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肿瘤相关微生物的研究已成为热点,主要涉及细菌、免疫细胞和肿瘤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细菌致癌途径及其在肿瘤诊断及治疗意义等方面。随着微生物检测手段的飞速发展,人们发现,肺部具有独特的微生态,越来越多的研究在求证肺部微生态与呼吸系统疾病之间的联系。肺癌目前仍然是威胁人类健康的最常见、预后极差的恶性肿瘤。寻求早期筛查、干预、诊治手段是目前攻克肺癌的重点和难点。肺癌患者的肺微生态有其特征性改变,微生物可能通过产生细菌毒素和其他炎性因子而影响肺癌的发生及发展。本文对肺微生态与肺癌相关性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微生物群与人体的健康密切相关,约20%的恶性肿瘤与微生态失调有关。研究显示肠道微生物可以调节造血,其与血液系统疾病的关系逐渐得到研究者的关注,肠道微生物参与白血病的发生发展,影响白血病的治疗效果。较早的暴露于微生物群是儿童白血病的保护性因素,化疗会引起肠道微生物紊乱,肠道微生物可以改变化疗药物的疗效和毒性,其多样性和组成能够预测化疗相关的并发症,通过微生态制剂和粪菌移植可以减少化疗相关的并发症。本文从肠道微生态与白血病及其并发症的关系,以及调节肠道微生态对白血病的影响两个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人体肠道拥有庞大而复杂的共生微生态,其群落的稳定状态影响机体的能量吸收、物质代谢及免疫调节等功能。肠道微生态的失衡与肥胖、抑郁症、糖尿病及相关代谢疾病的发生发展存在因果关系,但具体作用机制仍不明晰。肠道微生态与宿主之间存在完整的代谢系统并不断进行丰富的代谢交换,共同应对环境变化因素并影响宿主健康。饮食调控可干预宿主微生态的组成与数量,改善人体代谢。本文分别从膳食纤维、益生菌、粪菌移植、后生素等方面对肠道菌群进行个体化、精准、靶向的干预肠道微生物领域的相关研究,对多组学联合应用于微生物领域的组成和变化规律进行深层揭示。未来的研究热点应聚焦肠道干预方式的远期影响和安全性,控制并消除过程中的可能变异,制定精准高效的干预路径,为慢病防控与健康促进提供医学证据。  相似文献   

4.
女性生殖道微生态的研究已经显示,阴道存在多种微生物并具有生理和病理作用。阴道微生物群失调直接导致炎症、不孕和肿瘤等妇产科相关疾病。在检测女性上、下生殖道包括阴道、宫腔和输卵管等部位的特定微生物群时,高通量测序技术比传统的细菌培养技术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大多数宫腔微生态的研究认为乳杆菌是宫腔内的优势菌群。生殖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与宿主细胞间相互作用,在胚胎着床和妊娠等生理过程发挥重要作用,并且参与妇产科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统一的生殖道微生态评价标准,不仅可以指导临床使用抗生素,而且可以有效地评价益生菌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肠道微生物群是人体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宿主共进化、共代谢、共发育,并与宿主之间相互调控,影响宿主健康。近年研究显示,肠道微生物群参与了结直肠癌的发生和发展。了解肠道微生物群的特征性变化及其诱发结直肠癌的机制对于结直肠癌的防治有着重要意义。目前以肠道微生物群为靶点的干预性基础研究也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研究进展。本文主要对结直肠癌患者肠道微生物群的变化、其可能的致病机制及临床相关研究进展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大负荷运动不仅会使运动系统如骨骼、骨骼肌等受到影响,还可导致消化系统出现功能障碍,包括肠道微生物群失调、微生物多样性降低、肠屏障功能损伤等问题。而益生菌、益生元等微生态调节剂则可以对肠屏障功能、肠道微生物群等起到积极的调节作用,降低大负荷运动所引起的不良影响,提高恢复能力,进而提高运动表现。这提示微生态调节剂作为营养补剂在运动营养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该文对大负荷运动影响肠道微生物群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介绍,并梳理益生菌、益生元等微生态调节剂对肠道微生物群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人体微生态是人体内的微生物生态群落,是存在于人体组织和体液中的共生和病原微生物的总和,也是近年来发现的"新器官",它在维持人体健康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微生态与宿主间有着全面广泛的相互作用机制,微生态失衡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概述了人体微生态与健康和疾病研究的重要意义,并对国内外研究进展作总结评述。  相似文献   

8.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肠道微生态作为人体内最复杂、最庞大的微生态系统,与CRC密切相关。CRC患者的肠道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构成能调节CRC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本综述旨在讨论CRC肠道微生物群的构成、微生物群相关致癌机制、微生物群作为CRC生物标志物的潜力,为临床应用肠道菌群治疗CRC提供新策略与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微生态学是研究人、动物及植物正常微生物群的新学科。正常微生物群对其宿主不但无害 ,而且有益 ,并具有众多的生理效应。这是正常微生物群与其宿主的长期共生的进化结果 ,是微生态平衡状态的表现。但是 ,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这种微生态平衡就要遭到破坏 ,发生微生态失调 ,并引起宿主各种类型的疾病。微生态失调引起的疾病来源于内源性与外源性两个方面。内源性主要来源于正常微生物群的比例失调、定位转移和二重感染。外源性主要来自外袭菌的侵入 ,形成新的感染。感染如果在群体中有传播性 ,这就是传染病或传播病 (communicabledis ease)…  相似文献   

