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施用稀土时间最长的黑龙江省花园农场,研究比较了施用稀土12a和不施稀土的对照处理上小麦和土壤中的稀土元素的分布、累积及运移。结果表明,长 期叶面稀土未造成耕土壤和下部土层的稀土元素的累积,成熟期小麦植株各部的稀土元素含量顺序为根>叶>茎、壳;稀土元素主要累积在根部,其次是叶,茎和壳累积较少。喷施处理小麦根部的稀土元素累量高于对照,叶部也有此趋势,而茎,壳等部位差异不大。根、茎、叶、壳稀土元素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施用稀土时间最长的黑龙江省花园农场,研究比较了施用稀土12 a和不施稀土的对照处理上小麦和土壤中的稀土元素的分布、累积及运移.结果表明,长期叶面喷施稀土并未造成耕层土壤和下部土层的稀土元素的累积.成熟期小麦植株各部位的稀土元素含量顺序为根>叶>茎、壳;稀土元素主要累积在根部,其次是叶,茎和壳累积较少.喷施处理小麦根部的稀土元素累积量高于对照,叶部也有此趋势,而茎、壳等部位差异不大.根、茎、叶、壳稀土元素分布模式与土壤中相似,与施用的常乐稀土差别较大;长期喷施稀土未曾造成籽粒中稀土元素的明显累积.  相似文献   

3.
长期施用稀土对小麦植株中稀土元素含量及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我国施用稀土时间最长的黑龙江花园农场,研究了连续12a叶面喷施稀土对小麦植株及土壤中稀土元素总含量和分布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12a叶施稀土没有造成土壤中元素含量及分布模式的变化;对小麦拔节始期(喷施稀土7d)后叶部的影响较大,La,Ce最明显增高,叶部稀土元素分布模式与“常乐”稀土中的相一致,与土壤中稀土元素分布模式不同,而在小麦拔节始期的根部、小麦成熟期的根、茎、叶、壳等部位稀土元素分布  相似文献   

