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陵山区的药用娱蚣是少棘蜈蚣,此种动物资源潜力很大,可供充分开发利用。本文报道了湖南常德、石门等9个县市药用蜈蚣的收购量和资源量,并对尚未精耕的非农业山区或林地的蜈蚣资源开发提出几点意见。该项资源开发与市场活动具有相关性,而且蜈蚣药的需求量不大是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文内介绍了我国蜈蚣资源的分布与鉴别药用蜈蚣的特征,以供药检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2.
蜈蚣的药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蜈蚣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之一。近年来,蜈蚣的药用研究正在逐步升温,本文从蜈蚣全虫浸提物的药效,虫体的化学组成和蜈蚣毒的生物活性等方面综述了蜈蚣的药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早在三百八十多年前,在他的《本草纲目》中,曾对蜈蚣的药用价值作了记述并附有图版。其中金陵版本(1596)的蜈蚣图与目前的药用种类相似,但是江西版本(1603)蜈蚣图在目前的药用种类中尚未得到充分证实。 我国为地道的蜈蚣药材产地,在国外,特别是东南亚国家享有较高的声誉。以蜈蚣炮制的  相似文献   

4.
两种药用蜈蚣的简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两种药用蜈蚣的简介张崇洲,王克勤(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100080)(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关键词少棘蜈蚣,多棘蜈蚣,区别蜈蚣,迄今常用的多足动物名称,在最早记载它的《广雅》里写为“吴公”。蜈蚣作为一味动物药在我国最古老的药典《神农本草经...  相似文献   

5.
都安县位于广西僮族自治区西北部的河池专区境内,是一丘陵低山地区,也是广西药用蜈蚣的主要产地。当地群众和基层医药人员利用这味药用动物炮制外用的“蜈蚣油”和内服的“蜈蚣酒”,并用于配制种种汤剂和丸剂。  相似文献   

6.
少棘巨蜈蚣的化学组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刚  冉永禄 《动物学研究》1991,12(3):319-322
在我国蜈蚣作为药用已有数百年历史,在《本草纲目》等古代及现代医药书籍中多有描述。  相似文献   

7.
最近我们在沌口区召开了捕捉蜈蚣的现场会。经该区领导同志和捕捉蜈蚣有经验的老农介绍和座谈,总结出一种“挖窝诱捉蜈蚣”的方法。据搬运工人陶天才同志介绍,1973年他利用业余时间,挖了二百多个窝子,半个月就捉蜈蚣九百多条。 一、蜈蚣特性 蜈蚣是多足纲动物,在中药上有解毒、镇惊的作用。我省特产,畅销国内外。清明到谷雨季节是蜈蚣经过冬眠苏醒后捕食活动的时间。它的特性是喜潮湿,  相似文献   

8.
1978年6月15日至8月15日,在浙江省舟山地区岱山县药用蜈蚣饲养试验场,我们对少棘娱蚣(Scolopendra subspinipes mutilans)的生殖方面作了一次调查;除调查其产卵日期和  相似文献   

9.
蜈蚣是名贵的中药,在临床上应用历史悠久。蜈蚣的药效主要是其毒素,多用于抗肿瘤,解痉,治疗结核、烫伤和各种疖毒,无名肿毒等症。在炮制上各家有异,但以焙干入药为多见.笔者在当“赤脚医生”时采集到的祖传秘方,即用桐油浸泡蜈蚣治疗各种疖毒,无名肿毒及水火烫伤,并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桐油蜈蚣的制法:取桐油500ml,活蜈蚣5~10条,置于一个瓶子内浸泡10~15天,使蜈蚣毒充分被释放出来,达到药用的目的,用后拧紧瓶盖,以免药油表面硬结。元泡有臭味,但不影响疗效,仍可使用。若无桐油、用茶油也可。2 一般资料:本组病员42例,均为成人,其中急性指头炎15例,下肢急性蜂窝组织炎8例,其他疱疮类17例,水烫伤3例,火烧伤2例(Ⅰ—Ⅱ~0),面积为5%以下,一般连续用药3天,一天2  相似文献   

10.
白藤(C.tetradactylus)是热带野生植物,主产区是印度尼西亚。我国的主产区是广东省,其绝大部分又产于海南。一九五七年以前,海南红白藤最高年收购量达九万多担。但是,由于近年来需求量不断增加,加上从六十年代开始,乱砍滥伐,使野生资源逐年减少,红白藤的收购量不断下降。一九五七年为83700担,一九六七年为46800担,减少了将近一半。一九七七年为35100担,到了一九八一年,收购量仅有26700担。为此,如何保护野生藤  相似文献   

11.
传统中医药发展与濒危药用野生动物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未铭  赵德怀 《四川动物》2006,25(3):523-525
中医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系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当代中医药发展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既面临许多机遇,也面临着来自濒危药用野生物种保护等诸多方面的压力。在此基础上,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药用野生动物资源的现状,初步分析了导致野生动物濒危的原因,提出了可持续利用的我国中医药发展的基本原则,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我国中医药发展与濒危药用野生动物保护协调的几条措施。  相似文献   

