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8 毫秒
1.
山茶属金花茶组金花茶系植物叶表皮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山茶属金花茶组金花茶系25个分类群的叶表皮形态。结果表明:25个分类群的叶上表皮形态结构相似,气孔仅分布于下表皮。下表皮的细胞垂周壁式样和气孔形状在一些种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分布于不同地貌类型的金花茶种类的气孔密度存在显著差异,分布在石灰岩山地的种类的气孔密度在整体上明显高于分布在非石灰岩山地的种类。  相似文献   

2.
金花茶组(Sect. ChrysanthaChang)植物分布狭窄,大部分野生金花茶资源仅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本研究应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广西防城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18种(包括4变种)金花茶组植物的花粉进行了观察和研究,详细地描述了它们的花粉形态。结果表明,金花茶组植物的花粉平均大小为37.6μm×28.5μm,沟长为32.9μm,极轴/赤道轴(P/E)值为1.35。单粒花粉呈近球形或长球形,具三拟孔沟或三孔沟,内孔横长,外壁具有细微的瘤状、脑纹状或颗粒状纹饰,符合山茶属花粉形态的一般特征。花粉外壁纹饰在各个种间又存在较明显差异,可作为金花茶组植物进一步分类鉴定的依据。最后,结合聚类分析结果及花粉形态的演化规律分析研究了金花茶组植物花粉的演化规律和分类学意义,为探究金花茶组植物的迁移和演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杜诚  刘军  叶文  廖帅 《生物多样性》2022,30(8):22207-229
2021年中国共发表高等植物新分类群342个, 其中新科1个, 新属11个, 新种289个, 新亚种3个, 新变种18个, 新变型20个。新发表的物种分别属于苔类植物门(5个新种)、藓类植物门(4个新种)、石松门(3个新种)、蕨类植物门(22个新种)、裸子植物门(2个新种)、被子植物门(253个新种)。其中111个新种同时提供了详细的分子证据, 76个在发表时就依据IUCN标准被评估处于受威胁的状态。云南、西藏、四川和广西等西南4省区发表的新种最多, 共占全国新种发表总数的63.3%; 新种发现密度最高的省级行政单位是台湾、海南、云南、浙江和广东等省区。2021年中国共发表植物新组合(等级) 134个, 新名称9个; 发表国家级新记录62个; 将92个名称处理为62个名称的异名; 对7个名称进行了应用订正; 重新承认了2个属和10个物种; 新指定后选(新)模式物种49个; 还新发现多年未曾发现的物种9个, 排除物种分布7个。2021年中国高等植物净新增364个分类群, 占全国植物总数的0.98%, 230个高等植物名称发生变动, 占全国植物总数的0.62%。  相似文献   

4.
杆状病毒由于被广泛用作目的基因的表达载体倍受重视。近年来证实某些杆状病毒对虾具有致病性 ,从而成为研究热点之一。目前公认的最重要的对虾致病病毒是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 (whitespotsyndromvirus ,WSSV) ,在我国养殖对虾中广为流行 ,引致重大经济损失。不少文献将WSSV称作对虾白斑病杆状病毒 ,其实并不准确。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 (ICTV)在 1982年出版的第 4次病毒分类报告中将杆状病毒科 (Baculoviridae)分 4个亚群 :核多角体病毒亚群、颗粒体病毒亚群、C亚群及D亚群[1] 。第 5次病毒分…  相似文献   

5.
杜诚  刘军  叶文  廖帅  葛斌杰  刘冰  马金双 《生物多样性》2021,29(8):1011-22171
2020年中国共发表高等植物新分类群359个, 其中新属21个、新种312个、新亚种6个、新变种14个、新变型6个; 发表新组合(等级) 217个, 新名称11个; 发表国家级新记录48个; 将85个名称处理为65个名称的异名; 对14个名称进行了应用订正; 新指定后选(新)模式物种147个; 还新发现多年未曾发现的物种2个, 排除物种分布3个。新发表的物种中, 苔类植物门有3个、藓类植物门3个、蕨类植物门6个、裸子植物门1个新杂交种、被子植物门299个。这些新物种中, 有86个发表的同时提供了详细的分子证据, 78个在发表时就依据IUCN标准被评估处于受威胁的状态。云南、西藏、广西和四川等西南4省区发表新物种最多, 占全国新物种发表总数的2/3; 新物种发现密度最高的省级行政单位是云南、海南、台湾、广西和浙江等省区; 墨脱县是新物种发现数量最多的县级行政单位。2020年中国高等植物净新增294个分类群, 占全国总数的0.79%, 313个高等植物名称发生变动, 占全国总数的0.84%。  相似文献   

