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通过粪便标本检测急性脑卒中患者肠道菌群变化情况, 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肠道菌群结构。

方法

通过高通量二代测序技术对10例健康者(对照组)及1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疾病组)粪便样本进行菌群结构测序分析。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急性脑卒中患者粪便样本中物种OTU信息量显著增加(P < 0.01), 菌群多样性指数(Shannon)和物种均一度指数(Evenness)也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门水平上, 疾病组患者肠道Bacteroidetes数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加, Firmicutes数量显著减少(均P < 0.05)。属水平上, 疾病组患者肠道BacteroidesBilophilaButyricimonas比例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而CollinsellaCoprococcusClostridium等比例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均P < 0.05)。

结论

急性脑卒中患者肠道菌群结构与健康人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肠道菌群的改变,为该类患儿的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83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作为试验组,另选我院同期健康新生儿83例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对象粪便标本。对比两组对象肠道菌群的变化情况。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儿肠道菌群Chaol指数和Shannon指数显著降低,Ace指数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对象肠道厚壁菌门、变形菌门、链球菌属相对丰度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肠道菌群改变较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重症患者合并急性胃肠功能损伤(AGI)的肠道菌群变化的特征。

方法

采用观察性研究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患者36例,根据是否发生AGI分为AGI组(n = 18)和non-AGI组(n = 18),记录入科时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和序贯器官衰竭评估评分,测定患者入科时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以及第1次粪便样本的乙酸、丙酸、丁酸的水平,通过16S rDNA测序分析粪便样本的菌群多样性,比较两组患者肠道菌群差异。

结果

AGI组患者肠道乙酸、丙酸、丁酸水平较non-AGI组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GI组患者肠道菌群alpha多样性显著低于non-AGI组。在细菌门分类水平上,两组患者肠道菌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属水平比较,AGI组患者肠道菌群中肠球菌属、埃希—志贺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non-AGI组(均P<0.05),non-AGI组中双歧杆菌属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

结论

合并AGI重症患者肠道代谢功能失衡,菌群结构发生改变,为益生菌辅助治疗重症患者提供一定临床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使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乳果糖的治疗方案对儿童功能性便秘患者排便频次及肠道菌群的影响进行探究。

方法

通过随机数表法将选取的150例于2021年5月至2022年12月来我院进行便秘治疗的儿童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乳果糖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乳果糖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排便频次、肠道菌群和不良反应以及复发率作对比。

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经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对比,对照组(86.67%)显著低于观察组(9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438,P = 0.035);治疗后两组患儿便秘频次和便秘困难程度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降低,且对照组患儿的便秘频次和便秘困难程度评分降低幅度不及观察组显著(t = 8.880,P<0.001);两组患儿经治疗后双歧杆菌数量均有增多,葡萄球菌、酵母菌、肠杆菌数量均有减少,且对照组患儿无论是双歧杆菌数量的增多情况或是葡萄球菌、酵母菌、肠杆菌数量的减少情况均不及观察组显著(t = 7.823,P<0.001);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33%和12.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280,P = 0.597),复发率在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中分别为2.67%和1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5.390,P = 0.020)。

结论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乳果糖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增加患儿排便频次,平衡肠道菌群,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隔药饼灸对高脂血症兔属水平肠道菌群的作用,筛选相关菌属。

方法

将24只兔按随机数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隔药饼灸组,每组8只;干预12周后,观察TC、TG、LDL-C水平的变化,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属水平菌落差异。

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隔药饼灸组兔血清LDL-C、TG、TC水平均下降(均P<0.05)。隔药饼灸组肠道菌群结构发生改善,un_f_Muribaculaceaeun_o_Gastranaerophilales、瘤胃球菌科UCG-014属、阿克曼菌属相对丰度均显著提高(均P<0.05),毛螺菌属NK4A136、瘤胃梭菌属6、拟杆菌属相对丰度均降低(均P<0.05)。

结论

隔药饼灸能改善异常血脂及调整菌群结构,可能与上调un_f_Muribaculaceaeun_o_Gastranaerophilales、瘤胃球菌科UCG-014属、阿克曼菌属相对丰度,降低毛螺菌属NK4A136、瘤胃梭菌属6、拟杆菌属相对丰度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微生态免疫营养剂(microecological immune nutrients,MIN)联合血液净化对脓毒症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脓毒症患者,使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血液净化治疗,观察组应用MIN联合血液净化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OFA评分、APACHE Ⅱ评分、炎症指标水平、免疫功能变化、肠道菌群变化,分析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SOFA和APACHE Ⅱ评分均显著降低,其中观察组患者SOFA和APACHE Ⅱ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水平均显著降低,其中观察组患者CRP和PC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gG、IgM和IgA水平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IgG、IgM和Ig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肠道双歧杆菌、乳杆菌检出数量均较入院时升高,葡萄球菌检出数量减少,观察组升高或减少幅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MIN联合血液净化治疗脓毒症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SOFA和APACHE Ⅱ评分,提高免疫因子水平,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改善患者肠道微生态。