12.
卢国栋 《四川动物》2006,25(1):123-125
生化分析显示,蜈蚣体内含有多种氨基酸、小分子肽、甾醇、脂肪酸等各类活性物质,这可能是医典所载其主治中风、破伤风、恶疮、肿瘤、癣、蛇咬等的药学基础。本文从古代、现代的中医药典籍、文献中总结了六个方面的临床应用,还较为系统全面地阐述了药用蜈蚣的栖息环境、行为与食性、繁殖与个体发育等方面的野外及人工环境下的生物学特性与生态行为表现,以资现代中医药建立医疗模式和药源基地参考。  相似文献   

13.
蛇在香港     
香港各报前不久刊登了港府渔农处公布的数字:1988年香港人吃了21.4万条活蛇和10万公斤冻蛇肉,如果按500多万香港市民平均的话,蛇的消费量在全球恐怕是数一数二的。在我国、吃蛇已有2000多年历史了,初时多为药用,只取蛇胆,后来一些风湿患者试用蛇肉配以祛风除湿的中药煎服,疗效显著,使食蛇者逐渐增多。到了清朝末年,广东的蛇店试用蛇肉佐以各种配料运用不同的享调方法,烧出色、香、味俱全的各类蛇宴,使食蛇者越来越多。确实,蛇肉不但营养丰富,而且具有医疗价值。据中医文献记载,蛇类属强身壮体之食品,性  相似文献   

14.
日本矿业公司与山印酿造公司、九州大学药学部、农学部共同开发了药用人参的无性系苗的大量生产法.山印酿造公司从田间选出抗病性、连作抗性、高产性的药用人参,日本矿业公司用组织培养增殖其种苗.预定在1992年开始试销.药用人参的种苗市场是每年1000万株.销售目标100万株(销售额1~2亿日元).最初开始销售耐病性苗.但  相似文献   

15.
蚂蚁拾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治虫能手 蚂蚁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动物之一,其祖先与恐龙生活在同一个时代,距今约1亿年之久。别看这小小的生灵很不起眼,可也是一个治虫能手。1对蚂蚁和它们的子孙,1年中能消灭1.2亿只虫卵和15万条毛虫。此外,它还能在其他方面为人类作出有益的贡献。 佳肴 妈蚁在我国已有3千年的食用和药用史。据古籍记载,西周时,天子的专用食品中就列有蚂蚁。《礼记》中说,有官吏专门为天子  相似文献   

16.
中国药用真菌概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药用真菌是具有保健和治疗疾病作用的一类真菌,我国药用真菌资源丰富,而且是利用真菌治病最早的国家,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药用真菌将在医学领域发挥愈来愈大的作用,具有很大的开发潜能。介绍了我国现阶段报道有药用价值的主要种类,概述了药用真菌的主要化学成分以及生物功效,并展望今后我国药用真菌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广西植物》2009,29(6)
<正>五十年前的1959年,在这块质朴的土地上,广西药用植物园的前身广西药物研究所试验场诞生了,我们的基本任务是种植中药材和粮食。半个世纪的变迁,广西药用植物园沿着一条艰辛的荆棘路,栉风沐雨,日新其貌,聚翠凝碧,终于使荒野变成绿海药园。  相似文献   

18.
运用分子辅助的形态分类学方法对分布于我国浙江省温州市南麂岛(模式标本产地)的伞形蜈蚣藻Grateloupia corymbcladia Li et Ding和亚栉状蜈蚣藻G. subpectinata Holmes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 (1)伞形蜈蚣藻藻体直立, 紫红色, 软骨质, 高15—30 cm。主枝扁平, 末端延长为亚扁形, 宽2—5 mm。藻体主枝两侧分布有小羽枝和1—2回羽状分枝; 辅助细胞生殖枝丛类型为Grateloupia型(5cpb-4auxb型), 四分孢子囊十字形分裂产生, 以上特征与亚栉状蜈蚣藻一致。(2)在实验室条件下培养亚栉状蜈蚣藻和伞形蜈蚣藻的雌配子体, 观察到二者的孢子发育类型均为“间接盘状体”型。(3)基于rbcL和COⅠ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 6个伞形蜈蚣藻样本之间无碱基差异, 与亚栉状蜈蚣藻无碱基差异, 形成独立的进化枝。基于以上结果, 确定伞形蜈蚣藻与亚栉状蜈蚣藻为同一种。根据优先法则, 将伞形蜈蚣藻作为亚栉状蜈蚣藻的同物异名。  相似文献   

19.
兽类资源指的是毛皮兽、食用兽、药用兽、香料动物、实验动物和观赏动物. 毛皮兽黄鼬毛皮年产量250万张左右,鼬獾毛皮50-70万张,赤狐、豹猫、麝鼠、旱獭、松鼠等年产皮毛均在10万张以上. 药用兽过去年产麝香1700多公斤,相当于年捕杀30-40万头麝,现在麝的数量已明显下降.穿山甲  相似文献   

20.
秦巴山区野生草莓资源及其研究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岭、巴山山区是我国野生果树的集中分布区,也是草莓属(Fragaria)植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其年收购量居全国前列。当前国内外对野生草莓的系统研究报导尚少,深入开展对秦巴山区野生草莓资源的研究不仅对推动我国对“第三代果树”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