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聚焦超声辐射涌泉穴对血脂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建立高血脂大鼠模型,通过聚焦超声辐射高血脂模型大鼠涌泉穴,测定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ota cholesterol, TC)、甘油三脂 (triacylglycerol,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LDL-c)等指标.结果检测血清TC、TG、HDL-C、LDL-C水平,聚焦超声辐照涌泉穴可明显降低高血脂模型大鼠血清TC、TG(P<0.05),而超声治疗组和针刺组无明显差异.结论聚焦超声辐射高血脂大鼠的涌泉穴位,可明显降低TC、TG,有调节血脂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察三七蜜片对大鼠辅助降血脂及体内抗氧化功效的作用。方法:参照保健食品辅助降血脂及抗氧化功能评价方法,选用健康大鼠进行混合型高脂血症以及乙醇致大鼠氧化损伤模型构建,给药30 d后分别对血清 TC、TG、LDL-C、HDL-C以及肝脏GSH、MDA、蛋白质羰基和 SOD活力进行检测。根据保健食品评价技术规范进行最终结果判定。结果:三七蜜片样品对混合型高血脂大鼠的血脂具有一定的降低作用;对于血脂升高相对较低的大鼠高胆固醇血症模型,三七蜜片样品对该模型大鼠血清中的TC、LDL-C具有显著的降低作用,对TG无明显降低作用;三七蜜片低、中、高剂量均能明显提升模型大鼠肝脏GSH含量,中、高剂量均能明显降低模型大鼠肝脏 MDA含量,低、中、高剂量均无明显降低模型大鼠肝脏蛋白质羰基含量,提升 SOD 活力的作用。结论:在本实验剂量条件下三七蜜片具有一定辅助降血脂及抗氧化功效。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芫根的降血脂功效,分别用剂量为400 mg/kg·d、800 mg/kg·d、1600 mg/kg·d的芫根95%乙醇提取物(EE95)和芫根醇沉水提物(WE)连续灌胃营养型高血脂症模型SD大鼠,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及肝脏系数.结果表明:芫根具有辅助降血脂的功效,与高脂模型组比较,EE95和WE各剂量组均能不同程度地降低TC、TG、LDL-C水平,HDL-C则不同程度高于高脂模型组;EE95高剂量组能降低血清中LDL-C的含量.EE95和WE对大鼠的肝脏系数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翻白草对高血脂大鼠和家兔的降血脂作用。方法采用Wistar大鼠60只(其中50只为高脂饲料诱导成高血脂动物模型,10只为空白对照组),家兔36只(其中30只为高脂饲料诱导成高血脂动物模型,6只为空白对照组)。随机分为6组(翻白草大、中、小3个剂量组,模型组,脂必妥对照组,空白对照组)。连续给药6周,分别于给药后第4周、第6周采血,检测血清中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及低密度脂蛋白(LDL)浓度。结果翻白草各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给药后第4周,翻白草可降低高血脂大鼠和家兔血清中TC、TG、LDL的含量(P〈0.05);给药后第6周,可显著降低高血脂大鼠和家兔血清中TC、TG、LDL的含量(P〈0.01)。结论翻白草具有很好的降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黄连素对高脂血症大鼠的降脂作用和抑制肝脏脂质过氧化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10只大鼠作为对照组,其余大鼠制作大鼠高血脂模型。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黄连素低、中、高剂量组和血脂康组,每组10只。各给药组大鼠每天一次给予相应药物灌胃,连续30 d。观察黄连素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的影响和肝组织二脂酰甘油酰基转移酶(DGAT),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Co A),胆固醇7α-羟化酶(CYP7A),肝脏甘油三脂脂肪酶(HTGL)以及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比较,高脂血症组大鼠的肝脏系数、TC、TG、LDL-C、DGAT、HMG-Co A和MDA显著升高(P0.01),HDL-C、CYP7A、HTGL、SOD和GSH-Px显著降低(P0.01)。与高脂血症组比较,黄连素中、高剂量组和血脂康组大鼠肝脏系数、TC、TG、LDL-C、DGAT、HMG-Co A和MDA明显减低(P0.01),HDL-C、CYP7A、HTGL、SOD和GSH-Px显著升高(P0.01);黄连素低剂量组TC、TG、LDL-C、DGAT、HMG-Co A和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CYP7A和HTGL显著升高(P0.01)。结论:黄连素可降低高血脂大鼠的血脂水平,抑制肝脏脂质过氧化过程,减少肝脏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降浊颗粒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高胆固醇饲喂大鼠4周,建立大鼠高脂血症模型,造模同时给药,分别于给药第2、4周后剪尾取血,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结果:降浊颗粒分别以800mg/kg、400mg/kg和200mg/kg给大鼠预防性灌胃2周及4周时,均具有明显降低高脂模型动物血清TC、TG和LDL-cho含量,同时使TC/HDL-cho比值也明显降低的作用(与模型组比较分别为(P<0.001;P<0.01或P<0.05),并具有良好的量-效关系。