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以发酵柚子皮中分离到的戊糖片球菌WPPE03、WPPE04作为研究对象,用标准株CGMCC1.2695作为对照,探索其热胁迫相关机制。方法通过平板计数法,确定戊糖片球菌的热适应条件和热致死条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热应激前后形态学变化;应用RT-qPCR分析热休克蛋白及细胞膜脂肪酸合成相关基因转录水平变化,阐明热胁迫机制。结果确定了三株戊糖片球菌热适应条件(47℃,60min)和热致死评价条件(62℃,15min);发现了热致死条件处理菌体,膜表面会出现凹陷、皱褶,部分菌体出现破裂、胞内物质外溢等现象,而热致死条件处理前先经过热适应处理,菌体破裂现象明显减少;同时,证明了热应激处理过程中,相关热休克蛋白基因表达显著上调(P0.05),脂肪酸合成相关基因表达发生了变化。结论研究戊糖片球菌的热应答相关机制,可为合理开发、利用具有发酵性能的戊糖片球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拮抗Bacillus subtilis的筛选及发酵条件对拮抗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筛选了3株对大肠埃希菌具有拮抗活性的枯草芽胞杆菌,并对这3个菌株的拮抗能力最强的Bf菌株的发酵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先将不同枯草芽胞杆菌菌株与株大肠埃希菌进行拮抗试验,根据抑菌率,筛选出对大肠埃希菌拮抗效果较好的枯草芽胞杆菌Bf。然后,在不同pH值、温度以及不同的培养时间下观察记录Bf对大肠埃希菌的拮抗作用。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得到:筛选到的枯草芽胞杆菌在pH值为7.0,37℃下培养40 h后抑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获得抑制微生物生长的菌株。方法根据形态学和生理生化学特性进行菌种鉴定;采用牛津杯法测定抑菌谱和抑菌物质的理化特性。结果排除了过氧化氢和有机酸的作用,该菌发酵上清液对苏云金杆菌、枯草杆菌、大肠埃希菌、鸡白痢沙门菌等有抑制作用。根据菌株的生理生化特征,该菌株初步定为肠球菌属,定名为E4(Enterococcus sp.)。所产抑菌物质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在酸性条件下稳定且活性高。结论分离筛选了1株可产抑菌物质的肠球菌,其产生的抑菌物质具有良好的生物化学特性和广谱的抑菌能力。  相似文献   

4.
了解泌尿外科住院患者泌尿系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对泌尿外科泌尿系感染住院患者的消毒中段尿培养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尿培养菌株的鉴定、药敏分析和统计分析采用VITEK2全自动微生物仪。3 a中泌尿外科泌尿系感染住院患者共分离到细菌1 233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772株,占62.61%,革兰阳性球菌353株,占28.63%,真菌82株,占6.65%。菌株数居前5位的细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属、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假丝酵母菌属和变形杆菌。分离大肠埃希菌产ESBLs率为66.18%,粪肠球菌中未发现VRE菌株,屎肠球菌VRE为0.8%。未发现对美洛培南耐药的大肠埃希菌,对肠埃希菌耐药率在10%以下的有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呋喃妥因。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所监测的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及氨苄西林耐药的粪肠球菌。泌尿系感染的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和肠球菌为主,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及假丝酵母菌所占比例超过20%,不容忽视,病原菌的耐药率较高,临床医生应根据尿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5.
