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品系小菜蛾成虫脑突触体 蛋白质磷酸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敏感品系、抗溴氰菊酯品系、抗杀虫双品系和抗杀螟丹品系的成虫脑突触体蛋白质磷酸化进行了研究比较。结果表明:蛋白质磷酸化在各个品系中的表现是不一样的。cAMP和钙加钙调蛋白对不同品系小菜蛾脑蛋白质磷酸化都有不同程度的刺激作用;3种杀虫剂均对各品系小菜蛾的磷酸化反应有影响,杀虫双、杀螟丹表现为抑制,溴氰菊酯表现为加强。这种影响在敏感品系中表现得比抗性品系中要强烈。  相似文献   

2.
利用室内选育119代的抗杀虫和抗杀螟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品系和敏感品系,通过反复回交建立近等基因系。用Operon公司全盛的80个引物对抗杀虫比近等基因系和抗杀螟丹近等基因系小菜蛾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在抗杀虫双近等基因系中3个引物分别产生了1条特异扩增带,2个引物分别产生了2条特异扩增带,1个引物产生3条特异拉增带;在抗杀螟丹近等基因系中,有4个引物分别产生了1条特异扩增带,1个引物产生了2条特异扩增带,在培育近等基因系的多次回交过程中,与抗性有关的遗传因子被逐步换到敏感品系的基因组中,因此可以认为这些特异带与小菜蛾对杀虫双和杀螟丹的敏感性有关。  相似文献   

3.
利用室内选育119代的抗杀虫双和抗杀螟丹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品系和敏感品系,通过反复回交建立近等基因系.用Operon公司合成的80个引物对抗杀虫双近等基因系和抗杀螟丹近等基因系小菜蛾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在抗杀虫双近等基因系中有3个引物分别产生了1条特异扩增带,2个引物分别产生了2条特异扩增带,1个引物产生3条特异扩增带;在抗杀螟丹近等基因系中,有4个引物分别产生了1条特异扩增带,1个引物产生了2条特异扩增带.在培育近等基因系的多次回交过程中,与抗性有关的遗传因子被逐步置换到敏感品系的基因组中,因此可以认为这些特异带与小菜蛾对杀虫双和杀螟丹的敏感性有关.  相似文献   

4.
小菜蛾对杀螟丹抗性遗传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利用室内选育的抗杀螟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品系和敏感品系研究了该品系的抗性遗传形式,结果表明,小菜蛾对杀螟丹的抗性形式为常染色体多基因遗传,并呈不完全显性。该品系对6种常用杀虫剂的抗性谱测定结果表明,对杀虫双有较严重的正交互抗性;对敌敌畏、杀扑磷有低度交互抗性;对溴氰菊酯、灭多威和叶蝉散等药剂无交互抗性。还发现该品系对杀螟丹的抗性与乙酰胆碱酯酶和羧酸酯酶活性无关。  相似文献   

