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胆汁是由肝细胞分泌的胆道内的消化液,为等渗溶液,主要成分包括胆盐、胆汁酸、胆红素、还原型谷胱甘肽及其结合物、氧化型谷胱甘肽等。在消化期,胆汁可由肝脏和胆囊大量排到十二指肠,将脂肪乳化成微滴以利于消化;还能促进脂肪酸及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生理状态下胆汁不会反流入胃及食管,也不会损伤肠道。病理状态下胆汁会反流入胃甚至反流到食管损伤胃及食管黏膜,在一些情况下胆汁甚至会损伤肠道的黏膜。目前认为胆汁是较明确的致癌因素,与消化道肿瘤的相关性较大,但仍缺乏针对性的防治方案。明确胆汁对消化道黏膜的损伤机制,有助探索消化道肿瘤防治的新靶点。本文回顾了近年来有关胆汁对食管黏膜、胃黏膜及肠黏膜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肠道微生态学已经成为众学者的研究热点,肠道微生态平衡影响人体健康,尤其与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关系密切。许多CRC患者在早期并无明显症状,在进入中晚期时才被确诊,因错过早期治疗的机会而导致治疗效果欠佳,目前亟需更新更优的CRC早期诊断方法。基于肠道微生态与CRC的密切关系,肠道微生态已成为CRC新诊断方法的主要选择之一,主要研究方向是肠道中的细菌、病毒及其代谢产物的种类与数量的检测。本文就近年来关于肠道微生态对CRC诊断作用的相关热点问题进行概述,并展望肠道微生态在CRC诊断作用研究的主要方向及预期进展,旨在为通过肠道微生态诊断CRC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微生态是微生物与机体在长期进化和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特殊生态系统,对机体健康与疾病起着重要作用。肠道菌群作为人体微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营养代谢、免疫调节和基因调控参与人体内一系列重要的生理和病理过程。肠道菌群失调可导致胆汁酸代谢异常、内毒素释放、肠道稳态破坏、模式识别受体激活等,这些都可直接或间接促进肝癌的发展。本文从以上因素着手,通过文献检索对肠道菌群与肝癌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4.
首次应用定位、定量和定性方法对51例黄褐斑病人皮损区菌群进行微生态学的研究,并将结果与104例健康人面部菌群及经治后10例病人菌群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黄褐斑病皮损区过路菌改变明显,象产色素的微球菌及革兰氏阴性杆菌数量增加(5×10 ̄3/cm2),分离率高(17-39%),与健康人相比(5×10 ̄2/cm ̄2及1~3%)差异显著(P<0.05或P<0.01)。经治后黄褐斑病人常住厌氧菌增加(从68,52%到100%,P<0.05),使用皮肤微生态制剂调整菌群,有利于恢复微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5.
人体寄生的微生物与人体为共生关系,数量庞大,并形成不同的微生态系统,影响人体免疫、代谢、内分泌等生理过程。菌群失衡导致微生态紊乱,从而导致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呼吸系统慢性疾病患者常有肠道菌群和肺部菌群的改变,肠道菌群通过肠-肺轴影响呼吸系统免疫及呼吸系统慢性疾病,肺部菌群的改变导致肺部疾病的同时亦会通过血流引起肠道菌群的变化。近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及生物信息学技术的发展,相关研究也越发被重视,本文着重对肠道菌群、肺部菌群通过肠-肺轴或直接在肺部免疫及呼吸系统慢性疾病中所起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产妇阴道微生态失衡的发生情况和B族链球菌(GBS)感染及营养相关因素在正常与微生态失衡产妇中的差异,同时检验不同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本院就诊的105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医疗照护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个体化营养干预(视产妇具体血清微量元素水平情况),比较两组产妇阴道菌群分布、GBS感染、血清微量元素分布和新生儿情况。结果 全部受试对象阴道内优势菌群前5位依次是菌群抑制无优势菌、非典型乳杆菌类革兰阳性杆菌、革兰阳性短杆菌、革兰阳性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阴道微生态指标检测结果显示,阴道微生态失衡产妇共49例,阴道微生态正常产妇共56例。阴道微生态失衡产妇的GBS感染率更高(30.61% vs 5.36%),且微量元素锌和硒缺乏情况更为严重(P<0.05)。营养干预后,观察组阴道菌群的分布异常情况改善优于对照组,且菌群多样性正常比例、锌和维生素D水平高于对照组,而GBS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GBS感染可加重产妇阴道微生态紊乱,增加不良妊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影响人类健康的大气细颗粒物干扰小鼠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菌群定植及可能机制。方法 建立大气细颗粒物暴露的小鼠模型。BALB/c小鼠随机分为PM2.5暴露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收集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灌洗液进行菌群测序分析,并进行肺组织HE染色,观察肺组织形态改变情况。结果 大气细颗粒物暴露小鼠,破坏肺组织气血屏障结构。16S rRNA测序证实了上、下呼吸道微生态的组成因大气细颗粒物暴露而发生改变。明确了与细颗粒物暴露组相比较,对照组的噬几丁质菌定植的丰度较高。结论 大气细颗粒物影响小鼠上、下呼吸道的微生态结构。研究发现的差异菌群改变将会成为新的肺损伤治疗的潜在菌群。  相似文献   

