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城中心地下约7米深处,发现了被维苏威火山掩埋着的一座城市。这座城市有街道、广场、市场、商店、面包房和洗衣房。在火山封闭层内,所有建筑物都保存得十分完好。大约在26年  相似文献   

2.
辽西白垩纪庞贝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临海水湛蓝的那不勒斯海湾,北靠巍峨峻峭的维苏威火山,肥沃的土地盛产葡萄和橄榄,生活富足而悠闲,民风佻达而奢靡,这是1900多年前的庞贝城。庞贝城位于罗马东南,由于风景秀丽而吸引当时众多罗马上流人士来此修建别墅,当时城内居民约为20000人,是一个富足而繁华的城市。然而,公元79年8月24日,离庞贝城约10公里的维苏威火山突然喷发,火山灰与有毒的气体弥漫城内,来不及逃出的居民悉数遇难,  相似文献   

3.
小资料     
《化石》2002,(2)
有史料记载的火山给人类文明史造成的重大破坏公元前79年 ,维苏威火山爆发 ,埋藏了那不勒斯的古罗马庞贝等两座繁华的城市 ,造成了约16000人死亡。1815年 ,印度尼西尼的坦博拉火山爆发 ,92000多人被掩埋于火山灰之下 ,牲畜和庄稼的损失无法统计。1883年 ,位于爪哇和苏门达之间的卡拉卡坦火山腾起的数百公尺高的火山灰瞬间埋没了36000人 ,爆炸声传至4000公里之外 ;培雷火山 ,位于马提出尼克岛上 ,1902年爆发 ,它引起的热风冲入圣埃尔城 ,30000人死亡。只有两位居民活了下来 ,其中一人是在厚墙内的监狱…  相似文献   

4.
通过单次饲喂高浓度茚虫威药液以及连续饲喂亚致死浓度茚虫威药液进行染毒,记录和分析急性慢性经口毒性试验中,意大利蜜蜂的中毒症状和死亡情况;测定慢性毒性试验中意大利蜜蜂每天药液消耗量,并计算危害商值进行初步风险评价。结果表明,98%茚虫威原药对意大利蜜蜂的半致死剂量48 h-LD_(50)为0.399μg a.i./bee,每日半数致死剂量240 h-LDD_(50)为0.0233μg a.i./bee/day,其中慢性毒性试验中1.66 mg a.i./L处理组的意大利蜜蜂死亡率在144 h之后呈现显著性的增加,240 h达到70%,且该处理组意大利蜜蜂的摄食量为17.6μL,少于对照组和其他处理组。此外,茚虫威根据目前推荐使用剂量计算出的危害商值基本大于50。茚虫威对意大利蜜蜂急性毒性(48 h)是高毒,存在较高的风险;亚致死浓度在144 h后会对意大利蜜蜂造成较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5.
六种杀虫剂对棉铃虫的毒力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新型杀虫剂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田间种群的毒力效果,从中筛选出高效农药种类,为当前棉铃虫防治中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在室内采用点滴法,测定了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虫酰胺、茚虫威、溴虫腈、甲维·茚虫威对4个地理种群棉铃虫3龄幼虫的毒力效果;并比较了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对2-5龄幼虫的毒力作用。【结果】6种杀虫剂对3龄幼虫的毒力效果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氯虫苯甲酰胺甲维盐甲维·茚虫威溴氰虫酰胺茚虫威溴虫腈;不同地理种群对茚虫威的敏感性差异最大,其次依次为甲维·茚虫威、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虫酰胺、甲维盐和溴虫腈。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对2-4龄幼虫均具有较好毒杀效果,但氯虫苯甲酰胺对5龄幼虫的毒效明显优于甲维盐。【结论】氯虫苯甲酰胺和甲维盐是当前防治棉铃虫的首选农药,且氯虫苯甲酰胺对高龄幼虫毒杀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陈勇 《化石》2008,(1):14-14
9月5日,在阿根廷萨尔塔省的高山考古博物馆,一具名叫"少女"的木乃伊首次展出. 这具印加女孩干尸,是1999年一支考古队在安第斯山脉海拔约6700米的尤耶亚得火山山顶上所发现.连同这具干尸一起出土的,还有一具6岁女孩干尸和一具7岁男孩干尸.  相似文献   

7.
张超 《化石》2021,(1):39-42
2018年美国夏威夷基拉韦厄火山喷发,伴随着火山喷发出来的还有一种绿色的宝石——火山喷发结束后,在街道和海滩边都出现了大量的橄榄石,人们惊呼火山下起了绿色"宝石雨"。同样在夏威夷的帕帕柯勒海滩,整个海滩因为覆盖大量的绿色橄榄石,而被誉为"绿宝石"沙滩。这些绿色的宝石都是从哪里来的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绿色宝石——橄榄石。  相似文献   

