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本研究的目的是运用体外模型评估苦瓜全粉和苦瓜乙醇提取物的健康功效。苦瓜全粉和苦瓜乙醇提取物以7.5 mg/mL和15 mg/mL的剂量与新鲜粪便样品进行体外厌氧培养。通过454焦磷酸测序技术分析粪便菌群组成的变化,同时测定发酵上清中短链脂肪酸的含量以及对Caco-2单层细胞跨膜电阻的影响。结果显示,苦瓜全粉(15 mg/mL)可以明显地扶植Faecalibacterium属细菌,同时抑制Bilophila和Desulfovibrio属细菌的增殖;同等剂量的苦瓜全粉发酵上清中短链脂肪酸的含量明显高于苦瓜乙醇提取物发酵上清;源自苦瓜乙醇提取物(15 mg/mL)的发酵上清对Caco-2单层细胞跨膜电阻的增强作用要大于苦瓜全粉(15 mg/mL)。本研究探究了体外苦瓜全粉和苦瓜乙醇提取物不同的生理功效,为以后苦瓜制品的选择提供了初步证据。  相似文献   

2.
牛成纤维细胞的分离与体外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牛胎儿和成年牛皮肤组织成纤维细胞的分离、培养、纯化方法和生长特征。通过组织块贴壁培养和分离单细胞接种培养均能获得原代牛皮肤细胞。用2.5 g/L胰蛋白酶+1mmol/L EDTA和5 g/L胶原酶I联合消化牛皮肤组织较2.5 g/L胰蛋白酶+1 mmol/L EDTA消化,得到更多的单个细胞,两者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但其死细胞比率却有较大升高;2.5 g/L胰蛋白酶+1 mmol/L EDTA消化牛胎儿组织得到的单细胞数显著高于皮肤组织消化后得到的细胞数(P<0.01),死细胞比率也高于同种酶消化的皮肤组织。分离纯化的胎儿和皮肤成纤维细胞的生长曲线都正常且相似。2.5 g/L胰蛋白酶+1 mmol/L EDTA消化贴壁细胞后死细胞率明显高于用0.5g/L胰蛋白酶+0.53 mmol/L EDTA消化的细胞(P<0.05);培养24 h后细胞贴壁率前者要明显低于后者(P<0.05)。用0.5 g/L胰蛋白酶轻度消化混杂生长的成纤维细胞和上皮样细胞,经过反复贴壁传代2~3代,可得到较纯的成纤维细胞。  相似文献   

3.
盐胁迫下番茄幼苗对赤霉素处理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盐胁迫下番茄幼苗对赤霉素处理的响应,本试验对不同盐胁迫浓度(0 mmol/L,50 mmol/L,160 mmol/L)条件下长至两叶一心的番茄幼苗叶片进行不同浓度的赤霉素(0 mg/L,20 mg/L,80 mg/L,150 mg/L)喷施处理,对其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叶绿素含量以及干物重进行测定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番茄中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施加赤霉素后,可溶性糖含量的上升的幅度明显变大;盐胁迫条件下,番茄叶片干物重下降,且盐浓度越高干物质下降幅度越大,施加赤霉素后,干物重下降幅度减缓;随着盐胁迫浓度增加,番茄叶片的叶绿素含量降低,且浓度越高叶绿素含量下降趋势越明显,赤霉素的施加同样使叶绿素含量降低。以上结果为研究盐胁迫下番茄幼苗对赤霉素处理的响应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苦参素注射液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DDP顺铂敏感性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取人耐顺铂肝癌细胞株HepG2/DDP培养,每孔分装1.5×10^(6)个细胞。对照组加入2 mg/L顺铂,低、中、高剂量组分别加入2 mg/L顺铂+0.75 mg/mL苦参素注射液、2 mg/L顺铂+1.5 mg/mL苦参素注射液、2 mg/L顺铂+3 mg/mL苦参素注射液,均继续培养72 h。[结果]培养72 h后,对照组细胞贴壁生长状态良好,3剂量组均可导致细胞株形态学改变;3剂量组可提高增殖抑制率和细胞凋亡率(P<0.05),且高剂量组效果最佳[(25.55±3.24)%、(32.93±3.62)%、(39.32±4.15)%;(26.95±1.58)%、(34.36±3.07)%、(42.46±4.47)%](P<0.05);3剂量组均可降低p-JAK2/JAK2、p-STAT3/STAT3水平(P<0.05),且高剂量组效果最佳[(0.143±0.007)、(0.143±0.010)](P<0.05)。