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环孢素A对颗粒诱导破骨细胞形成及功能的影响。方法:取SD仔鼠双侧股骨和胫骨的骨髓,以不含血清的α-MEM培养液洗涤并收集骨髓细胞,再将细胞重悬于含10%胎牛血清及10~(-8)mol/L1,25-(OH)_2D_3的α-MEM培养液中,细胞计数后配成1.5×10~7/ml的细胞悬液,加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颗粒和不同浓度的环孢素A(10~((-8)mol/L、10~(-7)mol/L、10~(-6) mol/L)于24孔培养板进行培养,并设置阳性对照组(只加PMMA颗粒)和阴性对照组(PMMA颗粒和CsA均不加),每组均有4孔放置骨磨片1片进行培养。培养2周后,行抗酒石酸(TRAP)染色检测破骨细胞形成;骨磨片行甲苯胺蓝染色观察。结果:PM- MA颗粒能够诱导大量TRAP染色阳性的破骨细胞形成,骨磨片有吸收陷窝形成;用环孢素A(10~(-8)mol/L、10~(-7)mol/L)和PMMA颗粒共同培养下TRAP染色阳性的破骨细胞形成数量明显减少,环孢素A浓度达到10~(-6)mol/L时无TRAP染色阳性的破骨细胞形成;环孢素A浓度在(10~(-8)mol/L、10~(-7)mol/L)时骨磨片有吸收陷窝形成,但少于阳性对照组,在10~(-6)mol/L时骨磨片则无吸收陷窝的形成。结论:环孢素A对PMMA颗粒诱导的破骨细胞的形成有着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紫草素对破骨细胞体外分化的影响,并探讨其对去卵巢(ovariectomized,OVX)诱导的骨质疏松模型小鼠的骨保护作用。方法:体外细胞生物学实验,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紫草素对C57BL/6J小鼠骨髓源性单核巨噬细胞的毒性;采用RANKL和M-CSF诱导单核巨噬细胞破骨分化模型,给予不同浓度的紫草素干预后,经TRAP染色对破骨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并通过Real-Time PCR技术检测破骨细胞特异性基因TRAP、c-Fos和NFATc1的表达。动物体内实验,随机将15只小鼠平均分为假手术组、OVX组、治疗组。造模成功后治疗组给予紫草素干预,假手术组和OVX组以等体积生理盐水处理。连续处理30天后取胫骨,用Micro CT扫描重建观察胫骨近端骨丢失状况。结果:(1)高于250 nmol/L的紫草素显著抑制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生长(P0.01)。(2)不同浓度的紫草素干预能显著抑制体外破骨细胞形成(P0.01)。(3)不同浓度的紫草素干预能显著抑制TRAP,c-Fos和NFATc1等参与破骨细胞分化的重要基因表达(P0.01)。(4)紫草素干预能显著改善去卵巢诱导的骨质疏松模型小鼠的骨丢失(P0.05)。结论:紫草素能在体外抑制破骨细胞分化并在体内改善去卵巢诱导的小鼠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组人骨保护素对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的骨密度和髋关节Harri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骨科已经确诊的110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仙灵骨葆胶囊)和观察组(给予仙灵骨葆胶囊和重组人骨保护素),连续治疗4周,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骨密度、髋关节Harris评分、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Ⅱ型胶原羧基端端肽(CTX-Ⅱ)水平以及复发率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腰椎骨和股骨近端的骨密度较高平(P0.05);髋关节Harris评分总有效率(92.73%)显著高于对照组(76.36%)(P0.05)。两组血清TRAP及CTX-Ⅱ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血清TRAP及CTX-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复发率较低(P0.05)。结论:重组人骨保护素能够抑制骨吸收,提高骨密度和强度,改善髋关节功能,有望成为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新型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靶控输注依托咪脂在老年患者颌面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I~II级行颌面外科手术的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靶控输注丙泊酚组(P组,n=30)和靶控输注依托咪酯组(E组,n=30),记录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前、气管插管后5 min、手术开始时、停药时的有创收缩压、有创舒张压、心率,并记录手术时间、拔管时间、麻醉维持时依托咪酯和丙泊酚的靶控输注浓度。结果:P组气管插管前、气管插管后5 min、手术开始时、停药时血压均低于麻醉诱导前,且低于E组各对应时间点,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组气管插管前心率显著低于麻醉诱导前和E组(P0.05);E组气管插管前、气管插管后5 min和手术开始时血压均低于麻醉诱导前(P0.05),但各时间点心率无显著变化(P0.05)。P组靶控浓度为(1.95±0.54)μg/m L~(4.48±0.61)μg/mL,E组靶控浓度为(0.20±0.05)μg/mL~(0.51±0.05)μg/mL。