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茶多酚对沙土鼠脑缺血后再灌注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蒙古沙土鼠(Gerbil)制作脑缺血后再灌注模型,用化学发光法(Chemiluminscene,CL)测定缺血后再灌注、喂饲茶多酚后脑组织内源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脂质过氧化程度(LPO)及脑组织ATP能量代谢的变化;运用顺磁共振法(ESR)检测了缺血后再灌注过程中产生的活性氧(ReactiveOxygenSpecies,ROS),探讨了脑缺血后再灌注的损伤机制及抗氧化剂的保护作用。在整体模型的研究中表明,茶多酚对沙土鼠脑缺血后再灌注氧化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内源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提高,脂质过氧化程度下降,ATP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32只SD大鼠,采用夹闭双侧颈总动脉30min再灌注24h制作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4组(n=8):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组、Epo组及阳性对照组(尼莫地平),观察缺血/再灌注后血清一氧化氮(NO)和脑组织匀浆中超氧化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脑组织含水量的变化。结果:Epo组血清NO和脑组织匀浆中MDA含量显著下降,SOD活性显著升高,脑组织含水量显著下降,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Epo能减轻脑组织的含水量,减少自由基的生成,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吸氧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采用SOD、MDA测定、电镜及神经行为学检查的方法,观察吸氧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SOD、MDA、神经行为学评分及脑组织病理变化。结果吸氧预处理组SOD活力高于对照组(P<0.05),MDA含量、神经行为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脑组织超微结构损伤均减轻。结论吸氧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天麻酯溶性酚性成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本实验采用线栓法复制了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以神经学评分、脑梗塞体积、脑组织内水分含量、脑组织内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CaMKⅡ)表达作为评价指标,考察天麻酯溶性酚性成分的作用,结果表明天麻酯溶性酚性成分能够明显改善模型动物的神经病学症状,缩小脑梗塞体积,减轻脑水肿,调节CaMKⅡ的表达水平。说明天麻酯溶性酚性成分在防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方面具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5.
高压氧对脑缺血再灌注海马神经元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进一步探讨高压氧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减轻神经元调亡朋而发挥保护作用的机理。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阻断法”前脑缺血模型,对沙土鼠前脑缺血20min后再灌注3d,并用0.15MPa和0.25MPa压力的高压氧治疗(60min/d,连续3d)后,应用免疫组化LSAB方法,观察高压氧对海巴CA1,区神经元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的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3d组海马CA1区大  相似文献   

6.
高压氧对脑缺血再灌注海马CA_1区神经元凋亡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和方法 :应用TUNEL检测技术 ,对沙土鼠前脑缺血 2 0min后再灌注 3d模型 ,用HBO治疗连续 3d。观察HBO作用下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变化 ,研讨HBO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疗效及其机理 ,为临床应用HBO治疗疾病提供理论依据。结果 :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 3d后海马CA1区大量神经元凋亡 ,HBO治疗组凋亡细胞数明显减少 (P <0 .0 1) ,并以 0 .2 5MPaHBO治疗组为佳。结论 :HBO治疗对海马神经元损伤有保护作用 ,减少神经元凋亡 ,为高压氧治疗缺血性损伤的疗效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7.
脑是人体对缺氧最敏感的器官,脑缺氧后会导致局部脑组织受损,当缺血脑组织恢复血流供应后,其损伤反而加重,即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 H2S)是一种气体信号分子,同时也是新型的内源性神经调节物。不同浓度的H2S对神经元的作用有所不同。低浓度的H2S可通过抗氧化应激损伤、抑制炎症反应、抑制细胞凋亡、减轻脑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调节细胞自噬等多种途径,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发挥重要的保护作用,为临床诊治相关疾病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就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H2S对损伤脑组织保护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恩施板党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抗氧化作用。方法: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4组(n=20):假手术组、I/R组、恩施板党低剂量组和板党高剂量组。采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制备大鼠急性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制备脑组织匀浆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测定脑组织含水量。结果:恩施板党可使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中SOD活性显著增强、LDH活性显著降低、丙二醛(MDA)含量明显减少,降低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含水量。结论:恩施板党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9.
高压氧对脑 因再灌注海马CA1区神经元调亡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和方法:应用TUNEL检测技术,对沙土鼠前脑缺血20min后再灌注3d模型,用HBO治疗连续3d。观察HBO作用下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变化,研讨HBO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疗效及其机理,为临床应用HBO治疗疾病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3d后海马CA1区大量神经元凋亡,HBO治疗组凋亡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并以0.25MPa HBO治疗组为佳。结论:HBO治疗对海巴神经元损伤有保护作用,减少神经元凋亡,为高压氧治疗缺血性损伤有疗效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蜂胶黄酮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MCAO),研究蜂胶黄酮对脑缺血再灌注脑梗死体积和行为学评分的影响,对脑组织内IL-1β、IL-6和TNF-α含量的影响。结果蜂胶黄酮能够减少MCAO脑梗死体积和行为学评分,降低脑组织中IL-1β、IL-6和TNF-α的含量(P〈0.05)。结论蜂胶黄酮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降低脑组织中IL-1β、IL-6和TNF-α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1.
从灯盏花(Erigeron breviscapus (Vant.) Hand.-Mazz.)全株的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部分分得10个化合物,通过波谱方法鉴定为erigeside Ⅰ (1)、γ-吡喃酮-3-O-β-D-[6′-(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酰)-]-吡喃葡萄糖苷(eriges ide D, 2)、erigeside A (3)、erigeside B (4)、erigesi de Ⅱ (5)、 7-O-β-D-吡喃葡萄糖-6-甲氧基香豆素(6)、 icariside B2 (7)、 blumenol C 葡萄糖苷(8)、 (+) -丁香树酯醇 O-β-D-吡喃葡萄糖苷(9)和野黄芩苷甲酯(10).用X射线单晶衍射方法确定了化合物7的绝对构型.2是一个新化合物,7、8和9首次从该属植物分离得到,6首次从该种植物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介绍野生药用植物灯盏细辛的主要特征、特性、化学成分、药效及功能和栽培技术等,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该植物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云南灯盏花遗传变异的RAPD分析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运用RAPD (randomamplifiedpolymorphicDNA)技术对云南灯盏花 (Erigeronbrevis capus) 6个居群进行分析 ,研究其遗传变异及遗传结构 ,用外类群紫菀对比分析其亲缘关系。随机挑选 16个引物在 6个居群中共产生 2 33条DNA片段 ,其中 192条带具有遗传多态性 ,约占 82 4 0 %。多态位点百分比PPB、等位基因数A、有效等位基因数Ae、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I在物种水平分别为 82 4 0 %、 1 82 4 0、 1 30 0 5、0 1896、 0 30 2 1;居群的平均值分别为 5 4 2 3%、 1 5 40 1、 1 2 6 91、 0 16 0 7、 0 2 4 6 0。灯盏花的遗传多样性较丰富 ,基因分化系数Gst值为 0 346 0 ,有 6 5 4 0 %的变异来自居群内 ,6个居群的遗传一致度较高 ,在 0 90 37~ 0 972 3之间 ,平均为 0 94 10。利用UPGMA对 6居群聚类分析 ,结果表明 :丘北居群 (YB)和文山居群 (YX)亲缘关系最近 ,小哨居群 (Y )和新平居群 (YA)次之 ,丘北居群 (YB)和腾冲居群 (ZA)亲缘关系最远。遗传关系与各居群地理分布区间的距离大致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云南新植物     
董晓东  李继红 《植物研究》2003,23(2):133-133
发表短葶飞蓬一新变种,白花短葶飞蓬(Erigeron breviscapus(Vant.)Hand.-Mazz. var. leucanthus.)和藏象牙参一新变型,白花藏象牙参(Roscoea tibetica Bat. form. alba)。  相似文献   

