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蛇志》2017,(4)
目的分析阴道分泌物及宫颈支原体与衣原体的检测结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妇科门诊患者500进行研究,对患者阴道分泌物、宫颈衣原体和支原体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00例患者中,确诊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86例,检出率为17.2%;细菌性阴道病108例,检出率为21.6%;滴虫性阴道炎6例,检出率为1.2%;宫颈衣原体感染38例,检出率为7.6%;支原体感染123例,检出率为24.6%。不同年龄患者阴道性疾病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患者宫颈衣原体、支原体感染检出率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发病率相对较高,阴道炎症的发生与阴道清洁度存在明显相关性;宫颈疾病中,衣原体和支原体为主要致病菌,在今后的临床防治工作中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
1800例妇科门诊患者阴道分泌物的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妇科门诊患者中阴道分泌物的病原学。方法用湿片法进行阴道分泌物及细菌性阴道病(BV)检查,革兰染色法检查G^-双球菌。观察分泌物的病原体分布情况。结果1800例妇科门诊患者中,其阴道分泌物假丝酵母菌阳性549例,阳性率为30.50%;阴道毛滴虫阳性34例,阳性率为1.89%;BV399例,阳性率为22.17%;G^-双球菌16例,阳性率为0.89%。混合感染:假丝酵母菌合并阴道毛滴虫感染2例(0.11%);假丝酵母菌合并BV192例(10.67%);假丝酵母菌合并G^-双球菌5例(0.28%);假丝酵母菌合并BV和G^-双球菌3例(0.17%)。结论妇科门诊患者阴道分泌物的病原体构成复杂,阴道炎主要以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和BV为主,部分可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3.
广州地区女性下生殖道感染致病微生物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目的 对广州地区女性下生殖道感染致病微生物状况进行调查,用以指导临床正确诊断治疗。方法 对以外阴瘙痒及自带增多为主诉的妇女患者进行临床检查,先取阴道分泌物进行pH、胺试验及假丝酵母菌、滴虫和线索细胞检查,同时采用特制密封棉拭子宫颈管内取样,然后采用重量差减法,求出分泌物的重量,采用荧光定量PCR测定解脲脲原体、淋球菌、沙眼衣原体,可疑部位取材作HSV和HPV检测及梅毒血清学检查。结果 在533例入选患者中,解脲脲原体感染345例占64.7%,沙眼衣原体感染142例占26.6%,阴道假丝酵母菌病117例占22%,非特异性阴道炎81例占15%,细菌性阴道病17例占0.03%。尖锐湿疣12例占0.02%。淋病5例,梅毒4例,生殖器疱疹2例,滴虫阴道炎2例。结论 解脲脲原体、沙眼衣原体、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是当前广州地区女性下生殖道感染的主要致病微生物,在选用抗生素时要兼顾解脲脲原体、沙眼衣原体。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19 519例门诊阴道分泌物标本的检测,探讨阴道炎病原体的分布情况和定期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查的意义。方法 通过显微镜镜检等方法检测19 519例阴道分泌物标本的清洁度、假丝酵母菌、线索细胞、滴虫等。结果 19 519例标本中,共检出阴道炎9 142例,占46.84%,病因不明的阴道炎占26.83%。假丝酵母菌、线索细胞及滴虫检出率分别为15.30%、3.84%、0.87%。各种病原体感染既可单独存在,也可混合感染。清洁度Ⅲ~Ⅳ度的患者中病原菌检出率明显高于І~Ⅱ度(P<0.05)。结论 阴道炎在门诊病例中的比例非常高,女性应定期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查,并对育龄妇女和老年女性开展阴道感染防治健康教育以降低生殖泌尿系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5.
