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湿地中的藻类生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从湿地中藻类的种群结构、藻类在湿地中的功能、湿地中的藻类生产力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综述了天然湿地中的藻类生态学研究进展.湿地植物区系主要有附泥藻类、附植藻类、后周丛藻类和浮游植物4种类型,其中常见的是附泥藻类的硅藻、绿藻和蓝藻.藻类最显著的作用是作为湿地食物网中的初级生产者,也作为湿地环境污染的生物指示物.影响藻类生产力的因素有水力学因素、营养、温度、光、大型植物及草食动物和其它动物.未来对藻类的研究应侧重于湿地藻类生物多样性、藻类生物量、生产力、种群组成的环境控制及其相互关系,以及藻类作为水环境及湿地污染程度指标的研究,“基因治藻”也将是未来研究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2.
藻类基因工程的研究技术及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藻类外源基因转移的载体系统、藻类基因的克隆、藻类的遗传转化三方面详细介绍了藻类基因工程的研究技术及方法,综述了藻类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并对藻类基因工程的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藻类外源基因转移的载体系统、藻类基因的克隆、藻类的遗传转化三方面详细介绍了藻类基因工程的研究技术及方法,综述了藻类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并对藻类基因工程的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开鲁盆地白垩纪沟鞭藻类及其它藻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内蒙古自治区开鲁盆地的藻类演化特征,从下到上划分为5个藻类组合,对藻类组合的时代、藻类产出层位的沉积环境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饮用水源藻类污染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章诗芳 《生态科学》2002,21(3):284-286
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形成原因,藻类污染的情况,某水源藻类的种类,导致藻类爆发的限制因子,及不同的藻类对水处理工艺带来不同的危害进行研究。藻类的防治处理有三种措施:强化混凝、投加活性炭、投加高锰酸钾,通过进行净水新工艺的研究,提出藻类防治的设想。  相似文献   

6.
珊瑚藻类对南麂列岛潮间带底栖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南麂列岛潮间带珊瑚藻类对于其他大型藻类和底栖动物的影响, 在南麂列岛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布设了4条潮间带断面, 于2012年5月至2013年2月对其生物状况进行了逐季调查, 分别分析了中低潮区大型藻类、非珊瑚藻大型藻类、底栖动物的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 并计算了大型底栖动物的功能多样性指数Rao's Q。主要结果如下: (1)共采集和鉴定出大型藻类52种, 其中珊瑚藻科藻类有5种; (2)珊瑚藻类在高潮区没有分布, 在中低潮区均占据优势, 占潮间带藻类生物量的68.9%。四季中低潮区大型藻类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范围为1.638-4.044, 非珊瑚藻大型藻类的多样性指数范围为1.495-3.809, 底栖动物为5.289-6.917; 大型藻类的Pielou均匀度指数范围为0.819-0.971, 非珊瑚藻大型藻类的均匀度指数范围为0.830-0.973, 底栖动物为0.967-0.988; (3)大型藻类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的降低与珊瑚藻类优势度的增加相关, 但珊瑚藻类优势度与底栖动物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功能多样性指数均没有显著相关性; (4)底栖动物功能多样性与珊瑚藻类优势度均呈低潮区高于中潮区的变化规律, 但相关性分析表明两者间并无直接联系。推测珊瑚藻类通过竞争占据了其他藻类的生存空间, 从而降低了南麂列岛潮间带大型藻类的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底栖动物则因其自身生活特点而使得珊瑚藻类的扩张未能影响其多样性水平。  相似文献   