[结论]苦参素注射液可增强人肝癌细胞株HepG2/DDP顺铂化疗敏感性,抑制细胞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且3 mg/mL苦参素注射液的效果更佳,推测与控制JAK2、STAT3蛋白磷酸化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低双乙酰啤酒酵母菌株BEZ112的选育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以啤酒酿造生产菌株啤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FB作为出发菌株,用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经分离筛选得到一株优良的啤酒酵母菌株BEZ112。该菌株的絮凝性、发酵度、酒精度、发酵液的总酯和总高级醇的含量等特性保持了亲株的优良性状。但以12°Bx麦芽汁为培养基用500mL三角瓶在12℃下发酵,该菌株发酵至第4d,发酵液中的双乙酰含量达到峰值(0.291mg/L),比出发菌株FB发酵4d的峰值降低了30%,发酵至第8d,BEZ112发酵液中的双乙酰含量比出发菌株FB的降低了23%。以12°Bx麦芽汁为培养基用500L罐在12℃下发酵8d,BEZ112发酵液中的双乙酰含量(0.091mg/L)比出发菌株FB的(0.124mg/L)降低了27%。发酵得到的啤酒口感纯正清爽。  相似文献   

6.
【目的】旨在通过体外静态模拟瘤胃发酵法研究乳酸链球菌素(NI)对瘤胃发酵、甲烷生成及功能菌群数量的影响。【方法】以不添加任何添加剂处理做阴性对照(NC),以莫能菌素(MON,5μmol/L)做阳性对照,试验组NI添加水平分别为3(NI-3)、9(NI-9)和27 mg/100 m L(NI-27),每个处理4个重复,分别于培养后的0、3、6、9、12、24 h测定产气量和甲烷产量。培养24 h后,采集发酵液样品,用于发酵参数和菌群数量的测定。【结果】与NC组相比,添加NI和MON均能显著降低产气量和甲烷产量(P<0.05);添加NI对pH值、干物质消失率(DMD)和有机物消失率(OMD)无显著影响(P>0.05);NI-9处理组与NC组相比氨态氮浓度显著降低(P<0.05),而NI-3和NI-27组氨氮浓度没有显著变化(P>0.05);相比而言,MON处理组DMD、OMD和氨氮浓度与NC组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而pH值与其他各处理组相比没有差异(P>0.05);与NC组相比,NI各处理组和MON组乙酸浓度及乙丙比均显著降低(P<0.05),丙酸浓度显著提高(P<0.05)。功能菌方面,qPCR结果显示添加NI和MON对总菌和拟杆菌门数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与NC相比,添加NI对原虫、甲烷菌、真菌和厚壁菌门数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而MON组原虫、甲烷菌、真菌和厚壁菌门数量显著降低(P<0.05);NI和MON处理均显著提高了硫还原菌和C.aminophilum数量(P<0.05),但C.sticklandii数量不受影响(P>0.05)。【结论】添加适宜浓度的NI可降低瘤胃甲烷与氨的生成,但并不影响饲料消化,这种发酵模式的改变可能与瘤胃功能菌群数量与多样性的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游离脂肪酸(FFA)作用下胰岛βTC3细胞双链RNA依赖性蛋白样内质网激酶(PERK)的表达以及利拉鲁肽(Lira)对其表达的干预作用。方法:以βTC3细胞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FFA组(0.125,0.25,0.5及1 mmol/L)孵育24 h,Westernblot方法检测PERK的表达。然后,分为对照组,FFA组,和FFA+Lira组(0.5 mg/L和1 mg/L),Lira预孵育6 h后,1 mmol/L FFA继续孵育24 h,Western blot检测PERK的表达。结果:①不同浓度FFA孵育24 h后,与对照组相比,1 mmol/L FFA组PERK表达增加(P<0.05)。