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利用开顶式气室(OTC)系统,设正常大气CO2浓度和CO2浓度升高200 μmol·mol-12个CO2浓度处理,模拟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八宝景天光合生理和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 大气CO2浓度升高使八宝景天叶片上、下表皮气孔密度分别显著下降16.1%和16.7%,使叶片维管束增粗,导管增多,靠近上表皮细胞增大;CO2浓度升高可以显著增加傍晚时八宝景天叶片光合色素含量,使夜间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显著增加.初花期傍晚,CO2浓度升高使叶片苹果酸含量显著下降64.0%,纤维素含量显著增加20.8%.盛花期清晨,CO2浓度升高使叶片苹果酸含量显著增加27.0%,对糖类物质含量影响不显著,植株的分枝数、单株茎质量和单株总生物量显著增加.CO2浓度升高可以促进八宝景天光合作用,有利于植株生长.  相似文献   

2.
郝兴宇  韩雪  李萍  杨宏斌  林而达 《生态学杂志》2011,22(10):2776-2780
利用FACE系统在大田条件下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大气CO2浓度升高\[CO2浓度平均为(550±60) μmol·mol-1\]对绿豆叶片光合生理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对照\[CO2浓度平均为(389±40)μmol·mol-1左右\]相比,大气CO2浓度升高使花荚期绿豆叶片净光合速率(Pn)和胞间CO2浓度(Ci)分别升高11.7%和9.8%,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分别下降32.0%和24.6%, 水分利用效率(WUE)提高83.5%;在蕾期,CO2浓度升高对绿豆叶片叶绿素初始荧光(Fo)、最大荧光(Fm)、可变荧光(Fv)、Fv/Fm和Fv/Fo没有显著影响;在鼓粒期,CO2浓度升高使绿豆叶片Fo增加19.1%,Fm和Fv分别下降9.0%和14.3%,Fv/Fo和Fv/Fm分别下降25.8%和6.2%.表明大气CO2浓度升高可能使绿豆生长后期光系统Ⅱ反应中心结构受到破坏,叶片的光合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水稻叶片光合色素和光合日变化对大气CO2浓度和气温升高的响应,我们采用在开放空气中控制升高CO2浓度和温度的方法,以常规粳稻南粳9108为试验材料,设置了环境CO2和高大气CO2浓度(增加200 μmol·mol-1)、环境温度和增温(增加1~2 ℃)交互的4个处理,测定了灌浆中期和后期水稻剑叶的光合日变化特征和光合色素含量.结果表明: 水稻剑叶净光合速率(Pn)为双峰曲线,发生了光合“午休”现象;大气CO2浓度升高提高了剑叶Pn,灌浆中期和后期平均分别增加了47.6%和39.1%;高温有降低Pn的趋势,但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大气CO2浓度和温度升高导致水稻剑叶生育后期气孔导度(gs)平均分别降低了17.0%和11.8%.高CO2浓度水稻剑叶生育后期蒸腾速率(Tr)、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总叶绿素和叶绿素a/b值显著降低,平均降幅分别为5.9%、50.4%、21.3%、41.4%、39.4%和21.4%,明显增加了剑叶水分利用率(WUE),平均增幅达47.9%.与之相反,生育后期增温使水稻剑叶Tr增加了10.2%,使WUE平均降低了20.4%.综上所述,大气CO2浓度升高对粳稻生育后期剑叶Pngs和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明显大于增温效应.因此,应重视大气CO2浓度和温度对水稻光合作用和光合色素的综合效应,减弱增温的负效应.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水稻叶片光合色素和光合日变化对大气CO2浓度和气温升高的响应,我们采用在开放空气中控制升高CO2浓度和温度的方法,以常规粳稻南粳9108为试验材料,设置了环境CO2和高大气CO2浓度(增加200 μmol·mol-1)、环境温度和增温(增加1~2 ℃)交互的4个处理,测定了灌浆中期和后期水稻剑叶的光合日变化特征和光合色素含量.结果表明: 水稻剑叶净光合速率(Pn)为双峰曲线,发生了光合“午休”现象;大气CO2浓度升高提高了剑叶Pn,灌浆中期和后期平均分别增加了47.6%和39.1%;高温有降低Pn的趋势,但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大气CO2浓度和温度升高导致水稻剑叶生育后期气孔导度(gs)平均分别降低了17.0%和11.8%.高CO2浓度水稻剑叶生育后期蒸腾速率(Tr)、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总叶绿素和叶绿素a/b值显著降低,平均降幅分别为5.9%、50.4%、21.3%、41.4%、39.4%和21.4%,明显增加了剑叶水分利用率(WUE),平均增幅达47.9%.与之相反,生育后期增温使水稻剑叶Tr增加了10.2%,使WUE平均降低了20.4%.综上所述,大气CO2浓度升高对粳稻生育后期剑叶Pngs和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明显大于增温效应.因此,应重视大气CO2浓度和温度对水稻光合作用和光合色素的综合效应,减弱增温的负效应.  相似文献   