结论:降浊颗粒可明显抑制实验性大鼠高脂血症的形成,主要能明显降低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三七茎对家兔实验性高脂血症的影响。方法:将家兔随机分为4组,除对照组外,其余组加喂猪油和胆固醇,并对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喂以不同剂量的三七茎,利用酶学终点法于给药前和给药后2,4,6周测定其TC、TG、HDL-C、LDL-C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脂组家兔的TC、TG、LDL-C值升高,HDL-C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高脂组比较,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TC、TG、LDL-C值降低,HDL-C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七茎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家兔具有降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8.
金黄地鼠高血脂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高血脂金黄地鼠动物模型,研究红葡萄酒预防高血脂的作用。方法用含有2%胆固醇的高脂饲料喂养金黄地鼠,设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饲养15 d。期间观察金黄地鼠对高脂饲料的耐受性,试验结束时,测量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值,并对肝脏进行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金黄地鼠对高脂饲料具有较强的耐受性。经过15 d之后,模型组TC、TG、HDL-C、LDL-C、VLDL-C极显著升高(P<0.01),分别为对照组的9.06、4.19、2.43、6.21、18.88倍,而HDL-C/(LDL-C VLDL-C)显著降低(P<0.05),光镜和电镜观察表明模型组动物的肝脏出现脂肪肝样改变。结论本造型方法时间短,取血方便,血量充足,是一个较好的高血脂模型建立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加一次性腹腔注射60 mg/kg链脲佐菌素的方法建立T2DM 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二甲双胍(40 mg/kg)组,葛根素低、中、高剂量(40,80,160 mg/kg)组,每组10只大鼠;造模成功后,灌胃给药4周,每周测量大鼠体重和空腹血糖(FBG),末次给药24 h后取血,收集血清,检测各组大鼠的血糖、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尿酸(UA)水平。结果:干预4周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重显著降低(P<0.01),FBG,TC,TG,LDL-C,ALT,AST,BUN,SCr,UA均显著升高(P<0.01),而HDL-C 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二甲双胍组和葛根素各剂量组大鼠体重均显著增加(P<0.01),FBG,TC,TG,LDL-C,ALT,AST,BUN,SCr,UA均显著降低(P<0.01),而HDL-C显著升高(P<0.01)。结论:葛根素能够减少T2DM大鼠体重降低幅度,降低血脂、血糖水平,可用于T2DM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喂饲Lactobacillus casei Zhang对大鼠体内脂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传统酸马奶中分离筛选到1株降胆固醇功效较好的乳杆菌Lactobacillus.casei Zhang。用Lb.casei Zhang灌胃高脂血症模型大鼠研究其对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影响。结果表明:灌胃14 d后,Lb.casei Zhang热致死菌体组大鼠血清中TC浓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TG浓度虽有降低但不呈显著性,同时HDL-C浓度显著升高(P<0.05);Lb.casei Zhang活菌体组大鼠血清中TC、TG浓度均有所降低,HDL-C浓度升高,但未呈显著性。灌胃28 d后,Lb.casei Zhang热致死菌体组大鼠血清中TC浓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Lb.casei Zhang活菌体组TC浓度及两组TG、LDL-C浓度降低,但差异不显著,HDL-C未发生明显的改变。Lb.casei Zhang热致死菌体组和活菌体组粪便中的胆酸含量均增高,但只有热致死菌体组差异显著(P<0.05)。通过实验表明Lb.casei Zhang通过菌体对胆固醇的吸收吸附及减少肝肠循环中的胆酸来达到降血脂的功效。  相似文献   

11.