6.
山茶属金花茶组金花茶系的AFLP分析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应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分子标记方法,对分布于我国的金花茶组金花茶系的35个样品进行了分析,样品包括了《中国植物志》收录的该类群的15种2变种、2个未收录的种和4个已归并但在分类处理上存在分歧的种。4对引物组合:E—ACG/M—CAG,E—ACG/M—CTG,E—AGG/M—CTG,E—AGG/M—CAT用于选择性扩增,其中EcoRI引物的5′端用荧光染料进行标记。这4个引物组合共得到298条扩增带,其中278条带是多态性的。计算了样品间的Nei和Li(1979)相似性系数,基于这一相似性系数应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得到了树状分枝图。分析结果表明:(1)贵州金花茶是一个好种;(2)支持将毛籽金花茶、陇瑞金花茶、弄岗金花茶和大样弄岗金花茶归并到淡黄金花茶的观点;(3)薄叶金花茶、小花金花茶、夏石金花茶和小瓣金花茶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7.
黄成就   《广西植物》1987,(1):1-8
<正> 本文是作者于1978年发表文章(见植物分类学报16卷第2期)的续篇,报道编写中国植物志芸香科时发现的新分类群,也对另一些分类群作了组合或归并,同时对柑桔属系统分类问题提出个人见解,全文将分段发表。  相似文献   

8.
确定溪流鱼类多样性的时空分布格局可为鱼类多样性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基础。尽管溪流鱼类分类群多样性的纵向梯度格局已有大量报道, 但以鱼类生物学特征为基础的功能多样性研究较少。本文基于2009-2010年4个季度对青弋江1-5级溪流共15个样点的调查数据, 利用形态特征数据和食性构建了鱼类复合功能群, 研究了不同级别溪流间鱼类分类群和功能群组成及多样性的异同, 着重探讨了鱼类分类群和功能群的α和β多样性沿溪流纵向梯度的变化规律。采集到的56种鱼类可分为4个营养功能群和5个运动功能群, 共计14个“营养-运动”复合功能群。双因素交互相似性分析结果显示, 鱼类分类群和功能群组成都随河流级别显著变化, 但季节动态不显著; 双因素方差分析后发现, 鱼类分类群和功能群α、β多样性都随河流级别显著变化, 但受季节影响不显著。经回归分析, 分类群和功能群α多样性与河流级别大小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 但最大分类群α多样性出现于4级河流, 最大功能群α多样性在4级和5级河流间一致; 分类群和功能群β多样性与河流级别大小呈显著的二项式关系, 呈U型分布。分类群β多样性的空间变化主要取决于物种周转, 而功能群β多样性主要由嵌套所驱动。本研究表明, 沿着“上游-下游”的纵向梯度, 河流鱼类的α和β多样性的空间变化规律不同, 分类群和功能群α多样性的空间格局基本一致, 但分类群(主要是物种周转)和功能群β多样性(主要是功能嵌套)的空间变化过程的驱动机制不同。  相似文献   

9.
作者清理采自中国南部大戟科标本过程,发现一些需增补的分类群,现报道其中2个新种:分布于广东封开县的印禅铁苋菜Acalyphawui和印禅三宝木Trigonostemonwui;2个新纪录种:分布于云南勐海县的短序白桐树Claoxylonsubsessiliflorum和生长于海南南沙群岛的南沙大戟Euphorbiareniformis;1个近代生长于广东、贵州和四川的归化种-桃叶猩猩草Euphorbiaheterophylla,而将依据四川渡口的标本命名的柳叶大戟E.epilibiifolia作为它的新异名.  相似文献   

10.
叶创兴   《广西植物》1993,13(4):306-310
作者通过比较认为山茶属金花茶组的模式和古茶组的模式不是同一分类单位,因而取消金花茶组是不恰当的。金花茶组是一个自然的集合体。作者详细地分析了山茶属内演化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表现为苞被不分化、大型、宿存、子房5室、心皮部分分离;第二阶段演化出苞被宿存和苞被脱落两个类群,前者较为原始的代表是离蕊茶织和短蕊茶组,较为进化的代表是管蕊茶组;后者较为原始的代表是半宿萼茶组、瘤果茶组、糙果茶组,较为进化的代表是油茶组、短柱茶组、红山茶组;第三阶段是苞被分化为小苞片和萼片的类群,金花茶组和长柄茶组是较为原始而茶组、超长柄茶组则是较为进化的代表;第四阶段的连蕊茶组和毛蕊茶组苞萼小型化且宿存,的代表,雌、雄蕊均高度连合,子房室不完全发育 它们只能由第三阶段具有多数小苞片的原始类群发展出来,认为把山茶属划分为四个亚属的系统是合理的。 作者还认为,花的颜色以及其他相似性状的集合是划分山茶属次级分类单位的重要依据;分类系统的自然性和实用性相结合是分类学家始终应该追随的目标,混淆不同差异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最后,作者认为山茶属没有真正的顶生花。  相似文献   

11.
广西金花茶花粉形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邹琦丽  梁盛业   《广西植物》1984,(3):223-226+269
<正> 本文报道广西金花茶(Camellia Sect.Chrysanthae)8个种1个变种花粉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扫描显微镜下观察的结果。 材料和方法 材料取自在广西采集的腊叶标本上的花粉。制片方法采用G.Erdtman的醋酸酐分解法,在光学显微镜下测量其大小。扫描电镜观察材料采用醋酸酐分解,后用蒸馏水洗净,再用纯酒精脱水,上铜台,喷金,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并照相。  相似文献   

