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些贬低者可能会说日本的某些公司正是为了公共的关系才参加干扰素的尝试。但是许多象协合(Kyowa) Hakko那样的公司都在真心实意地干,它们的目标是在以后三、四年内通过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来大规模地商业生产β和Υ干扰素。在这个领域里,最先进的公司之一协合Hakko公司现在正从发酵和净化这一给人印象深刻的经历中受益——并且在山口县扩增300多英亩的生产设备将要生产更多的干扰素投放市场。  相似文献   

2.
自了解两种干扰素型即α—干扰素和β—干扰素的基因结构以后,现在又成功地了解到人γ—干扰素的基因结构。分子生物学家P.Gray和D.Goeddel在旧金山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所,用基因技术才把这种直到现在还不知道的干扰素基因分离出来,并给予特征说明。现在可以说γ—干扰素在不久后用基因技术就可能大量制造出来,并给医学上供试验用。  相似文献   

3.
包括的内容有:一、产物的产生:1.细胞产物——总论;2.细胞产物的结构与合成;3.淋巴细胞杂交瘤——单克隆抗体的生产与应甩:4.细胞培养中昆虫致病病毒的产生。二、后处理:5.澄清和灭菌;6.动物细胞培养物中的病毒失活;7.培养动物细胞中产物的提纯;8.浓缩;9.病毒分离和亚单位疫苗的制备;10.佑剂;11.配方和贮存。  相似文献   

4.
在讨论Takeda化学公司的“克服某些重组蛋白生产中的困难的努力”时,YukioSugino叙述了大肠杆菌合成的白细胞间介素—2(IL—2)的首次结晶。这大坂Takeda生物工程公司实验室主任、《生物/技术》科学顾问委员会成员Sugino是在一月底本刊召开的“《生物/技术》展望下个十年”讨论会上讲的,约有350名科研工作者和作者和科研管理人员参加了这次秘密会议。  相似文献   

5.
对大规模生产和临床试验干扰素(重组DNA方法制造的)的巨大兴趣已集中在alpha,(α)干扰素并在一定程度上集中在gamma(Υ)干扰素上。目前,重组beta (fibroblaα)干扰素,即抗病毒和癌的干扰素的临床试验,将在与Shell oil公司达成协议之后,用Cetus公司的产品开始进行  相似文献   

6.
口蹄疫疫苗     
1981—1982年度美国科学促进会的Newcomb Cleveland奖已授予某研究组的成员,他们在81年12月4日的“科学”杂志上发表了有关疫苗制备的报告,并报导了疫苗成功地防治了某种由病毒引起的严重的牲畜疾病。  相似文献   

7.
利用位点专一的突变形成技术,在加州埃默里维尔Cetus公司的科学家们已用大肠杆菌生产β-干扰素,与他们早期的克隆相比,稳定性较高,专一活性也高约10倍左右。Cetus公司淋巴细胞活素计划负责人D.Mord在四月鹿特丹召开的国际干扰素生物学会议上报告了这一成果。基于他们在初步试验用遗传工程新方法制成的干扰素中得到的令人鼓舞的结果,该公司于四月中旬就此研制中的新药(IND)向美国食物与药品管理局申请,请求批准对该产品进行临床试验。先前对这一经过修饰的干扰素所做的体外试验和动物试验表明它的抗病毒活性和免疫活性同天然分子极相类似。看来对动物也无毒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蔗糖蜜生产酒精后得到的蒸馏废液来培养Candida和Paecilomyes菌株,生产单细胞蛋白。报导了用两种菌株进行的小型和大型的试验结果以及细胞材料中有关的化学成分,氨基酸、维生素含量和生理价值的数据。在产糖国家中所得到的酒精废液的数量是相当大的。每立方米酒精废液可生产干酵母约15公斤。 培养基的制备:在1升酒精废液中加入2—3.5克硫酸铵和0.2—0.3克磷酸氢铵。每升加入20克琼脂来制备斜面培养基。调P~H4.5—5。培养温度为30℃。  相似文献   

9.
包括的内容有:一,绪论:1.引言 二、细胞培养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2.细胞生物学——基本概念;3.细胞生物——实验;4.细胞生长培养基;5.设备消毒;6.空气消毒;。三、大量细胞培养;7.动物细胞的大批培养和产物;8.动物细胞在连续活动培养基中培养;9.单层细胞生长系统——增殖过程;10.单层细胞生长系统——异型单一过程;  相似文献   