4.
对鲤稚鱼开展了不同浸泡浓度和不同标记时间梯度的SrCl2·6H2O暴露标记试验,以确认其耳石Sr标记的可行性及基本条件.首先,基于4个浓度(0、4、8、12 mg·L-1)水平的SrCl2·6H2O溶液,浸泡标记2 d来筛选基本浸泡标记浓度.然后,在SrCl2·6H2O为8 mg·L-1浓度下,基于5个浸泡时间(1、2、3、4、5 d)来筛选基本浸泡标记时间.电子探针分布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0 mg·L-1)耳石Sr/Ca比值低且稳定,标记组均出现了高Sr/Ca比值区.对照组耳石剖面为均一的低Sr蓝色图谱,而标记组耳石上均有高Sr红色标记环带,且标记成功率为100%.试验期间,标记组和对照组的死亡率、平均全长和平均体质量无显著差异,表明Sr标记对供试鱼无不良影响.由于耳石上清晰、完整的高Sr红色标记环带出现在标记浓度为8 mg·L-1及以上,标记时间为2 d及以上,故建议分别选择8 mg·L-1和2 d为基本浸泡标记浓度和基本浸泡标记时间.本研究证实耳石Sr标记技术对鲤稚鱼具有很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稀土元素对植物的生物效应及其作用机理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何跃君  薛立 《应用生态学报》2005,16(10):1983-1989
综述了稀土元素对植物根系发育、生物量、品质和抗逆性的影响.适量稀土浓度可促进植物生长,提高种子萌发能力和根系发育,提高植物生物量,并改善植物果实的品质.施用适量稀土元素还可以增强植物的抗逆性并且对一些植物病害有一定防治作用.介绍了植物对稀土元素的吸收特性和稀土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含量、分布、存在形式及细胞定位.重点探讨了稀土元素对植物光合作用、叶绿素形成、植物吸收营养元素、稀土元素与钙相关性和稀土元素对细胞膜及酶的作用机理,内容包括稀土元素可提高植物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效率,从而增加植物生物量.适量的稀土元素能够促进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转化和利用.稀土元素有类似钙的功能,可置换出酶中的钙离子而参与酶的反应.稀土离子可以维持细胞膜的透性和稳定性,提高膜的保护功能,增强植物对不良环境的抵御能力.最后,对稀土元素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沉积岩中的稀土元素组成特征对于解释古海水稀土元素来源和海水地球化学演化有重要意义。海洋无机成因和生物成因的矿物在保存古海水稀土元素信息方面都存在各种问题。由于微生物岩是由微生物的诱导矿化作用形成的,早期研究认为它是能够记录古海水稀土元素信号最可靠的地质载体之一。但最新研究发现,成岩作用和陆源碎屑输入也能够引起微生物岩稀土元素组成的变化,由此可能导致古环境解释出现错误。然而,非海水控制因素对微生物岩稀土元素组成的影响还不清楚,也缺乏系统的研究,这使得微生物岩稀土元素指示古环境的可靠性受到质疑。如何从微生物岩中提取真实可靠的古海水稀土元素信号是研究的主题之一,这对于解决古海水稀土元素随时间演化的问题,理解生物与环境的协同演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探讨不同浓度及不同时间点TGF-β1对肺泡II型上皮细胞(AECII)表型及功能的影响。小鼠肺泡II型细胞系MLE-12,随机分为:对照组(0ng/mL)、低浓度组(0.1ng/mL)、中浓度组(1ng/mL)和高浓度组(10ng/mL)。应用细胞免疫荧光双标法及荧光定量PCR法观察各组12,24,48,72h细胞形态变化、AECII标记(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B,SP—B)及成纤维细胞标记(成纤维细胞特异性蛋白1,FSP—1)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随着TGF—β1干预时间的延长及浓度的升高,AECII逐渐由鹅卵石样变成纺锤体形状,获得成纤维细胞样外观。蛋白水平,AECII标记SP-B表达逐渐减弱,成纤维细胞标记FSP-1表达逐渐增强,48h中浓度组及24h高浓度组两者可见明显的共表达,同时,其SP-BmRNA表达较同时间对照组下调,而FSP1 mRNA表达较同时间对照组上调。低浓度组各时间点上述表现不明显。TGF—β1促使AECII向成纤维细胞转化(EMT),且具有时间及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2-(7H-二苯并[a,g]咔唑)乙基对甲苯磺酸酯(DBCETS)作为荧光标记试剂,建立了三萜酸的快速、高灵敏HPLC检测方法,利用响应面优化法优化了三萜酸的荧光标记条件(标记时间、标记温度及标记试剂用量);建立的新方法具有很好的重现性及准确性,衍生物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5,检测限为1.10~1.48ng/m L(S/N=3);同时该方法首次应用于石榴中科罗索酸、山楂酸、齐墩果酸及熊果酸检测,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
ICP-M法测定了江西赣南地区非稀土矿区和4处不同稀土矿区内,土壤-铁芒萁系统中15个稀土元素的含量,并对稀土元素在土壤剖面层及铁芒萁植物体内的分布、迁移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稀土元素总量在土壤剖面层的底土层含量最高,但表土层铈相对富集.稀土元素在铁芒萁植物体内的分布规律是叶、根>茎>叶柄.铁芒萁根中稀土元素的丰度与其母土表土层,尤其是母土表土层可溶态稀土元素的分布模式基本相似.稀土元素在铁芒萁体内的迁移过程中,发生了明显的分馏作用,茎、叶柄、叶中的重稀土相对贫乏.  相似文献   

