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口腔微生物群作为人体微生物群的重要组成部分,种类繁多、组成复杂,其组成和比例与各类口腔疾病密切相关。牙周炎是一种多微生物的复合感染,它由口腔内微生物群中潜在的致病微生物丰度增加引起,这些微生物通过介导炎症反应及调节口腔微生物群的基础营养环境而致病。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口腔微生物群与牙周疾病之间的关系及相关影响因素,并分析了目前牙周病微生物群研究的挑战与瓶颈,为将微生物群作为预防、诊断和治疗牙周相关疾病的生物标记物并进一步应用于临床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口腔微生物是定植于人体口腔的微生物集合。众多研究证实,口腔微生物与多种口腔感染性疾病及系统性疾病紧密相关。随着“人类微生物组计划”及其他微生物宏基因组学相关项目的开展,人们对口腔微生物群落的认识不断深入。本文基于最新研究进展,就口腔微生物的组成、演替特点、与口腔和全身系统性疾病的关系及与肠道微生物的交互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口腔微生物多样性的改变是口腔常见感染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之一,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普遍应用,研究者能够不通过纯培养技术即可对人类口腔不同生态系的微生物组成及变化进行研究。本文综述了当前口腔微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常用方法及各自的特点,从而为口腔微生物生态方面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口腔是全身寄居微生物密度最高,种类最多的部位之一.口腔微生物不仅在龋病、牙周病、口腔癌等口腔疾病的病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还与全身系统性疾病关系密切.口腔微生物组与全身系统性疾病之间存在紧密的相关性,可以促进全身系统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本文对口腔微生物组与全身系统性疾病的研究进展、口腔微生物组在全身系统疾病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口腔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牙菌斑是口腔常见感染性疾病——龋病和牙周病的始动因子,主要由微生物构成。在口腔中发现的700余个种属或种系型的细菌中,有50%左右未获得培养。基于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在口腔微生态和感染性疾病的病因研究中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技术。近年来,以16S rRNA基因为基础建立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正逐步广泛用于微生物群落的分析,跨越了传统的微生物培养,直接对不同生态系,包括人类口腔的微生物组成进行了研究。本文主要介绍16s rRNA基因的分子分析技术,以及它们在口腔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研究中的应用,另外还简要介绍了一些尚未应用于口腔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6.
随着口腔微生物群变化的研究不断深入,正畸治疗与口腔微生物群之间的关系逐渐显现。正畸治疗会对口腔微生物群甚至全身微生物群产生重要的影响。一般的正畸治疗主要是让患者佩戴牙齿矫正器,这会导致患者的口腔微生物群被破坏,从而引发一系列如龋齿、牙周炎、牙龈炎等口腔疾病,甚至会威胁到人体的其他器官,有研究表明口腔微生物群比例失衡会导致人体的肝脏等器官感染,从而诱发一系列人体疾病。所以,进行正畸治疗的患者要特别重视口腔健康,做好口腔清洁工作,防止口腔疾病的出现。  相似文献   

7.
微生物在人类疾病中的作用不容忽视,这些微生物与人类共同进化,协同机体维持免疫和代谢功能。超过100万亿个共生微生物在人体各处定植,包括口腔、皮肤和胃肠道。口腔是人体微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地方之一,仅次于胃肠道。环境和功能上的差异使得口腔和肠道的常驻微生物群的组成基本不同,并在两个黏膜部位形成独特的微生态系统。新的证据表明,口腔和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为研究人类的反应机制打开了新的大门。更重要的是,它揭示了新的和潜在的治疗方法,包括粪菌移植、益生菌和益生元等,但是确切的作用机制仍不明确。作为一种有价值的治疗方法,值得我们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益生菌(Probiotic)是添加入食物的能够增加营养摄入并改善人体肠道菌群平衡的活菌。大量研究认为益生菌有促进人体健康的作用,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益生菌促进人体肠道菌群平衡的作用。口腔是消化道的起始端,最先接触到益生菌并且也有其特有的微生态系统,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益生菌对口腔微生物的作用。本文主要从益生菌在口腔的定植,益生菌对口腔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益生菌对口腔细菌作用机制三个方面对近年来益生菌对口腔微生物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口腔微生物是人体微生物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群落组成丰富且独特。现有研究显示,口腔微生物与龋病、牙周炎等口腔健康问题有直接的联系,因而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口腔中未培养微生物多样性的认识不断加深,这进一步催生对微生物分离培养技术需求的增加。为此,本文将围绕口腔未培养微生物及其分离培养策略的研究进展,首先介绍口腔中未培养微生物的研究现状;其次分析口腔微生物分离培养中可能的限制因素;最后综述微生物分离培养技术发展及其在口腔未培养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全文旨在为口腔未培养微生物的分离培养提供思路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氟化物一直被当作一种有效的抗龋药物广泛应用,但长期使用氟化物可能会导致耐氟菌株的出现,使其通过表型适应或基因型改变对氟产生抗性,降低氟化物防龋效果,且长期氟干扰可能引起口腔微生态失衡,从而诱发疾病。鉴于氟与口腔疾病防治的密切关系,以及口腔微生物稳态对于口腔乃至全身健康的重要作用,本文就口腔微生物耐氟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一种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主要致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临床上也缺乏有效的药物缓解病程的发生和发展。牙周病(periodontal disease, PD)是口腔常见病和多发病,牙周致病菌是其主要始动因子,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牙周致病菌与AD密切相关。本文主要围绕牙周致病菌与AD的相关性机制进行归纳总结,建议AD患者应重视口腔健康,PD的防治选择对AD具有重要作用,也为找寻AD治疗新靶点提供理论帮助。  相似文献   