探讨骆驼奶对2型糖尿病预防和治疗作用。采用预防性灌胃骆驼奶后在造模和先造模再治疗性灌胃骆驼奶两种方法,分别与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牛奶组、盐酸二甲双胍组和驼奶与盐酸二甲双胍混合组比较,研究骆驼奶对由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发2型糖尿病模型小鼠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并测定其空腹血糖(glucose)含量、血清超氧化岐化酶(superoxide dismutse,SOD)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性、丙二醛(malon dialdehyde,MDA)含量及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C)的含量。结果表明:骆驼奶能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小鼠空腹血糖,增加其血清SOD、GSH-Px活性和HDL-C含量,降低血清MDA、TG、TC、LDL-C含量。因此,骆驼奶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2型糖尿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开发利用资源丰富的青稞麸皮,分析了青稞麸皮油的脂肪酸组成并研究了其对高血脂症大鼠的降血脂作用.通过GC-MS分析,从青稞麸皮油中检测到了10种脂肪酸,并发现其亚油酸含量为75.08%.在青稞麸皮油降血脂实验中,选用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高脂模型组和青稞麸皮油组,除空白对照组饲喂普通饲料外,其余各组饲喂高脂饲料并进行干预实验比较.3周后,高脂模型组血清TC、TG、LDL-C和AI 4项指标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或P<0.01),而HDL-C/TC显著降低(P<0.05);青稞麸皮油组的血清TC、TG、LDL-C和AI 4项指标均显著低于高脂模型组(P<0.05或P<0.01),而HDL-C/TC显著升高(P<0.05).结果表明青稞麸皮油对大鼠的高血脂症和动脉硬化的形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青稞麸皮油中的高亚油酸含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降胆固醇益生菌联合大豆卵磷脂的保健食品的辅助降血脂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喂普通饲料7d后,根据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分别为样品高、中、低3个剂量组,模型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以灌胃方式(10mL/kg)给予受试物,除空白对照组外,各组均喂高脂饲料,连续喂养30d后,称重、取大鼠眼血测定各项血脂指标。结果样品的低、中、高剂量组均能使高胆固醇血症大鼠血清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降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胆固醇益生菌联合大豆卵磷脂的保健食品对大鼠具有辅助降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14.
山楂籽油降血脂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剂量山楂籽油对小鼠进行灌胃试验,研究其对血脂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山楂籽油组小鼠的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动脉硬化指数(AI)均不同程度(P<0.05或P<0.01)低于高脂模型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却明显(P<0.01)高于高脂模型组,说明山楂籽油确具显著(P<0.05)降低小鼠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15.
柴达木盆地唐古特白刺果实降血脂和抗氧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为了研究柴达木盆地唐古特白刺果实的降血脂、抗氧化作用,本文采用高脂饲料诱导小鼠和大鼠建立高脂动物模型,灌胃给药4周,测定各组实验动物的血清血脂水平,并测定大鼠红细胞SOD活性和血清脂质过氧化物(LPO)分解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变化。结果显示唐古特白刺果实1.8g/kg和3.6g/kg剂量对高脂饲料诱导的小鼠和大鼠血清TC、TG及大鼠的LDL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同时可显著升高高血脂大鼠HDL/TC和HDL/LDL的比值,提高高血脂大鼠SOD活力和降低高血脂大鼠MDA含量;对大鼠体重和正常小鼠血脂水平无明显影响。表明唐古特白刺果实具有降血脂、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和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青稞麸皮油,研究超临界CO2(SC-CO2)萃取青稞麸皮油对高血脂症大鼠的降脂作用。SC-CO2萃取青稞麸皮油得率为18.53%;用GC-MS分析其脂肪酸成分,主要脂肪酸为亚油酸(59.57%)、十八碳烯酸(17.57%)、棕榈酸(15.07%)。通过饲喂高脂饲料建立高血脂症模型大鼠并同时用青稞麸皮油灌胃,三周后测定大鼠血清TG、TC、LDL-C、HDL-C和AI。SC-CO2萃取青稞麸皮油显著(P<0.05或P<0.01)降低高血脂症大鼠TG、TC、AI水平。说明SC-CO2萃取青稞麸皮油对实验性高血脂症大鼠的血脂有很明显的调节作用,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为实现青稞麸皮油的产业化研究奠定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7.
