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杀菌型副干酪乳酪杆菌N1115(Lacticaseibacillus paracasei N1115)发酵乳饮品对小鼠免疫脏器指数、免疫球蛋白、巨噬细胞、NK细胞、B淋巴细胞及T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 将SPF级6~8周龄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杀菌型副干酪乳酪杆菌N1115发酵乳饮品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5只,连续灌胃30 d,进行免疫脏器指数测定、免疫球蛋白测定、碳廓清能力测定、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实验、NK细胞活性测定、脾淋巴细胞转化实验、迟发型变态反应、血清溶血素测定和抗体细胞生成实验。结果 杀菌型副干酪乳酪杆菌N1115发酵乳饮品低、中、高剂量组的小鼠碳廓清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t=3.926 2,P=0.000 7;t=6.000 1,P<0.000 1;t=5.314 4,P<0.000 1),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吞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t=3.812 1,P=0.001 5;t=4.257 2,P=0.000 4;t=4.976 3,P=0.000 5)。结论 杀菌型副干酪乳酪杆菌N1115发酵乳饮品具有增强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力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鼠李糖乳杆菌LV108及其发酵乳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即空白组(正常小鼠)、模型组(免疫抑制小鼠)、药物组(免疫抑制小鼠食物中添加左旋咪唑)、LV108菌悬液组(免疫抑制小鼠食物中添加LV108菌悬液)和LV108发酵乳组(免疫抑制小鼠食物中添加LV108发酵乳),除空白组外其余组构建免疫抑制小鼠模型。干预4周后,分别测定各组小鼠体质量和脏器指数,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血清溶血素含量、耳肿胀度和肝、脾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结果相比模型组,LV108菌悬液组和LV108发酵乳组小鼠体质量增长速度、脏器指数、血清IL2与IgG水平、血清溶血值、耳肿胀度和巨噬细胞吞噬能力显著升高(均P<0.05);在脾脏指数、血清IL2与TNFα水平、血清溶血素含量和耳肿胀度免疫指标上,LV108菌悬液组与LV108发酵乳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LV108菌体及发酵乳对免疫抑制小鼠具备较全面的免疫调节作用,均可提高小鼠的自身免疫力;LV108发酵乳对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强于LV108菌体。  相似文献   

3.
目的 使用中药田基黄调节酒精性肝病(ALD)小鼠的肠道菌群,降低小鼠血中内毒素(LPS)的含量,改善小鼠的肝脏功能,从而减少酒精对肝脏的损伤、降低ALD的发病率达到临床辅助治疗ALD的目的。方法 80只昆明小鼠(雌雄各半),体质量26~37 g。正常饲养1周后,随机选取20只小鼠作为正常组,剩余小鼠作为酒精模型组,模型组小鼠灌胃56°北京红星二锅头白酒0.3 mL,2次/d,连续灌胃45 d,末次小鼠灌胃白酒后,禁食12 h但不禁水,于第46天早上随机选取模型组与正常组小鼠各10只,采用眼球采血法取小鼠血液,检测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及血LPS水平来验证模型。造模成功后模型组余下50只小鼠随机分为自然恢复组、丽珠肠乐组以及田基黄总黄酮低、中、高剂量干预组(田基黄总黄酮剂量分别为10、20、40 mg/mL),每组10只。分别于造模成功第0天、灌药7 d后,于无菌条件下取小鼠粪便对小鼠粪便中的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双歧杆菌和乳杆菌进行平板培养并计数。先称量小鼠体质量,采血检测小鼠血清ALT、AST活性及血LPS水平;最后处死小鼠取其肝脏称重,计算肝体比。结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罗伊乳杆菌对小鼠免疫力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50只昆明系小鼠按体重随机分成5组:空白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和发酵上清液组。空白对照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其余各组分别灌胃罗伊乳杆菌菌液及发酵液上清21d后,眼球取血收集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IL-2、IFN-γ、IgA和IgG含量;采用16S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分析小鼠肠道菌群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其余各组小鼠血清IL-2、IFN-γ、IgA和IgG的水平均明显升高,粪便菌群丰度有所增高,多样性降低。与对照组相比,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小鼠粪便菌群结构无显著差异,而高剂量组和发酵上清液组小鼠粪便菌群结构差异显著。结论罗伊乳杆菌可以增强小鼠免疫力,提高菌群丰度,改变小鼠肠道菌群结构。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化木犀草素脂质体的冻干工艺,考察其对LX-2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木犀草素脂质体冻干粉,以外观、再分散性、粒径及包封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考察和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选最佳冻干工艺,MTT法检测其对LX-2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最佳冻干工艺为预冻温度-80℃,预冻时间12 h,干燥时间24 h,冻干保护剂为总量8%的蔗糖-乳糖-甘露醇(1.0∶1.0∶2.0)联合使用;与冻干前比较,冻干粉在4℃下30 d内较稳定;脂质体对LX-2细胞的抑制作用强于原药(P<0.01),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结论]按最优工艺制备的脂质体冻干粉包封率为89.03%,与预测值90.12%吻合度高达98.79%;且脂质体对LX-2细胞增殖的抑制率显著高于原药(P<0.01)。  相似文献   

6.
