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伞形科柴胡属果实表面微形态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扫描电镜方法对中国20种柴胡属植物(含17种3变种,其中汶川柴胡和北柴胡各有2个居群)的果实表面微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柴胡属植物外果皮表面纹饰特征在所研究的居群间比较稳定;20种柴胡属植物果实微形态在表皮细胞形状是否可见、表面纹饰以及分泌物类型上表现出较高的多态性,可作为柴胡属种间鉴定的重要参考性状.根据果实表面细胞形状是否可见将所研究的柴胡属植物分成了两类:细胞形状可见型和细胞形状不可见型.根据果实表面微形态、外部形态特征和其他参考性状,支持黄花鸭跖柴胡(Bupleurum commelynoideum var.flaviflorum)独立成种.  相似文献   

2.
采用扫描电镜方法对中国18种棱子芹属植物的果实表面微形态进行了首次研究,结果表明:所研究的棱子芹属植物果实微形态在外果皮细胞轮廓、表面纹饰和表皮分泌物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和一定的规律性,可作为棱子芹属下分组及种间鉴定的重要参考性状.根据外果皮细胞轮廓及果实表面纹饰类型等微形态特征将所研究的棱子芹属植物分成了3种类型,该结论与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说明果实微形态对研究棱子芹属属下分类和鉴别有重要意义,并据此对该属属下个别存疑种及一些种的亲缘关系进行了探讨.综合前人研究,我们支持喜马拉雅地区不仅是棱子属的分布中心,也是其分化变异中心.  相似文献   

3.
滇芎属与瘤果芹属果实表面微形态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中国伞形科滇芎属(Physosperm opsisW olff)和瘤果芹属(TrachydiumL ind l.)12个种的果实表面微形态特征进行了扫描电镜比较观察。根据果实棱槽、外果皮细胞轮廓和蜡条纹饰的特征,这2个属的果实表面微形态可划分为3种类型:1)棱槽平滑-外果皮细胞轮廓不可见-无或少蜡质纹饰型;2)棱槽具瘤-外果皮细胞轮廓不可见-蜡质纹饰近平直或线纹型;3)棱槽粗糙-外果皮细胞呈4~6边形-蜡质纹饰波纹或网纹型。在此基础上,结合形态学特征探讨了滇芎属与瘤果芹属之间的关系和属下种间关系。  相似文献   

4.
采用扫描电镜方法对中国31种狭义当归属植物的果实表面微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比较,结果表明:(1)狭义当归属植物外果皮细胞轮廓均不可见,但依据表面突起度可将其分为粗糙型和平滑型。(2)表面蜡质纹饰主要为粗条状和细线状,并呈现出或疏或密的交错或平行排布。(3)表面附属结构主要包括表皮毛、皮刺以及根枝状和块状结构等,并具有或多或少的颗粒状分泌物。上述果实表面微形态特征均表现出较丰富的多样性和一定的规律性,可作为狭义当归属果实形态研究的重要补充,为其物种鉴别和种间关系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据此,该研究将31种狭义当归属植物分为4种类型:类型Ⅰ.果实表面无显著的蜡质纹饰,包括大巴山当归、带岭当归、紫花前胡和峨眉当归等4种;类型Ⅱ.果实表面有蜡质纹饰且较平滑,包括阿坝当归和东川当归等10种;类型Ⅲ.果实表面粗糙并有交错蜡质纹饰,包括城口当归和朝鲜当归等9种;类型Ⅳ.果实表面粗糙并有平行蜡质纹饰,包括东当归和当归等8种。本研究亦对属下的分类鉴定和部分近缘种的鉴别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中国伞形科独活属果实表面微形态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扫描电镜方法对中国伞形科独活属15个种的果实表面微形态特征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表明:(1)多数种的外果皮表面细胞为凹陷型,细胞形状为4~6边形、不规则形和细胞轮廓不可见.(2)外果皮纹饰可分为网状纹饰和条状纹饰两类;多数种类具有尖囊状或带状表皮毛以及鳞片状或颗粒状的分泌物.(3)其微形态特征在独活属属下种间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可为种的划分提供重要的分类学依据.(4)结合形态学、孢粉学、细胞学和解剖学等特征对钝叶独活(H.candicans var.obtusifolium)和长裂叶独活(H.millefolium var.longilobum)的系统位置分析认为:将钝叶独活作为白亮独活的变种处理较恰当;将长裂叶独活作为种(H.longilobum)处理,系统位置在裂叶独活(H.millefolium)之后.  相似文献   

