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研究微生态免疫营养剂(microecological immune nutrients,MIN)联合血液净化对脓毒症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脓毒症患者,使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血液净化治疗,观察组应用MIN联合血液净化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OFA评分、APACHE Ⅱ评分、炎症指标水平、免疫功能变化、肠道菌群变化,分析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SOFA和APACHE Ⅱ评分均显著降低,其中观察组患者SOFA和APACHE Ⅱ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水平均显著降低,其中观察组患者CRP和PC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gG、IgM和IgA水平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IgG、IgM和Ig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肠道双歧杆菌、乳杆菌检出数量均较入院时升高,葡萄球菌检出数量减少,观察组升高或减少幅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MIN联合血液净化治疗脓毒症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SOFA和APACHE Ⅱ评分,提高免疫因子水平,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改善患者肠道微生态。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口服微生态制剂预防早产低体重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效果。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21年2月至2022年3月收治入院的82例早产低体重新生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儿予以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口服微生态制剂预防治疗。对比两组早产儿NEC发生率和手术率,干预前后免疫球蛋白(IgG、IgM、IgA)水平变化情况,肠道菌群变化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儿NEC发生率为7.3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39%(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IgG、IgM、IgA水平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肠道细菌总数、球菌总数、杆菌总数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7 d、14 d后,两组患儿体质量均有所增加,且观察组患儿体质量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儿达到完全肠内营养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口服微生态制剂可有效降低早产低体重新生儿NEC的发生率,促进早产儿肠道菌群稳定,增强患儿免疫能力,对改善早产低体重新生儿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乳剂TPF-D联合微生态制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心肺功能及营养指标的影响,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108例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4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与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肠内营养乳剂TPF-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微生态制剂,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比较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二胺氧化酶(DAO)]、炎症反应指标[白细胞(WBC)、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营养指标[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心肺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氧耗量(VO2)、二氧化碳生成量(VCO2)、呼吸商(RQ)、每分钟通气量(VE)、NT-proBNP]、消化道并发症发生率(应激性溃疡、腹胀、腹泻、胃潴留、便秘等)。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I-FABP和DAO水平低于对照组(t = 17.533、8.469,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WBC、CRP和PCT水平低于对照组(t = 14.997、18.710、23.197,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A和ALB水平高于对照组(t = 8.083、7.292,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t = 3.862,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VO2、VCO2、RQ、VE和TN-pro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 = 3.923、12.569、7.292、3.095、10.079,均P<0.05)。观察组患者腹胀、腹泻、胃潴留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χ2 = 4.441、4.821、4.216,均P<0.05)。

结论

肠内营养乳剂TPF-D结合微生态制剂有利于改善AECOPD患者黏膜屏障功能,抑制炎症反应,增强患者心肺功能,改善患者营养状态,降低消化道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制剂对肿瘤化疗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

方法

通过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以及CBM、CNKI、WanFang Data和VIP数据库,收集各数据库从建库至2022年7月发表的所有关于肿瘤化疗患者应用双歧杆菌制剂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按照系统评价的要求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估,使用Revman 5.4和Stata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25篇文献(2 15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双歧杆菌制剂组患者肠道中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的数量高于对照组[SMD = 2.89,95% CI(2.28,3.49),P<0.001;SMD = 2.20,95% CI(1.57,2.84),P<0.001],双歧杆菌制剂组患者肠道中大肠埃希菌、肠杆菌和肠球菌的数量低于对照组[SMD = −1.08,95% CI(−1.64,−0.52),P<0.001;SMD = −0.88,95% CI(−1.58,−0.17),P = 0.010;SMD = −0.98,95% CI(−1.68,−0.28),P = 0.006]。

结论

在化疗的基础上添加双歧杆菌制剂对肠道主要菌群水平能起到显著的改善作用,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氨基酸型肠内营养制剂支持后克罗恩病患者的肠道微生物和非靶向代谢组学指标的变化,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20例克罗恩病活动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氨基酸型肠内营养制剂进行支持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肠道菌群结构、菌群多样性以及非靶向代谢组学检测结果的差异。

