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于2003年8月21~30日、10月1~6日、2004年3月17日~5月28日,采用样线法或样地法,结合资料和走访调查,目前伏牛山共有两栖动物12种,隶属2目、4科、9属,占河南省现有两栖动物物种总数的46.2%.其中分布于南坡的有12种,北坡有9种,南坡比北坡物种丰富、群落多样性高.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两栖动物资源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总结文献资料并结合作者等近20余年调查积累的资料,从区系特点、地理分布、保护级别等方面总结了湖北省两栖动物的资源概况.湖北省现有两栖动物2目10科28属69种,其中东洋界61种,占88.4%,古北界4种,占5.8%,广布种4种, 占5.8%;国家Ⅱ保护动物 3种,即大鲵Andrias davidianus、细痣疣螈Tylototriton asperrimus、虎纹蛙Hoplobatrachus rugulosus,占4.3%;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珍稀濒危物种8种,占11.6%;省级重点保护动物23种,占33.3%.可见湖北省两栖动物资源具有以东洋界华中区种类为主、省内各区分布不均、濒危保护种类丰富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李仕泽  徐宁  刘京  吕敬才  王斌  魏刚 《四川动物》2020,39(6):694-710
截止2020年1月31日,贵州省共记录两栖动物2目11科30属97种,其中贵州省特有种20种。与《贵州两栖动物志》(1986)相比,共增加了35种。本文基于近40年来两栖动物分类学和系统学的相关研究成果,整理并修订贵州省两栖动物物种与分布名录。更正了38种两栖类的名称,删除1种。对贵州的两栖动物新分布区进行了总结和区系组成分析,结果表明,贵州省的两栖动物以西南区种和华中华南区种为主,华中华南及西南区种和华中区种次之,华南区种最少,另有外来入侵种1种。根据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共有3种极危、6种濒危、21种易危、12种近危、36种无危和5种数据缺乏。  相似文献   

4.
饶定齐 《四川动物》2000,19(3):107-112
本文简要介绍了作者于1998年到西藏从事两栖爬行动物调查的结果,并对西藏地区两栖爬行动物的分布格局及其自下而上现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海拔梯度综合了温度、降水等气候因子,是影响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的重要环境因子,两栖动物多样性及其海拔分布格局一直是生物地理学和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为了全面掌握云南澜沧县两栖动物多样性现状及海拔分布格局,在调查并掌握澜沧县两栖动物多样性本底数据的基础上,根据地形地貌和生境的不同,在澜沧县99个10km×10km有效网格中按照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45个网格,每个网格设置3-5条样线,于2016-2017年开展野外调查。调查共发现两栖动物1842只,隶属于2目9科30属60种,以树蛙科为主,占两栖动物物种总数的28.3%,其中云南纤树蛙(Gracixalus yunnanensis)为新种,清迈泽陆蛙(Fejervarya qingmaiensis)为中国新纪录种;调查到中国特有种有15种,三有保护动物有25种,受威胁物种有19种,其中极危物种1种,濒危物种4种,易危物种14种;澜沧县两栖动物在海拔600-2400m范围内均有分布,其中,在海拔1800-2000m之间的范围内调查到的两栖动物物种数目和多度均较高,其次是在海拔1600-1800m和1200-1400m范围内;本次调查记录到的两栖动物物种数是历史记录物种数的3倍,属数比历史记录多了1倍,铃蟾科为新记录科;丰富度较高的网格尤其是丰富度在20以上的网格均处于中高海拔,海拔相对较低和较高的网格丰富度相对较低;两栖动物多样性科、属、种的丰富度在海拔梯度上分布格局不太一致,种丰富度的海拔分布格局大体呈双峰型,是由包括平均降水量、平均温度和植被覆盖指数等环境因子的综合作用,各因子与物种丰富度相关性从大到小依次为平均降水量 > 平均海拔=平均温度 > 植被覆盖指数 > 水网密度指数 > 样线距离水域的平均距离 > 植被类型数量。研究摸清了澜沧县两栖动物的多样性状况,分析了两栖动物多样性海拔分布格局,为澜沧县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6.
重庆市两栖动物物种多样性研究及保护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1996~2005年对重庆直辖市36个县(区、市)进行野外调查采集,结合有关资料记载,重庆市共有两栖动物2目9科18属45种,其中有尾目6种,无尾目弧胸类(蟾类)12种、固胸类(蚌类)27种。建议加强对该市两栖动物物种多样性及其生境的保护,合理利用两栖动物资源。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浙江省永嘉县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楠溪江野生动物资源现状,促进风景区的有效管理和建设,于2008年5月、8月、9月、10月和2009年5月对楠溪江流域的两栖动物进行野外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楠溪江流域共计有两栖类24种,隶属于2目7科,中国特有种13种,其中福建大头蛙和天台粗皮蛙是温州地区的新纪录种.区系组成以东洋界华中华南区共有种为主,东洋界占明显优势,达22种,占物种总数的91.7%.  相似文献   

