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鱇[鱼良]白鱼线粒体DNA控制区结构和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用特异性引物对鱇(鱼良)白鱼(Anabarilius grahami)DNA进行PCR扩增,获得了鱇(鱼良)白鱼线粒体DNA控制区基冈全序列(930bp).控制区T、C、A和G碱基组成为29.8%、22.5%、33.0和14.7%.对照其他已报道的鱼类控制区结构,对鱇(鱼良)白鱼控制区结构进行了分析,识别了其终止序列区、中央保守区和保守序列区,找到了终止相关的序列TAS以及保守序列(CSB-F、CSB-D、CSB-1、CSB-2、CSB-3).同时运用DNA分析软件对鱇(鱼良)白鱼一个驯养种群(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珍稀鱼类繁育中心)及两个自然地理种群(江川县明星鱼洞、江川县牛摩村)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两个自然种群存在较强基因交流,未出现遗传分化;人工驯养种群遗传多样性最高,种群复壮程度较好.  相似文献   

2.
《动物学研究》2004,25(6):533-533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杨君兴研究员主持的“鱇Lang白鱼的人工增殖技术和种群恢复研究”,荣获2003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类三等奖。该成果研究人员在对鱇Lang白鱼生物学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探索人工增殖技术和种群恢复途径,不仅将鱇Lang白鱼的天然产卵孵化率从40%提高到86%,  相似文献   

3.
根据1988年11月至1991年3月间野外收集的资料,本文记述了云南抚仙湖鱇(鱼良)白鱼的空间分布、食性和繁殖生物学特性。在此基础上,本文首次尝试从进化的观点出发,结合湖泊环境的演变历史深入一步分析了鱇(鱼良)白鱼生物学特性的形成和演化。研究结果表明,鱇(鱼良)白鱼喜在山泉水口等流水环境产卵及幼体喜居湖泊沿岸浅水区等生活习性属较原始的性状,提示了鱇(鱼良)白鱼的祖先是营溪流生活的鱼类。成体喜居湖泊敞水区中上层、营滤食为主、繁殖季节较长、各产卵群体的产卵时间间隔有明显规律性、繁殖力较低、性比较悬殊等特性则属较特化的性状,这些较特化性状的形成与湖泊环境的总体演变过程密切相关。在性状分析的基础上还进一步探讨了生物学特性的适应意义。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玉溪市水电局、抚仙湖管理局共同承担的“白鱼人工增殖技术和种群恢复研究”项目是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和玉溪市政府拟定的院、市合作项目之一。该项目于 1999年 4月正式启动。为顺利开展本项目的研究 ,以参加单位的有关科技人员的技术骨干 ,成立了“白鱼人工增殖技术和种群恢复研究”实验站。1999年在白鱼产卵种群数量较少的情况下 ,通过实验站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 ,收集白鱼受精卵 43 5kg,成功孵化出鱼苗 70 0万尾 ,孵化率 72 %。鱼苗暂养 5d后放湖。共计放湖 5 73 2万尾 ,暂养成活率 82 %…  相似文献   