8.
正肠道是人体最庞大和最重要的微生态系统,是激活和维持肠道生理功能的关键因素,同时与感染、肝病、消化道疾病、肿瘤、糖尿病、肥胖、自闭症、阿尔茨海默病、高血压的发生发展等密切相关,肠道微生态为各类相关疾病,甚至是肿瘤免疫治疗提供诊断工具与治疗策略[1]。微生态干预在人H7N9高致病性禽流感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综合治疗中也受到了高度重视。高通量宏基因测序技术应用研究发现,肠道内可能栖息着种类更多的细菌,其总生物量接近于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抗生素对肺炎婴幼儿肠道菌群多样性和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5例1岁以内因轻度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的患儿,收集抗生素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5天的粪便标本。利用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对细菌的16SrRNA基因V3~V4区进行高通量测序,并对测序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抗生素治疗后第3~5天婴幼儿肠道菌群的多样性明显下降。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在3例婴幼儿的肠道中下降;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在4例婴幼儿的肠道中下降;而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在4例婴幼儿的肠道中上升;厚壁菌门与拟杆菌门的比例下降。肠道内不动杆菌属、喜胆汁菌属、埃格特菌属、肠球菌属、支原体、颤螺菌属、紫单胞菌属、普雷沃菌属和真杆菌属增长1倍以上;奇异菌属、双歧杆菌属、黄杆菌属、乳酸菌属、链球菌属、萨特菌属和韦荣球菌下降超过50%。结论婴幼儿短期使用抗生素治疗肺炎后,肠道菌群的多样性下降,肠道微生态失衡。  相似文献   

10.
丛枝菌根真菌(AMF)在自然界分布广泛,能与大部分维管植物的根系形成菌根共生体。它们在调节植物群落结构和全球的碳、氮、磷循环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也是农林、环境领域最具应用前景的微生物类群。受限于培养方法、研究手段等,长期以来对AMF基因组、转录组特征的认识非常有限。最近10年,AMF基因组和转录组的相关研究在高通量测序技术的推动下取得了较快发展;研究结果也显著提高了对AMF遗传发育、代谢生理、共生机制等的认识。本文综述了目前已完成测序的AMF种类的基因组、转录组信息。结果发现,已测序的AMF种类普遍具有基因组大、转座子丰富、AT碱基含量高、含大量未知功能基因与特异性基因、缺少部分共生相关基因等特点。在转录层面,总结了不同AMF种类、AMF不同共生结构、共生阶段以及与不同寄主植物共生时的转录本特征。结果发现,不同种类AMF的转录本大小差异明显。不同共生阶段或不同共生结构中的AMF转录本也具有较大的差异,且差异表达的基因大部分与养分交易、信号转导等密切相关。相比之下,同种AMF与不同寄主植物共生时的转录本表现出较高的保守性。最后,本文提出了本领域需要重点关注的研究方向,包括AMF纯培养技术的革新、AMF基因功能的解析、非模式AMF类群的研究以及对AMF蛋白组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消化道微生态的相关研究引起广大研究者注意。研究表明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s)可通过对消化道微生物产生影响,继而引起消化道微生态发生改变。本文分析了PPIs引起消化道微生物变化的相关疾病及原因,发现PPIs通过抑制中性粒细胞的杀菌活性来破坏炎症反应。此外,PPIs抑制胃酸分泌,导致消化道细菌移位、细菌过度生长、肠道通透性增加、肠道蠕动改变和肠道微生物群被破坏,致使肠道黏膜屏障受损和继发性肠道功能失调,由此引起消化道微生态失衡。  相似文献   

12.
梗阻性黄疸(obstructive jaundice,简称OJ,也称为外科黄疸),是指左右肝管及其以下胆管因种种原因完全或不完全梗阻后,胆汁排泄不畅、胆汁淤积,致整个胆道系统内压增高,结合胆红素反流入血所致的全身黄染。尽管近年来梗阻性黄疸的诊断取得了长足进展,手术进行了不断革新及新一代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梗阻性黄疸患者手术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仍较高。其中内毒素血症及G^-菌败血症是其主要原因。大量研究发现梗阻性黄疸存在明显的细菌及内毒素移位。本文主要论述梗阻性黄疸时肠道细菌/内毒素移位的机制及微生态制剂干预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时肠道细菌微生态的变化以及G^-杆菌消长与肠道和血液中内毒素水平的关系,本实验选用SD大鼠,应用无菌Zymosan腹腔注射制备大鼠MODS模型,并对MODS大鼠肠道菌群进行定量分析,对门静脉和外周静脉血中的内毒以及肠道游离内毒素含量进行定量测定。结果发现,MODS状态下肠道细菌微生态发生明显变化,表现为肠杆菌和肠球菌等肠道内需氧菌的数量明显增多,双歧杆菌和乳酸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鱼胶多糖对大鼠口腔溃疡的治疗效果以及鱼胶多糖治疗后大鼠口腔菌群的变化,旨在研究鱼胶多糖治疗口腔溃疡的效果及其原理。方法 用90%石碳酸溶液诱导大鼠口腔溃疡,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不做溃疡处理),阳性对照组(西瓜霜涂抹),鱼胶组(鱼胶涂抹),自愈组(不用药)。阳性对照组和鱼胶组大鼠用药均为每天1次。于实验第4天,每组大鼠随机取7只进行口腔菌群样品分离并送测序公司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观察大鼠试验期间口腔溃疡创面的大小,体质量变化,耗粮量变化以及口腔菌群变化。结果 阳性对照组大鼠口腔溃疡痊愈时间为(6.70±0.68)d,鱼胶组口腔溃疡痊愈时间为(6.70±0.57)d,自愈组口腔溃疡痊愈时间为(12.00±0.89)d,鱼胶组与自愈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16S rRNA基因测序结果显示,鱼胶组与自愈组之间差异菌群为黄单胞菌目(Xanthomonadales)、β变形菌目(Betaproteobacteriales)、厚壁菌门(Firmicutes)、乳杆菌目(Lactobacillales)、鞘脂杆菌目(Sphingobacteriales...  相似文献   

