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要:目的:了解不同哺乳期母乳中各种脂肪酸水平的差异及其变化趋势,为母乳喂养及婴幼儿配方奶粉的配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7月—2016年3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足月顺产的25~40岁产妇产后1~5d的初乳、6~10d的过渡乳和30d的成熟乳123份,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检测母乳中的脂肪酸成分,分析母乳中各脂肪酸水平的差异及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随着泌乳时间的延长,C18∶0、C14∶1ω5、C18∶3ω6水平和ω-6/ω-3比例呈增高趋势;C24∶0、C16∶1ω9、C20∶1ω9、C20∶2ω6、C20∶3ω6、C20∶4ω6(AA)、C22∶2ω6、C22∶4ω6、C22∶5ω6、C22∶5ω3和C22∶6ω3(DHA)水平呈下降趋势,总体SFA含量逐渐增加,但无显著性意义;而PUFA 尤其是ω-3 PUFA水平显著减少(P<0.05)。 结论:母乳中的各种脂肪酸随着泌乳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变化,新生儿喂养及配方奶粉的配制时应考虑母乳中各种脂肪酸含量的微观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查阅国内外食物成分数据,建立中国常见食物ω 3脂肪酸的含量数据表,为ω-3脂肪酸膳食营养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查找国内外食物数据库中ω 3脂肪酸含量的数据,根据中国居民饮食习惯,整理出中文ω 3脂肪酸食物成分表。结果:经筛选比较,最终收集日本文部科学省于2015年修订的日本食品标准成分表中368种、美国农业部发布于2014年更新于官网的食物成分表中56种和《中国食物成分表2004》中6种食物ω 3脂肪酸的含量。将中国居民常吃的食物按照粮谷类、豆类、蔬菜类、菌藻类、水果类、坚果类、畜肉类、禽肉类、软体类水产、甲壳类水产、鱼类、蛋奶类、油脂类、其他类分列出食物的ALA、EPA和DHA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大鼠、家兔和人血浆及红细胞膜脂肪酸谱的异同,为脂质代谢模型动物的选取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氯仿-甲醇快速提取大鼠、家兔和人血浆及细胞膜中的脂肪,并用碱法甲基化,经薄层层析纯化的甲基酯用100 mm×0.25 mm气相色谱毛细管柱测定脂肪酸组成。结果血浆中总MUFA、9c18:1、9c12c18:2 n-6和α-18:3 n-3等脂肪酸含量较高;而红细胞膜中总PUFA、AA、22:4n-6、DPA和DHA等脂肪酸含量较高;人和大鼠16:0、18:0、18:1、α-18:3n-3、AA、EPA、DHA、MUFA、n-3PUFA和n-6/n-3值均较为接近,但和家兔存在显著差异。结论与家兔相比,大鼠和人血浆及红细胞膜脂肪酸谱较接近,因此,在选取脂质代谢实验动物时,应优先考虑大鼠为模型动物,以得到与人体实际更接近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为了评估网箱鱼营养价值,了解乌江渡水库养殖鱼的汞含量及脂肪酸的组成,随机采集优势鱼10种共计120个样品,测定了总汞、甲基汞以及包括长链不饱和脂肪酸(n6/n3 PUFA)和EPA、DHA等形态的脂肪酸。结果显示:乌江渡水库养殖鱼的总汞含量在3.50~185.05 ng·g-1,平均含量为23.90 ng·g-1;甲基汞含量在0.16~49.09 ng·g-1,平均含量为7.78 ng·g-1。乌江渡水库养殖鱼汞含量总体较低,均未超过我国水产品食用安全标准。同时,样品中的人体必需脂肪酸n3 PUFA中的EPA+DHA含量以鲫鱼最高,肉食性的鲶鱼最低。通过对n6/n3 PUFA比值分析发现,乌江养殖鱼除了富含EPA和DHA同时也富含较高的n6PUFA。对于乌江渡水库养殖鱼来说,武昌鱼、白鲢、草鱼、青鱼以及丁桂鱼是含有较高EPA+DHA和较低甲基汞的鱼种,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①观察不同成分的n-3PUFA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②观察不同成分的n-3PUFA对2型糖尿病患者C反应蛋白和白介素-6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方法,将10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服用含有不同成分(ALA、EPA、DHA)的 n-3PUFA胶囊4g/d,观察时间为6个月,A组(金枪鱼油组,胶囊成分n-3PUFA-DHA+EPA),B组(亚麻籽油组,胶囊成分为n-3PUFA-ALA),C组(玉米油组,对照组)。分别在基线、3个月、6个月时检测血脂、白介素-6和C反应蛋白等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组内比较: A组在3月时HDL较治疗前升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月时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6月时,TC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3月、6月时,血脂无明显变化(均p>0.05)。