分析新疆药桑桑叶水提物和生物碱浸膏对试验性2-型糖尿病小鼠血糖和脂质代谢的影响。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加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小鼠模型,根据体质量、血糖水平将小鼠随机分为9组:即对照组、模型组、罗格列酮(阳性药物)组、桑叶水提物高(AE-HD)、中(AE-MD)、低(AE-LD)剂量组和生物碱浸膏高(TA-HD)、中(TA-MD)、低(TA-LD)剂量组,每组10只。连续灌胃给药30 d,观察小鼠血糖、血脂、胰岛素水平、糖耐量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变化。与模型组相比,桑叶水提物组和生物碱浸膏组均能够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的空腹血糖(P<0.05,P<0.01),显著提高血清胰岛素水平(P<0.01),而且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小鼠的LDL和TG,增加对胰岛素的敏感性(P<0.01),使小鼠血清SOD活力显著升高(P<0.01),MDA水平明显下降;糖耐量试验中,桑叶水提物组和生物碱浸膏组在0.5 h、1 h和2 h测得的血糖值与模型组相比均呈现极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新疆药桑桑叶水提物和生物碱浸膏均具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且桑叶水提物优于生物碱浸膏,同时能有效改善糖尿病小鼠脂质代谢紊乱,增强活性氧清除能力,并提高糖尿病小鼠糖耐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10株乳酸菌的活菌数,筛选高密度共生发酵和高黏附性的共培养菌株,为后期开发应用奠定基础。方法 对单个菌株及共培养菌株进行发酵活菌数的筛选,筛选出对Caco-2细胞黏附性强的优势菌株,并比较其耐酸、耐胆盐和抑制肠道致病菌能力。结果 10株益生菌菌株中,鼠李糖乳酪杆菌AI-11与发酵粘液乳杆菌AI-25、两歧双歧杆菌AI-91与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AI-01的组合菌株较单个菌株具有协同效应,活菌数显著高于单个菌株(均t=8.878 0,P<0.001),且具有较好的抑制肠道致病菌大肠埃希菌和奇异变形杆菌的效果,较好的耐受pH 2.5的酸性环境和胆汁盐环境的特性,较鼠李糖乳酪杆菌GG和发酵粘液乳杆菌CECT 5716具有较好的Caco-2细胞黏附性(t=9.004 1, P<0.001;t=11.301 2,P<0.001)。结论 筛选出的2个共培养组合菌株在发酵能力和细胞黏附性方面具有活菌数高、黏附性强的优势,可应用于食品、功能食品及膳食补充剂中,以增强改善肠道菌群的功效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由乳双歧杆菌V9、干酪乳杆菌Zhang、植物乳杆菌P9组成的复合益生菌粉对便秘模型小鼠的排便情况、肠动力水平的改善及肠道菌群结构的调整作用。方法 将10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A、B两大组,每组又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以及复合益生菌粉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其中A组50只用于排便情况测定,B组50只用于结肠HE染色及肠道菌群的检测。实验共进行15 d,空白组与模型组小鼠灌胃蒸馏水15 d,复合益生菌粉各剂量组小鼠灌胃相应剂量的复合益生菌粉15 d;同时,除空白组外,于第7天、第15天灌胃盐酸洛哌丁胺(4 mg/kg)进行造模。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首次排便时间显著延长(P<0.01),6 h内粪便质量显著减轻(P<0.05),肠推进率显著降低(P<0.05),提示造模成功;与模型组相比,复合益生菌粉低、高剂量组首次排黑便时间显著缩短(P<0.05),肠推进率显著升高(P<0.05),同时高剂量组小鼠6 h排便量增加(P<0.05)。HE结果显示,复合益生菌粉可以增厚结肠肌层,恢复受损的结肠黏膜组织,并且腺管排列恢复至正常水...  相似文献   

9.