②与1 mmol/L FFA组相比,0.5mg/L Lira+1 mmol/L FFA和1 mg/L Lira+1 mmol/L FFA组PERK表达减少(P<0.05),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FFA作用能够上调βTC3细胞PERK的表达,而Lira在一定程度上逆转FFA水平异常导致的βTC3细胞PERK表达上调,减轻内质网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肌肽对高糖环境下心肌成纤维细胞中胶原生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原代培养心肌成纤维细胞,将细胞分为正常糖组(NG,5.5mmol/L glucose)、高糖组(HG,25mmol/L glucose)、高糖+10mmol/L肌肽组、高糖+20mmol/L肌肽组、高糖+40mmol/L肌肽组、高糖+SB组(HG+10μmol/L SB203580)、高糖+PD组(HG+10μmol/L PD98059)。ELISA检测胶原Ⅰ、Ⅲ的含量,Western blot检测TGF-β1、p-p38 MAPK和p-ERK(1/2)等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糖组相比,高糖组中胶原Ⅰ和胶原Ⅲ含量增加(P<0.01);TGF-β1、p-p38和p-ERK等表达增加(P<0.01);与高糖组相比,高糖+肌肽组中胶原Ⅰ、Ⅲ、TGF-β1、p-p38、和p-ERK等均降低(P<0.05);高糖+SB组和高糖+PD组中胶原Ⅰ、Ⅲ表达减少(P<0.05)。结论:肌肽对心肌成纤维细胞中胶原生成具有抑制作用,且通过MAPK通路实现。  相似文献   

9.
为了确定黑尾近红鲌仔稚鱼的适宜运输密度, 实验选取平均体长为(27.08±3.09) mm、平均体质量为(0.11±0.04) g的黑尾近红鲌仔稚鱼作为实验对象, 采用氧气袋运输, 研究了不同运输密度(20、40和80 g/L)下2h、4h、6h、8h和10h后黑尾近红鲌全鱼皮质醇、乳酸、糖元含量及氧气袋内水质的变化。结果显示: 运输后各组黑尾近红鲌的平均存活率均在99%以上, 但不同密度之间差异显著(P<0.05); 各组水体总氨氮浓度均随运输时间显著升高, 而水体pH均随运输时间显著降低, 且不同运输密度间差异显著(P<0.05); 低密度组水体DO浓度(14.20—20.93 mg/L)在不同运输时间均显著高于高密度组(2.42 —2.88 mg/L; P<0.05)。各组全鱼皮质醇含量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运输4h和6h时显著高于其它运输时间(P<0.05), 且不同运输密度间差异显著(P<0.05); 各组全鱼乳酸含量均随着运输时间显著升高(P<0.05), 但不同密度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 各组全鱼糖元含量在运输2h时显著降低(P<0.05), 但此后维持在稳定水平(P>0.05)。运输密度和时间对黑尾近红鲌鱼苗的全鱼皮质醇、存活率、水体总氨氮和溶解氧的影响存在显著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中药渣在妊娠母猪饲粮中添加的可行性,试验选用2~4胎次、预产期相近的二元妊娠母猪60头,随机分为对照组、中药渣组和发酵中药渣组,比较研究发酵前和发酵后中药渣对母猪粪便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中药渣组和发酵中药渣组母猪产前粪便中乙酸、丙酸、丁酸、直链脂肪酸和总短链脂肪酸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支链/直链脂肪酸比值显著降低(P0.05);中药渣组母猪产前粪便中苯乙胺和产后色胺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发酵中药渣组母猪产后粪便中亚精胺、精胺和乳酸菌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大肠杆菌含量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见,饲粮添加发酵中药渣可改善妊娠母猪肠道微生物菌群平衡、增加短链脂肪酸含量,从而有利于妊娠母猪繁殖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罗汉果根中两个结构新颖的降三萜糖苷,罗汉果酸苷乙Ⅱ(Siraitic acidⅡB)和罗汉果酸苷甲Ⅱ(Siraitic acidⅡA)含量的方法。色谱条件:色谱柱:ZORBAX SB-C18柱(4.6mm×150mm,5μm);柱温:25℃;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0→4min:35%乙腈;4→16min:35%→45%乙腈);流速:0.5mL/min;检测波长:230nm;进样量:10μL。结果表明,罗汉果酸苷乙Ⅱ在0.05~0.3mg/mL,罗汉果酸苷甲Ⅱ在0.05~0.25mg/mL之间线性关系良好。该方法稳定,精密度、重现性好,且样品处理简单,提取与检测时间短。  相似文献   

12.
