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3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原料来源白茶的降血糖效果及机理。方法:以黄大茶水提物作为参比,探究白毫银针、白牡丹及寿眉水提物对高脂高糖饲料结合链脲霉菌素注射致糖尿病模型小鼠的血糖、葡萄糖耐量、HOMA稳态模型及血清转氨酶的影响,并用qPCR测定小鼠肝脏中糖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及黄大茶水提物均具有降低小鼠血糖的功效,其血糖下降率分别为21.7%、27.3%、34.8%和25.1%,并且均可增加小鼠糖耐量,改善HOMA。四种茶叶水提物均使TXNIP和Foxo1的表达量下调,寿眉水提物显著上调GLUT4的表达量。结论:三种白茶均对糖尿病有一定治疗作用,其中多叶型茶寿眉降糖作用最为明显。 白茶;糖尿病小鼠;降血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茶多糖、茶多酚、茶色素对血糖的降低作用.方法:用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提取茶多糖,茶多酚,茶色素,作用于糖尿病小鼠.通过葡萄糖氧化酶法(GOD-POD)测定血糖含量,研究并比较各成分的降血糖作用.结果:茶多酚,茶色素具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茶多糖的降血糖作用不明显.结论:茶多糖,茶多酚,茶色素均具有降血糖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白茶与绿茶、红茶生化成分的差异,探讨生化成分与抗氧化活性的关系。方法:以寿眉、安吉白茶及白琳工夫分别为白茶、绿茶、红茶代表,分析茶叶成分,测定茶汤抗氧化活性,并对二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总黄酮含量与年份呈正相关关系,而咖啡碱则相对稳定;白茶茶多酚及儿茶素含量均低于绿茶,但其酯型儿茶素所占比重显著高于绿茶,且游离氨基酸、茶氨酸及总黄酮含量也显著高于其他两种茶类;EGC所占比重与酯型儿茶素均与茶汤抗氧化活性有较强的相关性。结论:白茶与其他茶在成分和抗氧化性上均有显著差异;EGCG与抗氧化活性相关性最强。  相似文献   

4.
青钱柳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降血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研究我国特有植物保健食品青钱柳对实验性糖尿病小鼠的降解作用,方法:选用昆明种小鼠尾iv四氧嘧啶,选择性破坏胰岛β细胞,造成小鼠实验性糖尿病模型,尔后用青钱柳提取物给该小鼠灌胃,测定其空腹血糖,观察小鼠血糖及体重变化,最后进行糖耐量实验。结果:给小鼠饲喂试验样品4周后,服用青钱柳70%醇提取物及糖复合物的2组小鼠空腹血糖均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同时,糖耐量明显增加且对小鼠体重增长无影响,结论:青钱柳对试验性小鼠具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作为天然保健食品开发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马齿苋多糖抗糖尿病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观察马齿苋多糖的抗糖尿病作用,本实验用四氧嘧啶诱导糖尿病模型小鼠,观察了马齿苋多糖液灌胃后5、10和15 d的空腹血糖浓度的改变,以及糖负荷30、60、120 min后葡萄糖耐量变化.结果表明,马齿苋多糖可显著降低糖尿病模型小鼠的血糖和改善其糖耐量异常,且与处理浓度和时间呈正相关性.上述指标显示马齿苋多糖具有抗糖尿病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核桃低聚肽(walnut oligopeptides,WOPs)干预对db/db糖尿病模型小鼠血糖的影响作用。方法:选择db/db糖尿病小鼠模型,将其随机分为3个核桃低聚肽组(220、440、880mg/kg·BW)、糖尿病模型对照组、二甲双胍对照组、乳清蛋白对照组;并选用db/m小鼠作为非糖尿病小鼠空白对照。经过为期6周的干预,检测小鼠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以及糖耐量实验血糖曲线下面积。结果:核桃低聚肽(880mg/kg·BW)可降低db/db糖尿病小鼠空腹血糖水平和餐后血糖水平,同时能有效改善糖耐量(P<0.05)。结论:核桃低聚肽干预可有效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水平,改善糖耐量,具有辅助降血糖功能。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制备纳米级南瓜肌醇提取物(Nanoscale pumpkin inositol extract,NPIE),观察其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模型C57小鼠的血糖调节作用,并与普通南瓜肌醇提取物(Common pumpkin inositol extract,CPIE)的降血糖作用比较。高、低剂量CPIE组和NPIE组分别灌胃500 mg/kg、250 mg/kg的CPIE和NPIE水溶液,阳性药组灌服250 mg/kg的盐酸二甲双胍水溶液,模型对照组灌服等体积的双蒸水,实验周期均为30 d。