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不同斑块类型的景观指数粒度效应响应——以无锡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未  许丽萍  张敏  欧名豪  符海月 《生态学报》2016,36(9):2740-2749
斑块类型与景观格局粒度效应响应关系密切。以无锡市为研究区域,针对地区社会经济活动频繁、人为干扰强烈和生态脆弱等特性,以土地利用类型、热力等级和生态贡献为斑块类型划分依据,构建出对应的3种不同景观格局。在相同粒度变化情况下,选用了19个景观水平指数和Moran's I指数,分析了不同景观格局粒度效应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随粒度变粗:1)土地利用类型、热力等级和生态贡献斑块的部分景观指数响应曲线变化剧烈程度依次减弱;2)3类斑块的Moran's I指数均存在尺度效应。其中,土地利用类型和生态贡献斑块的Moran's I指数存在负相关,热力等级斑块没有。生态贡献斑块响应曲线在正相关区域内变化相对平缓,土地利用类型与热力等级斑块响应曲线变化趋势相反;3)指数反映的第一临界粒度基本一致,但景观指数响应曲线的临界现象更为明显。总体上,不同类型斑块在同一研究区构成的景观格局、指数响应曲线变化趋势和第一临界粒度都较为相似;斑块类型对景观指数粒度效应响应存在影响,但还有待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
植物物种多样性与岛屿面积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雀  卢剑波  张凤凤  徐高福 《生态学报》2009,29(5):2195-2202
由于水库蓄水导致千岛湖原有生境的破碎化和岛屿化.研究选取了50个岛屿,共设立样方70个.调查这些岛屿上乔木和灌木的种类及数量,选择9种曲线拟合岛屿面积与物种多样性指数之间的数学关系.结果发现:乔木、灌木和木本物种数与岛屿面积关系拟合较好的是对数函数、幂函数和S型曲线,其中对数函数为最优模型;乔木、木本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与岛屿面积关系拟合较好的是S型曲线和逆函数,灌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与岛屿面积关系拟合不显著,乔木和木本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与较小岛屿(y小于1 hm2)面积拟合呈S形曲线和逆函数,而灌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与较大岛屿(y大于1 hm2)面积拟合呈S形曲线和逆函数;均匀度、优势度指数与面积拟合关系不显著. 在岛屿面积较小时,物种多样性指数随着面积的增加而迅速增加,但在面积增加到一定限度时,物种多样性指数增加的速率就逐渐变缓.植物物种数增加速率的转折点约为4 hm2,乔木、木本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增加速率的转折点约为1 hm2,对面积小于的1 hm2的岛屿进行拟合时发现,乔木、木本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增加速率的转折点在0.15~0.2 hm2之间.  相似文献   

3.
<正>为了鉴定有效介体和有机体之间的结合,研究了一系列细菌的氧化还原介体的还原作用。染料还原动力学表示了两种普通模式:一种是简单的指数曲线;另一种是具有最初线性率再加之快速还原指数率的复杂曲线。用葡萄糖和唬拍酸盐作为  相似文献   

4.
山西霍山植物群落种-面积曲线与物种多样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标准样方调查法,对霍山植物群落的物种数、面积和物种多样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对数)-面积(对数)曲线在各海拔处的R2值较种-面积曲线和种-面积(对数)曲线大,中海拔处的平均物种数最多,群落Margalef丰富度指数(R)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也最大,而Jaccard系数(J)最小.各海拔样地物种数的观察值与种-面积曲线和种-面积(对数)曲线在各海拔样地物种数的预测值接近.  相似文献   

5.
免疫进化算法在建立地位指数曲线模型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择Schumacher方程构建优势高和地位指数均能写成显式表达式的多形地位指数曲线模型,以同时兼顾优势高和地位指数的估测误差最小为目标函数,采用免疫进化算法求解参数.实例分析表明:该文建立的多形地位指数曲线模型能够客观地反映不同立地下优势高的生长规律,且误差小,应用方便.  相似文献   