5.
通过测定小麦拔节期叶片的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和光强-光合速率(Pn)响应曲线,研究了氮素对长期高大气CO2浓度(760 μmol·mol-1)下小麦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长期高大气CO2浓度下,增施氮肥能提高小麦叶片Pn、蒸腾速率(Tr)和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i);与正常大气CO2浓度相比,高大气CO2浓度下小麦叶片的Pn和WUEi增加,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降低.随光合有效辐射的增强,高大气CO2浓度下小麦叶片的Pn和WUEi均高于正常大气CO2浓度处理,Gs则较低,而Ci和Tr无显著变化.高氮水平下小麦叶片Gs与Pn、Tr、WUEi呈线性正相关,Gs与Ci在正常大气CO2浓度下呈线性负相关,但高大气CO2浓度下二者无相关性;低氮水平下小麦叶片的Gs与Pn、WUEi无相关性,而与Ci和Tr呈线性正相关,表明高大气CO2浓度下低氮水平的小麦叶片Pn由非气孔因素限制.  相似文献   

6.
氮素对高大气CO2浓度下小麦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测定小麦拔节期叶片的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和光强-光合速率(Pn)响应曲线,研究了氮素对长期高大气CO2浓度(760 μmol·mol-1)下小麦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长期高大气CO2浓度下,增施氮肥能提高小麦叶片Pn、蒸腾速率(Tr)和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i);与正常大气CO2浓度相比,高大气CO2浓度下小麦叶片的Pn和WUEi增加,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降低.随光合有效辐射的增强,高大气CO2浓度下小麦叶片的Pn和WUEi均高于正常大气CO2浓度处理,Gs则较低,而Ci和Tr无显著变化.高氮水平下小麦叶片Gs与Pn、Tr、WUEi呈线性正相关,Gs与Ci在正常大气CO2浓度下呈线性负相关,但高大气CO2浓度下二者无相关性;低氮水平下小麦叶片的Gs与Pn、WUEi无相关性,而与Ci和Tr呈线性正相关,表明高大气CO2浓度下低氮水平的小麦叶片Pn由非气孔因素限制.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气雾法栽培方式,研究了60 d根际CO2浓度富集处理对番茄光合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 2500 μL·L–1及以上CO2浓度处理下,番茄植株叶片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显著降低,叶片Mg2+ ATPase、Ca2+ ATPase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活性显著减少,而根系PEPC活性显著增加,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均显著降低.表明根际高CO2浓度条件下,根系PEPC活性增强、叶片固定CO2的能力减弱、叶片Mg2+ ATPase和Ca2+ ATPase活性显著降低,根际长期高CO2浓度处理可能是导致植株光合生理指标下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气雾法栽培方式,研究了60 d根际CO2浓度富集处理对番茄光合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 2500 μL·L–1及以上CO2浓度处理下,番茄植株叶片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显著降低,叶片Mg2+ ATPase、Ca2+ ATPase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活性显著减少,而根系PEPC活性显著增加,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均显著降低.表明根际高CO2浓度条件下,根系PEPC活性增强、叶片固定CO2的能力减弱、叶片Mg2+ ATPase和Ca2+ ATPase活性显著降低,根际长期高CO2浓度处理可能是导致植株光合生理指标下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高大气CO2浓度下氮素对小麦叶片光能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关于氮素对高大气CO2浓度下C3植物光合作用适应现象的调节机理已有较为深入的研究, 但对其光合作用适应现象的光合能量转化和分配机制缺乏系统分析。该文以大气CO2浓度和施氮量为处理手段, 通过测定小麦(Triticum aestivum)抽穗期叶片的光合作用-胞间CO2浓度响应曲线以及荧光动力学参数来测算光合电子传递速率和分配去向, 研究了长期高大气CO2浓度下小麦叶片光合电子传递和分配对施氮量的响应。结果表明, 与正常大气CO2浓度处理相比, 高大气CO2浓度下小麦叶片较多的激发能以热量的形式耗散, 增施氮素可使更多的激发能向光化学反应方向的分配, 降低光合能量的热耗散速率; 大气CO2浓度升高后小麦叶片光化学淬灭系数无明显变化, 高氮叶片的非光化学猝灭降低而低氮叶片明显升高, 施氮促进PSII反应中心的开放比例, 降低光能的热耗散; 高大气CO2浓度下高氮叶片通过PSII反应中心的光合电子传递速率(JF)较高, 而且参与光呼吸的非环式电子流速率(J0)显著降低, 较正常大气CO2浓度处理的高氮叶片下降了88.40%, 光合速率增加46.47%; 高大气CO2浓度下小麦叶片JF-J0升高而J0/JF显著下降, 光呼吸耗能被抑制, 更多的光合电子分配至光合还原过程。因此, 大气CO2浓度增高条件下, 小麦叶片激发能的热耗散速率增加, 但增施氮素后小麦叶片PSII反应中心开放比例提高, 光化学速率增加, 进入PSII反应中心的电子流速率明显升高, 光呼吸作用被抑制, 光合电子较多地进入光化学过程, 这可能是高氮条件下光合作用适应性下调被缓解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10.
采用13C-CO2进行连续标记,研究水稻分蘖期和孕穗期光合碳在植株-土壤系统中的分配及其对大气CO2浓度升高(800 μL·L-1)和施氮(100 mg·kg-1)的响应.结果表明: CO2浓度升高显著提高分蘖期根系生物量和孕穗期地上部生物量,并使生物量根冠比在分蘖期增加,而在孕穗期减小.CO2浓度升高条件下,施氮使水稻地上部分生物量增加,却显著降低了孕穗期水稻根系生物量.CO2浓度升高使光合13C在孕穗期向土壤的输入显著增加,然而施肥并没有促进由CO2浓度升高驱动的光合13C在土壤中的积累,而且还降低了土壤中的光合13C的分配比例.综上,CO2浓度升高显著提高了稻田土壤光合碳输入,促进稻田有机碳周转;施氮促进了水稻地上部的生长,却降低了光合碳向地下的分配比例.  相似文献   