结果

治疗后,患者肠道乳杆菌属(t=5.200,P<0.001)、大肠埃希菌(t=11.974,P<0.001)、克雷伯菌属(t=15.033,P<0.001)、糖单胞菌(t=12.166,P<0.001)、恶臭假单胞菌(t=31.063,P<0.001)、肠球菌属(t=28.867,P<0.001)数量均显著升高;同时患者肠道菌群OUTs(t=40.435,P<0.001)、Observed species(t=5.475,P<0.001)、Chao1指数(t=12.348,P<0.001)、Simpson指数(t=2.961,P=0.005)、Shannon指数(t=3.330,P=0.002)均显著升高。相比治疗前,治疗后患者血清以及粪便中的氨基酸、多肽、脂肪酸、胆固醇及碳水化合物水平均显著改善。

结论

氨基酸型肠内营养制剂支持后,克罗恩病患者肠道菌群丰度提高,同时患者脂质代谢的改善可能与氧化应激反应通路相关联。

  相似文献   

6.
王梅  王冬英  寿嫣妮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22,34(11):1330-1333, 1337
目的

研究益生菌辅助四联疗法对H. pylori感染患者根治效果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60例H. pylori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 = 80)和观察组(n = 80)。对照组患者给予标准铋剂四联药物治疗,观察组加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H. pylori根除率、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症状(上腹痛、上腹胀、嗳气、纳差)、肠道菌群(双歧杆菌、乳杆菌)和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H. pylori根除率(95.00%)高于对照组(82.5%),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均显著下降,同时观察组患者上腹痛、上腹胀、嗳气、纳差等临床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肠道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数量升高,而对照组降低,同时观察组患者肠道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数量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IL-6、IL-8和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辅助标准铋剂四联疗法治疗可显著提高H. pylori感染患者H. pylori根除率,降低复发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改善肠道菌群分布,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片联合益生菌对高血压伴肥胖患者的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的调控作用。

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本院400例高血压伴肥胖患者。随机法分组:对照组(200例)给予厄贝沙坦治疗,研究组(20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益生菌。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舒张压(DBP)、收缩压(SBP)、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水平和肠道菌群变化,统计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DBP、SBP、CRP和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乳杆菌、拟杆菌及双歧杆菌水平高于对照组,肠杆菌及肠球菌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对照组为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623,P = 0.430)。

结论

厄贝沙坦联合益生菌治疗高血压伴肥胖可提升患者血压控制效果,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肠道紊乱菌群,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妊娠妇女阴道微生态状况和B族链球菌(GBS)感染与妊娠晚期胎膜早破及母婴结局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114例临床确诊足月胎膜早破妊娠妇女为研究对象(胎膜早破组),随机选取同期分娩的129例健康妊娠妇女为对照组。收集两组对象临床资料,比较两组对象阴道微生态变化、GBS感染及不良母婴结局发生情况。

结果

两组妊娠妇女阴道假丝酵母菌菌体及孢子检出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胎膜早破组患者阴道pH≥4.5、细菌性阴道病、需氧菌性阴道炎的发生率及微生态失衡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胎膜早破组妊娠妇女绒毛膜羊膜炎、产褥感染、胎儿窘迫及新生儿肺炎等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阴道pH≥4.5、有GBS感染、阴道微生态失调与不良母婴结局有关(均P<0.05)。

结论

妊娠晚期阴道微生态失衡、GBS感染与妊娠晚期胎膜早破的发生相关,同时会增加不良母婴结局的发生率。加强相关危险因素的干预可降低妊娠晚期女性胎膜早破发生率,改善不良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行辅助生殖技术(ART)反复着床失败患者应用乳酸菌阴道胶囊辅助治疗对子宫内膜容受性(ER)和阴道微生物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本院收治ART反复着床失败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n = 50)和对照组(n = 50)。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比较两组的性激素水平(雌二醇、孕酮),内膜容积、子宫内膜厚度、血管血流指数(VFI)、内膜血流指数(FI)和阻力指数(RI)等子宫内膜容受性指标,阴道pH值、阴道菌群检出率和乳酸菌数量。

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雌二醇、孕酮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子宫内膜厚度、内膜容积、血管血流指数、内膜血流指数和阻力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内膜容积和血管血流指数均高于治疗前(P<0.01)和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菌群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菌群检出率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菌群检出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阴道pH值均低于治疗前(P<0.001),治疗后观察组阴道pH值低于对照组(P<0.001)。两组阴道乳杆菌正常率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和持续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ART反复着床失败患者可以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和阴道菌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观察两种微生态制剂联合肠内营养(EN)对肝纤维化患者的营养效果及肝功能的改善情况。