6.
不同模型对黄山栾树快速光曲线拟合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Li-6400光合仪同时测定了CO2浓度为380和600μmol·mol-1条件下黄山栾树的光响应曲线和快速光曲线,分别采用不同模型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直角双曲线模型和双指数方程拟合得到的最大电子传递速率远大于实测值;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单指数方程不能拟合黄山栾树存在PSⅡ动力学下调的快速光曲线,只有双指数方程和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可以拟合黄山栾树存在PSⅡ动力学下调的快速光曲线,且可以计算它的饱和光强.综合拟合结果可知,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不仅可以很好地拟合黄山栾树的快速光曲线,而且得到的最大电子传递速率和饱和光强与实测值相符合.此外,通过拟合植物的快速光曲和光响应曲线,还可以判断在饱和光强时它的电子传递速率与碳同化是否同时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7.
微生物群落在调节全球气候、人类健康和工业生物技术应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定量表征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是认识微生物群落基本特征、动态变化和功能的前提。本文介绍了常用的α多样性指数,包括物种数目、Shannon-Weaver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Hill多样性指数;并介绍了其他多样性评估方法及其原理,包括能够评价样本对微生物群落各物种覆盖程度的稀释性曲线和Good’s coverage指数,以及能估算群落多样性的Chao1、ACE指数和基于物种丰度分布曲线的模型方法;并以最大规模的生物技术应用——污水处理厂为例,介绍了这些方法在认识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中的应用。现有研究表明:所检测到的城市污水处理厂中微生物群落的物种数目和Shannon-Weaver指数随检测方法解析通量(样本大小)的增加而增大;但现有方法仍无法反映城市污水处理厂微生物群落的真实多样性。基于特定的物种丰度分布曲线对DNA样本数据进行模拟和重建,结果表明对群落物种数目的评估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Shannon-Weaver指数,特别是Simpson多样性指数等受低丰度物种影响较小,可以准确计算,是评价和比较微生物群落分类学多样性的好手段。改进模型拟合方法和加大取样深度能提高微生物群落物种数目的评估精度。此外,认识微生物群落其他方面的多样性如系统发育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也对认识微生物生态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对呼吸道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采集已确诊的40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患者血样和40例呼吸道病毒性感染患者血样做为实验组,40例经体检合格的健康者做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64指数、免疫荧光法检测PCT、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CRP,并对其结果进行比对分析,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三种指标在呼吸道细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结果细菌感染组CD64指数、PCT、CRP指数均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病毒感染组只有CRP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中CD64指数、PCT、CRP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75.0%、72.5%、55.0%,病毒感染组只有CRP阳性率高于对照组。ROC曲线显示:CD64指数、PCT和CRP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859、0.793、0.675;灵敏度分别是90.0%、88.0%、83.0%;特异度分别82.0%、78.0%、74.0%。结论 CD64指数、PCT、CRP均可作为检测呼吸道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指标。CD64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CRP敏感性与特异性最低。CD64指数、PCT和CRP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对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山西霍山森林群落林下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在野外获得样方的基础上,采用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等对山西霍山森林群落林下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多数森林群落林下灌木层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高于草本层,而丰富度指数则相反。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多样性指数的顺序为: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落叶阔叶林,主要是由于针阔叶混交林兼有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的共同特征,因而具有较高的多样性。灌木层和草本层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在海拔梯度上呈单峰曲线变化趋势,即中海拔(1500 m)高度上物种多样性最大,这主要是由于在这一海拔范围内水热条件组合较好,人类活动干扰较少所致。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纯化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的体外生长特性,作为进一步研究星形胶质细胞功能的依据。方法将纯化的星形胶质细胞分为6h、12h、18h、24h、30h、36h、42h、48h、54h、60h、72h、84h、96h、120h14个时间组,培养不同的时间后,采用细胞计数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观察细胞的生长状况,用流式细胞学检测细胞周期各时相的变化并绘制增殖指数曲线,所得数据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星形胶质细胞的生长曲线可明显的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0至24h,在此时间内生长曲线平缓上升,其斜率为0.64。第二阶段为24h至84h,在此时间内生长曲线急剧上升,其斜率为2.69;此阶段中24h至48h时曲线最陡,斜率为3.94,细胞呈指数生长。第三阶段为84h至120h,在此时间内生长曲线走势平直,其斜率为-0.005。②星形胶质细胞的增殖指数在第一个细胞增殖周期内可以反映细胞的增殖状态,第一个细胞周期结束后,细胞的数量继续上升增殖指数却降低了。结论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的生长过程分为潜伏期、指数生长期和停滞期三个阶段,其潜伏期为0至24h,指数生长期为24h至48h,停滞期为84h以后。单纯用增殖指数等类似的指标作为细胞增殖状态的判断标准是有一定局限性的,一定要将这些指标与细胞数量结合起来分析。  相似文献   