5.
杀虫双和杀螟丹选育对小菜蛾抗药性的形成及其抗性机制   总被引:29,自引:5,他引:24  
陈之浩  刘传秀 《昆虫学报》1993,36(4):409-418
用杀虫双和杀螟丹在实验室以点滴法处理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四龄幼虫,以连续继代药剂淘汰选育其抗药性。至35代,药剂汰选的小菜蛾对杀虫双和杀螟丹的抗药性较选育前正常品系分别提高了51倍和25倍。其抗药性的形成发展均呈S形,可认为已成为抗性品系。以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及有机氮等11种杀虫剂测试抗杀虫双小菜蛾品系和抗杀螟丹小菜蛾品系对常用药剂的敏感度结果表明:对杀虫双、杀螟丹和杀虫环之间有较严重的正交互抗性;对敌敌艮、马拉硫磷和杀螟松有轻微交互抗性产生;对溴氰菊酯、氯氰菊酯、氯菊酯和灭多威、久效威等药剂更加敏感,呈负交互抗性。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法测定表明,抗药性产生与特异性酯酶的形成有一定关系。用比色法和酸度法测定,抗性品系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降低,羧酸酯酶(CarE)活性无差异。加增效剂Pb和SV1:于四龄幼虫表皮,对抗杀虫双小菜蛾晶系分别有6.28及1.45倍的增效作用;对抗杀螟丹小菜蛾品系分别有4.85及1.39倍的增效作用,可见多功能氧化酶(MFO)为小菜蛾抗杀虫双和抗杀螟丹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6.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抗杀虫双、抗杀螟丹的两个小菜蛾品系的酯酶同工酶研究结果表明:小菜蛾对杀虫双和杀螟丹的抗性与特异酯酶同工酶的形成及部分非特异性酯酶同工酶活性的变化有关;杀虫和杀螟丹在选育小菜蛾抗性的过程中过程中对其酯酶同工酶的影响有很大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7.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抗杀虫双、抗杀螟丹的两个小菜蛾品系的酯酶同工酶研究结果表明:小菜蛾对杀虫双和杀螟丹的抗性与特异性酯酶同工酶的形成及部分非特异性酯酶同工酶活性的变化有关;杀虫双和杀螟丹在选育小菜蛾抗性的过程中对其酯酶同工酶的影响有很大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弄清楚不同番茄品种对番茄刺皮瘿螨Aculops lycopersici (Massee)的抗感性程度,通过田间调查、室内盆栽接螨和离体培养等方法,考察了12个番茄品种(系)(多茸毛类YZ618和YZ619;少茸毛类YZ419, YZ507和YZ504;野生品系YZ7和YZ5 叶黄类YZ401;常规品系YZ406,YZ412,YZ413和YZ515)上番茄刺皮瘿螨的种群发育情况。结果表明:番茄刺皮瘿螨在不同番茄品种(系)上的种群密度有明显差异,野生品系YZ7及多茸毛品系YZ618和YZ619上较低,少茸毛品系YZ504,YZ507和YZ419较高。不同番茄品种(系)可能是通过影响螨的存活率和产卵能力来影响在品种(系)上的种群发展。离体培养观察发现,番茄刺皮瘿螨的存活率在少茸毛品系YZ504和YZ507上最高,其次是品系YZ419,野生品系YZ7上最低。在YZ504上的产卵量最大,YZ419和YZ507次之,YZ7最小。根据实验种群参数判断,野生品系YZ7及多茸毛品系YZ618和YZ619感螨程度低,为抗性品系; 少茸毛品系YZ504,YZ419和YZ507感螨程度高,为感螨品系。  相似文献   

9.
中国蛀果斑螟属分类研究(鳞翅目:螟蛾科:斑螟亚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中国蛀果斑螟属Assara Walker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该属有昆虫共11种;突蛀果斑螟As-sara tumidula sp.nov,该种与白斑蛀果斑螟A.korbi(Caradja)相似,两者前翅后缘中部都有一白斑,但新种沿前翅前缘仅有一块白色区域,雄性外生殖器抱器瓣末端略微膨大,呈指状,阳茎端基环两侧臂锥形,雌性外生殖器第8腹节的长大于宽,后表皮突达第8腹节前缘,囊导管端部1/3加宽;蔺江蛀果斑螟A.linjiangensis sp.nov,该种与仓白蛀果斑螟A.palliaella Yamanaka在外形上相似,但前翅有3个黑色圆点,亚外缘线模糊,雌性外生殖器的后表皮突仅达第8腹节后缘,囊突新月形;苍白蛀果斑螟A.pallidella Yamanaka,中国新纪录种;井上蛀果斑螟A.inouei Yamanaka,中国新纪录种;芒果蛀果斑螟A.seminivalis(Turner)中国新纪录种寄主是芒果Mangifera indicaL.和银叶树Heritiera littoralis Aiton;白斑蛀果斑螟A.korbi(Caradja)取食鸦胆子Rhus javanica(L.)上的五倍子;丽江蛀果斑螟A.incredibilis Roesler;黑松蛀果斑螟A.funerella(Ragonot)寄主为黑松Pinus thunbergii Parl;松蛀果斑螟A.hoeneella Roesler寄主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台湾蛀果斑螟A.formosana Yoshiyasu取食栓叶安息香Styrax suberifolia Hook.et Arn,上蚜虫的虫瘿;白缘蛀果斑螟A.albicostalis Walker。文中编制了中国蛀果斑螟属的分种检索表,并提供了新种和新纪录种的外生殖器特征图,研究标本包括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南开大学生物系。  相似文献   