方法

选择104例通过瞬时弹性成像技术(TE)排除肝硬化的慢性肝病患者, 并且营养风险筛查2002评分(NRS2002)≥3分, 按入院顺序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益生菌高活菌数酸奶+EN)54例和对照组(金双歧+EN)5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24 h内开始启动肠内营养治疗, 观察组每日补充高活菌益生菌酸奶, 对照组给予肠内营养液加金双歧口服。对比3周后两组患者胃肠道情况、炎性指标、肝功能各项指标、肝纤维化改善程度及营养状况。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使用益生菌制剂3周后, 胃肠道症状均有改善, 其中观察组恶心、呕吐、腹胀的改善较对照组恢复程度更好(P < 0.05), 腹泻、便秘的缓解两组差异不大(P > 0.05)。通过血浆炎性指标分析, 观察组IL-1β、TNF-α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 < 0.05), 血清ALT、AST、GGT、ALP较治疗前降低明显, 与对照组相比血清ALT、GGT、ALP的改善较好,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治疗3周后, 肝纤维化指标结果显示, 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清LN、Ⅳ-C水平均有下降, 观察组下降更为显著(P < 0.05), 但两组患者HA、PC-Ⅲ水平治疗前后均改变不明显, 与入院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随着肝功能的纠正和肠内营养治疗, 肝脏合成蛋白的能力增强, 两组患者营养不良均有改善, 治疗3周后, 其中观察组血清ALB的提高较对照组显著,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长期服用益生菌酸奶有助于改善慢性肝病患者肠道微生态环境, 对早期肝脏纤维化有一定改善, 但是否有逆转肝纤维化的作用仍需大样本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益生菌辅助治疗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的临床疗效,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选择2019年10月至2021年5月在我院消化科治疗的60例MAFL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健康教育并保持中等强度锻炼和适量控制饮食。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益生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辅助治疗,持续用药2个月。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60天检测血脂、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谷氨酰转肽酶(γ-GGT)、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采用肝脏超声与肝脏瞬时弹性成像(FibroScan)检查评估脂肪肝程度、脂肪衰减及肝脏硬度情况。

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在血糖、血脂、肝功能方面均较干预前有所改善,除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HbA1c外其他检验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LT、AST、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肝脏彩超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观察组中有46.4%的患者肝脏脂肪显著降低,而对照组为27.6%。治疗后两组患者脂肪肝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脂肪衰减系数低于治疗前(P<0.05),而肝脏硬度变化不显著(P>0.05)。

结论

益生菌可通过调节MAFLD患者肠道菌群紊乱,抑制机体炎症水平,改善血糖、血脂代谢,从而改善MAFLD的肝脏脂肪变性程度,辅助治疗MAFLD。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益生菌对稳定性冠心病(SCAD)患者血清氧化三甲胺(TMAO)水平的影响及其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1月间诊断及治疗的SCAD患者74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益生菌组(37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予以稳定型冠心病标准治疗,益生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益生菌制剂,金双歧,2 g/次,3次/d,疗程均为2个月,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液中TMAO、TNF-α、IL-6、IL-8、CRP水平及大便中双歧杆菌载量,使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模型探究细菌载量与TMAO、TNF-α、IL-6、IL-8、CRP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治疗前两组TMAO、TNF-α、IL-6、IL-8及CRP水平无明显差异(Ps>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下降(Ps<0.05),其中益生菌组TMAO、TNF-α及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2.702,4.301,2.632;P=0.009,0.000,0.010)。治疗前两组患者大便中双歧杆菌载量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益生菌组双歧杆菌载量显著提高(t=4.382,P=0.000),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双歧杆菌载量与TMAO、TNF-α水平存在显著负相关(r=-0.706,-0.427;P=0.000,0.017)。结论 益生菌可有效改善SCAD患者TMAO水平,其与TMAO、TNF-α水平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益生菌对儿童重症肺炎合并腹泻的临床疗效,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武清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重症肺炎合并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所有患儿均给予抗感染、对症支持等肺炎标准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生菌,比较两组患儿腹泻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效果以及炎症因子的变化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腹泻持续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3.23±1.18)d、(10.33±2.86)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57±1.13)d、(14.17±2.61)d。观察组、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5.00%、75.00%,其中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χ2 = 7.908,P = 0.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72 h后两组患儿IL-6和TNF-α水平均有明显改善,其中观察组IL-6[(18.93±4.15)ng/L]、TNF-α[(29.19±4.10)ng/L]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33.02±6.38)ng/L、TNF-α(46.18±6.14)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益生菌可降低重症肺炎合并腹泻患儿的腹泻持续时间,改善胃肠功能,同时能有效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减轻炎症反应,缩短住院时间,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联合益生菌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SCI)患者认知功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150例PSCI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tDCS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tDCS联合益生菌治疗。采用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CA)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肠道菌群数量变化。比较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肠道菌群、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肠道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数量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大肠埃希菌和肠球菌数量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大肠埃希菌和肠球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oCA和MMSE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0.67% vs 78.67%,χ2 = 12.482,P<0.001)。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150,P = 0.699)。