11.
光响应曲线的指数改进模型与常用模型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光响应曲线的参数是研究植物生理状态的重要指标, 常用的光响应曲线模型无法准确地计算出光饱和点和最大净光合速率。该文利用光响应曲线新模型——指数改进模型、直角双曲线模型、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和指数模型, 拟合高粱(Sorghum bicolor)、苋(Amaranthus tricolor)、大麦(Hordeum vulgare)和半夏(Pinellia ternata)的光响应曲线, 并随机选取部分数据进行检验, 得到了各模型计算出的主要生理参数, 并对这些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 讨论了各模型之间的优缺点和准确性, 描述了C3、C4植物光响应的适宜性。结果表明, 基于C3植物得到的指数改进模型和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能较准确地计算出C3、C4植物饱和光强和最大净光合速率, 并在描述光响应曲线时比另外3个模型具有更高的精确性和适宜性。实验结果可为光响应曲线模型在C3和C4光合途径植物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不同的金属离子会对GTP结合蛋白Cdc42Hs的内源性GTP水解酶活性产生不同的影响。相对于生理条件下的辅基Mg^2 而言,Mn^2 对Cdc42Hs酶活力有所激活,表现在饱和浓度时,实验曲线指数项的表观速率常数kobs有2倍左右的提高,而其稳态反应速度要低于Mg^2 。Mg^2 和Mn^2 的实验曲线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差别,都是一个指数项和一个一次项的叠加,说明Mn^2 和Mg^2 以相似的机制结合于Cdc42Hs。在Ca^2 存在时,实验曲线无明显的指数项出现,Ca^2 的存在仅使稳态反应速度有所,说明Ca^2 以不同于Mg^2 和Mn^2 的机理与Cdc42Hs结合,随着Mg^2 和Mn^2 离子浓度的增大,指数项的表观速率常数kobs逐步升高,稳态反应速度vs逐渐降低,进一步的动力学模型分析得到了这一反应的微观动力学数学和Mg^2 、Mn^2 与蛋白的结合常数。  相似文献   

13.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树种多样性的尺度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国玉  朱华  曹敏 《西北植物学报》2012,32(7):1454-1458
基于西双版纳20hm2森林动态监测样地内直径≥1cm的树种资料,分析了该样地树种香农多样性指数和辛普森多样性指数及其方差和变异系数在7个取样尺度(5m×5m、10m×10m、20m×20m、25m×25m、50m×50m、100m×100m、200m×250m)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香农指数-面积曲线在尺度100m×100m有一个峰值,而辛普森指数-面积曲线在尺度为20m×20m有一个峰值。(2)香农指数和辛普森指数的方差随尺度的增加而减小,其中香农指数的方差在尺度100m×100m上最小,辛普森指数在尺度20m×20m方差最小,表明香农多样性指数在100m×100m的尺度上所获得的多样性信息比较可靠,而辛普森指数在20m×20m的尺度上所获得信息比较可靠。(3)多样性指数的方差和变异系数远大于随机模型拟合的数值,说明样地内树种不是随机分布。  相似文献   

14.
大分子吸附对低粘切变流场中红细胞取向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一种在低粘切变流场中,将红细胞变形指数DI,分解为转向指数与小变形指数的新型激光衍射法,比较了有不同分子量右旋糖酐或PVP处理的红细胞与正常对照组红细胞的(DI)or-γ曲线,发现上述两类曲线间存在明显差异,这一事实表明,这种新型激光衍射法有助于分子水平的微观流变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马尾松人工林Sloboda多形地位指数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将德国生物统计学家Sloboda B的树高生长模型应用于马尾松人工林优势高生长模型模拟中。结果表明,用Sloboda树高生长方程拟合马尾松人工林多形地位指数曲线能获得良好效果,且优于Richards多形地位指数曲线。  相似文献   

16.
辽东次生林区主要阔叶林型叶面积指数季节动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根柱  王贺新  朱教君 《生态学杂志》2008,27(12):2049-2055
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花曲柳(Fraxinus rhynchophulla)和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林是我国东北天然次生林区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林型。本研究以该3种林型为对象,利用数码相机外带鱼眼镜头获得3种林型的半球面影像,再利用专用软件Gap Light Analyzer处理分析获得了叶面积指数、林冠孔隙度和林下光照因子等参数。结果表明,3种林型的叶面积指数变化总体趋势是一致的,均呈先上升再下降的单峰曲线,蒙古栎林和胡桃楸林都是在7月中旬或8月中旬达到最大峰值,花曲柳林是在8月中旬或9月中旬达到最大峰值;3种林型冠层孔隙度的变化总体趋势也是一致的,呈先下降再上升的单峰曲线,不同样地峰值出现的时间也不同,最低峰值在6、7、8、9月中旬均有出现;通过对不同月份的叶面积指数、林下散射光、林下直射光的变异系数分析表明,7—9月叶面积指数的空间格局是影响林下散射光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叶面积指数与林冠孔隙度呈指数相关。  相似文献   