【摘 要】 目的 调查妊娠期女性常见阴道感染的发病情况。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孕检妇女、妇科病普查妇女各200例,采用阴道分泌物常规镜检方法对其阴道分泌物进行常规分析。结果 200妊娠期孕检妇女中,检出清洁度Ⅰ~Ⅱ 88例(占受检人数的44%)、清洁度Ⅲ~Ⅳ 112例(占受检人数的56%),阴道感染患者57例(占受检人数的28.5%),其中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37例(占受检人数的18.5%)、细菌性阴道病(BV)18例(占受检人数的9%)、滴虫性阴道炎(TV)2例(占受检人数的1%);200例妇科病普查妇女中,检出清洁度Ⅰ-Ⅱ 94例(占受检人数的47%)、清洁度Ⅲ-Ⅳ 106例(占受检人数的53%)、阴道感染患者59例(占受检人数的29.5%),其中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34例(占受检人数的17%)、细菌性阴道病(BV)22例(占受检人数的11%)、滴虫性阴道炎(TV)3例(占受检人数的1.5%)。经卡方检验,妊娠期孕检妇女和妇科病普查妇女中VVC、BV和TV的发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大兴区妊娠期女性阴道感染以VVC为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围产期孕妇阴道分泌物常见病原体的感染状况,减少不良妊娠的发生。方法假丝酵母菌(C)、滴虫(T)检测采用涂片法,细菌性阴道炎(BV)检测采用唾液酸酶法,淋球菌(NG)检测采用平板培养法,解脲支原体(UU)检测采用人工培养法,沙眼衣原体(CT)检测采用乳胶免疫层析法。结果 1 964例围产期孕妇中病原体感染者共360例,占总人数的18.33%(C 9.41%、T 0.46%、BV 6.36%、NG 0.00%、UU 4.53%、CT 1.73%)。其中单一病原体感染者为281例,占总人数的14.31%;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原体感染者为79人,占总人数的4.02%。结论抚顺地区围产期孕妇阴道分泌物病原体构成复杂,病原体主要以假丝酵母菌和细菌性阴道炎为主,其次是解脲支原体,部分孕妇可同时感染多种病原体。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 对门诊1 982例阴道炎患者中感染需氧菌阴道炎(AV)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方法 采用镜检法和需氧菌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BV)联合测定技术对1 982例主诉阴道分泌物增多、有异味、外阴瘙痒、灼痛、性交痛等症状的患者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测。结果 在1 982例主诉阴道分泌物增多、异味、外阴瘙痒、灼痛、性交痛等症状的患者中,AV患者398例,占20.08%(398/1982)。其中,单纯AV患者61例(占15.33%,61/398);AV混合感染患者337例(占84.67%,337/398)中AV +BV患者158例,AV +滴虫性阴道炎(TV)患者78例,AV+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患者101例。结论 需氧菌阴道感染日趋严重,及时正确的检测出阴道感染的病原菌、合理用药,是阴道感染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妇科住院患者阴道分泌物酵母样真菌隐性感染的菌群分布与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临床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妇科住院患者5813例阴道分泌物中分离到396株酵母样真菌,采用API-20Aux和ATBFUNGUS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396株酵母样真菌中,分离率最高的前3位是白色假丝酵母菌(59.6%)、光滑假丝酵母菌(21.2%)和接合假丝酵母菌(6.6%)。酵母样真菌对5-氟胞嘧啶(5-FC)、两性霉素B(AMB)和制霉菌素(NYS)敏感率最高,达90.7%、92.7%和96.2%,咪康唑(MIC)、益康唑(ECO)和酮康唑(KET)分别为74.2%、61.6%和69.4%。结论住院妇科患者阴道分泌物酵母样真菌隐性感染主要以白色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为主,感染的酵母样真菌对5-FC、AMB和NYS的药物敏感性较高,对唑类抗真菌药则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女性下生殖道假丝酵母菌感染患者进行解脲脲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检测,以了解女性下生殖道假丝酵母菌感染患者中UU/CT的混合感染状况,为临床正确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以外阴瘙痒及白带增多为主诉,拟下生殖道假丝酵母菌感染的女性患者进行临床检查,先取阴道分泌物进行假丝酵母菌检查,同时取宫颈管分泌物采用荧光定量PCR测定UU、CT.结果 在90例假丝酵母菌感染的患者中,UU阳性71例占78.89%,CT阳性14例占15.56%(其中11例同时存在UU阳性,占78.57%),均较对照组(分别为41.2%和7.2%)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女性下生殖道假丝酵母菌感染患者存在合并UU和(或)CT感染,有必要进行常规的检查,以便正确使用有效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云南沧源县8个乡镇不同年龄佤族妇女阴道微生态环境的变化规律。方法用革兰染色法、生化五联法检测以及阴道pH试纸联合对763例佤族妇女的阴道分泌物状态检测。结果 763例受检妇女阴道分泌物中微生态异常比率为50.72%,微生态异常集中在31~50岁妇女中,在31~40岁中最高,假丝酵母菌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病集中在31~50岁妇女中,而细菌性阴道炎集中在40岁以下妇女,需氧菌性阴道炎高发于31~40岁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沧源县8个乡镇佤族妇女的阴道微生态失调基本与年龄分布一致,呈正态分布,育龄妇女(尤其是31~40岁)为阴道炎好发年龄组。  相似文献   

11.