10.
《菌物学报》2017,(3):302-310
为了更准确快捷地评价利用酶解法酶解捕食性真菌Duddingtonia flagrans菌丝产生的原生质体数量及菌丝细胞壁降解情况,采用活体荧光染料羧基荧光素乙酰乙酸(carboxyfluorescein diacetate succinimidyl ester,CFSE),对该捕食性真菌菌丝酶解后产生的原生质体进行荧光标记,分别考察了标记浓度、标记时间、孵育温度对原生质体标记效果的影响,并观察CFSE标记后的原生质体再生情况。结果表明CFSE终浓度为10μmol/L,标记时间为15min,孵育温度为36℃,是CFSE标记捕食性真菌原生质体的理想条件,该试验同时表明CFSE不影响原生质体的再生率。CFSE作为一种活细胞示踪荧光探针,可以快速高效地标记捕食性真菌原生质体,该方法为捕食性真菌原生质体制备质量的快速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稀土元素在植物中的生理效应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江玲 《生物学通报》1997,32(2):9-11
稀土元素是元素周期表中57-71的15个镧系元素及与其性质十分相似的抗钇共17种元素的统称,本文概述了稀土元素对改善植物矿质营养、促进植物光合作用,增强植物抗逆性方面的生理效应,还讨论了稀土元素与植物激素间关系。  相似文献   

12.
魏正贵  尹明等 《生态学报》2001,21(6):900-906
ICP-MS法测定了江西赣南地区非稀土矿区和4处不同稀土矿区内,土壤-铁芒萁系统中15个稀土元素的含量,并对稀土元素在土壤剖面层及铁芒萁植物体内的分布、迁移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稀土元素总量在土壤剖面层的底土层含量最高,但表土层铈相对富集。稀土在铁芒萁植物体内的分布规律是叶、根>茎>叶柄。铁芒萁根中稀土元素的丰度与其母土表土层,尤其是母土表土层可溶态稀土元素的分布模式基本相似,稀土元素在铁芒萁体内的迁移过程中,发生了明显的分馏作用,茎、叶柄、叶中的重稀土相对贫乏。  相似文献   

13.
流出道(Outflow tract,OFT)发育畸形约占出生时检测到的人类先天性心脏病的30%,OFT和右室是由第二心场(Second heart field,SHF)祖细胞发育形成。SHF祖细胞向心管部署、迁移使心管得以足够的伸展,是心脏形态发生所必需的。然而,迄今SHF发育及迁移部署过程仍不清楚。建立标记、追踪小鼠心脏第二心场细胞迁移的方法,对于阐明哺乳动物心脏SHF迁移、部署的细胞生物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采用文献报道的EDU(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脉冲追踪方法及剂量(10mg/kg),发现大部分胚胎并不能被EDU标记。接下来,分别对EDU标记的剂量以及脉冲标记的时间进行优化,分析EDU在SHF细胞中的标记情况、EDU标记的SHF细胞向OFT的迁移情况。发现EDU剂量增加到40 mg/kg能对胚胎进行有效的标记(由6只孕鼠获得的31只胚胎均被有效的标记),且不会对孕鼠和胚胎造成毒性;EDU脉冲标记2 h和4 h,EDU在SHF细胞中的标记效率、EDU标记SHF细胞迁移进入远端OFT的距离均没有差异。研究表明使用40 mg/kg的EDU脉冲剂量和2 h的标记时间,可对胚胎的SHF细胞进行有效的标记,经过19 h的追踪,EDU标记的细胞能够迁移进入到远端OFT中。  相似文献   