双歧杆菌对高胆固醇饮食小鼠血脂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双歧杆菌对高胆固醇饮食水平异常的动物个体血脂及脂蛋白代谢的影响.方法将高胆固醇饮食小鼠分为2组,一组饮用双歧杆菌菌液,另一组常规饮水.经28 d喂养后,将全部动物处死,并立即取血,取上清液测定血脂及脂蛋白各项指标: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结果高脂饮食 双歧杆菌组TG、TC水平显著低于高脂饮食组(P<0.01),HDL-C/TC显著高于高脂膳食组(P<0.01).结果表明灌胃双歧杆菌,小鼠血清中TC、TG浓度较高脂饮食显著降低(P<0.01),同时HDL-C浓度有所增加.结论饮用双歧杆菌能显著改善高胆固醇饮食小鼠血脂及脂蛋白代谢状况.  相似文献   

10.
本文比较不同处理方式下毛豆中大豆异黄酮苷元的含量,继而对冻干条件下处理的毛豆样品进行降血糖降血脂活性的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通过热烫、煮沸、冷冻、冻干、烘干从毛豆中提取出的大豆异黄酮苷元的含量。HPLC测定条件如下:色谱柱:Hypersil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0.3%磷酸溶液(48∶52),流速:0.7 mL/min,测定波长:260 nm,柱温:25℃,进样量:20μL。留一组健康小鼠作为空白,将造模成功的ICR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用生理盐水,消渴丸,冻干毛豆,对其连续灌胃4周,4周后处死,测定其血糖和血脂指标。结果显示,冻干条件下,大豆异黄酮苷元含量最多(115.45μg/g),并且冻干的毛豆能够显著改善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和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新型嗜酸乳杆菌NCFM-乳双歧杆菌Bi-07-鼠李糖乳杆菌NH001三联益生菌制剂对便秘小鼠小肠蠕动的促进作用,以及其对小鼠肠道菌群构成比例的调节作用。方法小肠推进率实验:将50只KM小鼠适应性饲养后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低中高三个剂量组。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蒸馏水,低中高剂量组每天分别给予0.165、0.330、0.990g/(kg·bw)益生菌制剂,灌胃14d后使用复方地芬诺酯建立小鼠便秘模型观察小肠墨汁推进率;肠道菌群调节作用实验:将42只BALB/c小鼠中随机抽取10只作为自身对比空白组,适应性饲养后将所有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低中高三个剂量组,空白对照组给予蒸馏水,各剂量组以相同剂量给予益生菌制剂灌胃。自身对比空白组于灌胃前无菌采集小鼠直肠粪便,所有小鼠灌胃30d后无菌采集直肠粪便,使用16SrDNA基因测序对粪便中菌群DNA进行多样性及各水平菌群物种测定。结果高剂量组便秘小鼠小肠推进率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各剂量组肠道菌群多样性、双歧杆菌属、乳杆菌属数量较灌胃前显著增加(P0.05),大肠埃希菌属、梭菌属、肠球菌属较灌胃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三联益生菌能够有效促进便秘小鼠肠道蠕动能力,改善便秘症状;同时对小鼠肠道菌群结构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自制的小鼠灌肠器灌肠效果,并探讨双歧杆菌定植的优化方式,更好地建立双歧杆菌在结肠的定植模型。方法选用SPF级C57BL小鼠40只,每组10只,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常规灌胃组,市售灌肠组,自制灌肠组。从市面不同的材料中筛选小鼠灌肠管,并设计小鼠专用灌肠器。记录不同灌注方式时隐血试验等一般指标检测。RT-PCR检测4组脾脏TLR2 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化观察颈动脉血管HGF蛋白水平。体外模拟不同pH值检测双歧杆菌定植HT-29细胞的粘附水平。结果自制的灌肠器在小鼠灌肠操作过程中明显优于市售灌肠器;自制灌肠组隐血试验明显低于市售灌肠组(P〈0.01);RT-PCR结果显示,自制灌肠组效果最强,市售灌肠组次之,常规灌胃组一般,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HGF的免疫组化显示,自制灌肠组表达最强;粘附试验显示双歧杆菌在pH 7.0环境中粘附能力优于pH 4.5。结论双歧杆菌在结肠定植采用灌肠方式优于灌胃方式;自制灌肠器优于市售灌肠器;优化灌肠液,采用自制的灌肠器灌肠同时优化灌肠操作,能够在小鼠结肠建立较好的双歧杆菌定植模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四季豆和淡豆豉提取物的降血糖作用,为开发辅助降血糖的保健食品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设低、中、高三个四季豆和淡豆豉提取物受试样品组,1个纯水对照组、1个高血糖模型对照组,每组12只小鼠。3个剂量组分别给予0.14、0.28、0.83g/kg BW受试样品,相当于推荐日服量的5、10、30倍。用四氧嘧啶制备高血糖小鼠模型后,连续用受试样品30d后,观察其对高血糖模型小鼠和正常小鼠空腹血糖和糖耐量的影响。结果:受试样品在0.83g/kg BW剂量下,高剂量组的糖耐量值明显低于高血糖模型对照组(P<0.05);在0.14g/kg BW和0.83g/kg BW剂量下,低、高剂量组的空腹血糖值明显低于高血糖模型对照组(P<0.01、P<0.05);同时受试样品对正常小鼠的空腹血糖没有明显影响(P>0.05)。