两组药物拔管时间、术后恶心呕吐和躁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组低血压发生率显著高于E组(P0.05)。结论:在颌面外科手术中,靶控输注依托咪脂,能有效减少麻醉诱导和维持中低血压发生,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对于老年患者而言,是一种比丙泊酚更为安全可靠的静脉麻醉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外源性的β-NGF在骨缺损愈合过程中对骨改建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外科手术方法切取SD大鼠颅骨顶部左右两侧的骨质,建立配对大鼠颅骨标准骨缺损局部持续灌注β-NGF给药模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骨缺损区组织中BMP-2的表达水平以及特殊染色技术(TRAP染色)检测骨缺损区组织中抗酒石酸碱性磷酸酶的表达水平,通过图像处理软件IPP6.0分别测定两者积分光密度值(IOD),以探讨BMP-2与破骨细胞活性在β-NGF调节新骨形成和改建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机制。结果实验组BMP-2免疫组化染色阳性表达水平在14 d时IOD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TRAP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骨吸收的活性在第7,21,28天三个时间点上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外源性的β-NGF在骨缺损修复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其可能是通过促进BMP-2表达和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以抑制骨吸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 BMSCs)成骨分化过程中,不同浓度尿酸(UA)对骨形态形成蛋白-2(BMP-2)表达的影响。方法:以全骨髓贴壁培养法分离h BMSCs,将生长状态良好的第3代h BMSCs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加入完全培养基)和成骨诱导组(加入成骨诱导液及含0 mmol/L、0.2 mmol/L、0.4 mmol/L、0.8 mmol/L尿酸的完全培养基)。连续干预诱导14d后,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通过观察茜素红染色情况及检测碱性磷酸酶(ALP)活性进行成骨情况的检测。RT-PCR技术检测各组细胞BMP-2 mR NA的表达情况。结果:第3代h BMSCs大多为形态单一的长梭形,呈旋涡状生长;干预诱导后的细胞逐渐变成不规则的立方形,局部形成团块状结节,以含尿酸浓度为0.8 mmol/L的成骨诱导培养基最为显著。连续干预14d后,空白对照组茜素红染色为阴性,而各成骨诱导组细胞茜素红染色结果为阳性,提示干预诱导后的细胞为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随尿酸浓度的增加和干预时间的延长而增强(P0.05)。RT-PCR检测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无BMP-2 mR NA的表达。成骨诱导组随培养基中尿酸浓度的增加,BMP-2 mR NA表达逐渐增强,呈浓度依赖性(P0.05)。结论:尿酸上调h 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BMP-2 mR 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旨在研究糖基化终末产物(AGE-BSA)和TNF-α对人牙周膜干细胞增殖及骨向分化能力的影响。本实验通过体外组织块酶消化法和有限稀释法克隆化培养牙周膜干细胞,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型分子stro-1、CD146、CD44、CD90的表达而对其进行干细胞鉴定后,取第3代人牙周膜干细胞在100μg/mL AGE-BSA及10 ng/mL TNF-α刺激下进行增殖能力检测;同时矿化诱导,设A组(AGE-BSA刺激组),T组(TNF-α刺激组),AT组(AGE-BSA/TNF-α共同刺激组),不含AGE-BSA/TNF-α的常规矿化诱导组作为对照;于诱导的21d茜素红染色观察钙结节形成情况,诱导7 d,碱性磷酸酶染色观察ALP活性、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成骨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情况。流式细胞仪显示细胞阳性表达STRO-1、CD146、CD44、CD90;成骨诱导21 d后茜素红染色和定量分析显示,AT组骨结节形成量最低,A组及T组相对于对照组骨结节形成量存在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骨诱导7 d后ALP染色,ALP活性变化趋势与茜素红定量分析相同。成骨诱导7 d后RT-PCR检测成骨相关基因BSP、OCN、ALP mRNA表达,AT组表达水平最低,A组及T组有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各组总蛋白BSP蛋白表达趋势与RT-PCR趋势相同。AGEs与TNF-α均具有对HPDLSC的骨向分化能力的抑制作用,两者共同刺激对HPDLSC骨向分化能力存在协同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柯萨奇病毒B3(Coxsackievirus B3,CVB3)是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的主要病毒株,能够通过激活氧化应激及细胞凋亡来引起心肌细胞损伤。