5.
can和鱇[鱼良]白鱼分别是抚仙湖的外来鱼类和土著鱼类。本实验比较研究了水体营养状态对二者生长性能的影响。实验鱼养殖在低、中、高三种营养状态的水体中。其中低营养状态水体组又是每一种鱼中、高营养水体组的对照。水体营养状态对can和鱇[鱼良]白鱼摄食率、生长速度、饵料转化效率、蛋白贮积率没有显著影响。不同营养状态水体组实验鱼的体蛋白、脂肪、灰分和能量含量没有显著差异。富营养化对两种鱼生长性能的影响是不同的。特定生长率、饵料转化效率、蛋白贮积率和能量贮积率的种间差异值均随着水体营养状态的提高而加大。与对照组相比,较高营养状态水体中can的摄食率、特定生长率、饵料转化效率、蛋白贮积率和能量贮积率的增加率低于鱇[鱼良]白鱼,或者降低率高于鱇[鱼良]白鱼。实验结果说明,高营养状态对can生长性能的负面影响较大;对于湖泊水体的富营养化,外来鱼类在生长性能方面不一定比土著鱼类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鱇浪白鱼(Anabarilius grahami)种质资源和遗传多样性现状, 采集抚仙湖7个地理群体共计133尾鱇浪白鱼, 基于线粒体D-loop控制区全序列开展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 鱇浪白鱼D-loop控制区序列的A+T含量(62.28%)高于G+C(37.72%); 共发现变异位点40个, 定义单倍型36个, 整体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d)为0.791±0.036, 核酸多样性指数(π)为0.00254±0.00027, 呈“高Hd低π遗传分布”; 抚仙湖西岸各群体(Hd = 0.826—0.846, π=0.00236—0.0031)较东岸各群体(Hd =0.657—0.805, π=0.00204—0.00271)的平均遗传多样性呈现出“西高东低”的分布特征; 其中, 明星鱼洞(MX)群体的鱇浪白鱼单倍型多样性和核酸多样性指数最高, 下坝(XB)群体的鱇浪白鱼单倍型多样性和核酸多样性指数最低; 路岐(LQ)群体与海镜(HJ)群体遗传距离最远(0.00296), 但7个群体遗传分化不显著(Fst=0.01954, P>0.05); 中性检验(Tajima’s D=–1.73617, P=0.03729; Fu’s Fs=–1.64259, P=0.23943)与核酸错配分布均表明抚仙湖鱇浪白鱼群体未经历种群扩张事件。综上所述, 抚仙湖鱇浪白鱼展现出高单倍型多样性和低核酸性的遗传多样性特征, 可能与线粒体进化速度较快有关; 而鱇浪白鱼扩散式生活史及人工增殖放流可能是造成其群体间遗传分化不显著的主要原因。研究利用线粒体DNA开展了抚仙湖鱇浪白鱼遗传多样性现状的初步评估, 为后续鱇浪白鱼种质资源保护及种业开发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杨君兴研究员主持的“白鱼的人工增殖技术和种群恢复研究” ,荣获2 0 0 3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类三等奖。该成果研究人员在对白鱼生物学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 ,探索人工增殖技术和种群恢复途径 ,不仅将白鱼的天然产卵孵化率从 4 0 %提高到 86 % ,而且首次在白鱼的人工授精孵化、饵料培育、驯养繁殖方面获得成功 ;人工孵化鱼苗 15 43万尾 ,培育0 7~ 3 0cm规格苗种 12 71万尾放流湖中 ,从而使 2 0 0 2年抚仙湖白鱼产量得到了恢复性增长 ,扭转了抚仙湖白鱼产量急剧下降的趋势。该成…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鱼用)鱼、青鱼、草鱼和鱇(鱼良)白鱼从囊胚期到原肠期的中期染色体形态变化。在(鱼用)鱼此研究还扩大到尾芽期和二龄鱼肾细胞。结果表明:随着发育的进展,四种鱼的染色体绝对长度都非常显著地减??少,不同染色体减少的比例不都相同,同一染色体减少的情况也不都始终如一。次缢痕的数目也进行性减少,直至全都消失;相伴发生的染色体长度的减少可能是次缢痕减少的一个原因,但肯定不是唯一的原因。从囊胚期到原肠期,青鱼C_1号染色体的短臂也经历过一个从无随体到有随体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9.
中国淡水鱼类人工增殖放流现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随着鱼类资源的持续衰退以及保护水产学的兴起,鱼类人工增殖放流已由传统渔业增殖发展成为特有珍稀鱼类种群恢复的主要技术手段。近年来,我国淡水鱼类人工增殖放流涉及水系多、规模大且种类丰富,取得了显著效果并积累了大量基础资料和经验。为深入开展人工增殖放流基础研究,规范技术并提升生态效益,该文收集整理了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分别从基础理论、塘养种群管理及效果评价等方面阐述人工增殖放流的理论背景,并结合我国"四大家鱼"、中华鲟、胭脂鱼、滇池金线鲃及其他珍稀濒危鱼类人工增殖放流现状,讨论了野外监测和效果评价的作用和意义,提出放流种群遗传局限性、数量和规格权衡以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权衡等问题,旨在为相关研究和人工放流实践提供系统资料。  相似文献   

10.
白鱼线粒体DNA控制区结构和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特异性引物对白鱼(Anabarilius grahami)DNA进行PCR扩增,获得了白鱼线粒体DNA控制区基因全序列(930bp)。控制区T、C、A和G碱基组成为29.8%、22.5%、33.0%和14.7%。对照其他已报道的鱼类控制区结构,对白鱼控制区结构进行了分析,识别了其终止序列区、中央保守区和保守序列区,找到了终止相关的序列TAS以及保守序列(CSB-F、CSB-D、CSB-1、CSB-2、CSB-3)。同时运用DNA分析软件对白鱼一个驯养种群(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珍稀鱼类繁育中心)及两个自然地理种群(江川县明星鱼洞、江川县牛摩村)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两个自然种群存在较强基因交流,未出现遗传分化;人工驯养种群遗传多样性最高,种群复壮程度较好。  相似文献   