  相似文献   

7.
沈妃  王清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23,35(10):1196-1200
目的

探讨双相情感障碍(BD)患者健康状况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收集我院BD患者(BD组)和健康人群(健康对照组)的粪便样本,使用QIAamp® DNA粪便抽提试剂盒进行粪便样本的总DNA提取,随后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使用主成分分析(PCoA)探究健康对照组和BD组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情况。采用BD患者自我报告健康问卷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

结果

BD患者肠道菌群Shannon指数(P = 0.020 5)、Chao指数(P = 0.025 1)和Simpson指数(P = 0.020 8)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加权的Unifrac PCoA分析表明,BD组患者肠道菌群相似性低于健康对照组。两组对象肠道菌群门水平上有差异的菌群为放线菌门和厚壁菌门;属、种水平上的差异菌群有普氏粪杆菌、梭状芽胞杆菌和瘤胃球菌属。两组对象在功能性身体健康(PCS)、心理健康(MCS)、睡眠质量(PSQI)、抑郁(PHQ-9)、焦虑(GAD-7)和狂躁(ASRM)的平均总成绩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D患者的功能性身体健康得分与肠道放线菌门、厚壁菌门、拟杆菌属、梭状芽胞杆菌呈负相关,与普氏粪杆菌以及瘤胃球菌属呈正相关。

结论

健康对照组和BD组患者的肠道菌群结构大致相似,BD患者的肠道菌群多样性低于健康对照组,BD患者健康状况与肠道菌群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曹春芳  张晓曼  李新才  林卫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22,34(12):1436-1440, 1447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变化与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水平的关系,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8月我院收治的65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肝硬化组,5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乙型肝炎组,另选取同期体检的55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采用Illumina MiSeq测序比较3组对象肠道菌群变化、肠道菌群丰度和多样性。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肝硬化组、乙型肝炎组患者HBV-DNA水平。采用Pearson分析法分析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数量和HBV-DNA水平的相关性。

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肝硬化组、乙型肝炎组患者肠道双歧杆菌属、乳杆菌属、拟杆菌属和瘤胃球菌属数量下降(均P<0.05),而肠杆菌属、肠球菌属、普雷沃菌属和梭菌属数量升高(均P<0.05)。肝硬化组患者肠道双歧杆菌属数量低于乙型肝炎组(P<0.05),而乳杆菌属、瘤胃球菌属、拟杆菌属、肠杆菌属、肠球菌属、普雷沃菌属和梭菌属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患者肠道菌群Chao、Shannon指数高于乙型肝炎组和肝硬化组(均P<0.05),同时肝硬化组Chao、Shannon指数低于乙型肝炎组(均P<0.05)。肝硬化组患者HBV-DNA水平高于乙型肝炎组(P<0.05)。Chao指数、Shannon指数、双歧杆菌属数量与HBV-DNA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均P<0.05),乳杆菌属、拟杆菌属、瘤胃球菌属、肠杆菌属、肠球菌属、普雷沃菌属、梭菌属数量与HBV-DNA水平均无显著相关性(均P>0.05)。

结论

乙型肝炎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肠道菌群失调,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变化更为显著,且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Chao指数、Shannon指数、双歧杆菌属数量和HBV-DNA水平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首发抑郁症患者与健康人群肠道菌群的差异,探讨抑郁症患者肠道菌群和抑郁症状间的关系,为抑郁症的发病机制研究及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方法

选择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首发抑郁症患者及健康人群为研究对象,分为抑郁组(n = 23)和健康组(n = 31)。对研究对象肠道菌群16S rRNA基因中V4−V5区域片段进行基因测序,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两组对象抑郁症状进行评估。检测两组对象肠道菌群α多样性、β多样性和组间差异。

结果

首发抑郁症患者与健康人群肠道菌群多样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对象肠道拟杆菌门和拟杆菌纲的相对丰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对象芽胞杆菌目等的相对丰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属水平和种水平上,两组对象分别有28个菌属和40个菌种的丰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EfSe分析显示,拟杆菌科、艾克曼菌科等10种菌科是造成两组对象肠道菌群差异的主要细菌。

结论

首发抑郁症患者与健康人群肠道菌群多样性未发现显著差异,但抑郁症患者肠道菌群结构与健康人群相比发生了改变,主要体现在拟杆菌属等细菌在抑郁症患者肠道中的相对丰度显著上升。