由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引起的细菌耐药性一直是临床相关感染性疾病治疗中的棘手问题。从不同病区患者标本中分离了96株大肠埃希菌和80株肺炎克雷伯菌,分剐采用双纸片协同试验和药物敏感试验检测了上述菌株产生ESBLs情况及对17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发现,27.1%(26/96)的大肠埃希菌株和22.5%(18/80)肺炎克雷伯菌株产ESBLs。ICU病房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株ESBLs总阳性率(46.0%)与介入科病房和烧伤科病房分离菌株ESBLs总阳性率(28.6%和25.0%)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明显高于呼吸科、骨科、其他病房及门诊部分离菌株ESBLs总阳性率(6.3%~14.3%,P〈0.01)。不产ESBLs大肠埃希菌株和肺炎克雷伯菌株对17种抗生素耐药率明显低于产ESBLs菌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氨曲南均敏感,对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棒酸、阿米卡星耐药率仅为15.8%-23.4%。上述实验结果提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临床菌株中有较高的ESBLs阳性率,不同病区患者感染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ESBLs阳性率有很大差异,氨曲南、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棒酸、阿米卡星可作为治疗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性疾病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以124株我国广西巴马百岁以上长寿老人源乳酸菌菌株为试材,采用双层琼脂平板扩散法筛选产细菌素的优良菌株。在排除有机酸、H2O2等的干扰后,菌株B02、B03、B04、B07、B11、B25、B24和B78的发酵上清液对受试的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5株指示菌都表现出很强的抑制作用;进一步硫酸铵沉淀、透析及浓缩处理后,其抑菌活性显著增强,同时蛋白酶敏感性试验显示其具有蛋白质性质,这些结果共同确定其为乳酸菌细菌素。最后,通过16S rRNA序列分析鉴定后确定B02为副干酪乳杆菌;B03为植物乳杆菌;B04为动物双歧杆菌;B07为干酪乳杆菌;B11为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B24为鼠李糖乳杆菌;B25为粪肠球菌;B78为植物乳杆菌。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安徽省合肥地区动物源性大肠埃希菌的血清型分布和耐药状况,以期筛选出菌苗株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46份疑似大肠埃希菌病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生化编码鉴定和致病性测定。采用玻片凝集试验对分离到的46株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进行血清型鉴定。同时分别采用K-B纸片琼脂扩散法和双纸片增效法检测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和ESBLs阳性菌株。结果46株致病性大肠埃希菌中,除7株细菌未能定型外,其余39株细菌分布于10个血清型,O127:K63血清型为优势血清型,占定型菌株的33.33%。46株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对21种抗菌药物均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15个ESBLs阳性菌株表现为多重耐药,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ESBLs阴性菌株。结论O127:K63血清型为优势血清型,可作为菌苗株。合肥地区动物源性大肠埃希菌耐药性较为严重,尤其是产ESBLs大肠埃希菌多重耐药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8.
目的 本实验从正常青少年体内分离出1株双歧杆菌,通过试管内研究双歧杆菌对大肠埃希菌和粪肠球菌的生物拮抗作用.为双歧杆菌临床应用及食品开发提供一定的基础理论依据和广阔的市场前景.方法 本项研究以从佳木斯大学健康学生体内分离出1株双歧杆菌为试材,将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接种于PYG液体培养基中,37℃厌氧培养48 h,将菌液浓度利用分光光度计法调到2麦氏.将大肠埃希菌对照组分为10支,分离的双歧杆菌+大肠埃希菌组10支,分离的双歧杆菌对照组10支,分离的双歧杆菌+粪肠球菌组10支,粪肠球菌对照组10支,将以上50个试管全部置于厌氧培养箱内37℃培养48 h,将培养好的大肠埃希菌和粪肠球菌进行梯度稀释,然后用微量移液器吸取标本于每个培养基上滴3滴,每滴滴上由高稀释度向低稀释度,液体量为10 μL的菌液.晾干滴种好的培养基于适宜条件进行培养并选出适合菌落生长的稀释度,计算同一稀释度平均菌落数(x).结果 双歧杆菌12 h时对大肠埃希菌生长无显著性,在24h时检测不到大肠埃希菌的存在.12和24h时粪肠球菌与双歧杆菌混合组与粪肠球菌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外对照实验研究该双歧杆菌对大肠埃希菌和粪肠球菌的生物拮抗作用,此株双歧杆菌只对大肠埃希菌有抑制作用,而对粪肠球菌无抑制作用,机制需要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ICU病区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基因的分布以及与耐药谱的关系,并初步探讨其在分子流行病学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2年1-9月ICU病区分离的大肠埃希菌76株进行qnr基因检测,并通过DNA直接测序确定;分析qnr基因在ICU病区分离的大肠埃希菌的分布及其与耐药性的关系。结果根据PCR产物片段大小及测序分析,76株大肠埃希菌中共有qm基因阳性菌株46株,阳性率为60. 5% ;对阳性菌株进行DNA测序、BLAST比对,其中25株为qnrB基因,17株为qnrS基因阳性,12株基因阳性,未检测到qwC和qnrD基因。在46株qnr基因阳性菌株中有38株为产ESBL菌株,而在qnr阴性菌株中仅有5株ESBL阳性。结论该院ICU分离大肠埃希菌qnr基因携带严重,呈现出多重耐药性,多伴随呈现为产ESBL菌株。  相似文献   

10.
大肠埃希菌的分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上海某医院各科室分离大肠埃希菌的药敏状况和致病性,了解大肠埃希菌在该院流行情况。方法采用K-B琼脂法进行药敏试验,多重PCR技术进行基因分型。结果药敏结果显示该菌对多种常用抗生素具有耐药性,仅对阿米卡星等药物敏感。85株菌分为4个基因型,其中B2型25株,致病性最强;D型37株,致病性次之。菌株间亲缘关系表明可能存在院内流行。结论实验获得菌株具有较强耐药性和致病性,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院内感染的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