结果显示所制备的南瓜肌醇提取物含肌醇3.12%,多糖53.21%,其中NPIE粒度平均小于500 nm;经动物实验,各给药组对正常小鼠无明显急性降糖作用,对糖尿病小鼠体重也无影响;但NPIE高剂量组对糖尿病小鼠的随机血糖和空腹血糖均具有明显降低效果,并对其糖耐量有一定改善作用,整体降糖效果较阳性药物组略弱,较CPIE强。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四季豆和淡豆豉提取物的降血糖作用,为开发辅助降血糖的保健食品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设低、中、高三个四季豆和淡豆豉提取物受试样品组,1个纯水对照组、1个高血糖模型对照组,每组12只小鼠。3个剂量组分别给予0.14、0.28、0.83g/kg BW受试样品,相当于推荐日服量的5、10、30倍。用四氧嘧啶制备高血糖小鼠模型后,连续用受试样品30d后,观察其对高血糖模型小鼠和正常小鼠空腹血糖和糖耐量的影响。结果:受试样品在0.83g/kg BW剂量下,高剂量组的糖耐量值明显低于高血糖模型对照组(P<0.05);在0.14g/kg BW和0.83g/kg BW剂量下,低、高剂量组的空腹血糖值明显低于高血糖模型对照组(P<0.01、P<0.05);同时受试样品对正常小鼠的空腹血糖没有明显影响(P>0.05)。结论:四季豆和淡豆豉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具有辅助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血竭超临界提取物的降血糖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研究血竭超临界提取物的降血糖作用及其机制,用正常小鼠和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模型,以血糖、糖耐量为指标研究血竭超临界提取物的降糖作用。通过测定体外α-葡萄糖苷酶的活力,观察血竭超临界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结果发现血竭超临界提取物对正常小鼠空腹血糖无明显降低作用,能改善小鼠对蔗糖的耐受力,能降低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小鼠的空腹血糖水平,能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表明血竭超临界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有较好的降糖作用,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其降血糖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比较绿茶中不同溶剂分级提取的茶多糖的得率、含量、单糖组成及降血糖活性的差异,以从茶叶中分离出高活性的茶多糖.粗老绿茶采用去离子水低温提取茶叶中的水溶性多糖TPSⅠ,水不溶性多糖先用草酸铵提取其果胶类多糖TPSⅡ,再用碱提取,所得到碱提取液回调至pH中性后可溶解部分为碱溶性多糖TPSⅢ,并分析其得率、含量、采用气相色谱和离子色谱分析了其单糖组成,通过四氧嘧啶腹腔注射造成高血糖模型,连续灌胃茶多糖12 d,对比研究两种茶多糖的降血糖活性.并比较复合纤维素酶提取与去离子水提取在得率、含量、单糖组成及其降血糖活性的差异.TPSⅠ单糖组成以鼠李糖、半乳糖和半乳糖醛酸为主;TPSⅡ以半乳糖和半乳糖醛酸为主;TPSⅢ以阿拉伯糖、葡萄糖和半乳糖为主.降血糖活性顺序为:TPSⅠ>TPSⅢ>TPSⅡ,但TPSⅠ得率最低.复合纤维素酶提取的多糖得率、糖醛酸提取率比热水提取的多糖高1.53倍和1.42倍.酶提茶多糖较水提茶多糖降血糖效果更明显些.表明茶叶中水溶性多糖降血糖活性最好,复合纤维素酶提取可以提高其得率,增强其活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知铬胶囊对四氧嘧啶诱导胰岛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给予小鼠腹腔注射四氧嘧啶建立糖尿病模型(空腹血糖>10mmol/L),给予受试物30d后,测空腹血糖及糖耐量。结果:知铬胶囊能降低高血糖小鼠的空腹血糖,糖耐量实验阳性。结论:知铬胶囊对四氧嘧啶诱导胰岛损份小鼠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十两茶水提物降糖作用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湖南安化黑茶的主要品种十两茶水提物的降糖作用及机制.选用6~8周龄db/db自发性糖尿病模型小鼠,每日灌胃给予3个不同剂量的十两茶水提物(100、200、400 mg/kg),连续28 d.每周测定空腹血糖值,实验结束时检测糖耐量和胰岛素水平.研究结果显示,十两茶水提物400 mg/kg给药28 d就能显著降低db/db糖尿病小鼠空腹血糖和改善其对葡萄糖耐受能力.同时,十两茶水提物能显著降低db/db糖尿病小鼠血清胰岛素水平,增加葡萄糖耐量试验胰岛素的释放.结果显示十两茶水提物对2型糖尿病小鼠具有很好的降糖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诺丽果汁和纳豆两种发酵食品对实验性糖尿病小鼠血糖及血脂的影响。方法:ICR雌性小鼠一次性尾静脉注射四氧嘧啶(55 mg/kg),72 h后将空腹血糖值≥ 12.00 mmol/L、尿糖呈强阳性(+++)者视为糖尿病小鼠模型。