采用了Φ6 cm柱状光生物反应器,在不同氮素营养条件(17.6 mmol/L N、8.8 mmol/L N、5.87 mmol/L N、0 mmol/L N)下通气培养硅藻金色奥杜藻[Odontella aurita(Bacillariophyceae;Centricae)],分析探讨藻细胞的光合生理及生长状况与氮素营养水平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氮素实验组藻细胞达到最大生长的时间明显差异,与对照组(17.6 mmol/L)相比,氮限制(5.87mmol/L N、8.8 mmol/L N)在培养的前期对金色奥杜藻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氮饥饿(0 mmol/L)显著抑制藻细胞生长(P<0.05)。氮限制实验组藻细胞总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显著增加(P<0.05),而总蛋白含量明显下降(P<0.05)。藻细胞叶绿素a、c及总类胡萝卜素含量与培养液的氮素营养水平呈正相关。藻细胞最大光合放氧速率Pm随氮浓度下降而降低,呼吸速率Rd呈现相反趋势,PSⅡ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实际光能转化效率(Yield)、潜在活性(Fv/Fo)以及相对电子传递效率(ETR)均随氮素限制而显著下降(P<0.05),说明藻细胞的表观光合生理状况与氮素营养水平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水飞蓟素(Silymarin)对草鱼肝细胞脂质蓄积的作用及其机理, 体外培养草鱼肝细胞, 在用400 μmol/L油酸对其进行蓄脂诱导的同时, 采用不同质量浓度的水飞蓟素处理24h, 检测了肝细胞活力、脂质蓄积状况、抗氧化指标和脂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状况。结果显示, 水飞蓟素质量浓度在75—125 μg/mL对草鱼肝细胞活力无影响(P>0.05); 与单独采用油酸进行蓄脂诱导的油酸组比较, 水飞蓟素和油酸共同处理的水飞蓟素组中, 随着水飞蓟素质量浓度的增加, 肝细胞内的脂质含量逐渐降低, 且水飞蓟素质量浓度在100—150 μg/mL时的肝细胞脂质蓄积水平显著降低(P<0.05); 与油酸组相比, 100 μg/mL水飞蓟素处理组的脂质含量以时间依赖性的模式显著降低(P<0.05), 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显著升高(P<0.05), 脂肪酸合成酶和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的mRNA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研究表明, 水飞蓟素能够抑制草鱼肝细胞脂质蓄积, 其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脂质合成基因的表达有关; 同时, 水飞蓟素可能通过提高肝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发挥保护肝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不同氮素水平对产油尖状栅藻生长及光合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300μmol photons·m-2·s-1光照下,以不同初始氮素营养条件的改良BG-11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在Ø6 cm的玻璃柱状光生物反应器通气(加富1.5% CO2)培养绿藻尖状栅藻(Scenedesmus acuminatus),分析探讨藻细胞的生长及光合生理与氮素营养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氮素实验组藻细胞的最大生物量有差异,氮浓度为6mmol/L实验组的生物量最高,为5.19g/L。与初始氮浓度18 mmol/L相比,较低的氮浓度9 mmol/L、和 6 mmol/L 在培养前期对尖状栅藻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藻细胞叶绿素a、b及总类胡萝卜素含量与培养液的氮素营养水平呈正相关。低氮条件有利于总脂积累,总脂含量和单位体积总脂产率显著高于全氮组(P<0.05),3.6 mmol/L实验组的总脂含量最高,为干重的54%,比全氮组高17%(P<0.05)。培养后期随着藻细胞总脂的积累,总碳水化合物和总蛋白含量明显下降(P<0.05)。PSⅡ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实际光能转化效率(Yield)以及相对电子传递效率(ETR)均随氮素限制而显著下降(P<0.05),光合速率在不同生长阶段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呼吸速率在培养周期内缓慢上升,说明藻的生长、油脂的积累与细胞光合生理状况以及氮素营养水平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5.