15.
健康人和黄褐斑患者皮损区菌群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褐斑是常见损容性的色素沉着性皮肤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比较复杂,一般认为与妊娠、口服避孕药、某些慢性病、化妆品中的光敏物质、遗传因素及紫外线等有关.随着皮肤微生态学的兴起,近年来国内有人用微生态制剂治疗黄褐斑.该研究小组通过定位、定量、定性的方法对58例黄褐斑患者皮损区和58例健康人面部菌群进行研究比较,旨在探讨黄褐斑患者皮损处微生态的改变并为开展微生态治疗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首发抑郁症患者与健康人群肠道菌群的差异,探讨抑郁症患者肠道菌群和抑郁症状间的关系,为抑郁症的发病机制研究及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首发抑郁症患者及健康人群为研究对象,分为抑郁组(n=23)和健康组(n=31)。对研究对象肠道菌群16S rRNA基因中V4-V5区域片段进行基因测序,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两组对象抑郁症状进行评估。检测两组对象肠道菌群α多样性、β多样性和组间差异。结果 首发抑郁症患者与健康人群肠道菌群多样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对象肠道拟杆菌门和拟杆菌纲的相对丰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对象芽胞杆菌目等的相对丰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属水平和种水平上,两组对象分别有28个菌属和40个菌种的丰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EfSe分析显示,拟杆菌科、艾克曼菌科等10种菌科是造成两组对象肠道菌群差异的主要细菌。结论 首发抑郁症患者与健康人群肠道菌群多样性未发现显著差异,但抑郁症患者肠道菌群结构与健康人群相比发生了改变,主要体现在拟杆菌...  相似文献   

17.
人类肠道中有500余种细菌,参与消化、代谢和免疫等生理活动。肠道菌群因其数量庞大、作用显著,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基因"。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肠道菌群与多种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胃肠炎甚至肿瘤的发生息息相关。恶性肿瘤作为一种病死率极高的疾病,近年来与其相关的研究也越来越丰富。研究者们发现,肠道菌群在肺癌、黑色素瘤、消化道肿瘤和血液系统肿瘤等的发生、发展及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因此,本文对肠道菌群与各类肿瘤的关系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肠道菌群与人体通过广泛信息交流形成互惠共生关系。肠道菌群结构稳定性、菌种多样性和微生态平衡性使其成为人体更易接触和调控的"生理中心",深刻影响人体健康。适宜运动可通过优化肠道菌群,促进宿主肠道微生态健康。以肠道菌群为靶点的运动健康促进研究,为运动与人体健康和疾病研究呈现出新领域。基于宏基因组学、宏转录组学等微生态研究技术,揭示与人体疾病相关的肠道菌群失调,鉴定出疾病相关的特定菌群种类及功能,使得以肠道菌群为靶点的运动精准干预人体健康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9.
胃癌(gastric cancer)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胃癌的发生是一个相对缓慢、多步骤、复杂的过程,可能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环境、基因、吸烟等因素相关。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和宏基因组学等技术的发展和运用,大量研究表明胃肠道微生物与消化道系统疾病息息相关,其中胃微生物中H.pylori已被明确列为I类致癌因子。除了H.pylori,胃内其他共生菌与胃癌的发生也有密切的联系。本文将通过胃癌与H.pylori感染、胃癌与H.pylori根除、H.pylori与胃微生态、胃癌与胃微生态四个方面综述胃癌与胃微生物的关系,为日后胃癌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炎症性肠病(IBD)包括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以持续性肠道非特异性炎症为特征,通常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临床上仍无特效性的治疗手段。IBD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涉及免疫、环境及遗传等因素,这些因素共同诱导肠道炎症、黏膜损伤和修复。肠道微生物群落及其代谢产物、宿主基因易感性及肠道黏膜免疫三方面共同参与了IBD的发病机制。本文从消化道微生态角度出发,对目前IBD相关的肠道微生物群落研究现状、宿主-微生物间免疫应答及益生菌治疗等内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