组间比较:3月时,三组患者血脂水平均无显著差异(均p>0.05);6月时A组和C组之间HDL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组内比较:A组CRP和IL-6水平在3月时均较治疗前降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月时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B组和C组3月、6月时,CRP和IL-6水平无明显变化(均p>0.05)。组间比较:3月时,三组CRP和IL-6水平均无显著差异(均p>0.05);6月时A组和C组之间CRP和IL-6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①服用n-3PUFA(金枪鱼油,胶囊成分n-3PUFA-DHA+EPA )4g/d可以升高2型糖尿病患者高密度脂蛋白,同时降低总胆固醇水平;②服用n-3PUFA(金枪鱼油,胶囊成分n-3PUFA-DHA+EPA )4g/d可以降低糖尿病患者C反应蛋白和白介素-6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ω-3脂肪酸强化鸡蛋为原料,分析比较不同烹饪方法对鸡蛋黄中EPA、DHA及胆固醇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烹饪方法(水煮蛋、荷包蛋、煎鸡蛋、鸡蛋糕)加工新鲜鸡蛋,利用气相色谱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鸡蛋黄中DHA、EPA与胆固醇的含量进行检测分析。结果:不同烹饪方法处理后鸡蛋黄中EPA、DHA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失,其中煮鸡蛋中二者的损失率最低;水煮蛋和荷包蛋胆固醇含量略微上升、煎鸡蛋和鸡蛋糕胆固醇含量下降。结论:在4种不同的烹饪方法中,水煮蛋的营养损失最小,为鸡蛋最适合的烹饪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水体浮游植物脂肪酸组成特征及影响因素,对采集于贵阳红枫水库3个采样点的浮游植物脂肪酸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枫水库浮游植物以蓝藻为主;脂肪酸组成中饱和脂肪酸(SFA)占主导地位,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与二十碳五烯酸(EPA)含量均比较低。水体营养水平能影响脂肪酸组成,富营养化水平越高,SFA含量越高,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与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越低;脂肪酸组成特征能反映浮游植物物种组成,DHA与蓝藻呈显著负相关(R=-0.87,P0.05,n=6),DHA含量越高的水体蓝藻含量越低;部分PUFA含量与蓝藻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89,P0.05,n=6)。  相似文献   

8.
&#  &#  &#  &#  &#  &#  &#  &#  &#  &#  &#  &#  &#  &#  &# 《水生生物学报》2013,37(6):1133-1144
二十二碳六烯酸(C22:6n-3,DHA)对甲壳动物生长、蜕壳、性腺发育、免疫保护和抗环境胁迫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探讨饲料中脂肪酸营养与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和耐低氧胁迫的调控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通过单个体养殖试验、生化分析、低氧胁迫及生理指标测定等方法,研究了饲料中DHA含量对中华绒螯蟹幼蟹(初始均重为0.6g左右)成活、生长、脂类组成和低氧胁迫下生理指标的影响,探讨幼蟹饲料中适宜的DHA含量。结果表明:(1)饲料中DHA含量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的成活、生长、蜕壳和肝胰腺指数无显著影响;(2)饲料中DHA含量对幼蟹肝胰腺水分、肌肉水分及总脂含量均无显著影响,但饲料中过量DHA(0.81%)导致幼蟹肝胰腺总脂含量显著升高;(3)幼蟹肝胰腺和肌肉中的DHA均随着饲料中DHA含量升高而显著上升,但DHA相对保留率(组织中DHA与饲料中DHA的比值)随着饲料中DHA含量上升而显著下降,整体上肌肉中各PUFA的相对保留率远高于肝胰腺。无论饲料中DHA/EPA比值如何变化,肌肉中DHA/EPA均小于1,这说明幼蟹肌肉需要更多的EPA;(4)饲料中添加适量的DHA(0.18%0.28%)可以提高低氧胁迫下幼蟹血淋巴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降低其乳酸和丙二醛含量,从而提高幼蟹的抗低氧胁迫能力。综上,中华绒螯蟹幼蟹饲料中适宜DHA含量为0.2%左右。    相似文献   

9.
