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闵连秋  王秀清 《蛇志》2000,12(2):36-37
目的 探讨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06例发病在72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伴发疾病和既往史积分、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相似,具有可比性。治疗组给降纤酶10u静脉滴注,每天1次;对照组给东菱精纯克栓酶(DF-521)10IU静脉滴注,隔天1次,7天为1个疗程。动态监测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并进行疗效和安全性评价。结果 降纤酶具有纤维蛋白原  相似文献   

2.
韦继政  黄远昌 《蛇志》1998,10(4):10-11
目的观察东菱精纯克栓酶对高粘血症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并探讨其影响机制。方法用东菱精纯克栓酶治疗28例高粘血症患者。结果东菱精纯克栓酶能明显地降低血粘度,表现为全血粘度、血浆比粘度、全血还原粘度及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结论东菱精纯克栓酶通过降低高粘血症患者血粘度而起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陈祖舜 《蛇志》1999,11(4):35-36
目的 验证力源精纯溶栓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作用机理和副反应。 方法 设力源精纯溶栓酶治疗组和低分子右旋糖酐对照组 ,治疗前后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临床疗效判定。测定血纤维蛋白原含量 ,探讨作用机理。 结果 力源精纯溶栓酶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减少 ,显效率 86 % ,低分子右旋糖酐组显效率 4 0 % ( P <0 .0 1 )。治疗组血纤维蛋白原显著降低 ( P <0 .0 0 0 1 ) ,对照组无变化( P >0 .0 5 )。 结论 力源精纯溶栓酶能显著降低血纤维蛋白原 ,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好 ,且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4.
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清美  陈升杰 《蛇志》1999,11(4):37-39
目的 为评价国产降纤酶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以低分子右旋糖酐、钙离子拮抗剂、银杏制剂为对照药 ,从 1 998年 1月至 1 999年 1月共观察脑梗死急性期脑梗死 (发病 7天内 )病人 30例 ,对照组 1 4例。 结果 用降纤酶治疗脑梗死第 1天 ,临床症状即出现明显改善 ,其疗效在治疗后第 1天、第 7天、第 1 4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 认为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是肯定的。从实验室检查发现 ,降纤酶可明显降低纤维蛋白原 ,并使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这与以往研究结果完全一致 ,表明降纤酶是通过降低纤维蛋白原而改善临床症状的。本组研究资料提示 ,降纤酶可降低血浆中纤维蛋白原 ,对急性脑梗死有明显疗效 ,未发现有明显副作用。因此 ,我们认为在有凝血指标监护下使用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是安全有效的 ,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5.
为了分析蕲蛇酶注射液对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血清髓鞘碱性蛋白及凝血酶的影响,本研究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蕲蛇酶组(n=40)和东菱克栓酶组(n=40)两组,蕲蛇酶组患者接受蕲蛇酶注射液治疗,给予患者静脉滴注0.75 U蕲蛇酶注射液+500 m L生理盐水,每天1次,2周为1个疗程;东菱克栓酶组患者接受东菱克栓酶注射液治疗,给予患者静脉滴注10 BU东菱克栓酶注射液+150 m L生理盐水,至少1 h滴注完,每2天1次,共治疗5次。对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ADL评分及GCS评分、临床疗效、血清MBP、凝血酶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蕲蛇酶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东菱克栓酶组(p0.05),ADL评分及GCS评分均显著高于东菱克栓酶组(p0.05),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0%(38/40)显著高于东菱克栓酶组80.0%(32/40)(p0.05),血清MBP、凝血酶水平均显著低于东菱克栓酶组(p0.05),两组患者均没有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本研究结果表明蕲蛇酶注射液较东菱克栓酶更能促进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血清髓鞘碱性蛋白及凝血酶的有效降低,并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日常生活能力及预后进行改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和探讨大剂量东菱克栓酶与常规剂量的治疗效果。 方法 大剂量组 2 0 IU、1 0 IU、1 0 IU连用 3天 ,常规剂量组 1 0 IU、 5IU、 5IU隔日 1次。 结果 大剂量组显效治愈率明显高于常规剂量组 P<0 .0 5,无明显毒副作用。 结论 大剂量东菱克栓酶治疗脑梗死优于常规剂量 ,可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7.
王静怡  刘冬霞 《蛇志》1999,11(4):26-28
目的 评价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与中药川芎嗪的比较。 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的方法。选择 2 4 h内的患者。降纤酶第 1天 1 0 u,第 3、 5天各 5 u静滴。 结果 降纤酶组急性期治愈率高于对照组 ,有显著差异 ;1 2周治愈率接近。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 Barthel指数略好于对照组 ,但无显著差异。降纤酶组治疗后纤维蛋白原明显降低 ,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 ,有非常显著差异。结论 降纤酶有显著降低血纤维蛋白原作用 ,对 2 4 h内急性脑梗死疗效较川芎嗪略好。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8.
王文红  姜昭 《蛇志》1999,11(4):32-34
目的 观察国产降纤酶对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和纤维蛋白原下降情况 ,进一步验证注射用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选择 1 998年 2月至 1 2月发病 1天内急性脑梗死住院病人6 0例。用随机双盲对照的临床研究 ,揭盲 4 0例 ,分为治疗组 ( 2 4例 )和对照组 ( 1 6例 ) ,均在起病后 2 4 h内给药 ,首剂 1 0 u降纤酶冻干剂加入 2 5 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点滴 ,在 2~ 3h内滴完 ,其后 5 u隔日 1次静滴 ,共连用 3次 ,总剂量 2 0 u。观察期间合并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 5 0 0 ml,或灯盏花注射液 4 0 ml静脉点滴 ,连续用药 1 4天。按全国第四界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评分标准 ,分别对治疗前 ,治疗后 1 4天的疗效和生活状态进行评定和评估。 结果 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 :治疗组 :治疗前 1 2 .3± 9.75 ,治疗后 1 4天为 5 .93± 7.6 0 ,治疗前后统计学有极显著性差异 ( P <0 .0 1 ) ,治疗 1 4天总有效率 92 % ;对照组 :治疗前为 1 4.6± 1 0 .6 ,治疗后 1 4天为 6 .4 6± 8.6 5 ,治疗前后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 ( P <0 .0 5 ) ,治疗后 1 4天总有效率 6 2 %。血液学指标 :治疗组 FIB含量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 P <0 .0 0 1 ) ;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 ( P >0 .1 0 )。治疗组 PT用药后第 2、6天均较用  相似文献   