蔡莉  陈励和  邓淑玲  朱长艳  陈雯婷 《生物磁学》2011,(15):2917-2919,2913
目的:探讨21143例不同年龄段职业女性阴道炎病原菌的分布及特征。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参加健康体检的21143例不同年龄段职业女性的阴道分泌物进行常规湿片法和革兰染色法联合检查。结果:发现阴道炎病原菌检出率为44.96%,其中细菌性阴道病检出率最高。在20岁以下和59岁以上阴道炎患者数量太少,未作统计。各年龄组间滴虫性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细菌性阴道病和念珠茵性阴道炎的检出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参加健康体检的21143例不同年龄段职业女性中,细菌性阴道病是最常见的阴道炎类型,其次是念珠茵性阴道炎,滴虫感染占第三位,且细菌性阴道病和念珠茵性阴道炎的检出率在不同年龄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新疆乌鲁木齐市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的状况及其耐药情况。方法 采用支原体分离培养药敏试剂盒检测2013年7月至2017年8月间7 899例在本院首次就诊的女性患者的泌尿生殖道分泌物样本,分析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结果 7 899例女性泌尿生殖道样本中,支原体阳性1 913例,总阳性率为24.22%,其中单纯解脲脲原体(MH-UU+)1 772例,占支原体感染阳性构成比92.63%。民族中,汉族、维吾尔族、回族、哈萨克族、蒙古族中支原体感染率分别为24.18%、22.85%、24.34%、27.94%、24.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人型支原体(MH+UU-)感染对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高于MH-UU+与解脲脲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混合感染(MH+UU+)(P<0.05)。MH+UU+感染对司巴沙星的耐药率高于MH-UU+和MH+UU-感染(P<0.05)。结论 本地区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以MH-UU+感染为主,首选抗生素为交沙霉素,目前在这5个民族感染的支原体体外抗生素耐药性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检测具有阴道不适症状的可疑阴道炎患者阴道微生态情况。方法 选择2017年7月1日—2017年12月31日1 713例有阴道不适症状的可疑阴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阴道分泌物,主要利用光学显微镜镜检和五联检酶化学法检测。镜检细胞成分、病原体、清洁度等,酶化学法有过氧化氢(H2O2)、唾液酸苷酶(SNA)、白细胞酯酶(LE)、β-葡萄糖醛酸苷酶(GUS)和凝固酶(GADP)五项。结果 1 713例阴道分泌物中,镜检细胞成分WBC++及以上阳性793例,占46.29%;RBC为61例,占3.56%。病原体检查霉菌280例,占16.35%;滴虫24例,占1.40%;清洁度Ⅲ级与Ⅳ级共943例,占55.05%;全体平均pH值为4.56±0.26;酶学检查H2O2和LE阳性数分别为696例和769例,阳性占比为40.63%和44.89%;AV致病菌497例,占29.01%;BV致病菌221例,占12.90%。结论 具有阴道不适症状的患者阴道微生态环境较差,损伤性严重,致病菌多。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抚顺地区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感染情况及药敏情况。方法 采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一体化试剂盒对710名患者进行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检测和其对9种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 710名患者中共检出支原体感染者200名,阳性率为28.17%。其中Uu 140名(19.71%),Mh 12名(1.69%),Uu+Mh混合感染48名(6.76%)。药敏结果表明,支原体对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和克拉霉素敏感率高,分别为95.71%,98.57%和91.42%。结论 抚顺地区支原体感染发病率较高,以单纯Uu感染为主,美满霉素是治疗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查合肥地区孕期妇女生殖道感染特点,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9月来我院行孕期检查的孕妇969例,采集阴道分泌物分别进行镜检和五联检法联合检测,分析孕妇分泌物清洁度及病原结果。结果 969例孕妇阴道分泌物中,正常清洁度(Ⅰ~Ⅱ)占标本总数36.22%,病原体检出率6.84%,异常清洁度(Ⅲ~Ⅳ)占标本总数63.78%,病原体检出率44.66%,不同清洁度病原体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s<0.05)。病原体阳性者300例,其中真菌感染158例(16.31%),细菌感染157例(16.20%),毛滴虫感染5例(0.52%),混合感染20例(2.06%)。清洁度Ⅰ~Ⅱ度白细胞酯酶、唾液酸苷酶、脯氨酸氨基肽酶阳性率分别为17.23%、0.52%、0.93%,清洁度Ⅲ~Ⅳ度白细胞酯酶、唾液酸苷酶、脯氨酸氨基肽酶阳性率分别为61.40%、8.36%、17.34%,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s<0.05)。