  相似文献   

10.
王梅  王冬英  寿嫣妮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22,34(11):1330-1333, 1337
目的

研究益生菌辅助四联疗法对H. pylori感染患者根治效果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60例H. pylori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 = 80)和观察组(n = 80)。对照组患者给予标准铋剂四联药物治疗,观察组加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H. pylori根除率、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症状(上腹痛、上腹胀、嗳气、纳差)、肠道菌群(双歧杆菌、乳杆菌)和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H. pylori根除率(95.00%)高于对照组(82.5%),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均显著下降,同时观察组患者上腹痛、上腹胀、嗳气、纳差等临床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肠道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数量升高,而对照组降低,同时观察组患者肠道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数量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IL-6、IL-8和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辅助标准铋剂四联疗法治疗可显著提高H. pylori感染患者H. pylori根除率,降低复发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改善肠道菌群分布,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基于肠道菌群特征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对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肠道屏障功能和免疫功能的作用。

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124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静脉滴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进行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的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水平进行检测。收集患者治疗前后外周静脉血,应用FACScan流式细胞技术对患者自然杀伤(NK)细胞、CD3细胞和CD4细胞进行检测。收集患者治疗前后粪便样本,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对患者体内肠球菌、双歧杆菌、乳杆菌、肠杆菌和拟杆菌数量进行检测。治疗前后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记录患者尿液乳果糖/甘露醇排除比。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IL-9水平进行检测,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h9细胞水平。记录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BIL、AST和ALT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显著(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D3、CD4和NK细胞比例均有升高(均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CD3、CD4和NK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肠球菌和肠杆菌数量均较低,而拟杆菌、乳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均较高(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尿液乳果糖/甘露醇排除比均有降低,且观察组尿液乳果糖/甘露醇排除比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9水平和Th9细胞比例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IL-9水平和Th9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结论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能够改善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而且能够改善患者肝功能以及肠道屏障功能和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微生态制剂对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和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86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包括平喘药物、抗炎药物和止咳药物;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微生态制剂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持续时间以及相关免疫指标(IL-8、TNF-α、CD4+细胞、CRP)水平。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喘息、咳嗽、肺部喘鸣音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达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40%(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IL-8、TNF-α、CRP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微生态制剂可有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乳剂TPF-D联合微生态制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心肺功能及营养指标的影响,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108例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4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与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肠内营养乳剂TPF-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微生态制剂,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比较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二胺氧化酶(DAO)]、炎症反应指标[白细胞(WBC)、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营养指标[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心肺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氧耗量(VO2)、二氧化碳生成量(VCO2)、呼吸商(RQ)、每分钟通气量(VE)、NT-proBNP]、消化道并发症发生率(应激性溃疡、腹胀、腹泻、胃潴留、便秘等)。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I-FABP和DAO水平低于对照组(t = 17.533、8.469,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WBC、CRP和PCT水平低于对照组(t = 14.997、18.710、23.197,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A和ALB水平高于对照组(t = 8.083、7.292,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t = 3.862,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VO2、VCO2、RQ、VE和TN-pro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 = 3.923、12.569、7.292、3.095、10.079,均P<0.05)。观察组患者腹胀、腹泻、胃潴留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χ2 = 4.441、4.821、4.216,均P<0.05)。

结论

肠内营养乳剂TPF-D结合微生态制剂有利于改善AECOPD患者黏膜屏障功能,抑制炎症反应,增强患者心肺功能,改善患者营养状态,降低消化道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子痫前期患者肠道菌群变化与炎症反应和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性,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2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子痫前期患者70例作为病例组,选取同期在本单位进行产检的健康妊娠妇女7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对象一般资料和肠道菌群数量;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炎症因子水平[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血管内皮功能相关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可溶性内皮因子(sEng)]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肠道菌群与炎症反应和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性。

结果

两组对象年龄、妊娠前BMI、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孕周、是否经产妇、妊娠胎数、是否妊娠糖尿病、流产史、吸烟史、饮酒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例组患者肠道大肠埃希菌、肠球菌数量均高于对照组,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病例组患者血清CRP、IL-6、TNF-α、IL-8、NO、VE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血清ET、sEn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患者肠道大肠埃希菌、肠球菌数量与血清CRP、IL-6、TNF-α、IL-8、ET、sEng水平均呈正相关,与血清NO、VEGF水平均呈负相关(均P<0.05);患者肠道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与血清CRP、IL-6、TNF-α、IL-8、ET、sEng水平均呈负相关,与血清NO、VEGF水平均呈正相关(均P<0.05)。