槲皮素是具有抗氧化、抗凋亡作用的黄酮类化合物,已经在CVB3感染小鼠中被证实能够减轻心肌损伤,但槲皮素是否直接在心肌细胞中抑制CVB3引起的氧化应激及凋亡尚未明确。本研究的目的是基于PI3K/AKT通路研究槲皮素对CVB3诱导心肌细胞损伤及氧化应激、凋亡的调节作用。本研究将原代培养新生SD大鼠的心肌细胞,分为不感染CVB3的对照组、感染CVB3的CVB3组、感染CVB3并用槲皮素处理的槲皮素组、感染CVB3并用槲皮素及PI3K抑制剂LY294002处理的槲皮素+LY组。检测CVB3基因组RNA、细胞活力OD_(490nm)值及凋亡率、培养基中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细胞中bcl-2、bax、裂解型caspase-3、磷酸化PI3K、磷酸化AKT的表达量。结果显示,槲皮素组中CVB3的基因组RNA与CVB3组比较无差异(P0.05),凋亡率、培养基中AST、LDH、MDA的含量、细胞中bax、裂解型caspase-3的表达量均明显低于CVB3组(P0.05),OD_(490nm)值、培养基中SOD的含量、细胞中bcl-2、磷酸化PI3K、磷酸化AKT的表达量明显高于CVB3组(P0.05);槲皮素+LY组中CVB3的基因组RNA与槲皮素组比较无差异(P0.05),凋亡率、培养基中AST、LDH、MDA的含量、细胞中bax、裂解型caspase-3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槲皮素组(P0.05),OD_(490nm)值、培养基中SOD的含量、细胞中bcl-2、磷酸化PI3K、磷酸化AKT的表达量明显低于槲皮素组(P0.05)。本研究揭示,槲皮素能够减轻CVB3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氧化应激及凋亡,且该作用与激活PI3K/AKT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短乳杆菌DM9218对高果糖饮食诱导的小鼠高尿酸血症的缓解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4~6周龄SPF级Balb/c雌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高果糖饮水组(HF)、高果糖饮水+益生菌干预组(Probiotic)。高果糖组和益生菌干预组每天给予15%(w/v)果糖水自由饮用;益生菌干预组在果糖饮用的同时每天以0.2mL/只(1×109 CFU/kg)短乳杆菌DM9218灌胃,对照组和高果糖组予以0.2mL/只的PBS灌胃处理。采用酶标仪比色法检测各组血清中血糖(Glu)、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血尿酸(UA)水平;ELISA法检测小鼠肝组织匀浆上清液中内毒素(LPS)、干扰素α(IFN-α)、肌苷(Inosine)水平及黄嘌呤氧化酶(XOD)浓度、活性;Q-PCR法检测XOD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 HF组Glu、TG、TC、UA水平均明显高于Control组(P0.05,P0.05,P0.05,P0.01),Probiotic组血清UA水平显著低于HF组(P0.01);HF组肝脏LPS、IFN-α、Inosine水平及XOD浓度、活性显著高于Control组(P均0.01),Probiotic组与HF组相比LPS、IFN-α、Inosine水平及XOD浓度、活性有明显下降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1,P0.05,P0.05);HF组XOD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Control组(P0.01),Probiotic组与HF组相比有下降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短乳杆菌DM9128一方面可以改善肠屏障功能降低LPS水平,从而缓解XOD的表达及活性;另一方面经由"肝-肠循环"直接降解肌苷,从而影响血清UA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唑来膦酸注射液联合骨肽注射液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唑来膦酸注射液5 mg一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注射骨肽注射液,每次30 mg,每天1次。治疗6个月后,检测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骨代谢指标(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甲状旁腺素(PTH)、血磷(P)、血钙(Ca)和碱性磷酸酶(ALP))以及骨转换指标(骨钙素(OC)和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X-1))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ALP、PTH以及BAP等骨代谢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OC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CTX-1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骨转换指标改善的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4/50),明显低于对照组[18.00%(9/50)](P0.05)。