8.
云岭位于云南省西北部、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及四川省西南部,是横断山系的重要山脉,同时也是澜沧江和金沙江的分水岭。为了掌握云岭山脉云南地区的生物多样性状况与威胁因素,促进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监管,本文开展了云岭山脉云南地区的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估。2019年和2020年采用以样线法为主、访问为辅的野外调查,共计布设样线239条,共记录两栖类37种,隶属2目10科22属;爬行类44种,隶属2目10科25属。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云岭山脉云南地区的两栖爬行动物种类相较西双版纳等热点地区的更少,且爬行动物较两栖动物更为丰富,造成这种现象可能的原因是海拔限制或调查错过繁殖期。在2,200–2,300 m的海拔段能够记录到更多数量的两栖爬行物种,因此中高海拔具有更为丰富的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在云岭山脉云南地区的非保护区区域,栖息地破坏和人为干扰是威胁两栖爬行动物生存和繁殖的主要因素。此外,调查还发现了外来物种,需进一步进行外来种的监测,及时控制种群数量,避免大规模的生态入侵。本研究摸清了云岭山脉云南地区的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本底,查明了调查区域内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和胁迫因素,为该区域内生物...  相似文献   

9.
20 0 2年 8月 1日~ 17日对四川美姑大风顶自然保护区的两栖爬行动物进行了调查。结合前人的工作 ,该保护区共有两栖爬行动物 2 2种 ,其中两栖动物 11种 ,隶属于 9属 7科 2目 ,爬行动物 11种 ,隶属于 9属 4科 2亚目 1目。区系特点为 :(1)物种组成较丰富 ;(2 )都属于东洋界物种 ,没有古北界的成分 ;(3)区系组成较简单 ,以喜马控雅 -横断山区型和南中国型为主 ;(4 )特有种所占比例高。 (5 )既古老又具年轻的特点。美姑县新纪录 6种 ,大凉疣螈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横斑锦蛇为四川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美姑大风顶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物种多样性和生境多样性较高 ,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研究横断山脉两栖爬行动物物种组成及区系特征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河北衡水湖两栖爬行动物的多样性及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九皋 《四川动物》2007,26(2):356-357,361
衡水湖保护区有两栖爬行动物22种,其中,两栖动物2目4科4属7种,爬行动物2目5科10属15种。对两栖爬行动物资源的保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重庆地区豌豆(Pisum sativum L.)种质资源收集与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重庆项目组于2015—2017年历时3年,从重庆19个区县收集豌豆地方种质资源56份。豌豆种质资源在重庆地区分布呈现出范围广、海拔跨度大的特点。本研究对上述豌豆资源的14个性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批资源多样性丰富,其中多样性指数最高的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分别是荚型和百粒重;变异系数最大的是分枝数。聚类分析将该批豌豆资源划分为5大类群,第Ⅰ类群为大籽粒和食荚型材料;第Ⅱ类群为高产、中粒型材料;第Ⅲ类群为直立型、早熟型材料;第Ⅳ类群为叶用型兼食荚型材料;第Ⅴ类群为籽粒食用型材料。这些豌豆资源经重庆不同地区和民族农民长年选择后,在抗逆性、食荚性、食叶性、籽粒特性等方面发展出了独特性状,利用好这些资源将为今后的豌豆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2.
湖北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物种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神农架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进行调查,整理了神农架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名录共71种,新发现湖北省新分布种6种,其中腾格里蛙Rana tenggerensis Zhao,Macey et Papenfuss、宁陕小头蛇 Oligodon ningshaanensis Yuan离原分布区较远,神农架新分布种3种,神农架两栖爬行动物的区系特征以东洋界(74.69%)为主,广布种(18.31%)、古北界(7%)种类次之,体现了南北混杂的特点.随着海拔的升高,两栖爬行动物生物多样性总体呈下降趋势,400~1600 m两栖爬行动物生物多样性最高,随海拔下降的趋势不明显,1900 m以上多样性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13.
2006年3-9月,对陕西省宁陕县境内的两栖爬行动物进行了专项调查,结果表明,宁陕县共有两栖爬行动物44种(亚种),隶属5目14科31属,其中两栖纲2目7科8属13种,爬行动物3目7科23属31种。其动物区系组成以东洋界成分占优势,分布有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种,陕西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种,宁陕县特有种2种。对两栖爬行动物资源现状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4.
广西热带雨林两栖爬行动物物种多样性及其保护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广西热带雨林主要是高温湿润地区,北界8000℃,≥10℃期间,太阳辐射年平均值超过100千卡/cm2,年平均气温在22℃以上,动物种类繁多,两栖动物物种36种,隶属3目9科20属;爬行动物物种79种,隶属3目13科48属。区系成分以华南区的成分占优势,古北、东洋界成分,华中成分和华中-华南区成分也渗透到本带中。广西自然保护区已达62个,总面积约18万km2,占自治区总面积的77%,居于全国前列,广西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有11个,其面积3383km2。  相似文献   