6.
采用扫描电镜方法对中国藁本属20种及山芎属1种植物的果实表面微形态进行首次研究,并对其中15种进行果实解剖特征观察。结果表明:藁本属植物果实微形态在外果皮表面突起度、细胞轮廓、表面纹饰和表皮分泌物上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在果实解剖特征上,果棱形状、油管数目、胚乳形状等种间差异明显且稳定,而种内居群间无变异,可作为藁本属种间鉴定及种间关系探讨的重要参考性状。结合前人对伞形科其他类群果实微形态与解剖结构特征的研究及近年来分子系统学的证据,得出如下结论:(1)藁本属不是一个自然类群;(2)支持拟藁本属归入藁本属;(3)对藁本属部分种的系统位置和种间亲缘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山东莎草属植物果实形状及果皮微形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扫描电镜对山东分布的18种莎草属植物的果实形状及果皮微形态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莎草属植物果实为椭圆状、倒卵状或卵状三棱形,顶端具柱状或锥状短喙;果皮微形态可分为:网-疣复合纹饰、网状纹饰、疣状纹饰和无规则突起纹饰4种类型;果皮微形态类型的划分与基于宏观形态特征的传统分类关联较小,但在该属形态相近的种间存在明显差异,可作为种间划分的依据。果皮微形态证据支持将水莎草属(Juncellus)、砖子苗属(Mariscus)和断节莎属(Torulinium)归入莎草属(Cyperus)的分类观点。  相似文献   

8.
中国伞形科东俄芹属果实表面微形态特征及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蒲高忠  刘启新 《广西植物》2008,28(5):576-579
采用扫描电镜方法对中国伞形科东俄芹属果实表面微形态特征进行了比较观察。根据果实外表面的纹饰类型、凸起程度和表面蜡质分泌物等特征,可将它们划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1)皱纹型;(2)皱纹-不规则疣状突起型;(3)皱纹-近圆形或多边形突起型。其微形态特征在属下种间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可为种的划分和属间演化关系的探讨提供重要的分类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了在立体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对福建荸荠属8种、1变种植物果实表皮微形态特征的观察结果。根据果皮纹饰的不同,可分为两种类型:网状纹饰、拟网状纹饰;荸荠属植物果实表皮微形态特征具有丰富的多样性,表型可塑性小,不同类群之间具有明显的种间差异。观察结果表明:荸荠属果实表皮微形态特征是该属分类与系统研究中不可忽视的性状。  相似文献   

10.
为寻找绢蒿属系统学的新证据,应用解剖镜和扫描电镜对我国8种绢蒿属植物的果实微形态特征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表明,绢蒿属8种植物果实形状相似性较高,呈倒卵形或长倒卵形,直或稍弯曲;果脐圆形,常偏向一侧;顶端中央均可见花柱残留物,边缘具衣领状环;果实表面纹饰为搓板状和不规则皱褶纹饰。这些果实微形态特征中,果实的表面纹饰具有一定的差异,特别是次级结构,可作为绢蒿属植物区分种的参考性状之一。  相似文献   

11.
To evaluate nutlets characteristics for systematic relationships, a comprehensive morphological and micro‐morphological study of the nutlets of 16 Iranian taxa of Nepeta (Lamiaceae) was conducted using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Differences in surface ornamentation, size, shape and color were observed between the species. The studied taxa were categorized in two basic types based on surface ornamentation: non‐sculptured (smooth‐type) and sculptured nutlets. The non‐sculptured nutlets type could be further divided into four sub‐types, including smooth, granulate, undulate‐cellular and reticulate. In the sculptured nutlets, three subtypes of tuberculate, tuberculate‐cellular and verrucate were recognized. The shape of nutlets were described as oblong, ovoid‐oblong, oblong‐linear, to elliptic‐oblong and their size range are 1.2–2.0 mm in length and 0.5–2.0 mm in width. Based on micrographs, the areole form and location were defined as bi‐lobed, straight, basal, sub‐basal or lateral. Nutlet micro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surface ornamentation can be useful for classific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e.g. medicinal species of Nepeta in Iran.  相似文献   

12.
中国飘拂草属植物果皮微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国产莎草科飘拂草属4组18系42种1变种植物果皮微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并作了系统描述。研究表明,飘拂草属植物在纹饰类型,超微结构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种间差异,具有分类学意义。根据纹饰及微形态特征的不同,支持将褐鳞飘拂草和知风飘拂草各自作为独立的种。依照果皮纹饰的差异,飘拂草属可分为4种类型(1)瘤(疣)-网状复合纹饰;(2)瘤(疣)状纹饰;(3)网状纹饰;(4)脊-疣状复合纹饰。其中(1)和(3)类型的纹饰根据网脊曲直不同各自又可分为2个亚型。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在变豆菜属植物中的系统及分类学意义,我们利用扫描电镜对变豆菜属11个种(13个居群)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1种变豆菜属植物叶表皮微形态特征较稳定,上表皮细胞轮廓大多不清晰,初级蜡质纹饰均存在条状纹饰,表皮上均粘附着颗粒物;下表皮均存在气孔,气孔周围存在均匀分布的纹饰,气孔外拱盖表面大多有颗粒状纹饰,并且其二级纹饰类型、气孔周围纹饰、气孔外拱盖内缘纹饰等叶表皮微形态特征上存在一定差异。上述研究结果可为探讨变豆菜属类群界定及种间关系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通过扫描电镜对凤仙花属(Impatiens)14种植物的种子表皮微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根据种皮表面纹饰及衍生物的特点,将该属植物的种皮微形态特征划分为4种类型,即光滑型、颗粒型、网状型和隆起型,后两者又可细分为若干亚型,其中负网状亚型和网状-丘状隆起亚型为首次报导。研究表明,14种凤仙花属植物种子表皮微形态特征差异显著,它们作为属内种的分类鉴别特征具有重要价值;种子表皮的微形态学特征与其植物体的部分表型特征具有相关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属内类群的分化。  相似文献   

