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晋南棉区农作物种类较为单纯,麦棉面积近90%左右。以往棉铃虫二、三代主要集中在棉田为害,一代主要在麦田和春性杂草上发生。近年来棉田塑膜覆盖技术广泛应用,有些地方已达总棉田的60~80%以上。棉田生态条件的变化,促使棉花生长发育加快,可能诱使棉铃虫一代在棉田发生。1984~1986年对此进行较系统观察和研究,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棉铃虫的发生规律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我省广大贫下中农,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积极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大搞以间作套种为主要内容的种植革命,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粮棉产量迅速增加。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变,害虫的发生也有明显变化,有的受到抑制,有的则发生严重。棉铃虫是属于发生严重的一类,是当前棉花增产的主要障碍之一。 解放初期,我省棉铃虫主要集中在局部丰产棉田,自1957年以后,发生面积逐渐扩大,虫量增加,为害日趋严重。据成安县15年资料记载:1953年棉铃虫发生面积仅占植棉面积的0.26%,1958年扩大到57.1%,1970年以后基本扩大到全部棉田。1958年第二代棉田百株卵量仅21粒,百株幼虫4头,1973年百株卵量增加到278粒,严重地块达千粒以上,百株幼虫增加到118头,比1958年分别增加了13.2倍和29.5倍。同时,麦类、豆  相似文献   

3.
棉花黄萎病是真菌病害,病原菌为大丽轮枝菌(Vertillium daliae),因致病力不同可分为不同的致病类型或生理小种。据统计,黄萎病对棉花的危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1993年是我国棉花黄萎病大发生的一年,发病面积约占全国棉田的一半以上。尤其是北方棉区受害更重,重病棉田棉花病株率在80%以上,其中落叶成光秆的病株率高达50%,损失皮棉达1亿公斤。新疆棉区由于种植面积不断扩大(2000年皮棉总产占全国的1/3以上),引种不规范和  相似文献   

4.
1975年我们利用赤眼蜂防治棉田三代玉米螟兼治四代棉铃虫获得了良好效果,1976年全大队放蜂面积扩大为1,160亩,其中防治棉田三代玉米螟兼治四代棉铃虫600亩,1977年又增达1,416亩,防治棉田三代玉米螟兼治四代棉铃虫为757亩,先后放蜂三次,每次每亩放蜂一万头左右。在三代玉米螟发生期放蜂于玉米诱集带上,第二、三次放蜂于棉花上,每隔三天放蜂一次。经调查夏玉米诱集带上玉米螟的卵寄生率达100%,棉花上玉米螟的卵寄生率为91%。1976年  相似文献   

5.
棉小造桥虫(Anomis flava F.)是棉花蕾铃期暴食性害虫之一。近年来随着棉田面积的扩大和雨量的增加,棉小造桥虫发生也随之扩展。现将研究结果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为了充分利用土地潜力,我区粮、棉套种面积逐年扩大。在新的耕作制度下,有些粮棉病虫的发生为害,也起了相应的变化。特别是棉麦连年套种,秋季在棉垄里套种小麦,明年春季又在麦垄里套种棉花,土地不能翻耕,这就给柿红蜘蛛安全越冬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而早春套种的小麦又是越冬棉红蜘蛛的丰富食料和繁殖场所。过去我区已被控制下去的棉红蜘蛛,这几年在棉麦套种的社队又有所回升,为害面积逐年扩大。而且套种棉田棉红蜘蛛的发生为害与一般平作棉田不一样,平作棉田的越冬代成虫先从地头、地边、垄沟、井台、坟头等场所,由点到面传播,呈波浪形扩散,因此在棉花幼苗期为害极轻,经过点片防治或结合治蚜,基本上就能控制下去。但是,在套种棉田苗期受害早,发生普遍,面积大,虫量多,如防治失时,在麦收后就会迅速蔓延到大面积粮、棉作物上为害。  相似文献   

7.
<正> 为了掌握棉田益、害虫自然种群的动态及药剂对天敌杀伤情况,有效地防治棉田害虫,提高生产的经济效益,1983年特进行本项试验。 方 法 一、棉田害虫天敌自然种群动态调查 将肥力中等的供试棉田一亩,划分成面积相等的40个小区,1983年4月16日用棉种(供试品种为鲁棉一号)量1%的3911拌种,17日播种,出  相似文献   

8.
我区棉田盲错主要是绿盲蝽LyguslucorumMayer-Dur和中黑盲格AdelphocorissuturalisJakovlev。以往在露地棉田中,两虫3、4月孵化,在营信、营子等越冬寄主上繁殖1~2代后,于5月中上旬至6月上中旬才迁入棉田为害。两虫均以成、若虫刺吸棉汁,为害棉株的嫩头、嫩叶、花蕾和幼钩等部位,造成董、铃大量脱落,破头破叶和枝叶丛生,是棉花蕾铃期的主要害虫。自1982年起,我区采用地膜植棉新技术,并逐年扩大面积。随着寄主生境的改变,棉田育格的发生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逐渐成为地膜棉田苗期的主要害虫。据观察,地膜棉破膜出苗后生长点即…  相似文献   