8.
几种常见杀虫剂对玉米草地贪夜蛾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地贪夜蛾是一种刚入侵我国的世界性迁飞害虫,严重威胁玉米生产安全。本试验选择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激健、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5%甲维盐微乳剂、150 g/L茚虫威悬浮剂、25%甲维·茚虫威水分散粒剂、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6个处理开展了田间防控草地贪夜蛾的试验。结果发现,施药后1 d,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速效性最好,校正防效高达89.24%;药后3 d,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校正防效最高为94.35%,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及其与激健、甲维盐复配处理校正防效均在85.00%以上;药后7 d,仍以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校正防效最高达96.38%,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及其与激健、甲维盐复配处理校正防效均在90.00%以上,150 g/L茚虫威悬浮剂、25%甲维·茚虫威水分散粒剂校正防效相对略低。本试验首次采取药剂复配和加入激健助剂防控草地贪夜蛾,对延缓害虫抗性、减少农药使用、降低农药残留、科学防控草地贪夜蛾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火山大爆发对长白山东坡历史植被演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距今800年前,长白山火山曾发生大规模喷发,性质为普林尼式喷发。长白山火山大爆发主要分为两个规模较大的喷发期和火山喷发柱垮塌事件以及其后的若干次小规模喷发,火山喷发释放的大量火山碎屑物在强劲偏西风的作用下主要沉积在长白山东坡,使这一区域的植被数次被毁灭。目前,长白山东坡自下至山上林线是长白落叶松林,与其他坡向的植被差异明显,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火山喷发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泥炭层和火山灰中的花粉孢子分析及炭化木鉴定来还原历史植被,将历史植被的变化同火山活动联系起来,从大时间尺度探讨火山喷发前后长白山东坡植被变化以及火山喷发对植被变化的影响过程,阐明现时长白山东坡的长白落叶松林是火山喷发后形成的过渡性植被群落。  相似文献   

10.
本文所描述的材料系本所东疆地层队1977年及作者1981年采自新疆哈密南东雅满苏地区。该区石炭纪地层十分发育,化石丰富。珊瑚已被俞建章等(1978)、菊石已被王明倩(1981)作过描述,但腕足类尚未报道。本文所描述的新疆大长身贝(Xinjangipro-ductus gen.nov.)产自雅满苏以东4km 石灰窑南,下石炭统雅满苏组顶部。相当俞氏等所称第四岩性段——灰岩夹碎屑岩段,亦即王明倩所划分的碎屑岩灰岩夹泥灰岩段。化石产于火山碎屑岩中的生物碎屑灰岩透镜体内。虽属种单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测定湖北草地贪夜蛾田间种群对4种杀虫剂的敏感性,并对杀虫剂靶标Ace-1,VGSC和RyR的基因型和突变频率进行检测,以明确湖北草地贪夜蛾田间种群药剂敏感性现状,进而指导田间科学用药。【方法】采集湖北黄冈、武穴、咸宁和荆州4个地区玉米田中的草地贪夜蛾幼虫,采用浸叶法测定其对氯虫苯甲酰胺、乙基多杀菌素、茚虫威和甲维盐4种杀虫剂的敏感性;提取4个种群80头个体的单头总RNA合成cDNA,利用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获得目的基因片段,根据序列比对和测序峰图分析,确定Ace-1,VGSC和RyR的基因型和靶标突变位点的突变频率。【结果】生测结果表明,湖北这4个田间种群的草地贪夜蛾幼虫对氯虫苯甲酰胺、乙基多杀菌素、茚虫威和甲维盐均比较敏感,敏感性从高到低依次为:甲维盐乙基多杀菌素氯虫苯甲酰胺茚虫威。分子检测结果表明,湖北草地贪夜蛾这4个田间种群Ace-1基因在A201S, G227A和F290V位点均存在抗性杂合突变,且在F290V位点检测到抗性纯合突变,而VGSC和RyR两个基因均没有检测到靶标位点突变。【结论】湖北草地贪夜蛾4个田间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乙基多杀菌素、茚虫威和甲维盐这4种杀虫剂均较敏感,但这4个草地贪夜蛾田间种群均携带有对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抗性基因,存在潜在的抗性风险,田间防治建议少用或不用该类杀虫剂,同时需要进一步加强抗性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2.
《生命世界》2005,(8):25-25
意大利神经学家以刚刚孵化出的小鸡作为研究对象,让这些小鸡在两个电脑屏幕中进行选择——一个屏幕显示的是由移动的点组成的行进中的母鸡,而另一个屏幕则显示了一只用点构成的围绕一个固定轴旋转的母鸡,或是一些随机移动的点。在这一  相似文献   