将糖尿病模型小鼠随机分为3组(n=10):模型(DM)组、诺丽果汁(NJ)组和纳豆(NT)组,另取10只正常ICR雌性小鼠作为正常对照(NC)组。NJ组、NT组分别给予诺丽果汁(25.0 ml/kg)、纳豆(0.6 g/kg)灌胃,其他两组小鼠分别给予生理盐水(25.0 ml/kg)灌胃,连续给药30 d,小鼠自由进食、饮水,记录小鼠饮水量及进食量。末次给药后1.5 h,测定小鼠葡萄糖耐量,经股动脉采血测定小鼠糖化血清蛋白(GSP)、血清胰岛素(Ins)和血脂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与NC组比较,DM组小鼠饮水量、进食量、GSP及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等均显著升高(P<0.01),葡萄糖耐量、Ins及高密度脂蛋白(HDL)均显著降低(P<0.01);与DM组比较,NJ组与NT组小鼠GSP、TG及LDL均明显降低(P<0.01,P<0.05),葡萄糖耐量、Ins和HDL明显升高(P<0.05)。结论:诺丽果汁与纳豆具有降低糖尿病模型小鼠血糖、增加糖耐量及改善血脂的作用,提示二者对糖尿病防治可能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为评价桦褐孔菌和松口蘑发酵菌粉的降血糖作用,本文观察了经不同浓度桦褐孔菌和松口蘑菌粉溶液灌胃后,小鼠正常血糖、给予葡萄糖小鼠以及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变化.结果表明:桦褐孔菌、松口蘑菌粉溶液(500、1000 mg/kg)对小鼠正常血糖值、正常小鼠糖耐量没有明显影响(P>0.05);对于糖尿病小鼠血糖,桦褐孔菌低剂量组(500 mg/kg)和桦褐孔菌高剂量组(1000 mg/kg)的降糖效果较为明显(P<0.01),用药前与用药后第21 d的血糖值分别为(14.94±1.85)、(10.43±2.22)和(14.89±1.65)、(10.17±2.14) mmol/L,降糖率分别为30.23% 和31.7%.桦褐孔菌和松口蘑菌粉对于小鼠正常血糖、正常小鼠糖耐量无明显影响,对于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具有一定的降血糖效果.  相似文献   

15.
猴头菌丝多糖降血糖作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猴头菌丝多糖的降血糖作用。方法:以液体发酵生产的猴头菌丝体为原料,经热水浸提、浓缩、酒精沉淀获得菌丝粗多糖;以常规降糖药物格列本脲为阳性治疗对照,通过四氧嘧啶诱发小鼠糖尿病的预防试验,比较猴头菌丝多糖各剂量与格列本脲的降血糖效果。结果:猴头菌丝多糖得率为7.14%,粗多糖再经Sevage法去除蛋白质,获得猴头菌丝精多糖(HMP),得率为10.92%;猴头多糖高、中、低三个剂量均能有效的对抗四氧嘧啶诱发的高血糖;其中,高剂量的降血糖作用与格列本脲相比,差异极显著。结论:猴头菌丝多糖对四氧嘧啶型高血糖模型小鼠有降血糖作用,作用效果优于格列本脲,对糖尿病小鼠的胰腺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优化鼠李糖乳酪杆菌(Lacticaseibacillus rhamnosus)RH0121的冻干工艺,探究其辅助降血糖作用。方法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鼠李糖乳酪杆菌RH0121冻干粉的生产工艺;同时利用小鼠实验,探究服用冻干粉后小鼠的体质量、口服葡萄糖耐量和血清生化指标水平的变化。结果 优化后的工艺为发酵时间9 h,发酵温度37℃,接种量4%,冻干时间50 h。经验证,冻干粉活菌数为5.5×1011 CFU/g。灌胃冻干粉样品后的小鼠体质量缓慢回升,小鼠灌胃后120 min血糖水平低于灌胃前(P<0.05)。灌胃后,样品组小鼠血清TC、TG、LDL和TNF-α水平均低于模型组,INS水平高于模型组(均P<0.05)。结论 鼠李糖乳酪杆菌RH0121具有辅助降血糖作用,可为开发其他降血糖产品提供原料。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吉林人参低聚肽(GOP)对正常大鼠和糖尿病大鼠的血糖调节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正常大鼠降血糖实验:选取雄性SD大鼠30只,根据空腹血糖值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GOP组,GOP组以灌胃的方式给予0.25g/kg bw的人参肽溶液、空白对照组给予等剂量的蒸馏水,连续灌胃30d,测定空腹血糖水平。糖尿病模型大鼠降血糖实验:采用高热能饲料联合小剂量四氧嘧啶建立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模型,雄性SD大鼠135只,根据空腹血糖水平随机分为9组:空白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HGC)、乳清蛋白组(WPC),0.0625、0.125、0.25、0.5、1.0、2.0 g/kg bw GOP组。GOP组以灌胃方式给予不同剂量的GOP溶液、WPC组给予0.25g/kg bw的乳清蛋白溶液、HGC和空白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实验期间HGC组、WPC组和GOP各组饲喂高热能饲料,空白对照组使用基础鼠料。