15.
陈彬  刘春  戴鑫 《四川动物》2005,24(3):393-395
泰山地区有两栖爬行动物18种,其中两栖动物1目3科3属6种,爬行动物2月4科7属12种。  相似文献   

16.
广东省鼎湖山两栖动物多样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大德 《四川动物》2001,20(2):62-63
鼎湖山两栖动物有16种,隶属2目6科9属。华中华南区种类占优势有10种,为62.5%;华南区4种,为25.0%;华中区2种,为12.5%。从该地区两栖动物区系、分布及种类组成相似性分析为华中我向华南区过渡地带。加强对两栖动物保护,对维护该地区森林生态平衡、对生物多样性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1995~2007年对四川省北川县境内多个区域进行野外考察,共采集标本218号,经鉴定共55种,分隶13科34属,其中两栖纲7科13属27种,爬行纲6科21属28种。  相似文献   

18.
贵州大沙河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刚  徐宁  张国防  谭杨梅 《四川动物》2007,26(2):347-350
对贵州道真县大沙河保护区的两栖爬行动物进行了3次调查研究。共采获两栖动物2目8科15属27种(亚种),占贵州省两栖动物总种数62种(亚种)的43.5%;爬行动物3目10科(亚科)28属34种(亚种),占贵州省爬行动物总种数104种的32.7%。从物种组成和区系分析,本保护区的两栖动物以无尾目的蛙科为主,共12种,占保护区内总种数27种的44.4%;主要区系成分为东洋界的华中区种,共11种,占保护区总种数的40.74%;其物种的组成与中国及贵州的两栖动物区系特点一致。爬行动物以游蛇科为其主要组成部分,共有17种,占该保护区爬行动物种数的50.0%;这一特征与我国以及贵州爬行动物的组成特征是基本一致的。但是大沙河地区爬行动物组成中,蝮亚科有2属5种,居第2位,与我国以及贵州的爬行动物组成特点不同,故蝮亚科为构成该区爬行动物区系的主要特征成分之一。本文还运用G-F指数对大沙河自然保护区的两栖爬行动物进行科属间的物种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爬行动物的科内和科间的多样性较高,属内和属间的多样性较低,G-F指数为正值;两栖动物的科内和科间的多样性较低,属内和属间的多样性较高,G—F指数为负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