通过研究植物雌激素香豆素补骨脂素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增殖及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为补骨脂素治疗肝纤维化提供实验依据。常规培养肝星状细胞HSC-T6,采用0.1 mmol/L的H2O2制造HSC-T6氧化应激的模型。分别用MTT法检测肝星状细胞增殖、放射免疫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还原性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和含量,ELISA法测定Ⅰ型胶原的分泌。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组比较,补骨脂素在浓度为10μmol/L,1μmol/L,0.1μmol/L,均呈现出抑制HSC-T6增殖的作用(P<0.05),且最佳作用时间为48 h(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骨脂素各个浓度组能够提高SOD和GSH-Px的活性(P<0.05),并降低细胞上清液中MDA和GSH的含量(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骨脂素各个浓度组在作用48 h后,细胞上清液中的Ⅰ型胶原的表达量均降低(P<0.05)。因此,作为植物雌激素的一种,补骨脂素能有效的抑制HSC-T6的增殖及抗HSC-T6氧化应激,很可能成为雌激素的替代品在治疗肝纤维化中。  相似文献   

16.
染料木素体外抑制人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饰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探讨染料木素对人低密度脂蛋白(LDL)氧化修饰的影响,采用铜离子(10 umol/L)体外氧化LDL的方法,观察大豆异黄酮主要成分染料木素(genistein)对LDL氧化过程中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和维生素E(VitE)水平的影响。结果:10 umol/LCuSO4与100 mg/L LDL共同孵育18 h,MDA含量明显升高,VitE含量明显降低,染料木素(0.25、1.25、2.5、12.5、25、50、125、250 umol/L)能显著降低MDA含量,升高VitE含量(P<0.01,P<0.05,P<0.02),且呈剂量依赖性。提示一定浓度范围的染料木素体外有抗LDL氧化修饰作用。  相似文献   

17.
【背景】硝呋烯腙能够抑制厌氧真菌。共存甲烷菌可以促进厌氧真菌的生长以及对木质纤维素的降解,然而关于共存甲烷菌对厌氧真菌抗逆性影响的研究较少。【目的】旨在研究甲烷菌共存对厌氧真菌耐受硝呋烯腙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批次培养,以稻草为底物,添加不同浓度的硝呋烯腙(0、5、10、25 mg/L),分别接种厌氧真菌纯培养和厌氧真菌与甲烷菌共培养悬浮液,于39°C静置培养96 h。测定不同时间点的产气量和甲烷产量,结束后测定p H、干物质降解率(DMD)、中性洗涤纤维消失率(NDFD)、半纤维素消失率(ADSD)、酸性洗涤纤维消失率(ADFD)以及上清液中甲酸、乳酸和乙酸的浓度。【结果】添加5、10和25 mg/L硝呋烯腙皆显著降低了厌氧真菌纯培养的发酵活性(P0.05);添加5 mg/L硝呋烯腙没有显著降低厌氧真菌与甲烷菌共培养的发酵活性(P0.05),添加10和25 mg/L硝呋烯腙则显著降低了共培养发酵活性(P0.05);比较5、10 mg/L硝呋烯腙对纯培养和共培养发酵活性影响的结果表明,共培养发酵活性显著高于纯培养发酵活性(P0.05)。