11.
卵胎生硬骨鱼褐菖(鱼良)鲉精巢的周期发育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研究了卵胎生硬骨鱼褐菖(鱼良)鲉(Sebastiscus marmoratus)的精巢结构和生殖周期.褐菖(鱼良)鲉精巢属于小叶型.每年8~9月,精巢处于精原细胞增殖期.初级精原细胞分裂增殖,产生次级精原细胞.后者和支持细胞组成精小囊.10月~翌年1月进入精子发生期.精小囊中的生殖细胞进一步发育,逐渐形成精子.2~7月是精子退化吸收期,精巢中仅有初级精原细胞和残余的精子.在生殖季节,精子经由输出管和输精管运至尿殖突,通过体内受精方式送入雌鱼生殖道.  相似文献   

12.
不同流速对鱇(鱼良)白鱼游泳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25℃水温下,采用特制的鱼类游泳行为测定装置对实验鱼在静水和0.1、0.2和0.25 m·s-1流速下的游泳状态、游泳速度、趋流率和摆尾频率等参数进行测定,研究水流速度对鱇(鱼良)白鱼(Anabarilius grahami)游泳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流速组的趋流率显著高于静水组,但不同流速组间的趋流率无显著差别;在0 ~0.2 m·s-1流速范围内,摆尾频率随流速加快而显著增大,但在0.25 m·s-1流速下40 min后摆尾频率显著低于0.2m·s-1流速组;随着流速的增大,主要游泳状态由逆流前进变为逆流静止;在有流速组,顺流而下状态所占时间比例相对其他游泳状态都较少;在逆流游泳的3种状态中,游泳速度均随流速的增加而增大,在顺流而下状态中,游泳速度和水速间无显著相关;游泳速度、摆尾频率和水流速度两两之间均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13.
典型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与恢复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是急需优先抢救的国家重点保护濒危植物。目前,有关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濒危原因及相应解濒技术的研究还非常缺乏,已有的植物种群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理论对极小种群植物并不完全适用,迫切需要研发有针对性的科学理论和保育技术。介绍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典型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与恢复技术研究(2016YFC0503100)"的研究意义、内容、目标及展望。项目拟针对典型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开展保护与恢复技术的研究,拟构建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种群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理论体系,研发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和更新复壮的技术体系,并建立相应的应用技术标准和示范基地,为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为深入研究肿瘤蛋白p53诱导核蛋白1(Tumor protein 53-induced nuclear protein 1, TP53INP1)的结构及其在微囊藻毒素-LR(MC-LR)胁迫下的表达变化,以MC-LR诱导的草鱼(Ctenopharygodon idella)肝脏转录组测序获得的unigenes序列为基础,扩增获得了TP53INP1基因的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MG797689),其中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 ORF)为759 bp,编码252个氨基酸,属于β类型,具有4个PEST结构。氨基酸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 TP53INP1具有较高的保守性,其中与鱇浪白鱼(Anabarilius grahami)相似性最高。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其与鱇浪白鱼(Anabarilius grahami)、斑马鱼(Danio rerio)等鱼类聚为一大支。采用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TP53INP1基因在草鱼各组织中广泛分布,其中,在肝脏和血液等组织中表达丰富,显著高于在头肾组织中的表达(P<0.05)。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分析不同剂量...  相似文献   

15.
人工恢复与自然恢复模式下苔草草丘生态特征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哈尔滨太阳岛草丘湿地为对象,对比了人工恢复与自然恢复下苔草草丘个体和种群的生态特征,并分析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苔草植株生长随时间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5—8月),初期(5—6月)生长迅速,6月达到峰值.人工恢复和自然恢复模式下,苔草草丘个体和种群特征差异显著:自然恢复下苔草叶面积、叶宽、单株鲜重、单株干重、丘墩高度、直径、丘顶面积、丘墩表面积、丘墩体积等苔草草丘个体特征均显著高于人工恢复,人工恢复下苔草草丘密度、盖度、生物量等种群特征显著高于自然恢复,物种多样性无显著差异.土壤含水量、水深、草丘密度、丘间距离是导致2种恢复模式下苔草草丘生长差异的主要因素,自然恢复区土壤含水量、水深、间距均显著高于人工恢复区,对草丘个体的形成和发育具有促进作用,人工恢复区高移栽密度是导致草丘密度、盖度、生物量高于自然恢复区的主要因素.建议未来开展苔草草丘湿地恢复和保护时,应参考自然恢复湿地中草丘的分布特点,适当调整丘间距离(54.22~117.89 cm)和种群密度(1.9~3.1 墩·m-2),同时采取干旱区春季适当补水措施,保持适宜的土壤含水量和水深,促进苔草草丘的生长发育和快速恢复,维持其种群长期健康稳定.  相似文献   