10.
作物抗逆性基因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6东京国际生物工程博览会以来,作物抗性品种越来越受到极大关注。作物抗性基因工程的研究十分迅速,已在作物抗虫害、抗病害和抗除草剂等方面取得了不少转基因植株,有的建成了品系。本文着重介绍作物抗虫害、抗病毒害、抗除草剂等抗性基因工程的新进展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万航宇  钱海涛  董辉  丛斌 《昆虫知识》2007,44(4):545-548
对2种昆虫病原线虫(芫菁夜蛾线虫Steinernema feltiae Filipjev和嗜菌异小杆线虫Heterorhaditis bacteriphora Poinar)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25℃下,在大蜡螟Galleria mellonella L.幼虫体内完成1个侵染周期芫菁夜蛾线虫Otio品系需220~230h,嗜菌异小杆线虫15-2品系需200~210h。15-2品系比Otio品系具有较强的繁殖力。2种线虫侵染大蜡螟幼虫的温度范围均为20~30℃,在此温度范围内,Otio品系的侵染力和运动能力均强于15-2品系。当土壤含水量(w/w)为5%~15%,线虫的侵染活性最高,随湿度降低线虫的侵染活性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2.
从豆野螟分布、发生为害及综合防治等几方面综述了该虫的研究进展.气候因子、豆类品种、栽培耕作制度及天敌是影响豆野螟发生的主要因素.在防治方面,主要是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开始受到重视.在综述基础上,探讨了豆野螟今后研究的内容和重点.  相似文献   

13.
斯氏线虫对皮暗斑螟控制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报导了应用科学斯氏线虫属(Steinernema spp.)8个品系室内外控制木麻黄皮暗斑螟的试验结果。通过对8个线虫品系在不同温度下皮暗斑螟的侵染力测定,筛选出Steinernema feltima Agriotos及Steinernema feltima,Beijing为最佳品系,能寄生低、中、高龄幼虫及蛹,3-4天幼虫死亡率达100%;温度20~30℃不影响线虫对寄生的致死效果,只是致死速度不同,在25℃时侵染力最强;以100条侵染期线虫/害虫为最适剂量。林间以200条线虫/ml的Steinernema feltiae,Agriotos及Steinerneama feltiae,Beijing两品系线虫液喷洒虫巢,皮暗斑螟幼虫的平均致死率分别为72.0%、69.9%。  相似文献   

14.
封面照片     
正照片示在寄主植物面包果Artocarpus altilis(桑科)上的黄翅绢野螟Diaphania caesalis(鳞翅目:螟蛾科)高龄幼虫。该虫幼期钻蛀取食危害菠萝蜜A. heterophyllus、榴莲蜜A. champeden、面包果A. altilis等菠萝蜜属Artocarpus多种热带经济作物。本期报道了黄翅绢野螟生物学特性及田间种群动态研究(pp. 63-72)。照片由王  相似文献   

15.
用溴氰菊酯选育抗敌百虫淡色库蚊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陈文美 《昆虫学报》1990,33(1):14-20
将室内选育成功的抗敌百虫淡色库蚊Culex pipiens pallens Coq.品系(RD)分为二个分系,一个不再用敌百虫处理,称之为RD衰退品系(RD139-x),34代后对敌百虫的敏感度增加了10倍,对溴氰菊酯的敏感度无显著变化.另一分系改用溴氰菊酯选育,命名为Rde品系,53代后对溴氰菊酯抗性达200倍左右,对敌百虫敏感度上升约10倍,对DDT的交互抗性高达118倍,对马拉硫磷、杀螟硫磷的敏感度与敏感品系(SEN,上海昆虫所保存)比较也有上升,呈负交互抗性现象.用高剂量溴氰菊酯处理幼虫、也证明Rde在20分钟内麻痹率比敏感品系低,可见抗性机制主要是抗击倒因子(Kdr).但增效醚(Pb)对溴氰菊酯明显增效,可见mfo酶也起重要作用,推测抗性为多因子遗传.  相似文献   