结论:唑来膦酸注射液联合骨肽注射液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唑来膦酸注射液,其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骨代谢及骨转换状态,且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骨保护素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功能恢复及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和Ⅱ型胶原羧基端端肽(CTX-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我院骨科收治的130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将其分成两组,每组65例。两组患者均给平卧床、患肢持续皮牵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骨保护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治疗前后骨密度、血清TRAP与CTX-Ⅱ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0.77%,相对于对照组的72.31%明显上升(P0.01)。两组治疗后股骨头局部骨密度均有上升(P0.01),其中观察组上升更为明显(P0.01);观察组治疗后腰椎平均骨密度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上升(P0.01),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TRAP与CTX-Ⅱ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但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P0.01)。结论:骨保护素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可有效抑制骨吸收、增强骨密度、改善患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姜黄素诱导大鼠Kupffer细胞Nrf2核转位对脂多糖(LPS)引起的炎症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方法:分别用10μM、20μM和30μM干预Kupffer细胞8h,诱导Nrf2核转位水平;将Kupffer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LPS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正常培养未加姜黄素和LPS,LPS组用10μg/mL的LPS加入Kupffer细胞培养液共同培养2 h;干预组用30μM姜黄素干预8h后,余处理同LPS组。Western blot检测Nrf2核转位水平,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MDA、GSH水平,ELISA法检测上清液TNF-α和IL-6,放免法检测IL-1β。结果:①姜黄素诱导Kupffer细胞Nrf2核转位,核转位水平随浓度增加而增高。②LPS组MDA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干预组MDA水平较LPS组显著降低(P<0.01),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LPS组GSH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干预组GSH水平较LPS组显著升高(P<0.01),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③LPS组上清液TNF-α,IL-1β和IL-6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姜黄素通过诱导Kupffer细胞Nrf2核转位,降低LPS诱导的氧化应激损伤,抑制Kupffer细胞分泌炎症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阿仑膦酸钠联合化疗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4月到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1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给予化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阿仑膦酸钠,比较两组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骨钙素(OC)、I型前胶原氨基肽(PINP)、血钙(Ca)、血磷(P)、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以及碱性磷酸酶(ALP)。结果:治疗后研究组OC、PINP和BAP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β-CTx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仑膦酸钠联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能显著改善其的骨代谢,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姜黄素诱导大鼠Kupffer细胞Nrf2核转位对脂多糖(LPS)引起的炎症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方法:分别用10μM、20μM和30μM干预Kupffer细胞8h,诱导Nrf2核转位水平;将Kupffer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LPS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正常培养未加姜黄素和LPS,LPS组用10μg/mL的LPS加入Kupffer细胞培养液共同培养2h;干预组用30μM姜黄素干预8h后,余处理同LPS组。