阿根廷无须鳕(Merluccius hubbsi)是西南大西洋较为重要的鱼种,具较高的商业价值,为底拖网渔业的主要捕捞对象。本研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了阿根廷无须鳕肌肉组织脂肪酸组成,探究各脂肪酸含量,包括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随体长、月份和纬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各类脂肪酸含量高低次序依次为∑PUFA∑SFA∑MUFA;主要脂肪酸包括C22:6n3(DHA)、C16:0、C18:1n9c、C20:5n3(EPA)和C18:0,其中DHA的含量最高,占总脂肪酸含量的35.27%;高PUFA/SFA表明阿根廷无须鳕肌肉可作为PUFA的补充原料;∑SFA和∑PUFA在小体长组个体中(20.1~30.0 cm)的含量较高,特别是DHA和EPA,使得n-3/n-6增加,说明相对较大个体而言,小个体阿根廷无须鳕的营养价值更高;除n-3/n-6外,其余脂肪酸含量均无显著的月份差异;1月最高的n-3/n-6说明肌肉组织在该月份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鱼体各脂肪酸含量随纬度和表温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稀有(鱼句)鲫的脂肪酸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稀有(鱼句)鲫汉源种群和彭州种群全鱼中共检测到3种饱和脂肪酸(SFA),它们是C14∶0、C16∶0、C18∶0.4种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它们是C14∶1、C16∶1、C18∶1、C20∶1.4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它们是C18∶2、C20∶4、C20∶5(EPA)、C22∶6(DHA).SFA 占总脂肪酸的23.63-28.97%,MUFA 占40.73-54.32%,PUFA 占9.96-23.17%,EPA占0.41-1.74%,DHA占0.11-5.37%.EPA 含量一般低于 DHA.UFA(MUFA+PUFA)%>SFA%,且 MUFA%>PUFA%,n-3FA/n-6FA为0.33-0.99.此外还测定了鱼肌、内脏脂肪、肝脏、性腺等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  相似文献   

11.
影响真菌发酵过程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积累的条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刘吉华  袁生 《微生物学杂志》1997,17(4):52-55,26
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fattyacid,PUFA)中的大多数都是生物活性物质的前体,具有抗氧化、抗衰老等作用[13]。如γ-亚麻酸(GLA)是合成前列腺素的前体,人体内缺乏GLA就会引起生理不调、血脂升高、动脉硬化、糖尿病以至癌症等疾病[8,9,15]。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二十碳五烯酸(EPA)等ω-3脂肪酸具有健脑、防治心血管疾病、风湿性关节炎、视力下降、癌症和心脏摔死等作用。尤其是DHA和EPA可以促进胎儿脑细胞发育,婴儿脑细胞生长,促进青少年提高记忆力,防治老年性痴呆,有“脑黄金”之美称。天然的DHA和EPA…  相似文献   

12.
稀有鲫汉源种群和彭州种群全鱼中共检测到 3种饱和脂肪酸 (SFA) ,它们是C1 4∶0、C1 6∶0、C1 8∶0。 4种单不饱和脂肪酸 (MUFA) ,它们是C1 4∶1、C1 6∶1、C1 8∶1、C2 0∶1。 4种多不饱和脂肪酸 (PUFA) ,它们是C1 8∶2、C2 0∶4、C2 0∶5 (EPA)、C2 2∶6 (DHA)。SFA占总脂肪酸的2 3 6 3— 2 8 97% ,MUFA占 40 73— 5 4 3 2 % ,PUFA占 9 96— 2 3 1 7% ,EPA占 0 41— 1 74% ,DHA占 0 1 1— 5 3 7%。EPA含量一般低于DHA。UFA(MUFA +PUFA) % >SFA % ,且MUFA % >PUFA % ,n 3FA/n 6FA为 0 3 3— 0 99。此外还测定了鱼肌、内脏脂肪、肝脏、性腺等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  相似文献   

13.