【结论】硝呋烯腙对厌氧真菌纯培养和厌氧真菌与甲烷菌共培养的抑制作用都存在剂量效应,在一定添加浓度范围内(25 mg/L),甲烷菌共存可以显著提高厌氧真菌对硝呋烯腙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实验以过氧化氢(H2O2)损伤体外培养动脉内皮细胞(AEC),对过氧化氢介导内皮细胞损伤、凋亡的机制进行探讨,观察山莨菪碱(Ani)是否抑制H2O2介导的AEC损伤、凋亡,并探讨Ani保护损伤、凋亡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AEC随机分组:对照组(正常培养AEC);H2O2损伤组(0.5 mmol/L H2O2损伤12 h);Ani组(不同浓度Ani:0.05,0.1,0.2 mg/mL处理45 min后加0.5 mmol/L H2O2损伤12 h).结果:1.低浓度H2O2(0.5 mmol/L)可以损伤AEC并诱导凋亡.H2O2损伤组台盼蓝着染率及LDH释放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细胞总抗氧化能力(T-AOC)下降(比对照组P<0.01);琼脂糖凝胶电泳发现凋亡细胞的梯状电泳条带;细胞荧光染色见凋亡形态特征.2.Ani对H2O2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具保护作用.Ani组与H2O2损伤组比较,台盼蓝着染率及LDH释放率下降;T-AOC上升;在Ani 0.2 mg/mL组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未见凋亡细胞特征性的梯状电泳条带;荧光染色未见凋亡细胞特征.结论:1.低浓度过氧化氢使AEC总抗氧化能力明显下降,耗竭细胞抗氧化能力,可致AEC的损伤、凋亡.2.山莨菪碱能减少AEC抗氧化能力的消耗,维持抗氧化能力平衡,保护0.5 mmol/L H2O2 介导的AEC损伤、凋亡.  相似文献   

19.
精胺抑制人精子的体外受精能力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石其贤  钟翠玲 《生理学报》1991,43(5):480-488
以精子穿透去透明带仓鼠卵试验(SPA)为模型,评价了精胺对人精子体外受精能力的影响。精胺(0.25—8.0mmol/L)可抑制人精子体外获能和受精,其抑制作用与精胺浓度呈正相关,此种抑制作用是可逆的。用 HPLC 测定精子精胺含量表明,精子获能后精胺含量明显下降。dbcAMP(0.5—1.0mmol/L)或咖啡因(10mmol/L)可拮抗精胺抑制人精子体外获能。其拮抗作用随 dbcAMP 浓度而增强。钙离子载体 A 23187 2/μmol/L 或胰蛋白酶0.05%均可拮抗精胺抑制人精子穿卵率。上述结果提示,精胺可能通过降低精子 cAMP 含量和抑制钙内流或顶体酶活性,从而阻止人精子体外获能和受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胰岛素早期强化治疗对脓毒症患者血清内毒素、二胺氧化酶(DAO)和D-乳酸指标的影响及疗效。方法 70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强化组(35例)和普通组(35例)。两组均予以控制感染、能量营养支持和治疗基础疾病等常规治疗,必要时予以机械通气或血管活性药物治疗。强化组将胰岛素加入微量泵持续泵入,调整速度24h内血糖控制在4.4~6.1mmol/L;普通组常规使用胰岛素治疗,24h内血糖控制在10.0~11.1mmol/L。判断并记录两组治疗前和治疗7d后血清内毒素、DAO和D-乳酸变化,并评估其疗效。结果治疗7d后,两组血清内毒素、DAO和D-乳酸指标[(0.20±0.048)EU/mL、(2.92±0.43)U/mL、(0.11±0.03)mmol/L,(0.27±0.06)EU/mL、(3.78±0.50)U/mL、(0.17±0.03)mmol/L]较前[(0.37±0.07)EU/mL、(4.52±0.61)U/mL、(0.24±0.05)mmol/L,(0.36±0.08)EU/mL、(4.47±0.64)U/mL、(0.23±0.04)mmol/L]明显下降(t=4.25、2.89、3.48、2.37、2.19、2.41,P0.01或P0.05),且强化组下降值更明显(t=2.31、2.21、2.43,P0.05);在临床总有效率方面强化组(94.29%)明显高于普通组(77.14%)(χ2=4.20,P0.05)。结论胰岛素早期强化治疗脓毒症的疗效较显著,可降低内毒素、DAO和D-乳酸水平,降低肠黏膜通透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