13.
由中华放射学会、意大利神经放射学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中国——意大利神经放射学研讨会最近在上海举行。来自上海及江浙等地的近100位同道参加研讨活动。神经放射学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门亚专业学科,随着CT和MRI等影像学设备的逐渐普及和性能的提高,对神经系统的发育、解剖和病理的认识水平亟待提高。为此,主办单位组织中、意两国专家进行学术研讨,以期推动我国神  相似文献   

14.
苏铁杉属(Podozamites)曾经许多学者研究,认为其可能属松柏纲植物,有人将其置于独立的目和科中,即苏铁杉目(Podozamitales)、苏铁杉科(Podozamitaceae)中。事实上它只是一个形态属,包括外形相同的类似属类,区分种颇为困难;我国以往发表的有关该属资料,几乎全是依据叶的外形来定名的。苏铁杉果属(Cycadocarpidium),一般认为是苏铁杉属的生殖器官。但迄今为止,在世界上很少见到该两属在一起连生或共存的化石标本,而大都是以单独状态保存的。笔者报道该二属化石在同一标本上伴生出现——即大量的线叶铁杉(Podozamites schenkii Heer)和三个完整苏铁杉果的果穗化石,在晚三叠世发现,无疑进一步阐明了这二个属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及它们的地层意义。  相似文献   

15.
小麦族花序的起源和族间亲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狐茅亚科中的花序存在着圆维——总状——穗状三种典型形态和中间型组成的系列,暗示着花序演变的某些线索。具圆锥花序的种所发生的生态变化和具穗状花序的种所发生的返祖现象,表明该亚科中花序演化的主流方向是简化。小麦族的穗状花序由雀麦族辐射状圆锥花序和相应的总状花序衍生而来。它们的小穗排列方位规律相同。黑麦草属穗状花序与羊茅属扁平状圆锥花序小穗排列规律一致。与小麦族,雀麦族不同。黑麦草属与羊茅属一起为狐茅族成员。此外,幼苗形态的迹象进一步表明:雀麦族是小麦族的近缘族,建议两族合称小麦族系或超族;狐茅族、燕麦族、翦股颖族和虉草族均为小麦族的远缘族,建议合称为狐茅族系或超族。  相似文献   

16.
药膳是中国传统中医药知识与烹调经验相结合、寓医于食的产物,既将药物作为食物,又将食物赋予药用的功效,食助药威、药赖食发,使膳食既具营养成分,又具防病治病、保健强身、延年益寿的功效。兰花药膳更有其独到之处,其药性温和、不燥、不热,大都具有滋阴润肺、生津...  相似文献   

17.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克罗齐(Benedetto CROCE,1866-1952)意大利哲学家、历史学家设计源起南昌江中集团的委托,以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  相似文献   

18.
在植物细胞中,细胞核以及具DNA的细胞器——质体和线粒体,在结构上通常各具自身的被膜而独立存在。关于核与这两种细胞器以及两种细胞器之间通过外膜的连接在一些植物中已有报道。最近,Yu和Russell在烟草中发现了细胞核中存在线粒体的现象。本  相似文献   

19.
非洲新发现的“东非人”(Zinjanthropus)化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9年7月17日非洲怯尼亚内罗毕(Nairobi)柯林东博物馆(The CoryndonMuseum)的李基(L.S.B.Leakey)夫人在坦噶尼喀的奥铎威峡谷(Olduvai Gorge)地方,发掘 F.L.K.I 地点时,发现了一具认为是属于人科的化石头骨(图1)。埋藏在该地点第一层上界之下约6米深处。化石已碎成多块,但是可以粘结成一具几乎完整的头骨。在同一处还发现了很好的一层“居住层”,其中有前舍利-阿舍利文化的工具以及破碎  相似文献   

20.
化学防治是世界各地防治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的主要方法。选择对小菜蛾各发育阶段高效的杀虫剂有助于很好地控制这一害虫。本研究用浸叶法测定了茚虫威和六伏隆对小菜蛾卵、幼虫和成虫的毒性。茚虫威和六伏隆对小菜蛾卵的LC50值分别为201.40 和 37.32 mg/L。茚虫威和六伏隆对3龄幼虫也有很好的毒性(茚虫威的LC50 为 4.82 mg/L; 六伏隆的LC50 为1.48 mg/L)。对成虫的毒性结果表明, 这两种杀虫剂对成虫均没有理想的毒性(茚虫威的LC50 为845.20 mg/L; 六伏隆的LC50 为3 438 mg/L)。根据计算的LC50值, 六伏隆对小菜蛾卵和幼虫的毒性比茚虫威高, 但是茚虫威对成虫的毒性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