16.
秀丽高原鳅种群生存力分析及最小可存活种群数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秀丽高原鳅(Triplophysa venusta)系金沙江的土著种, 是云南省重要保护鱼类; 由于其栖息水域建设水电站, 加之云南连年干旱, 导致其种群数量锐减。采用漩涡模型对不同生境下的秀丽高原鳅种群生存力进行了模拟分析, 并估算了其最小可存活种群数。结果表明: 灾害是影响种群长期存活的关键因子, 种群繁殖率和性未成熟个体死亡率对种群生存力影响较大, 而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大小则无显著影响; 若连续进行40年的成鱼捕获(2000尾/年), 可使种群在100年内的灭绝概率增至100%, 而若连续进行20年的人工增殖放流(1000尾1龄鱼/年), 可使100年内的灭绝概率降至35.8%。通过模拟计算, 使种群在当前生境下以95%的概率存活100年所需的最小种群数为16000尾。由此可见, 减少灾害发生频率、降低性未成熟个体死亡率、增加繁殖率以及进行人工增殖放流是秀丽高原鳅种群保护与恢复的有效措施。研究为秀丽高原鳅种群保护、渔政管理与人工增殖放流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白鱼线粒体DNA控制区结构和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特异性引物对白鱼(Anabarilius grahami)DNA进行PCR扩增,获得了白鱼线粒体DNA控制区基因全序列(930 bp)。控制区T、C、A和G碱基组成为29.8%、22.5%、33.0%和14.7%。对照其他已报道的鱼类控制区结构,对白鱼控制区结构进行了分析,识别了其终止序列区、中央保守区和保守序列区,找到了终止相关的序列TAS以及保守序列(CSB-F、CSB-D、CSB-1、CSB-2、CSB-3)。同时运用DNA分析软件对白鱼一个驯养种群(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珍稀鱼类繁育中心)及两个自然地理种群(江川县明星鱼洞、江川县牛摩村)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两个自然种群存在较强基因交流,未出现遗传分化;人工驯养种群遗传多样性最高,种群复壮程度较好。  相似文献   

18.
云南李仙江流域水电开发中的鱼类资源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Yang YH  Yang JX  Pan XF  Zhou W  Yang ML 《动物学研究》2011,32(2):188-195
水电工程的开发对江河道鱼类资源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在保护和恢复日益增多的濒危鱼类种群的实践中,孕育和逐渐形成了保护水产学.该文对李仙江流域水电开发与流域内珍稀鱼类异鱲、越鳠、软鳍新光唇鱼和暗色唇鱼人工增殖保护实践中的实施效果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李仙江水电开发与鱼类增殖保护为河流鱼类的增殖保护提供了一个参考模式.但是增殖放流不是简单地一项任务,要保证整个过程得以顺利进行,需要提前进行繁育规划,提前委托,监测和增殖技术研究先行,资源保护与当地经济发展相结合.  相似文献   

19.
黄曲条跳甲人工饲养技术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人工饲养建立实验种群,是开展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Fabricius)各种研究的基础,解决其幼虫阶段的人工饲养技术是建立其实验种群的关键。介绍经改进后的黄曲条跳甲室内人工饲养技术,该方法简单易行,可以方便地获取试虫的不同虫态;采用"小菜苗法"和"萝卜薄片堆叠法"室内饲养黄曲条跳甲幼虫,最高存活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20.
通过文献查阅和访问咨询,结合野外调查,对3种海桑属(Sonneratia)濒危红树植物的资源分布和濒危现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卵叶海桑(Sonneratia ovata Backer)有2个自然居群和3个人工居群,个体数量分别为231和38棵;海南海桑(S. × hainanensis W. C. Ko, E.Y. Chen & W.Y. Chen)有4个自然居群和2个人工居群,个体数量分别为139和11棵;拟海桑(S. × gulngai N. C. Duke & B. R. Jackes)有4个自然居群和3个人工居群,个体数量分别为345和12棵;它们的自然居群更新能力都极差,人工种群也均未见新生个体。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是种群规模急剧减小的直接原因,自身更新困难是种群规模难以恢复的制约因素。因此,建议在天然种群就地保护的基础上,优化迁地保护策略,加强人工辅助育种研究,加快突破育种难题,并科学抚育野外回归种群,以保证其种群的正常更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