探讨海带多糖(LJP)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血脂和NO及NOS的影响。采用高脂饲料+维生素D3(VD3)饲养方法建立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12周造模成功后,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辛伐他汀对照组及海带多糖低剂量(250 mg·kg-1·d-1)、中剂量(500 mg·kg-1·d-1)、高剂量(1 000 mg·kg-1·d-1)治疗组。海带多糖治疗组在给药8周后,制备主动脉冰冻切片,HE染色观察主动脉病理组织学变化。颈动脉取血测定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分别测定血清与主动脉中的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水平。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HE染色观察发现LJP治疗组能抑制内膜与中膜平滑肌增生,减少主动脉内皮脂质沉积与胆固醇的结晶;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LJP可明显降低大鼠血清中TC、TG、LDL-C水平,同时LJP也会明显提高HDL-C水平(p0.05),中剂量LJP能够降低大鼠血清中TG水平,同时LJP也会明显提高HDL-C水平(p0.05),高、中剂量的LJP均可提高模型大鼠血清和主动脉中NO和NOS水平(p0.05)。LJP可改善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血脂水平,对AS形成以及发展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其可能是机制是通过调节血脂水平,提高NO和NOS的水平,稳定AS斑块,从而有效地抑制AS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建立高血脂动物模型,探索高血脂动物血浆丁酰胆碱酯酶(Bu Ch E)的活性与血脂指标的相关性,为Bu Ch E活性作为高血脂疾病标志物的可能性提供参考。方法:雄性新西兰兔14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7只),即普通饲料组(C组)和高胆固醇饲料组(H组)。连续喂养12周,每二至三周称重采血,采用Ellman法检测Bu Ch E活性,按照试剂盒使用说明测定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12周后,麻醉兔子开胸采集胸主动脉,经10%的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后进行苏丹Ⅳ脂肪染色。结果:兔子喂食高胆固醇饲料12周后,H组动脉出现斑块,C组无斑块形成;兔子在食用高胆固醇饲料的过程中,血浆TC、LDL-C、HDL-C显著升高(P0.01),而Bu Ch E活性无显著变化(P0.05);分析正常兔子和高血脂兔子血浆Bu Ch E活性与TC、TG、HDL-C、LDL-C的皮尔森相关系数,发现均无相关性(r1,P0.05)。结论:本项研究未在正常兔子和高血脂的兔子中发现Bu Ch E与TC、TG、HDL-C、LDL-C存在相关性,说明通过喂食兔子高胆固醇饲料建立的高血脂模型不适合探究Bu Ch E与TC、TG、HDL-C、LDL-C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并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实验组给予口服高剂量阿托伐他汀(40 mg/d)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d)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高剂量阿托伐他汀(20 mg/d)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d)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血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以及颈动脉斑块分级。结果:两组治疗后的SBP、DBP、血清TC、TG和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血清HDL-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实验组SBP、DBP、血清TC、TG和LDL-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H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颈动脉斑块0-Ⅰ级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服高剂量阿托伐他汀(40 mg/d)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d)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并动脉粥样硬化较低剂量阿托伐他汀(20 mg/d)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d)疗效更好,可以有效降低血压,调节血脂并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主要对大黄素膳食诱导的高脂血症大鼠的血脂调节作用和其分子机制进行探索。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正常组、高脂血症组、辛伐他汀组和大黄素组。正常组给予正常饲料,其它组给予高脂饲料,辛伐他汀组(10 mg/kg)和大黄素组(10 mg/kg)连续灌胃给药38 d,试验结束采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比较各组的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肝脏做组织病理学分析;胸主动脉做体外孵育测总一氧化氮(NO),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印迹分别测血管的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的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大黄素组能够显著降低TC、TG、LDL-C(P0.05,P0.05,P0.001)和AI(P0.001)。病理学结果显示大黄素能够降低肝细胞的脂肪变性程度。胸主动脉体外培养结果显示大黄素能够显著提高总NO(P0.05);PCR和免疫印迹结果显示大黄素能够上调eNOS的基因和蛋白水平(P0.05,P0.001)。因此,大黄素能够降低血清TC、TG和LDL-C,保护肝细胞,减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危险;其作用的分子机制可能与上调内皮细胞eNOS/NO系统、保护血管内皮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