10.
新一代测序技术的发展,拓展了人类对肺微生物组的认识,下呼吸道微生物组与呼吸系统疾病的关系日益受到关注。下呼吸道微生物组包含平衡的共生菌群和致病菌群,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中,其疾病的严重性、炎症程度或抗生素等治疗因素均会影响肺部微生物群稳态,下呼吸道微生物群落的改变又可能通过操纵炎症或免疫过程,对COPD的病程产生影响。据此,本文通过回顾近年来对COPD下呼吸道微生态的研究,总结了COPD患者的下呼吸道微生态特征及菌群定植情况,探讨下呼吸道微生态与COPD发病机制之间的相关性和治疗对策,希望为COPD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口腔微生物群作为人体微生物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已成为各领域研究的焦点。口腔微生物群种类繁多、组成复杂,涵盖了细菌、真菌、古细菌和病毒等。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口腔微生物群的组成和比例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会影响口腔疾病如龋齿、牙周病的发生。同时口腔微生物也是全身系统性疾病如肺炎、肿瘤和糖尿病等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大量研究认为,口腔微生物群组成的改变、口腔微生物群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疾病的发生有协同促进作用。本文聚焦于口腔微生物群的组成相关研究、口腔微生物组的最新进展,并对其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无菌动物模型,尤其是无菌鼠模型简单、易获得,为研究微生物群、结直肠肿瘤及机体间的复杂关系提供了重要工具。无菌鼠模型的建立主要通过剖腹产及无菌隔离器饲养和繁育来实现。在此基础之上,可以根据特定的研究目的,建立转基因或药物诱导的特殊类型无菌鼠模型。目前,无菌鼠模型在结直肠癌研究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基于无菌鼠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微生物或微生物群可以激活免疫和诱发炎症,从而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同时也证明,微生态失衡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相辅相成、互为因果关系。由于无菌鼠模型是研究微生态失衡所致的结直肠癌及相关疾病研究重要且有效的研究载体,因此,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人体是个巨大的生态系统,各个器官的表面附着大量的微生物,微生物群通过与宿主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来保证机体的正常营养代谢和微生态稳定。长期以来由于呼吸道的生理功能和特性,其微生物菌群的调节作用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自“肠-肺轴”的提出,更多学者开始致力于研究呼吸道微生态,并发现一些呼吸道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特发性肺纤维化以及支气管哮喘等的发生发展与呼吸道微生态存在一定的关系,这为进一步研究呼吸道疾病,并寻求更好的治疗方式提供新的方向和选择。本文就支气管哮喘与呼吸道微生态之间的作用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阴道微生态是女性生殖系统健康的重要指标,多种因素可影响阴道微生态的平衡,继之引起阴道内源性和外源性微生物入侵而发生各种阴道炎,重者引起慢性宫颈炎、宫颈癌及卵巢、输卵管肿瘤等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临床上常见的妇科肿瘤都存在着明显的阴道微生态系统失衡,了解并关注阴道微生态环境的平衡,对妇科肿瘤的预防、治疗及术后健康恢复与维持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9,21(11):F0002-F0002
1.刊登内容及征稿范围:有关国内外人体微生态学、动物微生态学、植物微生态学等各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动态、成果和技术方法,包括生态制品的研究,正常微生物群与微环境的平衡关系以及微生态失调造成疾病的防治研究、实验室技术等。  相似文献   

16.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4,(2):F0003-F0003
1、刊登内容及征稿范围:有关国内外人体微生态学、动物微生态学、植物微生态学等各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动态、成果和技术方法,包括生态制品的研究,正常微生物群与微环境的平衡关系以及微生态失调造成疾病的防治研究、实验室技术等。  相似文献   

17.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9,21(5):F0002-F0002
1.刊登内容及征稿范围:有关国内外人体微生态学、动物微生态学、植物微生态学等各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动态、成果和技术方法,包括生态制品的研究,正常微生物群与微环境的平衡关系以及微生态失调造成疾病的防治研究、实验室技术等。  相似文献   

18.
微塑料(microplastics,MPs)广泛存在于水生生态系统表层,可为水环境中微生物的富集提供独特的生态位,并对生态系统及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我国是塑料生产及使用大国,正面临着严重的塑料污染问题,我国水系的微塑料污染状况及其表面微生物群落的生态效应受到重点关注。本文总结了我国三大水系(长江、黄河、珠江)微塑料污染现状、微塑料表面微生物群落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最后对我国水环境中微塑料表面的微生物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提出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19.
健康妇女的阴道中存在黏膜免疫系统及乳杆菌与其它微生物群的动态平衡,对维持其自净及宿主健康起重要作用。乳杆菌在阴道内具有抵抗内源性和外源性病原菌生长繁殖的作用。当这种平衡被打破时,乳杆菌减少而其他微生物大量繁殖,造成阴道炎的发生。对于阴道炎的治疗,临床可以采用微生态治疗——合理使用抗生素和微生态调节剂的应用,从而起到杀菌、修复阴道上皮和恢复阴道微生态环境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阴道微生态是由阴道微生物群、宿主的内分泌系统、阴道解剖结构及局部黏膜免疫共同组成的一种动态的生态系统,四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维持阴道微生态体系平衡,这在维持女性生殖健康方面具有显著的作用。但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阴道微生态的平衡体系可被打破,表现为阴道菌群失调、异常的炎症反应及免疫应答等,最终导致多种妇产科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关注阴道微生态的平衡及了解各组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预防、诊治相关妇产科疾病及维持女性生殖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