15.
三倍体短葶飞蓬的发现及其在育种上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云南省野生居群的短葶飞蓬有丝分裂的细胞学特征进行观察研究。在云南省大理苍山、腾冲杨家坪的二倍体野生居群中,发现有三倍体个体的存在。苍山居群的两种核型分别为2n=2x=18=4m 10sm 4st,2n=3x=27=6m 12sm 9st;杨家坪居群的两种核型分别为2n=2x=18=6m 10sm 2st,2n=3x=27=3m 15sm 9st。通过对其生物学特性及表型的分析,认为短葶飞蓬可以采取多倍体育种方式获得更优良的品种。  相似文献   

16.
药用植物灯盏花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药用植物灯盏花的特征特性、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栽培技术,以及灯盏花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进一步研究该植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用石蜡切片法对灯盏花从花原基分化到胚胎形成的全过程进行系统观察,结果表明:灯盏花从初孕花序至头状花序的直径(d)在2.8~3.1 mm时为花器官分化期,包括花原基分化期、花萼与花冠分化期、雌雄蕊分化期以及分化完成期4个阶段;灯盏花花药4室,药壁发育属双子叶型,绒毡层细胞属于变形绒毡层;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为同时型,成熟花粉为3-细胞型;子房下位,1室,单珠被,薄珠心,胚珠倒生,胚囊发育为蓼型;珠孔受精,属于有丝分裂前类型,胚乳发育为细胞型,胚胎发育应属紫菀型.  相似文献   

18.
灯盏花根茎叶表面消毒法后,采用稀释平板法分离灯盏花根茎叶中的内生细菌,对分离菌株进行革兰染色和芽胞染色,结果表明:灯盏花根内生细菌的数量显著或极显著多于叶和茎,紫外辐射极显著减少灯盏花叶和茎中内生细菌的数量.76 %和54 %的灯盏花内生细菌为G~+细菌和含芽胞的细菌,紫外辐射增加灯盏花叶和茎中内生G~+细菌和含芽胞细菌的比例.  相似文献   

19.
氮素对短葶飞蓬生长和次生代谢产物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氮素供应对短葶飞蓬(Erigeron breviscapus)进行了人工栽培试验,探讨氮素对药用植物生长和次生代谢产物含量及产量的影响作用规律.结果显示:氮素施用量与短葶飞蓬植株生物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而与灯盏乙素和总咖啡酸酯含量则表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对总咖啡酸酯和灯盏乙素的产量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植株灯盏乙素和总咖啡酸酯含量与生物量呈现极显著的负相关;与植株含氮量也存在极显著的负线性关系,变化规律与"碳素/营养平衡假说"预测的一致.研究表明,植株生长与次生代谢有效成分积累间存在一定的权衡关系,过多的施用氮肥提高药材产量时将会导致黄酮等酚类次生代谢有效成分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20.
灯盏细辛中酚类化合物的化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灯盏细辛(Erigeron breviscapus(Van.)Hand-Mazz)的乙酸乙酯部分首次分离得到5个二咖啡酰基的酚类化合物(1 ̄5)和9个其他类型化合物。其中erigoster A(1)为一全新骨架的化合物。利用波谱方法(^1H-NMR,^13C-NMR,2D-NMR和FAB-MS等)对这些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