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藏茴香中挥发油提取工艺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试验通过正交设计对藏茴香中挥发油提取工艺条件进行筛选,其结果表明不粉碎药材,加10倍量水,浸泡1小时,前回流0.5小时,提取5小时挥发油提取量最多  相似文献   

2.
正匀试验法优选赤芍总甙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正匀试验,以赤芍总甙浸膏得率,赤芍甙含量为指标,优选赤芍总甙制备工艺的最佳条件,即选用80%乙醇,总量为14倍量,热回流2次,每产1.5小时。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选参附丹强心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以出膏率和丹参素钠含量考察水提工艺条件。结果:水提取的最佳工艺为药材用8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3h。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70%,搅匀,静置24小时,滤过,回收乙醇至无醇味。3批验证结果,出膏率18.81%,丹参素钠含量23.06mg/g。结论:上述实验结果可作为参附丹强心颗粒的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4.
为开发并优化高乌头(Aconitum sinomontanum)中有效成分高乌甲素及冉乌头碱的提取工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高乌甲素及冉乌头碱含量,以二者综合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优选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优选工艺为药材粉末加10倍量的80%甲醇及2%药材量的浓盐酸,在75°C下回流提取6小时。经验证,优选所得的工艺稳定可行,可作为高乌头活性成分提取的新工艺。  相似文献   

5.
为开发并优化高乌头(Aconitum sinomontanum)中有效成分高乌甲素及冉乌头碱的提取工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高乌甲素及冉乌头碱含量,以二者综合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优选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优选工艺为药材粉末加10倍量的80%甲醇及2%药材量的浓盐酸,在75°C下回流提取6小时。经验证,优选所得的工艺稳定可行,可作为高乌头活性成分提取的新工艺。  相似文献   

6.
以浸膏得率、最低抑菌浓度(MIC)值和最低杀菌浓度(MBC)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试验,对黄芩等三味中药有效物质提取工艺进行研究。优选出黄芩等三味中药的最佳提取工艺为:黄连粗粉80%乙醇浓度(8倍量),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1.5 h;黄芩粗粉55%乙醇浓度(10倍量),95℃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2 h;虎杖粗粉60%乙醇浓度(5倍量),95℃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2 h。在最佳提取工艺研究下,黄连、黄芩和虎杖三种提取物浸膏对无乳链球菌的MIC值分别为26.04、5.20、15.60 mg/m L,MBC值分别为26.04、6.50、31.25 mg/m L。此提取工艺操作简便,稳定可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7.
选择提取次数、溶剂倍数、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以提取浸膏量及三种主要活性物质(紫花前胡苷、异欧前胡素、羌活醇)含量为考察指标,探讨羌活药材活性成分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工艺。在首先考察单因素对提取效果影响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出羌活药材活性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加6倍量9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提取时间为1 h。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江南卷柏提取物的石油醚脱脂工艺。以残渣穗花杉双黄酮提取量和石油醚浸膏得率为参考指标,采用HPLC进行定量分析,通过正交试验法优选脱脂工艺。最佳脱脂工艺为用6倍量石油醚回流提取2次,每次提取时间1h。该脱脂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9.
优选乌梅等三味具有抗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活性中药的有效物质提取工艺。以浸膏得率、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实验,综合考虑溶剂浓度、料液比、提取次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等影响因素,对三味中药有效物质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研究。优选出的最佳提取工艺为:黄连粗粉70%乙醇浓度(8倍量),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2 h;乌梅粗粉95%乙醇浓度(10倍量),90℃加热回流提取1次,每次8 h;虎杖粗粉60%乙醇浓度(6倍量),90℃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2 h。最佳提取工艺下,黄连、乌梅和虎杖三种提取物浸膏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MIC值分别为15.60、10.40、15.60 mg/m L,MBC值分别为26.00、18.20、15.60 mg/m L。  相似文献   

10.
优选乌梅等三味具有抗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活性中药的有效物质提取工艺。以浸膏得率、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实验,综合考虑溶剂浓度、料液比、提取次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等影响因素,对三味中药有效物质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研究。优选出的最佳提取工艺为:黄连粗粉70%乙醇浓度(8倍量),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2 h;乌梅粗粉95%乙醇浓度(10倍量),90℃加热回流提取1次,每次8 h;虎杖粗粉60%乙醇浓度(6倍量),90℃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2 h。最佳提取工艺下,黄连、乌梅和虎杖三种提取物浸膏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MIC值分别为15.60、10.40、15.60 mg/m L,MBC值分别为26.00、18.20、15.60 mg/m L。  相似文献   

11.
刘绍华  程菊英   《广西植物》1990,10(4):372-375
用酸浸提、酒精沉淀法,从桔皮中提取果胶,通过正交设计分析,获得最佳得率的工艺条件。即果胶浸提液的酸度为pH2,反应时间2小时。沉淀果胶的酒精浓度为50%,其得率是12.6%。  相似文献   