9.
边缘效应对棉田害虫和天敌种群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比较了棉田中间棉株与边缘棉株上害虫、天敌的种群动态,分析了边缘效应对棉株-害虫-天敌能量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棉田边缘棉株上第2代棉铃虫幼虫发生量比其中间棉株高出1.94倍;第3代棉铃虫发生量比棉田中间要低62.12%;第4代棉铃虫比中间棉株高12.5%。棉田边缘棉株上苗蚜发生量比棉田中间要高出1.09倍,伏蚜和秋蚜的数量比棉田中间分别低97.73%和37.70%。棉田边缘棉株上捕食性瓢虫、蝽类、蜘蛛和寄生性天敌的种群数量低于棉田中间的数量,分别为棉田中间的73.81%、35.79%、52.90%和39.11%;棉田边缘棉株上害虫群落多样性高于棉田中间,而天敌群落的多样性低于棉田中间;棉田边缘的光能利用率和生产力比棉田中间的值要高。  相似文献   

10.
麦田玉米螟产卵与幼虫为害习性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由于麦套棉田面积增加,一代玉米螟已成为棉花苗期的一种重要钻蛀性害虫。我所于1987~1988年对玉米螟在麦株上的产卵和幼虫为害习性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一)发生为害情况 玉米螟一年发生3代,麦套棉田主要以一  相似文献   

11.
不同灌溉条件下棉叶螨的种群动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不同灌溉方式(滴灌和沟灌),以及在滴灌条件下,不同灌水量和不同灌水时期处理下,新疆棉花主要害螨——土耳其斯坦叶螨(Tetranychus turkestani)的发生动态。结果表明:不同的灌溉方式和不同灌水量都对棉叶螨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沟灌棉田有利于棉叶螨的发生,滴灌棉田不利于棉叶螨的发生;滴灌条件下,水量过高或过低的棉田均有利于棉叶螨的发生,叶螨发生盛期早于常规水量棉田,数量也高于常规棉田叶螨数。不同灌水时期对棉叶螨的发生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2.
广东全省棉田普遍发生翠纹金钢钻,阳江县平岗农场,1957年数百苗棉田,被害很严重,蕾铃被害率达95—100%,是广东棉区威胁最大的害虫之一。因此我们进行了生活史和防治试验的研究,兹分述如下: 一、生活史观察 1958年在石牌本所棉田设置虫场饲养,从4月12  相似文献   

13.
沈进松 《昆虫知识》1997,34(2):73-75
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Hubner)是苏北盐垦区主要的棉花害虫常年发生量较大,尤其近年来发生量逐年加重,对棉花生产威胁极大。本人根据江苏省黄海农场1978年以来的历史资料,探讨棉铃虫在苏北盐垦区的发生特点,现总结如下。1发生世代与时间棉铃虫在苏北盐垦区常年发生4代,l代大多在棉田外为害,2~4代均在棉田内为害。特早发生年份,也有部分1代卵产于地膜棉田。1993年地膜棉田1代百株累计产卵对粒。如果8~9月份温度高,棉田内幼虫、蛹的发育进度快,也会出现不完全的5代。1994年8~9月份温度比常年高1.2℃,棉田内出现第5代棉…  相似文献   

14.
冯成玉  李昌华 《昆虫知识》1991,28(4):215-217
通过1987~1988年对棉田二代玉米螟危害损失测定,表明棉花蕾花期的二代螟害对棉花产量与产值无明显影响。具体表现在螟害株单株结铃数、铃重、衣分及棉花品级等均无明显下降。二代螟害所造成的断株虽比对照健株单株皮棉下降12.24%,但断株的紧邻棉株具有与断株产量下降数相近的增铃补偿作用。由此根据当地历年棉田二代玉米螟发生情况及目前药剂防治费用等,在提出棉田二代玉米螟防治指标为蛀茎率42.13%的同时,提出正常年份对棉田二代玉米螟可不予防治或在早发棉田内实行兼治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5.
玉米螟是棉田的一种主要害虫。本文对玉米螟幼虫的危害株在棉田中的分布型及抽样技术作了初步调查研究,现简报如下。一、调查地点与方法1984年8月在上海县萃庄、华潜两乡10块棉田,约9亩地面积内,共调查4,345个样方,每个样方有棉株9棵。每块田边缘均种植大豆,采用连片检查法,逐株检查每块田内的二代玉米螟危  相似文献   