结论:四季豆和淡豆豉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具有辅助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基于16S rDNA测序分析慢传输型便秘(STC)脾虚证小鼠肠道菌群结构特征,初步探讨枳术丸对STC肠道菌群的可能干预机制。方法 40只小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枳术丸组与莫沙必利组。造模组(模型组、枳术丸组与莫沙必利组)采用番泻叶灌胃,随后控制饮食饮水采用饥饱失常的方法造成脾虚便秘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枳术丸组给予中药水煎剂灌胃,莫沙必利组给予莫沙必利悬浊液灌胃,正常组与模型组给予蒸馏水灌胃。连续给药7 d后测定小鼠肠道推进率和血清D-木糖水平,采集小鼠结肠内粪便进行16S rDNA检测,分析样本菌群的多样性与丰度,分析门、属、种水平的物种组成。结果模型组肠道菌群丰富度指数(Chao1指数)与多样性指数(Shannon指数)较正常组均显著降低(P<0.05),说明STC发病过程中伴随肠道菌群物种丰富度水平和菌群物种数目的降低以及菌群多样性水平的降低。在门水平上,正常组与模型组均以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为主;在属水平上,模型组肠鼠杆菌属(Muribaculum)、拟杆菌属(Bacteroides)、乳杆菌属(Lactoba...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探讨清肺化痰汤灌胃治疗对急性胰腺炎大鼠相关肺损伤的作用。方法: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3 组-正常对照组(15只)、模型组(15只)、清肺化痰组(15只),模型组与清肺化痰组都建立了急性胰腺炎大鼠相关肺损伤模型,对照组仅开腹后轻翻胰腺组织后缝合。清肺化痰组在造模前2 h给予清肺化痰汤0.6 mL/100 g灌胃,对照组与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结果:模型组与清肺化痰组建模后24 h、36 h、48 h的血清淀粉酶、IL-6、IL-8水平都高于对照组(P<0.05),清肺化痰组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与清肺化痰组建模后24 h、36 h、48 h的肺组织病理评分、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清肺化痰组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清肺化痰汤灌胃治疗急性胰腺炎大鼠相关肺损伤能调节肺脏细胞凋亡水平,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从而减轻肺损伤,改善大鼠的病情。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乌贼墨黑色素对小鼠脏器系数的影响以及对铅中毒小鼠的排铅效果,采用腹腔注射醋酸铅溶液建立铅中毒小鼠实验模型,对铅中毒小鼠进行乌贼墨黑色素灌胃治疗,24 h后取眼球血,断颈处死并取肝脏及脑组织,用电感耦合等电子体发射光谱(ICP-AES)测定小鼠血液、肝脏以及脑组织中的铅含量。结果表明,乌贼墨黑色素对小鼠肝脏和脑的脏器系数无显著影响;小鼠染铅30 min后,用乌贼墨黑色素灌胃1次进行治疗,治疗组小鼠的肝、血液中的铅含量与铅模型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脑铅下降不明显。小鼠染铅24 h后,用乌贼墨黑色素灌胃1次进行治疗,治疗组小鼠的肝、血液中的铅含量与铅模型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脑铅下降差异显著(P<0.05)。乌贼墨黑色素对24 h内铅中毒小鼠有显著的排铅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一种由鼠李糖乳杆菌DM9054和植物乳杆菌86066构成的降脂益生菌组合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小鼠胆固醇代谢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24只雄性LDL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益生菌干预组。高脂饮食(HFD)15周建立小鼠NAFLD模型,造模同时干预组给予鼠李糖乳杆菌DM9054联合植物乳杆菌86066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实验过程中监测各组小鼠体重变化。实验结束后,检测小鼠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的水平差异。检测小鼠肝脏组织病理变化。使用Realtime PCR检测小鼠肠道内法尼脂受体(FXR)mRNA、顶端膜钠依赖的胆汁酸转运体(ASBT)mRNA、纤维生长因子15(FGF-15)mRNA和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G5(ABCG-5)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肝脏胆固醇7α-羟化酶(CYP7A1)、FXR、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G8(ABCG-8)、清道夫受体BI(SR-BI)、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HMGCR)、胆盐输出泵(ABCB-11)、纤维生长因子受体4(FGFR-4)和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SREBP-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降脂益生菌干预组小鼠体重减轻(P0.05);小鼠血清TC、TG、LDL水平降低,HDL水平升高(P0.05);小鼠肝脏脂肪变性和炎性细胞浸润的现象显著减少;小鼠肠道ASBT