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皂质芦荟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皂质芦荟的茎段及幼苗作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试验结果表明:皂质芦荟的茎段经40d左右可诱导形成愈伤组织,再经20d萌生再生芽:幼苗培养需要30d左右基部直接分化再生芽。同时经试验筛选出愈伤组织形成、再生芽分化和生根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 2.0mg/L NAA 0.1mg/L、MS 6-BA 3.0mg/L NAA 0.1mg/L和MS NAA 0.3mg/L。  相似文献   

2.
珍稀濒危植物蒙古扁桃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对珍稀濒危植物蒙古扁桃进行组织培养获得再生植株。实验结果表明,在MS培养基上蒙古扁桃幼苗茎尖,茎切段和叶片等外植体均可以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并进一步分化形成再生植株。器官的脱分化与再分化决定于培养基中的激素种类及其浓度。诱导愈伤组织形成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0.8mg/L NAA0.1mg/L,芽分化诱导最适培养基为MS+6-BA0.8mg/L,诱导生根的最适培养基是MS+IBA0.5mg/L。  相似文献   

3.
以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PSAG12-ipt嵌合基因导入马铃薯栽培品种,对影响马铃薯遗传转化的多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茎段分化效率高于叶片,马铃薯愈伤诱导和芽分化最适培养基为MS+6-BA 0.25mg/L+NAA 0.25mg/L+2,4-D 0.25mg/L,添加1%Na2SO3能有效防止褐化;茎段愈伤诱导和分化苗生根最适的Kan浓度分别为50mg/L和75mg/L;外植体预培养2d,OD600为0.2~0.5的农杆菌浓度侵染8min、共培养3d后进行选择培养能有效地提高植株再生能力.用PSAG12和ipt双重PCR检测再生植株,阳性转化率为65.8%.Southern blotting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多以单拷贝形式整合进马铃薯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4.
陈利萍  张明方等 《植物生理学报》2001,27(5):437-440,T001
利用茎用芥工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原生质体培养获得了再生植株,并研究了影响原生质体培养的因素。结果表明,子叶是茎用芥菜原生质体培养最佳的外植体,10d苗龄的子叶原生质体在改良MS培养基上培养3d后发生第1次细胞分裂,6d后发生第2次分裂,3周后形成细胞团,5周后形成肉眼可见的小愈伤,培养基中减少NAA或2,4-D都会降低愈伤组织的再生能力,在含一定浓度的NAA(0.25mg/L)和2,4-D(0.25mg/L)培养基上诱导的愈伤组织地致密且有光泽,芽的分化能力高;在MS+BA 1mg/L NAA0.2mg/L的培养基上芽分化频率高达近29%,再生芽1/2MS+NAA0.1mg/L培养基上生根,形成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5.
冬凌草离体培养体系的建立及主要次生代谢产物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冬凌草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浓度激素组合对冬凌草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的影响,并对不同外植体(茎、叶)诱导愈伤、芽的分化能力及再生植株内主要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MS 2.0 mg/L 6-BA 1.0 mg/L NAA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效果较好;在MS 2.0 mg/L 6-BA的培养基上诱导芽的效果较好;叶片和茎段在愈伤诱导培养基上均能产生大量的愈伤组织,但其再分化能力以茎段最好;再生苗生根培养基以0.3 mg/L IBA最好;以叶为外植体诱导的再生植株中冬凌草甲素、迷迭香酸的含量均高于以茎为外植体诱导的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6.
以红叶石楠带芽茎段及叶片为外植体,分析激素和培养条件等因子对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MS+0.10mg/L 2,4-D+0.50mg/L NAA+0.50mg/L 6-BA+0.50mg/L KT为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暗培养的愈伤组织诱导率高于光培养,其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100%(带芽茎段)和98%(叶片)。MS+0.50mg/L IBA+2.00mg/L 6-BA+2.00mg/L KT为最佳分化增殖培养基,分化率91%以上,增殖倍数6.8以上,均达到最高。1/2MS+0.50mg/L IBA+0.01mg/L NAA为最佳生根培养基,生根率92%,生根量4.4根/株,均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7.
滇黄芩器官发生与不同继代次数遗传稳定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滇黄芩不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采用不同配比激素的MS培养基建立了滇黄芩器官发生,植株再生体系.结果表明,茎段在MS+6-BA 2 mg/L+NAA 0.5 mg/L培养基上培养时,愈伤组织诱导率达到100%:以相同培养基进行分化,并在MS+6-BA 2 mg/L+NAA 0.2 mg/L培养基上扩繁丛生芽.在1/2MS+IBA 0.2 mg/L培养基诱导生根,扦插继代.利用RAPD分析不同继代次数再生植株,所用的39条随机引物中只有1条引物带型发生变化.说明经组织培养获得的再生植株遗传稳定,可多次继代培养,为滇黄芩进一步遗传操作和扩大药材资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以普通养麦(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植株带节茎段为外植体,用正交设计法研究不同激素处理对荞麦腋芽、丛生芽和根的诱导及分化过程的影响,建立了荞麦离体培养快速繁殖技术。极差分析表明,6-BA是诱导荞麦茎段腋芽和根发育的主要因素,TDZ是诱导丛生芽的关键因素。诱导荞麦茎段腋芽发育的最佳培养基为:MS0+6-BA1.0mg/L+NAA0.1mg/L,腋芽诱导率为67.9%。其中,以第二、三节位的腋芽诱导率较高,达80%以上。诱导荞麦茎段丛生芽发育的最佳培养基为:MS0+6-BA4.0mg/L+TDZ0.06mg/L,丛芽分化率为166.7%。诱导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0+6-BA1.0mg/L+NAA1.0mg/L,生根率为82.8%。该组织培养技术的建立为养麦快速繁殖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杉木高效再生与基因转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取自60d龄无菌苗上的杉木茎段为外植体,在MS 6-BA0.75mg/L IBA0.25mg/L培养基中诱导芽分化,丛生芽的诱导率达到95.8%,每个外植体平均有5.2个芽。切取诱导芽单苗,转至MS NAA1.0mg/L培养基上诱导根再生,外植体出根率为91.4%。在此基础上,将杉木茎段与农杆菌AGL1共培养2d,通过在含200mg/L卡那霉素的再生培养基中培养,初步筛选出卡那霉素抗生苗,转化频率为1.1%。  相似文献   