15.
采用扫描电镜方法对中国伞形科(Apiaceae)前胡属(Peucedanum L.) 22种2变种的果实表面微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和描述.结果显示:供试种类在果实棱槽细胞平滑度和细胞轮廓可见度、蜡质纹饰类型、细胞表面突起的有无及类型、表皮毛的有无及类型及其纹饰类型、表皮分泌物的有无及类型等方面有明显差异,具有丰富的种间多样性.根据这些特征可将供试种类分为4种类型.类型Ⅰ:棱槽细胞粗糙多毛—细胞轮廓不可见—簇状蜡质纹饰发达,包含滨海前胡(P.japonicum Thunb.)、天竺山前胡(P.ampliatum K.T.Fu)、华北前胡(P.harrysmithii Fedde ex Wolff)及其2变种、长前胡(P.turgeniifolium Wolff)、华山前胡(P.ledebourielloides K.T.Fu)和泰山前胡[P.wawrae (Wolff) Su ex Sheh];类型Ⅱ:棱槽细胞平滑无毛—细胞轮廓不可见或凹陷—条形蜡质纹饰发达或明显,包含芷叶前胡(P.angelicoides Wolff ex Kretschm.)、竹节前胡(P.dielsianum Fedde ex Wolff)、南川前胡[P.dissolutum (Diels)Wolff]、红前胡(P.rubricaule Shan et Sheh)、细裂前胡(P.macilentum Franch.)、前胡(P.praeruptorum Dunn)、华中前胡(P.medicum Dunn)、台湾前胡(P.formosanunt Hayata)、南岭前胡(P.longshengense Shum et Sheh)、会泽前胡(P.acaule Shah et Sheh)和马山前胡(P.mashanense Shan et Sheh);类型Ⅲ:棱槽细胞有稀疏毛—细胞轮廓[陷可见或不明显—蜡质纹饰几无,包含北京前胡(P.caespitosum Wolff)、草原前胡(P.stepposum Huang)、毛前胡(P.pubescens Hand.-Mazz.)和刺尖前胡(P.elegans Komarov);类型Ⅳ:棱槽细胞不平无毛—细胞轮廓呈近圆形凸起—蜡质纹饰为微波状长条形,仅包含石防风[P.terebinthaceum (Fisch.ex Trevir.)Fisch.ex Turcz.]1种.结合外部形态特征以及地理分布对各类型种类的分类关系进行了讨论,并对会泽前胡、马山前胡和石防风的特殊分类地位进行了分析,明确了果实表面微形态特征在前胡属中的分类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青藏高原东缘风毛菊亚属16种植物果皮微形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青藏高原东缘风毛菊亚属中的16种植物果实表皮微形态特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1)果皮纹饰类型为:条纹型,有隔条纹型和网纹型。(2)根据种内个体间、组内种间以及组间的比较, 认为在风毛菊亚属中, 果实表皮显微特征在种内个体间比较稳定, 变异很小; 同组内种间表现出较大的相似性而不同组间存在着一定差异。说明在组和组下等级的分类学处理以及在系统位置和亲缘关系的探讨上, 果实显微特征具有重要的分类学价值。  相似文献   

17.
杜鹃花属种类繁多,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由于种间变异大、过渡特征丰富,其分类鉴定一直存在较多争议。该研究通过扫描电镜对常绿杜鹃亚属(subgen. Hymenanthes)麻花杜鹃亚组(subsect. Maculifera)的11种3变种植物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进行观察,为麻花亚组的分类与鉴定提供新的依据。结果显示:麻花杜鹃亚组植物上表皮表面平滑或粗糙、无表皮毛,具有条状、分枝状或短杆状初级蜡质纹饰;下表皮表面有或无分枝状蜡质纹饰,少部分具有表皮毛,不具有指状或乳状突起、亦无腺体;气孔器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内外拱盖表面粗糙或光滑,周围无间断的条形突起环绕。研究表明,麻花杜鹃亚组植物叶片微形态特征表现出一定的共性与多样性,可为麻花杜鹃亚组植物的分类和进化研究补充形态学依据。依据本研究观察结果对麻花杜鹃亚组进行了分类检索,并讨论了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在该亚组近缘物种和种下类群研究中的分类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