mRNA和ABCG-5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s0.05),FGF-15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FXR mRNA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鼠肝脏FGFR-4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SREBP-2和HMGCR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s0.05),FXR、CYP7A1、SR-BI、ABCG-8和ABCB-11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s0.05)。结论降脂益生菌可能通过激活FXR-FGF15通路调节胆汁酸代谢;通过下调SREBP-2表达水平,抑制HMGCR表达,减少胆固醇的生成,从而起到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双歧杆菌发酵果蔬汁对小鼠免疫调节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双歧杆菌发酵果蔬汁对小鼠免疫调节作用的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分成纯净水对照组、非发酵果蔬汁组和发酵果蔬汁低、中、高三个剂量组,饮水法喂饲小鼠30d,检测小鼠脾细胞的增殖能力及T淋巴细胞亚群,ELISA法测定血清IL-6和IFN-γ水平。结果发酵果蔬汁可增强小鼠脾细胞的增殖能力,T细胞表面标志CD3、CD4、CD8表达增强,促进血清中IL-6和IFN-γ的生成。结论双歧杆菌发酵果蔬汁能提高小鼠的体液、细胞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并呈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19.
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Grape Seed Proanthocyanidin Extracts,GSPE)对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及其机制,本文中采用腹腔注射四氧嘧啶(ALX)构建糖尿病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将糖尿病小鼠分为模型对照组、格列本脲处理组、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低、中、高三个剂量(50、100、150 mg/kg)处理组,另设正常对照组.连续灌胃给药21天,每天一次,以糖尿病小鼠的体重、血清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胰岛素水平、空腹血糖值和糖耐量为测定指标,研究不同剂量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及机制.结果显示原花青素高剂量组能促进体重增长,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水平和糖耐量(P<0.01);同时降低糖尿病小鼠血清MDA水平,提高其SOD活性.通过本实验研究可以看出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具有较强的降血糖作用,降糖机制可能与其提高胰岛素水平和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3株乳杆菌(植物乳植杆菌、罗伊氏粘液乳杆菌和副干酪乳酪杆菌)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缓解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葡聚糖硫酸钠(DSS)法构建C57BL/6J小鼠急性UC模型,并在造模前后均给予乳杆菌干预治疗;测量各组小鼠体质量、结肠长度;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技术检测小鼠结肠上皮紧密连接蛋白表达水平;HE染色观察分析小鼠结肠组织病理变化;16S rDNA高通量测序分析小鼠肠道菌群组成情况;转录组测序分析小鼠结肠组织基因表达差异。结果与DSS模型组相比,植物乳植杆菌干预组(t=2.285,P=0.045)和副干酪乳酪杆菌干预组(t=2.360,P=0.040)小鼠体质量增加显著;植物乳植杆菌干预组(t=2.335,P=0.042)结肠长度显著增加;植物乳植杆菌干预组(ZO-1:t=4.975,P=0.003;Occludin:t=2.629,P=0.034)和罗伊氏粘液乳杆菌干预组(ZO-1:t=3.523,P=0.013;Occludin:t=2.525,P=0.040)紧密连接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乳杆菌干预组结肠黏膜组织病理损伤得以缓解,肠道菌群丰度及多样性降低得以改善。植物乳植杆菌干预组vs DSS模型组共有69个差异表达基因,KEGG pathway分析提示差异基因富集于免疫调节、内分泌与消化系统相关疾病等通路上。结论3株乳杆菌对UC小鼠展现出较好的缓解作用,其作用机制与修复肠道屏障、调节肠道微生物群结构和降低肠道炎症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