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离子交换法,利用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D315吸附小麦粉初提液中的α-淀粉酶抑制剂,对其静态吸附以及洗杂洗脱条件进行研究。通过对静态吸附条件的摸索,得出静态下的最佳工艺条件:上样料液的蛋白质量浓度ρ0=2.5~3.5 mg/mL、pH=8.5~9.5、温度t=30℃、转速150 r/min。最佳洗脱条件:0.1 mol/L NaCl洗杂,0.5mol/L NaCl洗脱。在该条件下,α-淀粉酶抑制剂纯化倍数为4.25倍,收率为64.58%。  相似文献   

2.
研究比较了5种树脂对肝素的吸附能力,从中选出S5428阴离子交换树脂来纯化肝素。通过对各因素的研究,确定了树脂对肝素的静态、动态吸附以及解吸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静态吸附的温度45℃,pH 8.0的条件下吸附2 h,肝素的吸附率为90.5%;层析柱的动态吸附温度45℃,肝素溶液进样浓度1.0 mg/mL,进样速度1.5 mL/min,树脂柱能处理1.5 BV肝素液而不发生泄露,吸附量为3.05 mg/mL,达到饱和吸附时可处理4BV的料液,吸附量为9.18 mg/mL;采用2.0 mol/L NaCl洗脱,洗脱流速1.5 mL/min,肝素解吸率可达95.8%,肝素效价可达150 U/mg,效价回收率98%。  相似文献   

3.
薄芝糖肽亲和层析纯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永奇  马骉  魏化伟  刘挺  雷兰 《生物技术》2004,14(Z1):31-32
目的研究硼配基亲和层析技术纯化薄芝糖肽的新方法.方法用乙酸铵缓冲液考察不同pH条件下加入不同浓度NaCl对薄芝糖肽吸附解吸的影响,找出静态最佳吸附解吸条件;依据Chase模型求出最大静态吸附容量、吸附常数以及动态吸附糖及蛋白的容量.结果在pH8.2、NaCl浓度加至0.15mol/L条件下薄芝糖肽的吸附量达到最大,因此为最佳吸附解吸条件;在此条件下的最大静态吸附容量qm=55.57mg/g湿基,吸附常数Kd=5.312g/L;动态吸附多糖容量为43.1mg/g湿基,动态吸附蛋白容量为10.3mg/g湿基.结论该系统使用的亲和层析能有效地分离纯化薄芝糖肽.  相似文献   

4.
两步串联层析法纯化鼠抗人CD80单克隆抗体4E5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阴离子交换与凝胶过滤两步串联层析法,纯化了小鼠腹水来源的CD80阻断型单克隆抗体4E5。腹水样品经离心、过滤预处理后,在Tris-HCl缓冲溶液(pH8.0, 50mmol/L)条件下上阴离子交换柱对目的单抗进行捕集,采用0-0.5 mol/L NaCl浓度分步洗脱;含目的单抗的洗脱馏分再上凝胶过滤柱纯化,用PB缓冲溶液(pH7.2, 20mmol/L)洗脱,获得目的单抗4E5,其生物学活性高、纯度大于95%,抗体总回收率达61%。  相似文献   

5.
采用富集培养法从工业油污土壤中分离到1株能以石油为惟一碳源而生长的细菌菌株,采用正交设计实验对该菌株的降解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最佳降解条件为NH_4Cl 4.0 g/LL,K_2HPO_4 1.5 g/L,pH 8.0,NaCl 15.0 g/L。在最佳条件下,浓度为1 mL/L的原油可在4 d内降解50%以上。  相似文献   