7.
喻晓  张修峰  刘正文 《生态科学》2012,31(3):301-305
底栖藻类和浮游藻类之间的竞争关系对浅水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具有重要的影响,双壳类可通过滤食控制浮游藻类,从而改变底栖藻类与浮游藻类之间的竞争结果。论文通过比较放养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蚌处理组)与不放养背角无齿蚌(对照组)系统中底栖藻类、浮游藻类的生物量和优势种等的变化,研究了滤食性双壳类对底栖藻类和浮游藻类间竞争的影响。结果表明,背角无齿蚌可显著降低浮游藻类生物量,提高水体透明度和沉积物表面光照条件,从而显著提高底栖藻类的生物量;背角无齿蚌也改变了浮游藻类的优势种,使优势种由蓝藻转变成硅藻。因此,滤食性双壳类有利于促进浅水生态系统从混水态向清水态转变,本研究结果对富营养化浅水湖泊修复与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藻类发育的许多方面受光的调控,且多种多样的光受体参与藻类的光形态建成过程。本文就近年来藻类光形态建成领域的研究进展简要综述,内容以海洋藻类为主,主要包括光周期、非光周期控制的藻类发育类型,以及藻类的光受体的种类及分子特性,并兼顾与高等植物的相关特性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9.
藻类的光控发育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藻类发育的许多方面受光的调控,且多种多样的光受体参与藻类的光形态建成过程。本文就近年来藻类光形态建成领域的研究进展简要综述,内容以海洋藻类为主,主要包括光周期、非光周期控制的藻类发育类型,以及藻类的光受体的种类及分子特性,并兼顾与高等植物的相关特性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0.
Fe(Ⅲ)对藻类生长及光谱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室内培养实验,研究不同Fe(Ⅲ)浓度处理下太湖藻类叶绿素含量、藻类反射光谱随时间的变化规律。通过导数光谱技术、"红边"光学参数(红边位置)对藻类光谱信息进行定量提取,并与藻类叶绿素含量、藻体Fe(Ⅲ)含量进行相关分析,建立了培养液Fe(Ⅲ)浓度-藻类叶绿素含量-藻类光谱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适宜的Fe(Ⅲ)浓度(18μmol·L-1)有利于藻类生长及叶绿素合成,过高Fe(Ⅲ)浓度(30μmol·L-1)在培养前期能促进藻类叶绿素的合成,但在培养后期会抑制藻类叶绿素的合成,缺铁(0μmol·L-1)使叶绿素的合成受到显著的抑制;不同Fe(Ⅲ)浓度下藻类光谱植被指数(SR705、ND705)、红边位置与藻类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1.
藻类对水体环境变化敏感,其种类和数量与环境因素有密切联系并因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因此藻类常作为河流健康评价的指示生物。水体中的藻类根据生活习性不同分为着生藻类和浮游藻类,在河流健康评价中,以往的工作中有的采用浮游藻类用于河流健康评价,有的采用着生藻类用于评价,但浮游藻类和着生藻类究竟何者用于河流健康评价更适宜,抑或是二者在用于评价的适宜性上没有明显差别,迄今为止未开展过深入研究。选择三峡库区内的两条河流嘉陵江和乌江作为研究对象,于2015年9月,在两条河流上共布设11个研究断面,对嘉陵江、乌江的水环境理化因子、着生藻类和浮游藻类群落进行调查研究,应用着生藻类生物完整性指数(Periphytic algal index of biological integrity,Pe-IBI)和浮游藻类生物完整性指数(Phytoplankton index of biological integrity,Ph-IBI),并结合水体综合污染指数(Comprehensive pollution index,CPI),对嘉陵江、乌江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着生藻类生物完整性评价(Pe-IBI)能筛选出7个核心生物参数(藻类总分类单元数、蓝藻总分类单元数、绿藻总分类单元数、菱形藻比例、优势分类单元比例、香农多样性指数、均匀度)用于河流健康评价,着生藻类生物完整性指数(Pe-IBI)与水体综合污染指数(CPI)具有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并且与水体中总氮、铅含量也有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表明水环境质量越低则着生藻类的生物完整性越差;当采用浮游藻类生物完整性(Ph-IBI)用于河流健康评价时却只能筛选出1个核心生物参数(藻类密度),而且浮游藻类生物完整性指数(Ph-IBI)与水体综合污染指数(CPI)及12个水体环境指标并无明显的相关性。本研究表明,在河流水体中,与浮游藻类相比,着生藻类更能反映水体环境的状况,对河流水体环境的反映更为准确。因此,在以流动水体为特征的河流的健康评价中,采用着生藻类比采用浮游藻类更为适宜。  相似文献   