10.
在1984年12月举行的日本细胞生物学会第七届年会上,公布了一项遗传工程新成果:由Kyowa Hakko公司和Kitazato大学组成的联合研究组,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地利用基因并接技术,用大肠杆菌大量克隆了提纯自鲑垂体的生长激素。这项研究是在大约一年前开始进行的。据报道,实验者每隔4天将1微克天然激素注射给当年的虹鳟鱼,连续注射7次,到第40天时测得试验鱼的平均增重为对照鱼的1.6倍(由始  相似文献   

11.
日本三得利公司和宫畸医科大学已成功地用rDNA技术生产被认为能引起肾排泄尿钠的人心房钠尿肽激素γ—hANP。它也有助于降低血压。  相似文献   

12.
全球气候变暖将严重影响中国天然橡胶种植的气候适宜区分布.根据影响中国橡胶种植的5个主导气候因子,即最冷月平均温度、极端最低温度平均值、月平均温度≥18 ℃月份、年平均气温和年平均降水量,基于最大熵MaxEnt模型,利用1981—2010年全国气候数据和RCP4.5情景的气候预估,分析了1981—2010、2041—2060、2061—2080年中国天然橡胶种植的气候适宜区变化.结果表明: 随着未来气候变化,2041—2060和2061—2080年中国天然橡胶的种植气候适宜区范围总体呈北扩趋势,对橡胶树北移有利. 2041—2060、2061—2080年中国天然橡胶气候适宜区总面积较1981—2010年呈增长趋势,高适宜区和中适宜区的面积均有增加趋势,而低适宜区面积呈减少趋势.局部区域气候适宜性发生明显变化:云南的橡胶主产区的适宜区总面积减少,其中,云南省的景洪、勐腊等地将由现在的高适宜区转变为中适宜区,海南岛及广东雷州半岛的橡胶种植高适宜区面积明显增加,在台湾岛出现了新的橡胶种植低适宜区等.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大蓟(Cirsium japonicum)紫外光谱的显著鉴别特征,以快速、准确地鉴别正品大蓟,采用多溶剂紫外光谱法分析福建省不同地区的自采大蓟和市售18批不同厂家商品大蓟在无水乙醇、氯仿及石油醚溶剂中紫外特征差异,并采用主峰值(含肩峰值)及主谷值的均值加方差归纳比较特征。结果表明,自采大蓟在无水乙醇溶剂中表现为“谷—峰—谷—峰”,即在273±3 nm、326±2 nm处的峰值和250±2 nm、298±1 nm处的谷值具有显著鉴别意义;在氯仿溶剂中,表现为“峰—谷—峰”,即在245±3 nm、273±4 nm处的峰值和260±3 nm处的谷值具有显著鉴别意义;在石油醚溶剂中表现为“肩峰—谷—峰”,即在233±3 nm处的肩峰、265±5 nm处的峰值和257±5 nm处的谷值具有显著鉴别意义。紫外光谱的峰谷特征可用于大蓟鉴别。  相似文献   

14.
轮状病毒(RV)外壳蛋白VP7可用作抗原;通过构建植物表达载体,将该抗原基因导入植物细胞,最终在植物细胞中获得抗原蛋白的表达;这种蛋白能保持自然免疫特性,口服能诱发粘膜免疫反应,从而达到对RV的预防作用。干扰素作为一种广谱的抗病毒蛋白质,能对RV引起的肠炎起治疗作用。本提出利用干扰素与轮状病毒表面抗原融合蛋白用于防治轮状病毒腹泻的构想,并对其可行性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日本日挥、关西油漆、三乐三家公司采用固定化耐热酵母与快速发酵组合的酒精生产工艺。以糖蜜为原料发酵生产酒精的这一新工艺比旧法降低2成多。酒精生产成本中,糖蜜原料占了50—75%,因其价格变动大,难以作精确比较。  相似文献   

16.
用合成的办法取代灭活病毒来生产口蹄疫苗仍在广泛地开展。正象其他生物工程公司一样,美国的Genentech公司也在用遗传工程方法生产病毒的多肽VP_1方面投入资金。生产灭活病毒疫苗的主要厂家之一,英国魏尔克姆财团(Wellcome Foundation)对这两种方法都支持,现在已经知道合成肽的一部份在免疫方面是有效的。(见Nature 1.July,P.30)  相似文献   