11.
CO2浓度升高和干旱带来的气候变化势必对大豆的生长造成影响.目前,CO2浓度升高对干旱胁迫下大豆生理生化的影响研究较少.本试验研究了不同CO2浓度(400、600 pumol ? mol-1)和水分处理下(正常水分:叶片相对含水量为83%-90%;干旱:叶片相对含水量为64%-70%)大豆开花期的光合能力、光合色素积累...  相似文献   

12.
光和二氧化碳(CO_2)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两个基本条件.为了明确不同光照条件下,高CO_2浓度对不同杂交水稻光合特性的影响,2017年利用稻田大型FACE平台,以‘Y两优900’和‘甬优538’为供试材料,设置环境CO_2和高CO_2浓度(增200μmol·mol-1)两个水平,分别在拔节期和灌浆期同时测定阴、晴天气条件下顶部全展叶光合特性参数.结果表明:高CO_2浓度使不同天气情况下两品种叶片的净同化率(P_n)均呈增加趋势,其中晴天条件下的增幅(31%)大于阴天(25%),拔节期的增幅(37%)大于灌浆期(21%),CO_2与天气、CO_2与生育期均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对高CO_2浓度的响应趋势与P_n一致.高CO_2浓度环境下叶片气孔导度(g_s)、蒸腾速率(T_r)均呈下降趋势,晴天条件下的降幅略大于阴天.与晴天相比,阴天条件下叶片P_n、g_s、T_r、WUE和L_s平均分别下降41%、18%、41%、26%和27%,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相关分析表明,晴天P_n、g_s、T_r均与阴天时的参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阴天使水稻生育中、后期叶片光合参数及其对高CO_2浓度的响应均大幅降低,且两品种表现一致.评估未来水稻产量潜力需要考虑天气条件.  相似文献   

13.
光和二氧化碳(CO2)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两个基本条件.为了明确不同光照条件下,高CO2浓度对不同杂交水稻光合特性的影响,2017年利用稻田大型FACE平台,以‘Y两优900’和‘甬优538’为供试材料,设置环境CO2和高CO2浓度(增200 μmol·mol-1)两个水平,分别在拔节期和灌浆期同时测定阴、晴天气条件下顶部全展叶光合特性参数.结果表明: 高CO2浓度使不同天气情况下两品种叶片的净同化率(Pn)均呈增加趋势,其中晴天条件下的增幅(31%)大于阴天(25%),拔节期的增幅(37%)大于灌浆期(21%),CO2与天气、CO2与生育期均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对高CO2浓度的响应趋势与Pn一致.高CO2浓度环境下叶片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均呈下降趋势,晴天条件下的降幅略大于阴天.与晴天相比,阴天条件下叶片PngsTr、WUE和Ls平均分别下降41%、18%、41%、26%和27%,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相关分析表明,晴天PngsTr均与阴天时的参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阴天使水稻生育中、后期叶片光合参数及其对高CO2浓度的响应均大幅降低,且两品种表现一致.评估未来水稻产量潜力需要考虑天气条件.  相似文献   

