P<0.001)数量均显著升高;同时患者肠道菌群OUTs(t=40.435,P<0.001)、Observed species(t=5.475,P<0.001)、Chao1指数(t=12.348,P<0.001)、Simpson指数(t=2.961,P=0.005)、Shannon指数(t=3.330,P=0.002)均显著升高。相比治疗前,治疗后患者血清以及粪便中的氨基酸、多肽、脂肪酸、胆固醇及碳水化合物水平均显著改善。

结论

氨基酸型肠内营养制剂支持后,克罗恩病患者肠道菌群丰度提高,同时患者脂质代谢的改善可能与氧化应激反应通路相关联。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首发抑郁症患者与健康人群肠道菌群的差异,探讨抑郁症患者肠道菌群和抑郁症状间的关系,为抑郁症的发病机制研究及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方法

选择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首发抑郁症患者及健康人群为研究对象,分为抑郁组(n = 23)和健康组(n = 31)。对研究对象肠道菌群16S rRNA基因中V4−V5区域片段进行基因测序,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两组对象抑郁症状进行评估。检测两组对象肠道菌群α多样性、β多样性和组间差异。

结果

首发抑郁症患者与健康人群肠道菌群多样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对象肠道拟杆菌门和拟杆菌纲的相对丰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对象芽胞杆菌目等的相对丰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属水平和种水平上,两组对象分别有28个菌属和40个菌种的丰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EfSe分析显示,拟杆菌科、艾克曼菌科等10种菌科是造成两组对象肠道菌群差异的主要细菌。

结论

首发抑郁症患者与健康人群肠道菌群多样性未发现显著差异,但抑郁症患者肠道菌群结构与健康人群相比发生了改变,主要体现在拟杆菌属等细菌在抑郁症患者肠道中的相对丰度显著上升。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高通量测序分析哮喘模型小鼠呼吸道菌群的变化情况。

方法

将12只SPF级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 每组6只。采用卵清蛋白致敏方法建立哮喘小鼠模型后, 进行支气管组织切片病理学观察, ELISA法检测血清IgE水平, 测定肺指数, 采集咽拭子后提取DNA行高通量测序分析。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模型组小鼠血清IgE水平明显升高(P < 0.05), 肺指数明显上升(P < 0.05), 可见支气管上皮粘膜有水肿, 少量淋巴细胞浸润, 平滑肌增生。模型组小鼠呼吸道菌群与对照组比较, 菌种丰度升高, 厚壁菌门较对照组减少(P < 0.05), 放线菌门和变形菌门增多(P < 0.05), 菌群结构有明显差异。

结论

哮喘小鼠存在呼吸道微生态菌群失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益生菌对高脂饮食(HFD)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小鼠肠道菌群及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信号通路的影响。

方法

将SPF级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 = 20)、实验组(n = 20)及治疗组(n = 20),对照组小鼠给予普通饲料,实验组和治疗组小鼠给予高脂饲料。喂养12周后,治疗组小鼠给予益生菌治疗,于治疗后第1、2和4周对3组小鼠进行各指标检测。采集小鼠粪便标本检测其肠道菌群数量;应用双能X线吸收法检测小鼠全身脂肪含量;使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检测肝功能指标和炎症因子水平;采用RT-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STING及相关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巨噬细胞标志物F4/80的表达。

结果

与实验组相比,治疗组小鼠肠道菌群得到改善,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数量升高,肠杆菌、肠球菌及白假丝酵母数量降低(均P<0.01);治疗组小鼠脂肪含量降低(P<0.01),肝功能指标谷草转氨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三酰甘油及STING表达量显著降低(均P<0.05),F4/80+在肝脏组织中的比例明显降低(P<0.01)。此外,与实验组相比,治疗组小鼠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β、白介素6、干扰素β表达水平及磷酸化NF-κB p65水平显著降低,JNK-p46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