14.
柴瑞娟  黄彬  王玉良 《微生物学通报》2013,40(12):2246-2253
【目的】研究稀土元素对细菌生理效应的影响及机理。【方法】用抑菌圈法和光电比浊法测定了硝酸镧和硝酸铈对蜡状芽孢杆菌抗性及生长的影响, 并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和荧光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细菌细胞壁及胞内DNA的结构。【结果】40?50 mg/L硝酸镧增强了细菌对9%石炭酸, 0.135%升汞, 8×105 U/mL青霉素的抗性; 40?50 mg/L硝酸铈增强了细菌对9%石炭酸, 0.135%升汞, 8×105 U/mL青霉素和75%次氯酸钠的抗性; 稀土元素会加快蜡状芽孢杆菌生长和繁殖速度, 同时高浓度稀土元素的促进作用要比低浓度时更明显, 表明稀土元素可以刺激细菌繁殖; 红外光谱表明稀土元素会影响细菌细胞壁肽聚糖结构, 荧光分光光度法结果显示稀土元素会影响细菌胞内DNA的结构。【结论】细菌抗性的改变可能与细胞壁肽聚糖结构受到影响有关; 稀土元素对DNA的影响可能是抗性和生长受到影响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5.
稀土元素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金姝兰  黄益宗 《生态学报》2013,33(16):4836-4845
稀土矿的开采和冶炼、稀土农用等导致农田土壤稀土元素含量不断积累,对农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稳定产生严重的影响。综述了近20年来国内外农田生态系统稀土元素的主要来源、分配和输出,土壤和植物中稀土元素的测定方法,稀土元素对农田生态系统中植物、微生物、动物以及人类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农田生态系统稀土元素的毒性评价和稀土污染土壤的修复措施。最后提出开展稀土元素对农田生态系统影响研究还需要加强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稀土元素的生物安全性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微核检测、单细胞凝胶电泳、同工酶等技术研究了稀土元素遗传毒理效应的有关结果。大量试验表明,稀土元素断裂DNA的能力,因而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稀土元素确有致突变性。稀土元素在土壤中可专性吸附、不可降解,在动植物和人体皆有累积效应,因此稀土元素的生物安全性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7.
茶园土壤类型对铁观音茶叶稀土元素分布和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铁观音茶的质量安全状况,追溯隐患来源,对福建安溪县不同土壤茶园的铁观音茶叶进行稀土元素的分布、组成、迁移和富集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安溪县红壤、黄红壤、黄壤茶园稀土组成均以镧、铈、钕、钇为主,但具体组成特征各异。3种类型土壤茶园铁观音茶叶片、叶柄稀土元素组成均以钇、镧、铈、钕4种元素为主,且含量均以第3叶第2叶第1叶叶柄。同种土壤类型茶园铁观音茶树不同部位叶片的稀土元素组成特征类似,但叶与叶柄对稀土元素的吸收能力不同。土壤类型对茶叶稀土元素的累积有显著影响,黄红壤茶园的茶叶稀土元素含量要显著低于红壤、黄壤茶园的(P0.05)。土壤与茶叶中稀土元素组成的相关系数为0.886~0.985,P 0.001,表明二者稀土元素组成密切相关。因此,铁观音茶叶中稀土元素累积、分布与茶园土壤类型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筛选标记的有效选择(筛选周期及筛选效率)是影响作物基因转化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该文在农杆菌介导水稻转化过程中,比较研究了两个标记基因(hpt和bar基因)对抗性愈伤组织产生时间及出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hpt为筛选标记,抗性愈伤组织出现周期短,出愈率高达20%左右;而bar基因作为筛选标记时,抗性愈伤组织块出现较慢,出愈率仅10%左右。因此,在水稻的农杆菌转化中,仅作为筛选标记,hpt基因的效果要明显优于bar基因。  相似文献   

19.
稀土元素在小麦体内分配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采用水培,土培试验及中子活化分析技术,在作物生长效应曲线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稀土远征顷作物体内的含量、吸收、分布和转移等行为。所获结果表明,名稀土元素在作物体现人的分配行为受生物的内外因素与稀土来源、自身特征和元素间关系的影响,是作物稀土元素分配行为已有研究成果的重要补充与深化,并为土壤施用稀土元素提供促进一步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在以前的报告里,作者发现了乙酸盐及其他化学药物可以促进银色橡胶菊橡胶的形成,但是乙酸盐本身是否参加橡膠的综合呢?本文就是打算用同位素标记的乙酸盐来研究这一问题。用3—4个月沙基培养的幼苗为材料,将羧基以C~(14)标记的乙酸盐加入在营养液里。结果只有10—12%标记碳进入到植物组织中,但标记碳参加到橡胶的组成,因为提取出来的橡胶含有标记碳。不论使用C~(14)标记的乙酸盐的量的多寡及处理时间的久暂,标记碳进入到粽合橡胶中去的量是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