6.
苯酚好氧降解菌的驯化和筛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燕化集团公司炼油事业部污水厂的活性污泥为菌源 ,好氧条件下以苯酚为唯一碳源和能源驯化、筛选 ,分离出 4种高效降酚微生物 ,初步鉴定为假单胞菌属 (Pseudomonas)。通过正交实验可知 4种微生物的适宜生长条件 :AD1在温度为 30℃ ,NaCl浓度为 0 .9mol/L ,pH值为 5条件下 ,生长状况较好 ;AD2在温度为 30℃ ,NaCl浓度为 0 .3mol/L ,pH值为 5条件下 ,生长状况较好 ;AD3和AD4在温度为 30℃ ,NaCl浓度为 0 .3mol/L ,pH值为9条件下 ,生长状况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克隆表达尼古丁降解关键的6-羟基-3-琥珀酰吡啶单加氧酶基因hspB,纯化重组HspB蛋白并进行结晶条件的初步研究。【方法】从恶臭假单胞菌S16基因组中PCR扩增hspB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28a-hspB,并在E.coli BL21(DE3)中诱导表达,利用亲和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纯化重组蛋白。利用悬滴扩散法对HspB蛋白进行结晶条件筛选和优化。【结果】本文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ET28a-hspB并纯化获得达到结晶纯度的HspB蛋白。结晶条件初筛和优化后获得可培养HspB蛋白晶体的条件为0.2 mol/L NaCl、0.1 mol/L HEPES pH 7.5、1.1 mol/L(NH4)2SO4、4°C、加晶种。【结论】HspB蛋白纯化体系的构建和结晶条件的初步研究为从结构生物学的角度进一步研究HspB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定向进化提高HspB催化效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姜老师信箱     
<正>蛋白质研讨班学员问:姜老师,您好!我是第15期蛋白质分离纯化技术专题研讨班学员,想请教您有关凝血酶酶切的问题。我用pGEX-4T-1载体可溶性表达了HPV18 L1蛋白。由于菌体上清中有分子伴侣GroEL存在,在进行GST纯化前,先后加入5mmol/L ATP、10mmol/L MgCl2、150mmol/L KCl、20%甘油和3.5mol/L尿素去除伴侣,13 000r/min、4℃离心75min。将菌体上清直接进行GST纯化,用含有3mmol/L DTT、0.2mol/L Nacl、1mmol/L EDTA的50 mmol/L Tris pH 8.0溶液洗去杂  相似文献   

9.
中国林蛙卵核糖核酸酶的分离纯化及其抗肿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林蛙卵为原料,采用丙酮分级沉淀、SP-Trisacryl阳离子交换色谱、Sephadex G-75凝胶过滤色谱、C8反相色谱等纯化方法,得到一种具有核糖核酸酶活性的蛋白质,采用SDS-PAGE电泳对该蛋白质进行了相对分子质量和纯度测定。结果表明:纯化的中国林蛙卵核糖核酸酶为相对分子质量13kDa的单一成分。该酶最适反应温度为65℃,最适反应pH为5.5~6.0,米氏常数为4.11μmol/L,最大反应速率为2.82 pmol/s。在体外细胞毒性实验中,对人三种肿瘤细胞HeLa、K562、MCF-7具有抑制作用,其IC50分别为0.6μmol/L、0.8μmol/L和4μmol/L,而对于正常人成纤维细胞在酶浓度达到8μmol/L时仍未见明显细胞毒性。这种从中国林蛙卵中分离纯化出的具有选择性细胞毒性的小分子量核糖核酸酶,为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候选蛋白分子。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玻璃粉在植物核酸提取中的应用,比较了玻璃粉颗粒大小、离液盐种类及浓度、pH等条件对玻璃粉吸附核酸的影响,得出玻璃粉吸附核酸的各种最佳条件。结果表明,普通玻璃粉吸附核酸能力强于硅胶和硅藻土,玻璃粉颗粒的直径以83 μm为佳,pH 4.0时吸附效果达到最大。提取DNA时,NaCl浓度应大于3 mol/L,而提取RNA时,异硫氰酸胍大于2 mol/L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此外,在玻璃粉吸附RNA前,需要加入50%以上的无水乙醇才能更好地吸附。利用玻璃粉制作简易纯化柱,可用于植物组织核酸提取纯化,所提取的核酸纯度高、完整性好,可用于酶切、杂交和PCR等实验。与传统方法相比,采用玻璃粉简易离心柱提取植物核酸,效果好、环保、快速、经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猪圆环病毒2型(PCV2)病毒样颗粒(VLPs)的高效组装技术,提高VLPs的稳定性。方法:利用大肠杆菌表达PCV2 Cap蛋白自组装为VLPs,分析不同离子强度下VLPs的稳定性。利用切向流技术添加尿素,降低pH,可使VLPs解组装,利用硫酸铵分级沉淀、阴离子交换层析纯化获得Cap蛋白,去除尿素,提高离子强度和pH,实现VLPs的高效再组装。结果:PCV2 Cap蛋白自组装VLPs在150mmol/L NaCl下稳定性较差,而在500mmol/L NaCl下可提高VLPs的稳定性,但仍较易发生聚集,核酸含量均较高。在150mmol/L NaCl、300mmol/L尿素和pH 5.5的缓冲体系条件下,能够使VLPs解组装。经25%~50%饱和硫酸铵(V/V)分级沉淀粗纯,阴离子交换层析500mmol/L NaCl下洗脱获得精纯Cap蛋白,蛋白质纯度≥95%,并能够有效去除核酸。通过切向流技术去除体系中的尿素,并将NaCl浓度提高至1mol/L、pH提高至8.0,改变蛋白质表面静电荷分布,实现VLPs的高效、均一再组装,组装效率≥99%,回收率为65.85%,并明显提高VLPs的稳定性,能够稳定保存6个月以上。结论:利用硫酸铵分级沉淀、阴离子交换层析纯化获得Cap蛋白,去除尿素,提高离子强度和pH,实现VLPs的高效再组装。  相似文献   