12.
In addition, two new sections, Echinochlomorphae Y. L. Chang and Thomsonianae Y. L. Chang, two new combinations, C. duriuscula subsp. rigescens (Franch.) S. Y. Liang et Y. C. Tang (=C. stenophylla var. rigescens Franch.) and C. rochebrunii Franch. Subsp. reptans (Franch.) S. Y. Liang et Y. C. Tang (=C. remotae L. var. reptans Franch.) are made, and C. stenophylloides V. Krecz. is reduced to C. duriuscula subsp. stenophylloides (V. Krecz.) S. Y. Liang et Y. C.Tang.  相似文献   

13.
长毛红山茶和长尾红山茶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长毛红山茶(Camelliav uillosa Chang et S.Y.Liang)和长尾红山茶(C.longicaudata Chang et S.Y.Liang)均为张宏达教授定的新种,分别隶属于山茶属(Camellia)红山茶组(Sect.Camellia)的滇山茶亚组(Subsect.Reficulala)和光果红山茶亚组(Subsect.Lucidissima),前者分布在我国的湖南、广西和贵州,后者分布在广东和广西。 红山茶组共有33个种、1个亚种,7个变种。根据文献资料统计,该组作过染色体计数的有10个种,1个亚种和6个变种,作过核型分析的有4个种、1个亚种和2个变种。本文对该组的长毛红山茶和长尾红山茶的核型作首次报道,并与该组的10个种,1个亚种和6个变种的染色体数目或核型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关于顶生金花茶分类地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月  薛跃规 《广西植物》2007,27(6):840-843
根据近年来对顶生金花茶和平果金花茶在其原产地的进一步调查和野外观察并参考过去的研究成果,发现:顶生金花茶与平果金花茶在分布、形态特征、物候期、生态习性及细胞学特性,尤其是繁殖器官和生活史等方面都有明显差异。因此,认为将其降为平果金花茶的变种颇为不妥,主张恢复顶生金花茶作为一个独立种的地位,其名称为顶生金花茶。  相似文献   

15.
河南榆科植物二新异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太行榆 Ulmus taihangshaneasis S.Y.Wang并入脱皮榆U.lamellosa Wang ex S.L.Chang ex L.K. Fu作为新异名;将毛叶朴Celtis pubescens S.Y. Wang et C.L. Chang并入朴树C.sinensis Pers.作为新异名。  相似文献   

16.
Ulmus taihangshanensis S. Y. Wang is reduced as a synonym of U. lamellosa Wang et S. L. Chang ex L. K. Fu, and Celtis pubescens S. Y. Wang et C. L. Chang as a synonym of C.sinensis Pers.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7.
报道了广西白花菜科植物一新变种。本变种与原变种牛眼睛的区别在于:叶柄较短,长3~7mm,外轮较大的一枚萼内面基部增厚,具腺体;花瓣外面顶部及近边缘被褐色柔毛,内面密被长柔毛,边缘具缘毛,较大的2枚相邻,边缘中部以下紧接,内面基部各具1大型腺体,剥落后可见1淡黄色至黄色卵形腺体着生在花托上;种子具白色、粘滑、薄肉质的假种皮。  相似文献   

18.
浙江薹草属植物新记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整理和鉴定浙江薹草属植物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地理分布的新记录。其中包括10种、1亚种,即宽叶薹草组的大舌薹草(Carex grandiligulata Ktlkenth.),灰帽薹草组的横纹薹草(Carex rugata Ohwi)和豌豆形薹草(Carex pisiformis Boott),胀囊薹草组的朝鲜薹草(Carex dickinsii Franch.),瘦果薹草组的宝华山薹草(Carex baohuashanica Tanget Wang ex L.K.Dai),硬毛果薹草组的疏果薹草(Carex hebecarpa C.A.Mey.),菱果薹草组的高氏薹草(Carex kaoi Tang et Wang ex S.Y.Liang)、根花薹草(Carex radiciyTora Dunn)、遵义薹草(Carex zunyiensis Tanget Wang)、弯柄薹草(Carex manca Boott)和九华薹草(Carex manca Boott ssp.jiuhuaensis(S.W.Su)S.Y.Liang)。  相似文献   

19.
将太行梨(Pyrus taihangshanensis S. Y. Wang et C. L. Chang)作为新异名归并入木梨(P. xerophila Yü);将小瓣委陵菜(Potentilla parvipetala B. C. Ding et S. Y. Wang)作为新异名归并入三叶朝天委陵菜(P. supina L. var. ternata Peterm.)。  相似文献   

20.
夏石金花茶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新民  梁倩华   《广西植物》1990,10(4):321-324
本文研究了夏石金花茶(Camellia xiashiensis S. Y. Liang et C. Z. Deng, sp. nov. ined)的核型。结果表明:其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30,具12对中部着丝点染色体.5对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第15对染色体具1对随体。根据Levan等的分类原则。其核型为2n=2x=24m(2SAT)+6sm。属于Stebbins核型的“2A”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