由于膳食原因,人体摄入ω-6PUFAs/ω-3PUFAs比例过高,脂类代谢严重失衡.鉴于ω-3PUFAs获取困难而且人体无催化ω-6PUFAs向ω-3PUFAs转化的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脱氢酶,本研究体外扩增来源于秀丽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的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脱氢酶基因(fat-l)cDNA,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fat-1,将该基因转染入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激发荧光与RT-PCR方法检测转染pEGFPC1-fat-1细胞表达该基因,气相色谱分析显示该转染细胞中ω-6PUFAs/ω-3PUFAs的比例降低;细胞抑制率实验显示转染细胞的MTT吸光值升高(P <0.05);双染法流式细胞仪分析转染细胞凋亡降低,结果表明fat-1基因即使在高浓度ω-6PUFAs的细胞毒作用下,依然能够发挥将ω-6PUFAs脱氢转化为与ω-3PUFAs的生理功能,抑制3T3细胞凋亡,促进细胞生长增殖,实现了较强的细胞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比较观察不同脂肪酸来源的油脂对LPS诱导的小鼠肠道急性炎症的影响,为重症肠道感染提供肠内营养的数据参考。【方法】: 取12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40只,腹腔注射LPS(3.5mg/kg)24小时后,测量空腹体重,随机分为5组:玉米油组(ω-6脂肪酸),橄榄油组(ω-9脂肪酸),紫苏油组(ω-3脂肪酸),中长链油组(中链脂肪酸),LPS损伤组(灌胃葡萄糖)。根据组别灌胃小鼠,7日后取小鼠腹主动脉血及小肠组织,测定细胞因子水平和TLR4信号通路中相关分子的mRNA表达,并进行小肠组织病理切片观察。研究期间每日测量小鼠体重。【结果】:研究结束时,各组小鼠体重均升高,以橄榄油组和紫苏油组最高,且与LPS损伤组和玉米油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和小肠中TNF-α,IL-1β,IL-6水平及小肠TLR4、MyD88和TNF-α的mRNA表达以中长链油组最低,与LPS损伤组和玉米油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与橄榄油组和紫苏油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小肠组织病理切片结果显示:各组小鼠小肠粘膜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以LPS损伤组损伤最明显,玉米油组次之,橄榄油组处于中等水平,中长链油组与紫苏油组损伤较轻。【结论】:中链脂肪酸、ω-3脂肪酸和ω-9脂肪酸来源的油脂对LPS诱导的肠道炎症的修复作用均优于ω-6脂肪酸来源的油脂和葡萄糖,机制可能为抑制肠道TLR4信号传导途径相关因子表达,减少促炎细胞因子释放。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探讨ω-3脂肪酸对人滋养层细胞(HTR-8/SVneo)侵袭和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本实验设置了不同浓度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处理组,依次为0、1、50和100 μmol/L EPA组;0、1、50和100 μmol/L DHA组。各组HTR-8/SVneo细胞分别用相应浓度的EPA和DHA培养48 h。然后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Matrigel 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使用EPA和DHA处理的HTR-8/SVneo细胞的上清液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6 h,然后检测HUVEC的小管形成能力。通过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HTR-8/SVneo细胞中三结构域蛋白22(TRIM2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1(STAT1)、p-STAT1(Tyr70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和VEGF的表达。结果:与0 μmol/L EPA组或0 μmol/L DHA组相比,50 μmol/L EPA组、100 μmol/L EPA组、50 μmol/L DHA组和100 μmol/L DHA组的OD450nm 、侵袭细胞数量、MMP2和MMP9的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升高(P<0.05)。与0 μmol/L EPA组或0 μmol/L DHA组相比,50 μmol/L EPA组、100 μmol/L EPA组、50 μmol/L DHA组和100 μmol/L DHA组的相对小管长度和VEGF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升高(P<0.05)。与0 μmol/L EPA组或0 μmol/L DHA组相比,50 μmol/L EPA组、100 μmol/L EPA组、50 μmol/L DHA组和100 μmol/L DHA组的TRIM22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升高,而STAT1 mRNA相对表达量和p-STAT1 (Tyr70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降低(P<0.05)。结论:ω-3脂肪酸处理可促进滋养层细胞的侵袭性和血管生成,其机制可能与TRIM22的上调和STAT1活性的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16.