12.
甘肃棘豆草中苦马豆素的提取分离工艺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肃棘豆草为试验材料,通过工业酒精热回流提取、水提取和酸水提取3种工艺提取其中的总生物碱,总生物碱经硅胶柱层析分离后减压升华得到,并比较了3种工艺对甘肃棘豆中总生物碱得率和苦马豆素得率的差异。结果表明,3种工艺总生物碱平均得率和苦马豆素平均得率依次分别为7.91、6.79、6.22 mg/g和18.61、12.22、6.23μg/g,由此确定工业酒精热回流为提取苦马豆素的最佳提取分离工艺。  相似文献   

13.
蛹虫草中虫草素、虫草多糖综合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以蛹虫草为材料.采用超声波水提法、超声波醇提法、水热回流法和醇热回流法4种提取方法选择虫草素和虫草多糖的最优提取办法.并用正交试验方法考察水热回流法中提取温度、提取次数、提取时间、料液比4个因素对虫草素、虫草多精综合提取效率的影响.以确定从蛹虫草中综合提取虫草素、虫草多糖最佳工艺。结果表明.水热回流法是提取虫草多糖和虫草素的最优提取方法.其最佳工艺条件为:用10倍量的水于80℃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90min。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虎杖中大黄素的提取纯化工艺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条件为因素,分别设计了三个水平,对大黄素的提取工艺进行正交试验。结果:大黄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虎杖药材加85%的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8倍量的溶剂提取1.5 h。结论:应用该提取工艺得到的大黄素的质量分数不低于10%  相似文献   

15.
杜仲药用有效成分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为优选杜仲的提取工艺条件 ,本实验以杜仲提取液中氯原酸的含量和浸膏得率为指标 ,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设计法 ,筛选影响杜仲提取工艺的因素 ,探索最优的提取工艺条件。实验证明合理的提取方法为 :12倍 6 0 %的乙醇回流 3次 ,每次 2小时 ;所得杜仲提取物中氯原酸含量为 8 72mg/g生药 ,浸膏得率为 2 0 6 8%。  相似文献   

16.
葛根素提取及其抑菌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湘西葛根为实验材料,选取水、甲醇和95%的乙醇作为提取溶剂,索氏提取法提取其葛根素。以提取率为指标,综合提取工艺中加入量、提取时间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筛选出乙醇提取工艺,最佳参数为每次加入10倍量、回流提取时间3.5h。用滤纸片法研究葛根提取液对大肠杆菌等8种常见食品腐败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各种菌体的抑菌效果为: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假丝酵母青霉,对青霉无抑菌作用。各种菌的抑菌效果与浓度的关系为,葛根素浓度升高,抑菌效果增强。  相似文献   

17.
以总黄酮的提取率为考察目标,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对重瓣臭茉莉根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以25倍量80%乙醇,在80℃下回流提取90 min。重瓣臭茉莉根中总黄酮的平均质量分数为2.68%。此优化工艺简单可行且稳定高效,可作为重瓣臭茉莉根中总黄酮的优选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18.
甘草浸膏制备新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甘草浸膏的制备多采用水回流法,生产周期长,溶媒用量大,甘草酸收率低。本研究以含氨0.5%的10%乙醇溶液作萃取剂,采用连续提取工艺,甘草酸收率可达11%以上,较水回流法提高约8%,提取时间缩短近一半,液固比从14:1降低至6:1,而且产品内在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考察赤牡妇炎胶囊中黄藤药材的提取纯化工艺的方法,优选最佳的提取纯化工艺条件。以盐酸巴马汀提取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优选黄藤提取工艺,以盐酸巴马汀提取率为指标,采用碱沉盐析法优选黄腾纯化工艺。黄藤最佳提取工艺为:加6倍量0.3%硫酸溶液浸泡提取3次,每次24 h,将提取液调pH至12,加氯化钠适量至盐析浓度为10%,静置24 h;最佳纯化工艺为:将黄藤粗提物粉碎,加30倍85%乙醇回流提取30 min,滤过,回收乙醇至15倍量,静置48 h,滤过,滤渣干燥即得。采用此工艺可达到黄藤药材提取纯化的目的,该方法操作简单,为其工业化生产应用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黄芩药材中黄芩苷的酶解条件和黄芩素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以样品中黄芩素的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对影响酶解的温度、时间和药材粒度进行考察;以黄芩素的提取率为指标,经正交实验优选乙醇浓度、用量、回流次数和时间。得出如下较理想的酶解条件和提取工艺:黄芩药材粉碎至10~20目,加水6倍,于60℃保温10 h;酶解后的黄芩药材加8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 h。黄芩素的提取率大于70%,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