结论

益生菌可能通过抑制STING-TBK1-NF-κB通路改善肠道菌群,从而改善HFD诱导的NAFLD。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糖皮质激素联合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本院收治的8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根据投硬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42例每组。对照组使用单纯的糖皮质激素,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IgG)、免疫球蛋白(IgM)、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IgG)、免疫球蛋白(IgM)、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gA、IgG、IgM、CRP、ESR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相比,观察组的IgA、IgG、IgM、CRP、ESR明显降低(P0.05)。两组组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能有效改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免疫功能,临床疗效良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伴发葡萄膜炎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AS伴发葡萄膜炎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给予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皮下注射25 mg,每周2次,甲氨蝶呤10 mg口服,每周一次,同时眼科局部用药;对照组患者给予柳氮磺吡啶片0.75 g,每日3次口服,甲氨蝶呤10 mg口服,每周一次,同时局部眼科局部用药(剂量、疗程同前),治疗12周。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眼部情况、ESR、CRP、BASDAI、BASFI评分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比较均显著改善(P均0.05);研究组的改善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但研究组葡萄膜炎病程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和甲氨蝶呤联合眼科局部治疗AS伴发葡萄膜炎疗效显著,能缩短葡萄膜炎病程,耐受性和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乳剂TPF-D联合微生态制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心肺功能及营养指标的影响,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108例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4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与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肠内营养乳剂TPF-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微生态制剂,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比较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二胺氧化酶(DAO)]、炎症反应指标[白细胞(WBC)、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营养指标[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心肺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氧耗量(VO2)、二氧化碳生成量(VCO2)、呼吸商(RQ)、每分钟通气量(VE)、NT-proBNP]、消化道并发症发生率(应激性溃疡、腹胀、腹泻、胃潴留、便秘等)。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I-FABP和DAO水平低于对照组(t = 17.533、8.469,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WBC、CRP和PCT水平低于对照组(t = 14.997、18.710、23.197,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A和ALB水平高于对照组(t = 8.083、7.292,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t = 3.862,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VO2、VCO2、RQ、VE和TN-pro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 = 3.923、12.569、7.292、3.095、10.079,均P<0.05)。观察组患者腹胀、腹泻、胃潴留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χ2 = 4.441、4.821、4.216,均P<0.05)。

结论

肠内营养乳剂TPF-D结合微生态制剂有利于改善AECOPD患者黏膜屏障功能,抑制炎症反应,增强患者心肺功能,改善患者营养状态,降低消化道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片联合益生菌对高血压伴肥胖患者的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的调控作用。

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本院400例高血压伴肥胖患者。随机法分组:对照组(200例)给予厄贝沙坦治疗,研究组(20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益生菌。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舒张压(DBP)、收缩压(SBP)、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水平和肠道菌群变化,统计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DBP、SBP、CRP和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乳杆菌、拟杆菌及双歧杆菌水平高于对照组,肠杆菌及肠球菌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对照组为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623,P = 0.430)。

结论

厄贝沙坦联合益生菌治疗高血压伴肥胖可提升患者血压控制效果,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肠道紊乱菌群,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微生态制剂对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和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86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包括平喘药物、抗炎药物和止咳药物;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微生态制剂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持续时间以及相关免疫指标(IL-8、TNF-α、CD4+细胞、CRP)水平。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喘息、咳嗽、肺部喘鸣音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达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40%(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IL-8、TNF-α、CRP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微生态制剂可有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应用益生菌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血清炎症指标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甘肃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的轻、中度活动期UC确诊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n=47)和对照组(n=46),治疗组采用益生菌和美沙拉秦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美沙拉秦单药治疗,两组其余治疗相同。观察、检测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结肠镜检查结果、血清炎症相关指标、药物不良反应和医师总体评价。共观察6个月,通过改良Mayo评分系统进行评分,判定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血清炎症相关指标及药物不良反应。 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6%和73.9%(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血清PCT、CRP及ESR水平下降显著(均P0.05)。 结论 益生菌联合美沙拉秦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血清炎症指标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在肺癌术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20年12月间来江苏省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2例肺癌术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常规治疗)和研究组(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常规治疗、肺泡灌洗),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加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肺泡灌洗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对比两组呼吸功能、生活质量和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细胞)/调节性T细胞(Treg)变化。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周后,两组气道阻力(Raw)、气道峰压(PIP)、呼吸做功(WOB)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周后,两组Th17细胞占单个核细胞百分比、白介素-6(IL-6)、白介素-17(IL-17)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周后,两组Treg细胞占单个核细胞百分比、白介素-10(IL-10)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周后,两组社会/家庭状况、生理状况、与医生的关系、功能状况、附加的关注情况、情感状况等领域评分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可促进肺癌术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呼吸功能改善,调节外周血Th17细胞/Treg细胞失衡,促进生活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18.
王刚  郑静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22,34(12):1428-1431, 1435
目的