鲢早期发育阶段鱼体脂肪酸组成变化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20  
用气相色谱仪分析了鲢受精卵和仔鱼的脂肪酸组成及其变化。受精卵中共检测到19种脂肪酸;SFA含量最高,其次为PUFA,MUFA最少。SFA中以16C:0为主,MUFA中以18C:1为主,PUFA中以DHA、AA和EPA为主;n-3/n-6为2.45。初孵仔鱼中HUFA因卵膜的脱落而减少,以后逐渐积累;鲢仔鱼具有将18C PUFA转化为长链HUFA的能力;在早期发育阶段,鲢仔鱼主要消耗16C:0作为能量代谢的基质。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分析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抗凝血酶(AT)和炎性因子在急性创伤患者中表达水平及其与血栓形成的相关性。方法:将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90例急性创伤患者纳入观察组,记录其血栓形成率,另将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5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分别检测观察组、对照组及有无血栓形成患者的血清HMGB1、AT和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β(IL-1β)]水平;采用双变量Spearman相关性法检验血清HMGB1、AT和炎性因子与血栓形成的相关性;建立多因素Logistic模型分析影响急性创伤患者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血清HMGB1、AT和炎性因子在急性创伤患者血栓形成中的预测效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HMGB1、IL-6、IL-10、IL-1β水平较高,血清AT水平较低(P<0.05)。与无血栓组比较,血栓组血清HMGB1、IL-6、IL-10、IL-1β水平较高,血清AT水平较低(P<0.05)。急性创伤患者血栓形成与血清HMGB1、IL-6、IL-10、IL-1β呈正相关性,与血清AT呈负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MGB1、AT、IL-6、IL-10、IL-1β均是导致急性创伤患者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HMGB1、AT、HMGB1+AT+炎性因子对急性创伤患者血栓形成的预测值较高,AUC值分别为0.868、0.857、0.912;血清IL-6、IL-10、IL-1β对急性创伤患者血栓形成的预测值一般,AUC值分别为0.761、0.758、0.784、0.767。结论:血清HMGB1、AT和炎性因子与急性创伤及其血栓形成均存在一定关联,可根据其指标水平变化评估并预测急性创伤患者的损伤情况和血栓形成风险。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i)雌鱼体内受精后仔鱼开口前和仔鱼开口后两个阶段氨基酸和脂肪酸的组成变化规律, 采用生化常规方法定量测定并分析了许氏平鲉发育早期的受精卵(FE)、胚胎期(ES)、初产仔鱼(PL1)、前仔鱼期(PL2)、后仔鱼期(PL3)和稚鱼期(J)6个阶段的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特点及含量变动。结果表明: 总氨基酸含量从FE至PL1显著下降, 至PL3显著上升, 至J又显著下降(P<0.05); 游离氨基酸含量以FE最低(12.77 mg/g), 从FE到PL1显著上升(P<0.05), 并在PL1含量达到最高值(92.19 mg/g), PL1发育到J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变化趋势(P<0.05), 游离氨基酸与总氨基酸的比值范围在2.37%—19.66%。在各发育阶段干样中检出碳链长度在C14-C24的29种脂肪酸, 分别为9种饱和脂肪酸(SFA)、9种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11种多不饱和脂肪酸为(PUFA), 受精卵中主要脂肪酸依次为C22:6n-3(DHA)、C18:ln-9c、C16:0和C20:5n-3(EPA)。胚胎期(FE-ES)的脂肪酸利用率顺序为SFA、MUFA、n-6PUFA、n-3PUFA, 主要以C18:3n-3、C18:0、C16:1n-7及C20:5n-3(EPA)作为胚胎期的能量来源, C22:6n-3(DHA)的实际利用率最低(9.71%), 被优先保存下来, C16:0的实际利用量最高(10.94mg/g); 仔鱼内源营养阶段(ES-PL1)脂肪酸利用率顺序为MUFA、n-6PUFA、SFA、n-3PUFA, 主要以C16:1n-7、C18:0、C20:4n-6(ARA)及C18:1n-9c作为开口前仔鱼的主要能量来源, 其中仔鱼对DHA实际利用量最高(18.23 mg/g)。