12.
嗜盐碱性淀粉酶产生条件和性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察汗淖碱湖分离到一株能产胞外嗜盐碱性淀粉酶的极端嗜盐嗜碱杆菌(Natronobacterium sp.)C-212,该菌产酶的最适pH和NaCl浓度分别为9.5和20%,最适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氮源为复合蛋白胨.酶反应最适温度为50℃,pH为8.5,NaCl浓度为2.6mol/L,该酶在pH9.5最稳定,NaCl可增加酶的热稳定性,酶降解可溶性淀粉的主要产物为葡萄糖、麦芽糖、麦芽三糖及其他寡糖.  相似文献   

13.
将提纯的一种内切型肝素酶固定于聚酯载体上 ,固定化效率达 78 8%。酶活力在pH为 7 5左右时表现最高 ,并且在此条件下固定化酶的稳定性最好。最适反应温度为 4 0℃。热稳定性试验表明 ,固定化酶的稳定性较差。固定化酶的使用半衰期比游离酶延长 4 4倍。固定化酶催化肝素底物反应的Km 值约为 95 4 μmol L而游离酶的Km 值约为 71 2 μmol L。固定化酶可以同时作用于肝素和硫酸乙酰肝素 ,而对硫酸软骨素没有催化能力。肝素经降解后 ,产生一定量的非硫酸化或低硫酸化的二糖和不同聚合度的寡糖混合物。  相似文献   

14.
筛选新型肝素酶产生菌,制备新型肝素酶并对其降解肝素能力进行测试。采用定向富集方法对土壤中的菌群进行培养,筛选分离产肝素酶的新种菌株,利用微生物发酵和蛋白纯化技术制备肝素酶,考察新型肝素酶的理化性质和酶切位点,之后使用新型肝素酶降解肝素并测试产物特征。筛选分离得到1株新的肝素酶产生菌,属食神鞘氨醇杆菌(Sphingo spiritivorum)。发酵后得到的粗酶,经多步柱层析纯化后得到的新型肝素酶SShep I和SShep II,用得到的酶降解肝素得到两种新型酶制低分子肝素。利用食神鞘氨醇杆菌中分离纯化得到的两种新型肝素酶SShep I和SShep II制备的新型酶制低分子肝素,有望开发成抗凝血效果更佳或具有新临床功能的低分子肝素药物。  相似文献   