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肺炎患儿血清中抗病毒应答负性调节因子(NRAV)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RSV肺炎患儿100例作为RSV组,并将RSV肺炎患儿根据肺炎严重指数(PSI)分为低危组(62例)、中危组(24例)及高危组(14例)。另选取同期于本院体检的102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NRAV水平,用肺功能仪检测受试儿童肺功能,采用Pearson法分析血清NRAV水平与RSV肺炎患儿肺功能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RSV肺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NRAV水平对RSV肺炎的诊断价值。

结果

RSV组患儿血清NRAV水平高于对照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及FEV1/用力肺活量(FVC)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不同严重程度RSV肺炎患儿血清NRAV水平、FEV1%及FEV1/FV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RSV肺炎患儿血清NRAV水平依次升高,FEV1%及FEV1/FVC均依次下降,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SV肺炎患儿血清NRAV水平与FEV1%及FEV1/FVC均呈负相关(均P<0.05)。Logistics分析显示,血清NRAV水平升高、FEV1%及FEV1/FVC水平下降均是影响RSV肺炎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NRAV水平诊断RSV肺炎的曲线下面积为0.843,敏感度为76.0%,特异度为88.2%,最佳截断值为1.14。

结论

RSV肺炎患儿血清NRAV水平升高且随着疾病严重程度的加重而升高,其水平可反映肺功能,对RSV肺炎具有一定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行辅助生殖技术(ART)反复着床失败患者应用乳酸菌阴道胶囊辅助治疗对子宫内膜容受性(ER)和阴道微生物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本院收治ART反复着床失败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n = 50)和对照组(n = 50)。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比较两组的性激素水平(雌二醇、孕酮),内膜容积、子宫内膜厚度、血管血流指数(VFI)、内膜血流指数(FI)和阻力指数(RI)等子宫内膜容受性指标,阴道pH值、阴道菌群检出率和乳酸菌数量。

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雌二醇、孕酮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子宫内膜厚度、内膜容积、血管血流指数、内膜血流指数和阻力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内膜容积和血管血流指数均高于治疗前(P<0.01)和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菌群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菌群检出率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菌群检出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阴道pH值均低于治疗前(P<0.001),治疗后观察组阴道pH值低于对照组(P<0.001)。两组阴道乳杆菌正常率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和持续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ART反复着床失败患者可以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和阴道菌群。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微生态免疫营养剂(microecological immune nutrients,MIN)联合血液净化对脓毒症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脓毒症患者,使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血液净化治疗,观察组应用MIN联合血液净化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OFA评分、APACHE Ⅱ评分、炎症指标水平、免疫功能变化、肠道菌群变化,分析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SOFA和APACHE Ⅱ评分均显著降低,其中观察组患者SOFA和APACHE Ⅱ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水平均显著降低,其中观察组患者CRP和PC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gG、IgM和IgA水平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IgG、IgM和Ig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肠道双歧杆菌、乳杆菌检出数量均较入院时升高,葡萄球菌检出数量减少,观察组升高或减少幅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MIN联合血液净化治疗脓毒症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SOFA和APACHE Ⅱ评分,提高免疫因子水平,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改善患者肠道微生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