16.
棉大卷叶虫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棉大卷叶虫(Sylepta derogata Fabricius),当地称卷叶虫、裹叶虫。在安仁棉田发生普遍,以山区发生较重,被害叶10—20%,严重田80%。棉叶被害后,造成棉铃过早吐絮或不能开花结铃,影响棉花产量和质量,是目前棉花生产上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们于1964年、1970年进行了调查。1973年、1974年在棉田定点进行系统观察和研究。兹将调查研究初步结果整理报道。  相似文献   

17.
不同类型棉田棉铃虫天敌功能团的组成及时空动态   总被引:24,自引:5,他引:19  
比较分析Bt基因棉棉田、常规棉综防棉田棉玲虫天敌功能团的组成、数量、时空和多样性的发生动态。主要结果为:Bt棉田比常规棉综防棉田和化防棉田天敌种类分别增加16.3%和54.1%;百株累计捕食性在敌数量分别增加52.8%和176.3%,棉铃虫幼虫寄生蜂数量分别降低42.9%和52.9%;天敌功能团多样性分别增加10.1%和24.1%。常规棉棉田二代、三代棉铃虫幼虫寄生率分别为11.1%-65.0%和4.1%-66.2%,Bt棉田为0.0%-5.0%。就不同类型天敌功能团来说,Bt棉田瓢虫和草蛉的数量比综防棉田分别减少8.4%和5.8%,比化防棉田分别增加34.1%和206.3%;Bt棉田食虫蝽和蜘蛛的数量比综防棉田分别增加180.6%和71.2%,比化防棉田分别增加329.1%和483.7%。棉铃虫捕食性天敌空间生态位发生动态在各类棉田相似。分析认为:Bt棉田有利于保护瓢虫和草蛉,有利于食虫蝽类和蜘蛛类天敌的增殖;Bt棉田棉铃虫天敌群落依次比常规棉综防棉田和化防棉田稳定。不同时期、不同类型棉田的棉铃虫天敌功能团数量和所起的作用不同。6月下旬棉铃虫捕食性天敌控制作用存在“空缺”,7月下旬化防棉田出现天敌控制“空缺”。不同时期捕食性天敌功能团恢复能力有差异。6月底-7月初天敌恢复能力最强,7月下旬,天敌恢复能力最弱。天敌功能团中,瓢虫恢复能力最强,食虫蝽类和蜘蛛类天敌次之。  相似文献   

18.
2002年4~10月,在北京西北旺中国农科院实验园区系统研究了单价转基因棉GK321(CryIAc)和双价转基因棉SGK321CryIAc+CpTI)对棉田主要害虫及其天敌种群动态的影响。试验设三种处理:单价转基因棉田(单价棉田)、双价转基因棉田(双价棉田)和常规对照棉(石远321)田(常规棉田)。在棉花的整个生育期系统调查棉田主要害虫及其天敌的种群数量。结果表明,单、双价棉田棉铃虫的发生数量都显著低于常规棉田;双价棉抗虫性在棉铃虫第2代发生期和单价棉无差异,但第3代发生期双价棉田内棉铃虫幼虫百株累计量比单价棉田减少了36.6%,抗虫性明显优于单价转基因棉。两种转基因棉田内非靶标害虫的发生量明显高于对照棉田的发生量,每种非靶标害虫在双价棉田和单价棉田发生数量多少因种类而异。双价棉田和单价棉田相比,棉蚜、棉叶蝉和棉粉虱的累计发生数量分别减少了33.0%、50.6%和22.7%,前两种差异极显著,后一种差异不显著;棉蓟马和绿盲蝽分别增加了208.9%和18.4%,前者差异显著,后者差异不显著。大多数天敌(包括捕食性和寄生性)在转基因棉田内发生数量显著低于常规棉田的发生数量。双价棉田内的龟纹瓢虫、棉蚜茧蜂和卵形异绒螨比单价棉田分别减少30.4%、42.8%和46.8%,差异均显著;草蛉卵和蜘蛛比单价棉田分别减少20.0%和27.4%,但差异不显著;双价棉田内的中华草蛉和小花蝽分别比单价棉田增加了27.0%和8.9%,前者差异显著,后者差异不显著。所以,单、双价转基因棉相比,对不同天敌的影响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9.
在系统调查棉田捕食性飘虫种数量动态的基础上,应用生态能学的方法,分析并比较了不同插种期、套间作等农业措施对棉田捕食性飘虫控害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棉田飘虫对害虫的摄入量为26.45-70kJ.m^-2,分别占整个捕食性在天敌摄入量的28.30%-47.88%,是棉田捕食性天敌的优势种类;不同类型棉田飘虫对棉蚜的控害系数为5.07%-12.85%,并随着棉花播种期的推后和间套作呈现出下降趋势,它们在棉田生态系统害虫生态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山东豆天蛾的观察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豆天蛾是山东省大豆的主要害虫,全省历年发生面积约有2,000万亩,受害后一般减产20—30%,严重的减产6%以上,甚至颗粒不收。1954年郓城县12区受害大豆5万亩,平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