结论 合肥地区孕妇阴道分泌物病原体检出率较高,湿片镜检和五联检法联合检测可提高阴道炎诊断的准确性,在临床工作中应加强对孕期妇女的健康指导及生殖道感染的监测,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乳酸菌阴道胶囊联合小剂量甲硝唑对中晚期妊娠滴虫性阴道炎妇女阴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方法 选择中晚期妊娠滴虫性阴道炎妇女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妇女予以甲硝唑片0.2 g/次,3次/d,口服,连用1周。观察组在采用对照组治疗方法结束后再加用乳酸菌活菌胶囊0.25 g/次,1次/d,阴道放置,连用1周。治疗结束后2周复诊,比较两组妇女的临床疗效、阴道乳酸菌检出率及产H2O2阳性率。结果 观察组妇女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52,P<0.05);观察组妇女阴道乳酸菌检出菌落≥1/2面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60.51,P<0.01);观察组妇女产H2O2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4.12,P<0.01)。结论 乳酸菌阴道胶囊联合小剂量甲硝唑治疗中晚期妊娠滴虫性阴道炎妇女的疗效确切,能明显升高阴道乳酸菌数量及活性,纠正阴道菌群紊乱。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妊娠早期妇女阴道微生态状况,分析不同类型阴道炎在妊娠早期的发病率,比较Nugent评分和Claeys评级两种标准在诊断阴道炎方面的一致性。方法 选择2017年7月至2017年10月在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产科门诊就诊的妊娠早期妇女726例(孕周≤12周),采集阴道分泌物进行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滴虫性阴道炎(trichomonas vaginitis,TV)、需氧性阴道炎(aerobic vaginitis,AV)、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检测,AV和(或)VVC阳性的分泌物进行培养鉴定;对革兰染色涂片进行Nugent评分和Claeys评级,以Nugent标准为金标准,评价Claeys评级在诊断阴道炎方面的性能。结果 726例标本中共检出异常标本153例(21.07%),AV、BV、TV、VVC的发生率分别为5.23%、11.02%、0.13%、11.71%,混合感染占异常标本28.76%(44/153),最常见的混合感染类型是BV合并VVC,AV最常见的致病菌是无乳链球菌、大肠杆菌、粪肠球菌。以Nugent方法为金标准,Claeys评级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Kappa值分别为96.2%、88.1%、85.4%、97.1%、≥0.880。结论 妊娠早期阴道微生态失衡发生率较高且混合感染存在较高的比例,湿片和革兰染色结合分析可以提高阴道炎诊断的准确性。Claeys评级在阴道菌群分析上更全面、更简便,可作为Nugent标准的替代方法用于临床和科研。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与阴道微生态的相关性。为阴道微生态失衡患者及时纠正阴道菌群的紊乱,避免或减少其感染HPV及宫颈癌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6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1412例患者进行HPV、阴道微生态检测。分析阴道菌群及微生态结果与HPV感染的相关性。结果 1412例患者中HPV阳性有542例,占38.39%,HPV阴性有870例,占61.61%。分别以革兰阳性大杆菌、革兰阴性短杆菌、革兰阳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链球菌为优势菌及无优势菌的患者,HPV感染率分别为34.45%、49.16%、33.33%、39.28%、38.70%,OR值分别为0.654(0.526-0.815)、1.818(1.426-2.318)、1.426(0.515-1.209)、1.039(0.483-2.236)、1.014(0.601-1.711)。细菌性阴道病(BV)、滴虫性阴道炎(TV)、需氧性阴道炎(AV)、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的HPV感染阳性率分别为27.49%、1.29%、7.38%、12.54%,P值分别为0.000、0.754、0.570、0.318。结论 HPV感染与革兰阴性短杆菌及BV显著相关,革兰阳性大杆菌与HPV的感染呈负相关,菌群紊乱及BV可能增加HPV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尿路感染患者尿液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状况分析,以促进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降低细菌的耐药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至2014年门诊及住院患者9 674例尿液培养阳性标本,采用WHONET5.6软件对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9 674株细菌中,检出率排在前5位的分别是大肠埃希菌(32.63%)、粪肠球菌(10.56%)、肺炎克雷伯菌(8.75%)、热带念珠菌(6.63%)、奇异变形杆菌(5.82%)。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有较高的敏感率;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的平均耐药率分别为5.1%、4.6%、4.6%,且耐药率有下降的趋势(P<0.05);热带念珠菌对5-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B的平均耐药率为3.4%、2.2%,对5-氟胞嘧啶的耐药率有下降趋势(P<0.05),对两性霉素B的耐药率有升高趋势(P<0.05)。结论 5年间尿路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经过整治后大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