14.
8种绿化树种光合特性及叶片解剖结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绿化不仅包含了园林绿化的美化作用,还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其生态功能是通过植物的生理活动实现的。光合能力在种间和基因型间的变化很大,这些差异通常与代谢和(或)叶片的解剖结构的性质有关。本研究选择8种哈尔滨常见树种,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叶净光合速率(P_n)、呼吸速率(R_d)、蒸腾速率(T_r)、气孔导度(G_s)、胞间CO_2浓度(C_i)等进行测定,并利用显微镜观察测定叶片厚度、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从而探讨叶片结构对光合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8个树种间叶片最大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蒸腾速率、光饱和点差异显著(P <0.05);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上表皮气孔密度和下表皮气孔密度差异显著(P <0.05)。虽然8个树种间光合能力和叶片解剖结构的差异较大,但分析发现其间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光饱和点与叶表皮厚度显著正相关(P <0.01),相关系数为0.78。胞间CO_2浓度与上表皮气孔密度显著负相关(P <0.05),相关系数为-0.65。而最大光合速率、呼吸速率、蒸腾速率和光补偿点与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上表皮气孔密度和下表皮气孔密度相关均不显著(P> 0.05)。胞间CO_2浓度与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和下表皮气孔密度相关均不显著(P> 0.05)。光饱和点与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上表皮气孔密度和下表皮气孔密度相关均不显著(P> 0.05)。虽然对叶片结构对生理过程的影响的机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但是我们认为叶片解剖结构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理指标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王珂  刁健  杨瑞  胡彦波  孙广玉 《植物研究》2015,35(6):843-847
以哈尔滨市绿化植物紫丁香(Syringa oblata Lindl.)为研究对象,借助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和电子显微镜,研究了叶面喷施硝酸盐(50 mmol·L-1 NaNO3溶液)对叶片气孔动态(气孔分布、气孔开度)和光合生理过程(光合—呼吸的光诱导、光化学效率、叶绿素含量以及细胞间隙二氧化碳浓度、气孔导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上、下表皮均有气孔、腺毛分布,喷施处理第5 d时,叶片的气孔开度和导度、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等未受到显著影响,但14 d时,气孔关闭、导度下降,光合—呼吸的光诱导过程受到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水稻秸秆是生物能源生产的潜在材料,大气二氧化碳(CO2)浓度升高改变水稻秸秆的量和质,从而改变其生物能源的生产潜力.本试验水稻秸秆来自中国自由大气CO2富集平台(FACE),选取FACE平台(试验组CO2浓度控制在570μmol·mol^-1左右,比对照组高200μmol·mol-1)3种水稻品种‘武运粳27’、‘Y两优900’和‘日本晴N16’,通过对秸秆化学组成进行分析,探讨CO2浓度升高对水稻秸秆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气CO2浓度升高显著提高了水稻秸秆C含量和C/N;增加了秸秆中非结构碳水化合物含量;CO2浓度升高使武运粳27、Y两优900和N16秸秆中释放的总糖分别增加8.8%、6.7%和9.9%;CO2浓度升高显著提高N16秸秆生物量,但对其他两种水稻秸秆生物量没有显著影响;N16的总糖产量在CO2浓度升高下增加最显著,达到19.2%.表明CO2浓度升高可以改善水稻秸秆质和量,从而提高生物燃料利用潜能.  相似文献   

17.
大气CO2浓度升高对植物的影响是目前植物生态学研究中普遍关注的问题。以往的研究主要关注植物地上部分叶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的改变, 而对根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变化以及根与叶变化之间潜在联系的研究较少。该文以三年生红松(Pinus koraiensis)幼苗为研究对象, 通过CO2浓度倍增(从350 µmol·mol-1增加到700 µmol·mol-1)试验, 研究当年生针叶和根尖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的变化。结果表明: (1) CO2浓度倍增处理的红松幼苗, 气孔密度显著降低, 叶肉组织面积、木质部及韧皮部面积明显增加; (2) CO2浓度倍增导致红松幼苗根尖直径增粗, 皮层厚度和层数显著增加, 管胞直径变小; (3)高CO2浓度处理下, 叶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降低, 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提高, 同时根尖的导水率显著下降, 但管胞的抗栓塞能力显著提高。这些结果显示, 叶和根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在CO2浓度升高条件下具有一致的响应。未来研究中应该同时关注全球气候变化对植物地上和地下器官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