结论

tDCS联合益生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PSCI患者的认知功能和肠道菌群状态,且不良反应少,安全系数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使用肠道微生物组学技术探讨不同比例的肠内营养制剂对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肠道功能与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使用2/3标准剂量,观察组使用1/3标准剂量,对比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免疫功能指标、粪便菌群alpha多样性、7 d内血糖水平、胰岛素的使用总量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

在进行治疗后,观察组的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IL-6、IL-10及IL-17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粪便菌群中的Ace指数、Chao1指数、Shannon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Simpson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血糖>10.0 mmol/L的次数和胰岛素使用总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时没有出现比较严重的并发症,观察组发生并发症人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3.927,P = 0.048)。

结论

对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使用1/3标准剂量的营养支持能够改善患者的肠道功能和免疫指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支气管镜下冷冻联合局部镜下注药对溃疡型支气管结核的临床效果,为该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大连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结核科收治的溃疡坏死型支气管结核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n = 40,给予常规规范抗结核治疗)和研究组(n = 40,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支气管镜下冷冻联合局部注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疗效、痰菌转阴时间及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白细胞介素-10(IL-10)、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水平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痰菌转阴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0.05),但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0% vs 12.5%,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EV1水平较治疗前上升,IL-10、CRP、ESR水平较治疗前下降,研究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治疗前后差值大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支气管镜下冷冻联合局部镜下注药对溃疡型支气管结核的疗效较好,可抑制机体炎症介质的释放,缩短痰菌转阴时间,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探讨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经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联合治疗后的疗效及改善机体炎症反应和免疫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接受布地奈德单药治疗)和观察组(n=30,接受布地奈德联合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T淋巴细胞亚群、炎症因子和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73.33%(22/30)比较,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3.33%(28/30)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热退时间和哮鸣音/咳嗽/喘息消失时间更短(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5 d后CD3+、CD4+、CD4+/CD8+更高,CD8+更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5 d后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更低(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采用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可使症状缓解时间缩短,降低患儿炎症因子水平,提高其免疫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子痫前期患者肠道菌群变化与炎症反应和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性,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2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子痫前期患者70例作为病例组,选取同期在本单位进行产检的健康妊娠妇女7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对象一般资料和肠道菌群数量;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炎症因子水平[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血管内皮功能相关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可溶性内皮因子(sEng)]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肠道菌群与炎症反应和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性。

结果

两组对象年龄、妊娠前BMI、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孕周、是否经产妇、妊娠胎数、是否妊娠糖尿病、流产史、吸烟史、饮酒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例组患者肠道大肠埃希菌、肠球菌数量均高于对照组,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病例组患者血清CRP、IL-6、TNF-α、IL-8、NO、VE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血清ET、sEn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患者肠道大肠埃希菌、肠球菌数量与血清CRP、IL-6、TNF-α、IL-8、ET、sEng水平均呈正相关,与血清NO、VEGF水平均呈负相关(均P<0.05);患者肠道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与血清CRP、IL-6、TNF-α、IL-8、ET、sEng水平均呈负相关,与血清NO、VEGF水平均呈正相关(均P<0.05)。

结论

子痫前期患者肠道菌群紊乱,炎症反应指标升高,血管内皮功能出现损伤,且肠道菌群变化与炎症反应、血管内皮功能具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