12.
藻类种质的超低温保存技术已受到广泛的重视。目前已对数千种、株的淡水和海水藻类进行过超低温保存。其中,绝大多数藻类是采用两步冰冻法保存。影响藻类存活的主要因素是两步法冰冻保存程序和藻类自身的抗冻性。鉴定存活率是超低温保存技术中的重要环节。由于两步法保存技术的局限性,玻璃化和包埋脱水法等新技术在某些藻类的种质保存中可能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3.
海草与其附生藻类之间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草床是滨海湿地中重要的生态系统,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出现大面积的海草床衰退,水体富营养化引发附生藻类的大量繁殖是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本文综述了近20年来关于海草与其附生藻类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包括海草床中附生藻类的地位及其积极作用,附生藻类与海草的物质交换关系,附生藻类对海草的影响(主要是光利用限制和营养物质利用限制)。对海草床中海草-附生藻类群落复杂的生态关系提出了研究展望,包括海草与其附生藻类的物质交换机制,海草与其附生藻类对营养物质利用的竞争关系,附生藻类生物量分别对海草可利用光和光合作用能力的削弱关系,海草与附生藻类对海草床初级生产力的贡献随环境因子的变化关系,通过原位观测数据的积累建立海草生长与生物作用的模型等。  相似文献   

14.
藻类种质超低温保存研究概况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藻类种质的超低温保存技术已受到广泛的重视。目前已对数千种、株的淡水和海水藻类进行过超低温保存。其中 ,绝大多数藻类是采用两步冰冻法保存。影响藻类存活率的主要因素是两步法冰冻保存程序和藻类自身的抗冻性。鉴定存活率是超低温保存技术中的重要环节。由于两步法保存技术的局限性 ,玻璃化和包埋脱水法等新技术在某些藻类的种质保存中可能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5.
环境汞污染对藻类的毒性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秦捷  赵文  张鹏 《生物学杂志》2011,28(3):74-76,83
综述了汞污染对藻类的毒性效应及影响因素。水环境中汞主要以元素汞、无机汞和有机汞3种形式存在。藻类吸附汞主要分为胞外的快速吸附和胞内的缓慢富集,在安全浓度内,金属汞对藻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随着浓度增大,抑制藻生长或致死。汞进入藻体细胞后,藻类为了存活会产生一系列保护机制。藻类对汞的排斥和排出作用可能就是对汞耐性的一种重要机制。藻类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减少汞进入藻类细胞,以及通过与其他物质结合汞使其排出胞外。温度、pH、生物学因素等影响重金属对藻类的毒性作用。并就藻类对汞耐性和适应机理、利用藻类修复和监测重金属污染、藻类响应汞胁迫的信号转导途径及其保护机制等未来研究领域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集贤地区早白垩世沟鞭藻类和其它藻类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本文依据黑龙江省集贤地区滨参1井的藻类分布特征,从下到上划分6个藻类组合,探讨了藻类组合的时代,结合微量元素资料对藻类产出层位的沉积环境作了讨论。文中描述3新种,其中沟鞭藻类2新种,绿藻类1新种。  相似文献   

17.
从消费者需求价值特点的视角展开藻类食品市场调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中国藻类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于2017年基于全国813份样本数据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城镇居民以购买本土海带、紫菜等藻类食品为主;主要购买散称和简包装,但消费者普遍认为包装精美的藻类食品质量更好;年长和收入水平较高的消费者对藻类食品在营养保健等方面的诉求更明显;沿海与内陆地区居民的藻类食品消费存在一定差异,但差异并不显著。为了更好满足藻类产品消费需求,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本研究从藻类食品广告宣传、产品包装、研发创新、市场销售及打造差异化品牌优势等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古藻类的研究在古生物学中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一般是保存在前寒武纪和早古生代地层中的藻类化石。“苏联古藻类”这部著作共包括两大部分:(1)震旦纪藻类;(2)寒武纪与奥陶纪藻类。作者是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是研究古杯类和古藻类方面的著名学者。  相似文献   

19.
荒漠生态系统中的先行者——荒漠藻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世界荒漠化日益严重,荒漠藻类的研究与应用受到重视。对荒漠藻类的基础理论研究及应用状况进行了全面的介绍,重点论述了荒漠藻类的群落演替、逆境适应机制和在荒漠化治理中的应用等,并对荒漠藻类今后的研究及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生物加工过程》2009,7(2):62-62
美国Primafuel公司于2009年初宣布将开展国际藻类生物炼制项目,通过整合上游的藻类生产和下游的生物精炼系统,开发创新性的商业化藻类利用技术。该公司的专有过程将有效降低成本,实现藻类利用经济潜力的最大化,生产出一系列高价值产品和可再生燃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