10.
八种不同花色一串红组织培养快繁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不同花色一串红组织培养快繁方法进行了研究,实验确定了一串红组织培养的最佳外植体为带腋芽的茎段,茎段的芽丛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1/2 MS+NAA 0.1MG/l+6-BA2.0mg/L+IBA0.5mg/L,其分化率为71.4%,芽增殖率为140.6%,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4 MS+NAA 0.5mg/L,生根率为91.6%,初步建立了快繁体系。  相似文献   

11.
以荷兰进口甜椒的子叶和下胚轴为外植体,接种到附加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培养基上,筛选出MS+6-BA 4.0 mg/L+NAA 0.1 mg/L为子叶和下胚轴最佳不定芽分化培养基;MS+IBA 0.2 mg/L和MS+IBA 0.5 mg/L为最佳不定根分化培养基。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芦笋皮层组织培养再生植株的方法。表明:皮层在MS+1mg/L2,4—D+2mg/L6—BA培养基上形成无色或淡绿色疏松型愈伤组织,而MS+2mg/L6—BA+0.1mg/LIAA培养基则对芽的分化有利;试管苗的生很壮苗以无激素的MS为最佳培养基。此外,本试验还研究了不同碳源、不同激素组合对芦笋皮层离体培养再生植株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双价抗病基因导入籽瓜的遗传转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籽瓜主栽品种新籽瓜2号、五原籽瓜等为研究材料,用苗龄1-3d的子叶切块作外植体,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MS 6-BA2mg/L IBA 0.1mg/L,芽伸长培养基为MS KT0.2mg/L,诱导生根的培养基是MS IAA0.5mg/L。籽瓜遗传转化研究结果表明农杆菌感染时间以10min,共培养时间以2d为合适。共获得抗卡那霉素100mg/L的试管苗41个,PCR检测呈阳性的有15株,转化率为34.9%。该研究初步建立了籽瓜的遗传转化体系和转化体的检测体系。  相似文献   