结论

子痫前期患者肠道菌群紊乱,炎症反应指标升高,血管内皮功能出现损伤,且肠道菌群变化与炎症反应、血管内皮功能具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益生菌对克罗恩病患者肠道屏障功能和免疫调节的影响,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94例克罗恩病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根据住院尾号单双数随机分为单号的对照组(n = 45)和双号的益生菌组(n = 49)。对照组患者给予柳氮磺胺吡啶联合安慰剂治疗,益生菌组患者给予柳氮磺胺吡啶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2个月时,分别检测患者粪便中肠道菌群数量,简化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DAI),血沉(ERS),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二胺氧化酶、D-乳酸、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IL)-4、IL-10、IL-17的水平以及外周血中Th1、Th2、Th17、Treg细胞的数目。随访2组患者预后不良终点事件的累积发生率。

结果

治疗后2个月,益生菌组患者粪便中拟杆菌、肠杆菌、肠球菌的数量,简化CDAI、ERS水平,血清中hs-CRP、二胺氧化酶、D-乳酸、IFN-γ、IL-17水平,外周血中Th1、Th17的数量均低于对照组;而粪便中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血清中IL-4、IL-10水平,外周血中Th2、Treg的数量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随访过程中,益生菌组患者预后不良终点事件的累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益生菌能够改善克罗恩病患者病情及肠道屏障功能,调节免疫应答,同时也对预后具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加味甘麦大枣汤对气血两虚型产后抑郁症(PPD)患者肠道菌群和血清5-羟色胺(5-HT)水平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8月就诊于甘州区妇幼保健院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气血亏虚型产后抑郁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其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加味甘麦大枣汤治疗,疗程4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采用中医证候积分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治疗疗效。通过高通量测序法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粪便中的菌群多样性和各分类学水平分布。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两组患者血清5-HT水平。

结果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和HAMD评分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和HAMD评分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76.7%(χ2=8.967,P=0.030)。观察组肠道菌群在治疗后的Simpson指数和Shannon指数较治疗前升高(P<0.05),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瘤胃菌科(Ruminococcaceae)、拟杆菌属(Bacteroides)和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粪球菌属(Coprococcus)和志贺菌属(Shigella)相对丰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5-HT水平治疗后均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5-HT水平升高的更明显(P=0.010)。

结论

加味甘麦大枣汤可辅助临床治疗改善PPD患者的临床症状,调节患者肠道菌群,提高血清5-HT水平。

  相似文献   

17.
鲍杉杉  沈国美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23,35(10):1192-1195, 1200
目的

分析食物过敏患儿肠道菌群分布与外周血免疫细胞Treg/Th17的关系。

方法

选择2020年4月至2022年5月本院儿科收治的86例食物过敏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80例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采集两组儿童新鲜粪便和外周血样本,分别测定肠道菌群数量以及外周血Treg/Th17细胞、血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并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肠道菌群与外周血Treg/Th17的相关性。

结果

观察组患儿肠道内乳杆菌、双歧杆菌数量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儿外周血内Treg细胞水平、Treg/Th17比值均低于健康对照组,但Th17细胞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儿的血清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指标低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乳杆菌、双歧杆菌与外周血Treg细胞、TGF-β1水平均呈正相关,而与外周血Th17细胞、IL-17水平均呈负相关(均P<0.05)。

结论

食物过敏患儿伴显著的肠道菌群紊乱与免疫功能异常状况,肠道内乳杆菌和双歧杆菌水平以及外周血Treg细胞、TGF-β1表达减少,外周血Th17细胞、IL-17表达增多。临床应改善患儿肠道微生态环境,调控肠道菌群结构,促进肠道菌群分布平衡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细菌性阴道炎(BV)合并人乳头瘤病毒16(HPV16)感染患者阴道菌群分布与局部免疫的关系。

方法

选取2019年1月到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83例BV合并HPV16感染患者和81例单纯BV患者,分别作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阴道菌群分布和宫颈阴道分泌物中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和炎症因子(IL-1β、IFN-γ、IL-2)水平。

结果

研究组乳酸杆菌数量低于对照组,加德纳菌、大肠埃希菌、无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白假丝酵母菌数量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阴道菌群密集度Ⅲ+Ⅳ级、多样性Ⅱ+Ⅲ级、微生态失调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宫颈CD4+、CD4+/CD8+比值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宫颈IL-1β、IFN-γ、IL-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合并HPV16感染可使BV患者阴道乳酸杆菌数量减少,阴道微生态失衡,局部免疫功能下降,应尽早检测此类患者阴道菌群和宫颈阴道局部免疫情况,进行针对性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