Western blot检测Nrf2核转位水平,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MDA、GSH水平,ELISA法检测上清液TNF-α和IL-6,放免法检测IL-1β。结果:①姜黄素诱导Kupffer细胞Nrf2核转位,核转位水平随浓度增加而增高。②LPS组MDA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干预组MDA水平较LPS组显著降低(P〈0.01),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LPS组GSH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干预组GSH水平较LPS组显著升高(P〈0.01),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③LPS组上清液TNF-α,IL-1β和IL-6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姜黄素通过诱导Kupffer细胞Nrf2核转位,降低LPS诱导的氧化应激损伤,抑制Kupffer细胞分泌炎症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不同浓度的白花蛇舌草提取物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选择体外培养的人乳腺癌MCF-7细胞,将其分为5组,分别给予不同浓度使用乙醇提取法提取的白花蛇舌草有效成分(0、75、150、300和600μg/mL)。分别在药物孵育的第1、2、3、4天提取细胞样本,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在第1、2、3和4天,不同浓度的白花蛇舌草均能够显著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且细胞的增殖抑制率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而升高,以300μg/mL和600μg/mL两个浓度的作用效果最为显著,但300μg/mL和600μg/mL两个浓度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浓度的白花蛇舌草干预后处于G0~G1期的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处于S期和G2~M期的细胞百分比高于对照组(P0.05),且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细胞周期的调控和凋亡的抑制效果以300μg/mL和600μg/mL两个浓度最为显著,但两个浓度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白花蛇舌草能够显著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且这一作用存在显著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在对苯并[a]芘(Ba P)富集(15 d)、释放(15 d)过程中其鳃和肝胰腺组织的4种毒理学指标的响应。4种毒理学指标分别为7-乙氧基异吩噁唑酮-脱乙基酶(EROD)、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脂质过氧化(LPO)。设置了0.05μg/L和0.45μg/L两个实验组以及海水和丙酮对照组。结果显示,在富集阶段,与海水对照组相比,第1天时0.05μg/L和0.45μg/L实验组鳃、肝胰腺组织的各毒理指标均显著受到诱导(P0.05),诱导程度随Ba P暴露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而后鳃、肝胰腺组织的EROD、GST活性以及鳃组织的SOD活性达到峰值后下降,肝胰腺组织的SOD活性以及鳃、肝胰腺组织的丙二醛(MDA)含量则持续增加。鳃组织的EROD、GST、SOD活性到达峰值时间早于肝胰腺组织,其活性以及MDA含量也低于肝胰腺组织。在释放阶段,0.45μg/L实验组鳃组织的SOD活性,0.05μg/L和0.45μg/L两个实验组肝胰腺组织的SOD活性均依然显著高于同期海水对照组水平(P0.05),其余各浓度实验组鳃、肝胰腺组织均能恢复到同期海水对照组水平(P0.05)。实验结果表明,三疣梭子蟹的鳃组织对于Ba P暴露响应时间比肝胰腺组织更早,但均具有一定的恢复能力。  相似文献   

17.
该文主要探究Ghrelin对三氧化二砷(As2O3)导致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BMSCs设为对照组、As2O3组、Ghrelin组和联合(As2O3+Ghrelin)组。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成骨诱导的第7天和第14天,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分别检测成骨相关因子OPN、ALP、RUNX2的mRNA及蛋白表达;第21天,茜素红染色分析钙盐沉积情况。结果显示,细胞增殖能力Ghrelin组>对照组>联合组>As2O3组。与对照组比,As2O3组各因子表达均显著下调(P<0.05),Ghrelin组第14天OPN蛋白表达无显著变化,其余因子均上调(P<0.05);联合组与As2O3组比,第14天OPN基因表达和第7天ALP蛋白表达无显著差异,其余均显著上调(P<0.05)。钙盐沉积:Ghrelin组>对照组>联合组>As2O3组。