14.
中国石竹离体快繁与试管苗玻璃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培养基组成成分对中国石竹品种Diana F1 White组培程序中种子萌发、诱芽增殖、试管苗玻璃化及生根等重要环节的影响。结果表明:(1)种子适宜的萌发培养基为1/2MS,在此培养基中种子萌发率为83.33%,播种后30d时无菌苗高度达6.99cm,叶片数达26.7。(2)在芽诱导阶段玻璃化苗发生率最高可达53.85%。将光照强度提高至2000lx后,采用培养基MS+6-BA3.0mg/L+NAA0.3mg/L+琼脂8.0g/L+蔗糖8.0g/L进行诱芽培养,玻璃化苗发生率降至3.33%,外植体出芽率达到90%,单个外植体出芽数达到7.2个。(3)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1.0mg/LIBA+琼脂8g/L+蔗糖40g/L,培养30d时生根率为100%,平均根条数达到24.7条,平均根长度达到4.7cm。试管苗在消毒后的腐殖土中移栽,成活率达95%。该研究结果为DianaF1试管苗的快速繁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铁皮石斛无菌播种产业化繁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铁皮石斛的蒴果为外植体,采用种子→原球茎→完整植株→移栽的途径快速成苗进行工厂化生产,对各阶段培养基进行筛选,以及其他一些影响因子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授粉后生长60~180d的铁皮石斛种子在离体条件下均能萌发,其中授粉150~180d种子的萌发效果最好,萌发率为87.2%~94.4%,适宜的萌发培养基为MS+6-BA 1.0mg/L+NAA 0.1mg/L+马铃薯汁200g/L+AC 1.0g/L;原球茎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5mg/L+NAA 0.1mg/L+香蕉汁100g/L+AC 1.0g/L,繁殖系数约为20倍/50d;原球茎在MS+6-BA 1.0mg/L+NAA 0.1mg/L+马铃薯汁200g/L+AC 1.0g/L培养基上进行分化培养,分化的同时还能进行一定的增殖;将已分化的芽苗转接到壮苗培养MS+6-BA 0.5mg/L+NAA 0.2mg/L+香蕉汁100g/L+AC 1.0g/L上培养1代后,转接到生根培养基1/2MS+NAA 0.8mg/L+无机盐A 0.2~0.5mg/L+香蕉汁100g/L+AC 1.0g/L上,培养50~70d后,生根率100%,无机盐A可以有效地控制愈伤或原球茎的形成,明显提高生根苗的数量和质量。在桂林地区,生根苗以3~5月和9~10为最佳移栽期,以通过高温处理并堆沤腐熟的松树皮为基质,移栽成活率可达90%。  相似文献   

16.
甘蓝与菜心中间杂种F1代花药培养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7.
根癌土壤杆菌介导转化诸葛菜子叶获得转基因植株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诸葛菜子叶为材料。在MS+BA 3mg/l,+NAA O.2mg/L培养基上诱导芽的再生,1/2 MS+IBA 0.03mg/L.上诱导生根,获得完整再生植株,建立了诸葛莱组织培养高频再生系统,其再生率可达100%。采用土壤杆菌介导转化诸葛菜子叶.在附加一定量的氨苄青霉索、头孢霉素和卡那霉素的相应培养基上进行筛选,进而培养出再生成苗。获得完整植株,经GUS和NPTI酶活测定,以及Southern blot分析.证实为转基因植株。转化子叶的芽再生率为51%.获得完整转基因植株的转化率为5.53%。在国内外首次建立了以根癌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为载体,诸葛菜子叶为受体的遗传操作系统。  相似文献   

18.
以江西铅山红芽芋(Colocasia esculenta L.Schott var.cormosus‘Hongyayu’)试管苗为材料,建立了芋球茎片两步法离体快繁体系,并对其再生苗的形态指标、染色体数目、生理和光合特性以及叶绿素荧光特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1)红芽芋球茎片单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KT 2 mg/L+6-BA 1 mg/L+NAA0.1mg/L,诱导培养30d后将单芽从球茎片上分离,再接种到生根培养基(MS+KT 2mg/L+NAA 0.1mg/L)上培养30d即可形成完整植株,移栽成活率高达98%;(2)由球茎片单芽、丛生芽、不定芽离体快繁获得的红芽芋再生苗在形态指标、叶下表皮气孔参数、染色体数目、生理生化指标以及叶片光合特性参数和叶绿素荧光特性方面均无显著差异。说明红芽芋球茎片两步法离体培养的再生苗繁殖系数高、染色体数目稳定,该离体快繁体系可应用于江西铅山红芽芋的工厂化生产。  相似文献   

19.
太白米组织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太白米地下鳞茎在MS附加不同浓度KT、BA、IAA、NAA、2,4-D的培养基上,可诱导产生愈伤组织,其中在MS附加NAA 0.5mg/L,KT0.1mg/L的培养基上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可达65%,且生长快;培养在MS附加2,4-D 1.0mg/L,KT 0.1mg/L培养基上的鳞茎可经不定根直接发育成新的鳞茎,由此建立了太白米的鳞茎再生体系,鳞茎再生率达2.17倍。  相似文献   

20.
三叶半夏叶片一步成苗离体培养技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罗成科  彭正松  蔡鹏   《广西植物》2007,27(2):260-264
以药用植物三叶半夏叶片为材料,通过比较直接和间接器官发生两种途径,建立了半夏一步成苗的快速繁殖技术体系。结果表明,经过愈伤组织阶段的一步成苗培养基为MS+0.5mg/L2,4-D+1.0mg/LKT,90d左右方可得到再生植株,植株分化率为74%,每个外植体上分化的块茎数为5.61±1.04。附加NAA与BA两种激素对一步成苗培养基进行优化,筛选出一步成苗最佳培养基MS+0.5mg/LNAA+0.5mg/LBA,60d后就可直接发育成完整植株,植株分化率为76%,每个外植体上分化的块茎数高达9.97±0·81,对这种培养基上的再生小植株进行移栽,1个月后,移栽成活率达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