连续灌胃28d,HGC组、WPC组和GOP各组给予四氧嘧啶103~105mg/kg bw腹腔注射,空白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5d后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测定胰岛素水平、糖化血清蛋白、胆固醇等指标。结果:正常大鼠降血糖实验:空白对照组和GOP组空腹血糖水平没有显著差异。糖尿病大鼠降血糖实验:与HGC组比较,GOP 0.0625、0.125、0.25g/kg bw组和WPC组大鼠空腹胰岛素、糖化血清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OGTT实验0.5h血糖和血糖曲线下面积明显降低。结论:GOP对正常大鼠空腹血糖没有影响,而对高热能饲料联合小剂量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的糖脂代谢紊乱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Grape Seed Proanthocyanidin Extracts,GSPE)对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及其机制,本文中采用腹腔注射四氧嘧啶(ALX)构建糖尿病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将糖尿病小鼠分为模型对照组、格列本脲处理组、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低、中、高三个剂量(50、100、150 mg/kg)处理组,另设正常对照组.连续灌胃给药21天,每天一次,以糖尿病小鼠的体重、血清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胰岛素水平、空腹血糖值和糖耐量为测定指标,研究不同剂量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及机制.结果显示原花青素高剂量组能促进体重增长,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水平和糖耐量(P<0.01);同时降低糖尿病小鼠血清MDA水平,提高其SOD活性.通过本实验研究可以看出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具有较强的降血糖作用,降糖机制可能与其提高胰岛素水平和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前期建立的脂联素基因剔除小鼠模型在基础状态的葡萄糖代谢及骨代谢状态。方法:采用长期追踪野生型和该基因剔除纯合子小鼠的体重和空腹血糖水平,并进行葡萄糖耐量(GTT)和胰岛素耐量(ITT)试验以评价该小鼠的葡萄糖代谢能力。对骨代谢的初步研究采用检测小鼠骨密度(BMD)的方式。结果:发现该基因剔除小鼠在6w时,出现空腹血糖比对照组显著低下的现象,而随着鼠龄的增长,血糖水平又趋于正常。GTT和ITT试验证明该基因剔除小鼠无糖尿病或胰岛素抵抗表型。BMD检测亦显示该小鼠在基础状态下无骨密度低下的现象。结论:脂联素基因剔除小鼠在基础状态下并无显著的糖代谢和骨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海参肽对2型糖尿病模型小鼠的降糖作用和炎症反应程度的影响作用,为海参肽在糖尿病降糖作用以及抗炎作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拟以海参肽为干预物,以db/db小鼠为模型动物开展研究。选用空腹血糖水平≥11.1mmol/L的db/db小鼠,适应饲养1w后,以不同浓度的海参肽连续灌胃45d,期间观察其毛色、活动情况以及饮水排尿量,并于实验前、中、后期测定空腹血糖,实验前后期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实验后采血测定相关血液生化指标,通过组间比较以判定海参肽的作用。结果:和模型对照组相比,海参肽中、高剂量组均能不同程度地改善2型糖尿病小鼠的体征状况,减轻多饮、多食、多尿的“三多”症状,提高2型糖尿病小鼠的生活质量。干预期间的同组横向对比中,中、高剂量海参肽干预组能够明显地降低db/db小鼠的空腹血糖(P<0.05),干预2、4、6w后,血糖值分别由13.62±1.64mmol/L降至11.59±3.26mmol/L,由14.82±3.09mmol/L降至12.36±3.28mmol/L;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中,在干预6w后,中、高剂量海参肽能有效降低db/db小鼠给予葡萄糖前后各时间点的血糖值和血糖—时间曲线下面积(P<0.05)。在炎症抑制方面,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海参肽中、高剂量组能够显著降低IL-6、IL-8在小鼠体内的含量(P<0.05),提高IL-10在小鼠体内的表达(P<0.05),同时海参肽中、高剂量组能够降低TGF-α、MCP-1在小鼠体内的表达,从而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结论:海参肽能够有效改善db/db小鼠的血糖调节能力以及口服糖耐量调节能力,同时发现海参肽可以有效抑制db/db小鼠体内炎症反应水平,一定程度上为海参肽于2型糖尿病防治及2型糖尿病并发炎症领域的应用及合理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