PL1-PL3阶段DHA相对于EPA和ARA被选择性利用; PL3至J阶段ARA相对于EPA和DHA被选择性利用。研究表明: 许氏平鲉仔鱼开口前阶段总氨基酸含量与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趋势截然相反, 胚胎期与仔鱼内源营养阶段脂肪酸利用率和利用量均有所不同, 仔鱼期DHA优先被利用, 过渡至稚鱼期ARA优先被利用。建议在仔鱼开口后添加富含DHA生物性饵料, 仔鱼过渡到稚鱼期在配合饵料中添加ARA营养物质, 防止苗种营养不足, 保证成活率。  相似文献   

19.
3种鲳属鱼不同组织脂肪酸组成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种野生鲳属鱼银鲳(Pampus argenteus)、灰鲳(Pampus cinereus)和中国鲳(Pampus sinensis)样本于2010年3—4月采集于浙江东海海域,用GC/MS法分别对其肝脏和肌肉的总脂和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同时比较了野生和养殖银鲳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3种鲳鱼肝脏总脂平均值(19.95%)显著高于肌肉总脂平均值(11.69%)(P<0.05),灰鲳肝脏和肌肉中的总脂含量显著高于银鲳和中国鲳(P中国鲳>灰鲳;肝脏的脂肪酸种类组成较丰富,MUFA含量中国鲳>银鲳>灰鲳(P<0.05),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灰鲳>银鲳>中国鲳(P<0.05);肌肉中MUFA含量银鲳>灰鲳>中国鲳(P<0.05),PUFA含量3种鲳鱼无显著差异(P>0.05)。EPA+DHA含量在3种鲳鱼肌肉中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中国鲳肝脏未检测到EPA,在灰鲳肝脏和中国鲳肝脏和肌肉中未检测到DHA,而在银鲳肝脏和肌肉组织中EPA和DHA均有分布,DHA含量分别达到13.99%和15.95%;野生银鲳的油酸、EPA和DHA含量显著高于养殖银鲳,PUFA含量是养殖银鲳的1.53倍。由实验结果及与其它经济鱼类相比可知,3种鲳属鱼主要是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在2种组织中平均占53.89%,EPA+DHA含量平均占PUFA的82.54%,这3种鲳鱼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并且银鲳更胜一筹,同时野生银鲳品质优于养殖银鲳,但不失为一种优良的养殖品种。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中链饱和脂肪酸(MC-SFA,MCF组)、长链饱和脂肪酸(LC-SFA,LCF组)、n-6多不饱和脂肪酸(n-6 PUFA,SUF组)和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 PUFA,TUF组)四种脂肪酸对大鼠血清脂肪酸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给予普通日粮,高脂组给予脂肪热量比相同的高脂日粮。喂养10周,每18 d测定空腹血糖(GLU)、血清脂肪酸、血清胰岛素水平,根据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ln1/(FPG×FINS)评定大鼠的胰岛素敏感性。结果10周后,LCF组和SUF组大鼠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它高脂组;LCF组血清胰岛素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CF组、TUF组IS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间血糖无明显差异(P〉0.05)。SUF组、TUF组血清LC-SFA浓度显著低于LCF组(P﹤0.05);TUF组血清(n-3 PUFA)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它高脂组(P﹤0.05)。结论不同类型脂肪酸的高脂饲料对SD大鼠的血清脂肪酸组成和含量有显著的影响,SD大鼠脂肪沉积及胰岛素抵抗程度随血清脂肪酸代谢作用的不同而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