17.
网络分析(network analysis)可以同时分析群落中的物种多样性和种间关系, 为了解生态群落的稳定性机制提供了新的分析思路和方法。本研究从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纳板河、勐仑和勐腊(补蚌)三个地点采集了树栖性蚂蚁及树木的种类和数量数据, 对蚂蚁-树组成的二分网络进行了分析, 探讨了3个采样点物种的多样性、网络指标以及群落指标之间的关系。我们采用零模型的方法比较了3个样点的标准化网络参数差异。结果表明: 蚂蚁和树木的物种数以及树的异质性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都呈现出勐仑 > 纳板河 > 补蚌的趋势。树木-蚂蚁的灭绝曲线系数大小关系同样为勐仑 > 纳板河 > 补蚌, 灭绝曲线与树的物种数及异质性指数大小趋势一致, 而与蚂蚁的异质性指数并不吻合。根据Z值的绝对值来看, 网络参数(加权嵌套性、平均连接数、特化水平、模块性、连接度)与群落参数(灭绝曲线系数、生态位重叠)的大小趋势相同, 表现出勐仑 > 纳板河 > 补蚌的趋势。综上所述, 蚂蚁-树互作网络的稳定性(灭绝曲线系数)主要由树的数量和异质性指数决定。网络的加权嵌套性和网络中节点的平均连接数也能促进群落的稳定性。而在一个特化的(数值越大表示专性互作越多)和模块化(具有较多密切互作的节点单元)的网络中, 当低营养级物种灭绝时高营养级物种数量将迅速减少。  相似文献   

18.
光合-CO2响应曲线是研究植物对CO2响应的重要工具。常用的光合-CO2响应曲线模型, 除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外, 均无法准确地计算出CO2饱和点和光合能力。该文利用新的指数改进模型拟合大麦(Hordeum vulgare)光合-CO2响应曲线, 与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直角双曲线模型、指数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进行比较, 并随机选取部分数据进行检验, 同时得到了各个光合-CO2响应曲线模型的主要生理参数, 对这些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 讨论了各模型之间的优缺点和准确合理性。结果表明, 指数改进模型在5个模型中具有最好的精确度和合理性, 能准确地描述出大麦的光合-CO2响应曲线, 计算出CO2饱和点为484 μmol∙mol-1, 光合能力为25.9 μmol CO2∙m-2∙s-1。  相似文献   

19.
与物种多样性有关的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玉军  马炜  刘艳红 《生态学报》2015,35(10):3329-3338
对不同龄组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人工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及二者关系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随林龄增大,群落物种组成结构和多样性特征发生了很大变化。物种更迭现象明显,春榆等阔叶树重要值上升,长白落叶松优势地位逐渐下降,植被类型向针阔混交林演替。群落Sorensen相似性指数降低,Shannon-Winner多样性指数呈"S"型曲线增长,Pielou均匀度指数呈反"S"型曲线下降,Margalef丰富度指数呈单峰曲线增长趋势;2)随林龄增大,群落生物量"S"型曲线增长趋势明显,分配序列为:乔木层木质物残体层灌木层草本层,占群落生物量比例分别为82.41%、15.10%、1.69%和0.81%。长白落叶松生物量占据主导地位,但所占比例持续下降,属于衰退型种群,而春榆等阔叶树比例上升。林下植被层中,草本的主导地位逐渐丧失,灌木取而代之,生物量所占比例明显升高。地表木质物残体生物量比例缓慢下降;3)群落中物种多样性测度指标与生物量之间单调线性增长的关系明显,Shannon多样性指数较之Pielou均匀度指数更适合作群落生物量度量指标,生物量与Margalef丰富度指数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青檀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植物,为了更好地了解该种群数量动态,保护该种群持续稳定发展,在山西灵丘青檀自然保护区内采用样方法调查了青檀种群,编制种群静态生命表,绘制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和消失率曲线,引入生存函数,运用种群动态量化分析方法对种群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种群数量变化动态指数大于零,种群属于增长型,但种群在发展过程中存在波动性;存活曲线拟合结果表明种群趋于DeeveyⅡ型。种群死亡率和消失率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第3龄级出现高峰。生存率和累计死亡率曲线在前期变化幅度较大,后期两曲线变化趋于平缓;死亡密度前期高于后期,而危险率随着龄级的增加不断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