9.
降纤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纤维蛋白原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降纤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纤维蛋白原的影响。 方法 对 3 4例发病在 2 4 h内 ,并经头颅 CT扫描排除出血性脑血管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 ,采用前瞻、双盲、对照研究方法 ,在发病当天和第3、 5天分别给降纤酶 (试验用药 ) 1 0 u,5u,5u静滴 ,在发病当天和第 2、 4、 6天分别查血纤维蛋白原 ,最后统一揭盲。 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血纤维蛋白原在用药前无明显差异 ( t=0 .1 73 3 ,P >0 .0 5) ,而在用药后治疗组患者血纤维蛋白原明显降低 ,其中以第 6天最为明显 ( t=6.4 9,P >0 .0 1 ) .。 结论 降纤酶对血中纤维蛋白原有明显的影响 ,而且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0.
脑梗死是我国中老年人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而且致残率、死亡率很高,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在过去几年里曾用日本的东菱克栓酶(DF-520)进行溶栓降纤治疗,可明显降低血纤维蛋白原水平,治疗10天的临床有效率为82.6%,但由于价格昂贵,临床使用受到限制。我院自1998年1月至1999年2月按全国脑防办“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双盲对照研究实施方案”观察治疗6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现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所有入选病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严格按照《降…  相似文献   

11.
许文华  孙柏松 《蛇志》2000,12(2):23-24
目的 为了观察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方法,对40例(治疗组21例,对照组19例)发病2 ̄24h的急性发编号随机用药(降纤酶或安慰剂),首次10u,第3、5天5u分别加入生理盐水250ml缓慢静滴,同时应用钙拮抗剂 血化瘀等。用药前后分别检测纤维蛋白原(Fg),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的活动度(PA),其中18例(治疗组10例,对照组8例)还检测了优球蛋白酶  相似文献   