12.
熊元元  李有秋  彭耀金 《生物磁学》2011,(12):2376-2380
阿尔茨海默病(AD)是引起痴呆的第一病因,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目前尚无特效的药物可逆转脑功能缺损或阻止病情进展,临床上用胆碱乙酰转移酶抑制剂、抗精神症状药物、维生素E等均只能轻微改善症状。雌激素和褪黑素在基础和临床研究中都显示对AD有治疗作用,且二者的疗效与AD的病程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阿尔茨海默病(AD)是引起痴呆的第一病因,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目前尚无特效的药物可逆转脑功能缺损或阻止病情进展,临床上用胆碱乙酰转移酶抑制剂、抗精神症状药物、维生素E等均只能轻微改善症状。雌激素和褪黑素在基础和临床研究中都显示对AD有治疗作用,且二者的疗效与AD的病程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乌鲁木齐市3~5岁儿童口腔微生物与肠道微生物的菌群构成及多样性等差异。 方法 从本团队前期流行病学调查的乌鲁木齐市3~5岁儿童中,按调查时间顺序随机抽取12名儿童。分别收集唾液及粪便样本共计24份,分为口腔微生物组和肠道微生物组。利用16S V3-V4区设计引物来进行PCR扩增,使用MiSeq测序仪进行二代测序,比较两组的微生物构成及多样性差异。 结果 门水平上:放线菌门(t=5.98,P结论 放线菌门、变形菌门、TM7在口腔中丰度较高;厚壁菌门在肠道中丰度较高。口腔和肠道微生物在菌群功能上差异较大。奈瑟菌属、卟啉单胞菌属、Catenibacterium等可能为某些全身系统性疾病的标志性菌属。  相似文献   

15.
人类口腔小生境微生物的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人类口腔中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口腔小生境的复杂性与微生物多样性的关系,以及口腔中微生物变化与人类疾病和健康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口臭口腔微生物区系组成,为口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稀释平板测数法对需氧和厌氧细菌、真菌、放线菌分别进行计数。结果非口臭口腔好氧细菌数量(1180±380)和厌氧细菌数量(680±100)分别低于口臭口腔好氧细菌数量(7200±800)和厌氧细菌数量(12520±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口臭口腔以革兰阳性菌和杆菌占优势,非口臭口腔真菌数量低于口臭口腔真菌数量,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口腔中没有检出放线菌。结论口臭患者口腔微生物多样性高于非口臭组,可以通过调整口腔微生态改善口臭。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孕妇胎盘被公认为是无菌环境,但最新一项研究结果却颠覆了这一传统认知。科学家们证实胎盘中可能存在一个小型但多元化的微生物群落。经分析发现胎盘的微生物群落组成与口腔的微生物群落最为相似。通过比较正常分娩的胎儿及早产胎儿的胎盘菌群组成,发现胎盘菌群可能与胎儿早产有一定的关系。本研究就现今国内外对胎盘中微生物菌群的新发现及其与早产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口腔微生物与人体始终处于动态生态平衡状态,对于维护人体的健康发挥重要的作用,也与多种口腔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方法用于口腔微生态领域的研究,这使得人们对口腔微生态的认识不断深入.以下将从口腔微生态的组成、口腔微生态与机体的关系及其研究方法三个方面简要介绍近年来口腔微生态的相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口腔微生物群作为人体微生物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已成为各领域研究的焦点。口腔微生物群种类繁多、组成复杂,涵盖了细菌、真菌、古细菌和病毒等。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口腔微生物群的组成和比例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会影响口腔疾病如龋齿、牙周病的发生。同时口腔微生物也是全身系统性疾病如肺炎、肿瘤和糖尿病等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大量研究认为,口腔微生物群组成的改变、口腔微生物群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疾病的发生有协同促进作用。本文聚焦于口腔微生物群的组成相关研究、口腔微生物组的最新进展,并对其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口腔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口腔微生物群落的失衡密切相关.益生菌是一类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活的微生物,主要通过分泌抗菌物质、与致病菌竞争性定殖、调节毒力相关基因表达、调节宿主免疫反应、调节氧化应激反应、参与硝酸盐—亚硝酸盐—一氧化氮代谢循环通路、调整生物膜pH值等过程发挥其益生效能.研究发现,益生菌疗法能够降低龋齿的风险、改善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