提示0.5μmol/L As2O3抑制BMSCs增殖和成骨分化,600 ng/mL Ghrelin增强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且Ghrelin能减弱As2O3导致的BMSCs增殖和成骨分化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脉冲电磁场(pulsed electromagnetic fields,PEMF)对于废用性骨质疏松(disuse osteoporosis,DOP)大鼠骨形态学及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探讨PEMF治疗废用性骨质疏松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择雌性SD大鼠,体重250~280 g,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对照组(INT组)、废用模型组(DOP组)、药物治疗组(ALN组)、脉冲电磁场组(PEMF组),每组2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大鼠通过改良胫骨-尾部固定法制动建立模型废用性骨质疏松模型,ALN组大鼠灌胃予以阿仑膦酸钠(1 mg·kg-1·d-1)治疗,PEMF组大鼠予以PEMF照射40 min·d-1治疗,治疗后2、4、8、12周时检测各组大鼠的血清学指标并观察其骨组织形态学。结果:治疗2周后,与INT组比较,其余各组血清钙无明显差异,血磷明显降低(P0.05或P0.01),骨钙素(BGP)、碱性磷酸酶(ALT)、抗酒石酸磷酸酶(TRAP)则显著升高(P0.01)。治疗4周后,与ALN组比较,PEMF组BGP、ALT显著升高(P0.01);ALN组骨小梁排列比较DOP组紧密,整齐,骨小梁间隔较大,网状结构断裂程度较轻。治疗8周后,与DOP组比较,余组ALP、TRAP降低(P0.01),与ALN组相较,PEMF组BGP、ALT显著升高(P0.01)。治疗12周后,与DOP组比较,余组BGP、ALP、TRAP降低(P0.05或P0.01),与药物治疗组相较,PEMF组BGP、ALT、TRAP显著升高(P0.05或P0.01)。PEMF组比较ALN组,骨小梁排列整齐有序,骨小梁数目增多,网状结构完整,骨小梁体积增大,厚度增厚。结论:PEMF通过增强成骨细胞功能促进骨形成,同时降低破骨细胞抑制骨吸收,可达到治疗废用性骨质疏松疾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该文研究了在诱导小鼠间充质干细胞C3H10T1/2细胞成骨分化过程中miR-155的作用及其是否是通过调控BMP9/Smad(bonemorphogenetic protein 9/drosophila mothers against de-capentaplegic)信号通路发挥作用。在诱导C3H10T1/2细胞成骨分化过程中,采用实时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 RT-PCR)检测miR-155水平的变化。转染miR-155模拟剂(miR-155)至C3H10T1/2细胞后,miR-155水平显著增高(P0.001),而转染其抑制剂(anti-miR-155)至C3H10T1/2细胞后,miR-155水平显著降低(P0.001)。转染后成骨诱导培养基诱导成骨7 d,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及染色结果显示,miR-155能显著降低C3H10T1/2细胞成骨分化过程中的ALP活性(P0.01)、减弱ALP染色,而anti-miR-155则能逆转其作用。成骨诱导14 d茜素红S染色结果显示,miR-155组钙盐结节较对照组少,下调miR-155的水平后,钙盐沉积结节增多。q RT-RCR检测结果显示,miR-155显著降低BMP9 m RNA水平(P0.001),且miR-155组成骨基因Runx2和ALP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NC组(P0.05、P0.01)。Western blot检测BMP9、Runx2和p-Smad1/5/8蛋白质水平,结果显示,miR-155组蛋白质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P0.05、P0.001)。该研究结果提示,miR-155对C3H10T1/2细胞成骨分化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BMP9/Smad信号通路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TNF-α)对骨形成蛋白-2(BMP-2)诱导的小鼠成肌C2C12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并探讨相关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以TNF-α(5 ng/mL)和BMP-2(100 ng/mL)单独或联合处理小鼠成肌C2C12细胞,检测细胞中碱性磷酸酶(AKP)的活性;采用BMP-2 100 ng/mL联合不同浓度TNF-α(0、2、5、8、10 ng/mL)或TNF-α5 ng/mL联合不同浓度BMP-2(0、100、200、300 ng/mL)处理细胞,检测细胞中AKP的活性。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Smad1和NF-κB磷酸化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BMP-2(100 ng/mL)能显著增加C2C12细胞中AKP活性(P0.05),但TNF-α(5 ng/mL)可显著抑制C2C12细胞中AKP活性(P0.05)。C2C12细胞中AKP活性随着TNF-α浓度的增加显著降低(P0.05),但随着BMP-2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TNF-α能显著降低C2C12细胞中磷酸化Smad1的水平,且显著升高炎症相关因子NF-κB磷酸化水平,但加入BMP-2对NF-κB无显著影响。结论:TNF-α能抑制BMP-2诱导的C2C12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且具有一定的剂量效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炎症相关因子NF-κB活性干预BMP2-Smad1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