15.
叶绿素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叶绿素的降解代谢被公认是一个难解的生物学之谜.叶绿素酶是迄今为止了解最多的叶绿素酶促降解途径的重要组成酶之一.已有多位学者通过不同方法对该酶进行了分离纯化鉴定.研究发现,叶绿素酶主要定位于叶绿体膜上,与底物叶绿素分子存在着空间隔离,其催化反应的最适pH值是7.8~8.5,Km值是3.1~278μmol/L ;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因反应微环境的不同而各异,叶绿素酶至少存在两种同工酶;并对叶绿素酶基因学及酶活调控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嗜盐脂肪酶产生菌的筛选及其粗酶性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内蒙古锡林浩特地区盐湖菌种样品分离获得一株嗜盐脂肪酶高产菌, 结合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 鉴定并命名为Haloterrigena thermotolerans Z4。该菌最适生长NaCl浓度为3.5 mol/L, 最高生长温度为60°C, 属于嗜盐耐热古生菌。粗酶性质研究表明, 金属离子(Ba2+、Fe2+、Cu2+)对酶有激活作用, 酶活不同程度的提高了20%~30%; 该酶受EDTA的抑制, 酶活下降了20%, 受PMSF的完全抑制。该酶对NaCl有较高的依赖专一性, 至少需要0.5 mol/L NaCl维持活性并且高浓度NaCl可以提高其耐热水平。醇类物质对于提高酶的热稳定性有一定作用, 丙三醇效果最好。该酶对短链底物对硝基苯酚丁酸酯(p-NPB)的最适水解条件为:pH 8.0、70°C、3.5 mol/L NaCl; 而对长链底物对硝基苯酚十六酸酯(p-NPP)的最适水解条件为:pH 8.0、80°C、2.5 mol/L NaCl。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聚乙二醇和磷酸盐组成的水溶液双相系统,从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中提取氨基酰化酶。通过实验对影响氨基酰化酶分配的各参数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最适体系:PEC-1540 10%(W/V),K_2HPO_418%(W/V),pH8.5;PEG-154010%(W/V),K_2HPO_412%(W/V),NaCl 0.5mol/L,pH8.5。二步萃取收率90%,纯化倍数9。为实验室和工业上采用双水相系统萃取氨基酰化酶提供了一个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高硝化活性亚硝酸盐氧化细菌的培养和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针对本实验室筛选得到的一株亚硝酸盐氧化细菌(nitrite-oxidizingbacteria),研究了在28℃~30℃、摇床转速为110r/min时,pH、氮源、碳源、NaCl、有机物对菌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pH8·0~8·5、NaNO2含量4,500mg/L、Na2CO3含量1·5g/L、NaCl含量0~0·5%、葡萄糖含量0~0·1%时,亚硝酸盐氧化细菌生长良好,培养9d时,细菌浓度可达4·6×109MPN/mL,且培养基中的NO2--N能全部被硝化为NO3--N。培养基中NaCl含量大于0·5%、葡萄糖含量大于0·1%时,亚硝酸盐氧化细菌对氮源的利用受到抑制。亚硝酸盐氧化细菌降解淡水养殖池塘中的NO2--N试验表明,在水温25℃、pH8·6的池塘中,NO2--N从菌体投放后的第3d开始下降,18d后NO2--N由1·47mol/L下降至0·49mol/L。  相似文献   

19.
离子交换层析纯化透明质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察6种离子交换树脂的静态吸附解析效果,选出201*7阴离子交换树脂填柱,确定洗脱流速为0.6mL/min,40mL0.3mol/LNaCl和50mL0.5mol/L NaCl双浓度洗脱,实现透明质酸和杂蛋白的分离。制得透明质酸产品蛋白含量为0.057%,葡萄糖醛酸含量为43%,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1×10^6,收率为54%,符合医用级透明质酸行业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白地霉Cryytococcus neoformans脂肪酶的双水相萃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不同无机盐的双水相体系对白地霉脂肪酶的萃取分离效果,对PEG/(NH4)2SO4成相系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考察体系PEG分子量、不同的无机盐、PEG浓度、(NH4)2SO4浓度、离子强度、pH值及(NH4)2SO4浓度对反萃取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进一步优化了实验条件,初步确定在PEG浓度15%,(NH4)2SO4浓度22.5%,pH8.0,不加NaCl的条件下进行双水相萃取,脂肪酶分离系数和纯化倍数分别为6.8和7.5,比活力达到40.3 U/mg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