17.
水库在城市饮用水供给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以南方城市某典型供水水库为研究对象, 研究了8种重金属的水平及垂直分布特征, 分析并评价了重金属的来源、污染程度及其潜在生态危害。数据显示: Hg、As、Pb、Cu、Ni、Cr、Mn、Zn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019—0.128 mg·kg–1, 0.86—4.81 mg·kg–1, 51.2—83.2 mg·kg–1, 2.3—22.8 mg·kg–1, 3.2—98.3 mg·kg–1, 5.2—121.6 mg·kg–1, 233—706 mg·kg–1, 33.7—241.7 mg·kg–1, Pb、Mn、Zn 3种元素全库沉积物平均含量超过广东省土壤元素背景值, Cr、Ni在库尾部大量蓄积。垂直方向上大部分金属的含量随着沉积物的堆积而增加。单因子污染指数、地累积指数均显示水库沉积物受到Mn、Pb、Zn的轻度污染,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显示水库目前处于较低的生态风险。相关性分析显示Cr、Ni极显著相关(P<0.01), 主成分分析显示库区重金属主要来源于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以及库区西北部的水土流失。总体来说, 虽然整体库区处于轻微污染状态, 但库尾部的污染风险不容忽视。在水库的管理过程中, 库区周围的水土流失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应提高水库周围的植被覆盖度, 并减少人类活动对水库的干扰。  相似文献   

18.
基于1996、2002及2010年的遥感影像,借助RS和GIS技术,分析南京市1996—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并采用Probit回归模型定量分析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素.结果表明: 1996—2010年,南京市土地利用变化特征主要表现为耕地和林地面积不断减少,建设用地、园地和草地面积持续增加,综合土地利用变化率呈不断上升趋势,整体处于发展状态;通过对耕地和林地变化的回归分析发现,耕地变化在1996—2002年主要受距最近农村居民点距离和农业人口密度变化的影响,在2002—2010年主要受地均GDP变化、距最近农村居民点距离和距最近道路距离的影响;而林地变化在1996—2002年主要受高程和距最近农村居民点距离的影响,在2002—2010年主要受地均GDP变化、人口密度变化和距最近道路距离的影响.影响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因素早期主要是自然和空间距离因素,而近年主要是社会经济和人口因素.  相似文献   

19.
产HBsAg CHO细胞无血清培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CHO C2 8细胞对培养基中氨基酸利用的基础上 ,对DMEM培养基进行初步优化。再采用统计学正交分析方法 ,在初步优化的DMEM培养基中添加胰岛素、转铁蛋白等促细胞生长因子 ,建立了一种适于CHO C2 8细胞持续用无血清培养基———CHO C2 8 SFM。经转瓶维持实验 ,在CHO C2 8 SFM中维持培养的细胞 ,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Ag)表达水平达到用含 5 %FBS培养液维持的 70 %~ 80 % ,但纯化收率提高 1 0 %以上 ,可用于大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可持续性科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可持续发展是我们时代的主题,也是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自20世纪70年代,尤其是近20年来,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日益频繁地出现在学术文章、政府文件以及公益宣传和商业广告之中.然而,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的科学——可持续性科学——是在21世纪初才开始形成的.该科学在短短的十几年中迅速开拓、不断发展,正在形成其科学概念框架和研究体系.中国是世界大国,是可持续性科学的哲学思想——“天人合一”——的故乡,有必要承担起时代之重任,在追求“中国梦”的同时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并积极参与进而引领可持续性科学的研究和实践.为了帮助实现这一宏伟而远大目标,本文拟对可持续性科学的基本概念、研究论题和发展前景作一概述.可持续性科学是研究人与环境之间动态关系——特别是耦合系统的脆弱性、抗扰性、弹性和稳定性——的整合型科学.它穿越自然科学和人文与社会科学,以环境、经济和社会的相互关系为核心,将基础性研究和应用研究融为一体.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往往因时、因地、 因人而异.因此,可持续性科学必须注重多尺度研究,同时应特别关注 50到100年的时间尺度和景观以及区域的空间尺度. 景观和区域不但是最可操作的空间尺度,同时也是上通全球、下达局地的枢纽尺度.可持续性科学需要聚焦于生态系统服务和人类福祉的相互关系,进而探讨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过程,以及气候变化、土地利用变化和其他社会经济驱动过程对这一关系的影响.我们认为,景观和可持续性是可持续性科学的核心研究内容,也将是可持续性科学在以后几十年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