16.
《环境昆虫学报》2014,(1):51-57
室内培育出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 (Hendel)的敏感品系和抗阿维菌素品系(AvR90),抗性品系对阿维菌素的抗性是敏感品系的113.12倍。克隆出桔小实蝇抗阿维菌素品系和敏感品系中编码GABA受体基因5′端序列1053 bp,发现AvR90品系与敏感品系的该片段的碱基有一个差异(A496T),但其推导的氨基酸相比没有位点发生突变。  相似文献   

17.
小菜蛾对苦皮藤素抗性选育及交互抗性测定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敏感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经苦皮藤素20代的抗性选育,其抗性增长21.57倍。选育的小菜蛾抗性品系对杀虫双、杀螟丹和叶蝉散分别有4.63、4.11和3.71倍的交互抗性;对溴氰菊酯、氯菊酯、氯氰菊酯分别有0.22、0.01和0.26倍的负交互抗性。高抗杀螟丹、杀虫双小菜蛾品系对苦皮藤素无明显交互抗性,而高抗溴氰菊酯小菜蛾品系对苦皮藤素有3.61倍的交互抗性。  相似文献   

18.
用改进的蛭石萝卜苗法饲养小菜蛾,以点滴法处理对杀虫双、杀螟丹两种药剂淘汰选育的小菜蛾抗性品系和不以药剂处理的敏感品系的各项生物学特性与同期田间种群比较,各品系间差异不显著,均没有生长发育和繁殖上的不利情况.5年来药剂淘汰选育,杀虫双品系至F_(85)代其抗性增长178倍;杀螟丹品系F_(80)代其抗性增长87倍,均已形成高抗品系.两个抗性品系经停止药剂淘汰选育后5代,抗性倍数分别从167倍降至57倍和74倍降至16倍,说明这两个抗性品系的抗性是不稳定的,在没有药剂选择压力的情况下,开始几代抗性下降较快,当下降到一定水平后抗性便比较稳定,似乎很难恢复原有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抗螟性鉴定是转基因抗虫玉米研发的重要一环。本文主要就转基因玉米BT799对亚洲玉米螟的抗性展开评价,同时测定了BT799植株组织中Cry1Ac蛋白的表达量。【方法】采用了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室内生测和田间人工接虫鉴定3种方法。【结果】转基因抗虫玉米BT799组织中Cry1Ac蛋白含量分别为768.0 ng/g(蛋白/鲜叶重)和1 452.8~2 978.5 ng/g(蛋白/花丝、苞叶或幼嫩籽粒干重)。田间心叶期接虫条件下转基因抗虫玉米BT799和CC-2XBT799表现高抗亚洲玉米螟。室内取食转Cry1Ac基因玉米不同组织的亚洲玉米螟敏感幼虫7 d后的存活率为0~37.5%,取食非转基因对照的存活率为89.9%~100.0%。亚洲玉米螟不同抗性品系取食郑单958K组织的存活率以Cry1Ie抗性品系最低,其次是Cry1F抗性品系,均显著低于取食对照郑单958,Cry1Ac抗性品系最高,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结论】转Cry1Ac基因玉米BT799对亚洲玉米螟有很高的杀虫作用和良好的田间抗螟性。  相似文献   

20.
赤眼蜂种质资源的描述规范及重要指标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国家战略需求,本文制定了松毛虫赤眼蜂、玉米螟赤眼蜂、螟黄赤眼蜂、甘蓝夜蛾赤眼蜂、广赤眼蜂、卷叶蛾赤眼蜂和稻螟赤眼蜂共7种赤眼蜂的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质量控制标准,并按照规范对40个赤眼蜂品系(地理种群)进行了标准化整理和数字化表达。描述和测定了赤眼蜂种质资源的护照信息、标记信息、基本特征特性描述信息、图像信息、种质保存信息和共享方式共100多项指标,并对雌成虫寿命、羽化率、性比、产卵历期和产卵量(寄生能力)等重要指标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赤眼蜂各品系的上述指标均有比较明显的差异。这为筛选优良赤眼蜂品系提供了重要依据,并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