12.
孙继洲  樊萍 《蛇志》2000,12(2):31-32
目的 探讨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方法 符合入选条件发病 6~ 2 4 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 1 2 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 60例在应用同等药物治疗的同时 ,加用降纤酶首次 1 0 u静脉滴注 ,其后每日 5u维持治疗 5天。治疗前后测定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 ,评定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 87% ,对照组有效率 62 %。 结论 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赵玉芳  赵化璋 《蛇志》1999,11(4):29-31
目的 观察国产降纤酶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毒副作用以及对血浆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的影响。 方法 对 CT或 MRI确诊的脑梗死病人 33例 ,按随机方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及肝、肾功能并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降纤酶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明显改善 ( P <0 .0 0 1 )并且治疗后 1天即出现明显效果 ( P <0 .0 0 5 ) ,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 P <0 .0 5 ) ;血浆纤维蛋白原明显下降 ,与对照组相比 P <0 .0 5 ;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 结论 降纤酶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 ,起效快 ,较安全。  相似文献   

14.
大剂量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跃林  谈跃  史云峰  陈才顺 《蛇志》2002,14(1):30-33
目的 探讨大剂量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收治的90例发病在72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大剂量降纤酶组(A组)、中等剂量降纤组(B组)、丹参注射液治疗组(C组),每组各为30例,A组每天给予降纤酶20u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滴1h以上,每天1次,连用3天,总剂量60u;B组每天用降纤酶10u,连用3天,总剂量30u;C组给予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滴,每天1次,连用7天。3个组在用药前后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为指标进行评价,并观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 A组总有效率96.7%,显效率90%,优于B组(总有效率80%,显效率63.3%),明显优于C组(总有效率60%,显效率33.3%)。A组、B组治疗后血纤维蛋白原明显降低,血粘度得到改善,且A组优于B组。结论 大剂量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优于中等剂量降纤酶和常规药物。其主要机制是降低血纤维蛋白原,改善血粘度,从而改善了微循环;增强t-PA,溶解血栓。该药安全可靠,未见自发性出血症状和过敏反应,对肝、肾功能、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随访3个月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降纤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凝血时间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7月至2015年7月医院收治的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降纤酶,10U/次,1次/2d,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者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2周检测两组患者血清CRP水平及评价NIHSS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4%(38/43),对照组为69.8%(30/43),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PTT、PT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治疗组治疗后APTT、PT显著高于对照组,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血清CRP水平均呈降低趋势,治疗后1周、2周两组患者NIHSS评分、血清CR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时段NIHSS评分、血清CRP水平显著低于同时点对照组(P0.05)。结论:降纤酶能够延长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时间,降低血清CRP水平,部分恢复患者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研究脑血康胶囊联合巴曲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yebin bosic protein,MB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16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静脉滴注巴曲酶,首次给予10 BU,隔日给予5 BU,每两天给药1次;观察组在巴曲酶的基础上联合口服脑血康胶囊,每天3 次,每次3粒。观察和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血清MBP、NSE、全血黏度(whole blood viscosity,WBV)、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血浆黏度(plasma viscosity,PV)和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平及NHISS和BI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1.25 %,明显高于对照组(64.2%,P<0.05);两组血清MBP、NSE、WBV、HCT、PV和FIB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以上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BI评分明显升高(P<0.05),NHISS评分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NHI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血康胶囊联合巴曲酶对急性脑梗死有显著的疗效,能明显降低患者血清MBP、NSE水平,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进行客观评价.方法按照全国脑防办<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第二阶段临床再评价研究>实施方案,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将49例符合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降纤酶组和对照组.评定指标包括脑卒中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Barthel指数、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副作用.结果治疗组23例,终止治疗5例,其中1例自动退出试验、2例消化道出血、1例出现皮肤大片淤斑、1例突然死亡;对照组26例,终止1例,为自动退出试验.(1)治疗组应用降纤酶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01).尤其用药第6天最显著;(2)治疗后14天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第14天、3个月时Barthel指数评分并无显著差异;(3)治疗组应用降纤酶后有1例病情加重,而对照组中有4例病情加重;(4)治疗组中有2例出现上消化道出血,1例皮肤大片淤斑,而对照组无上述情况.结论降纤酶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的作用确切,对减少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疗效显著,具有抑制急性脑梗死病情进展的作用,本组无1例并发颅内出血,但有消化道出血及皮下出血,有增加出血危险性的可能.  相似文献   

18.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及其对IL-13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浆白细胞介素13水平的影响。方法:60例脑梗死病例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及对照组,两组均采用血栓通注射剂作为基础治疗,前者加用依达拉奉静脉滴注、1日2次、共2周。用欧洲卒中评分评价临床神经功能情况,用ELISA法对血浆白细胞介素13水平进行检测。结果:依达拉奉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白细胞介素13水平下降较快。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而且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