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栽培大麦矮秆齐的染色体组型和Giemsa C一带带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愁学  商效民 《遗传》1981,3(2):31-33
栽培大麦(Hordeum vulgare)一般多为二 倍体;染色体数目较少(2n二14),但体积较 大;各种物理或化学诱导的畸变类型丰富,以及 它的高度自花受精,容易进行人工杂交和具有 一些易于分类的表型特征等,使它成为植物细 胞遗传研究中广泛应用的实验材料。此外,也 常用作植物生理学、放射生物学、病理学及病毒 学研究的模式植物。  相似文献   

2.
采用HKG(HCl-KOH-Giemsa)法对内葵杂3号三交种染色体进行了C-分带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每条染色体至少都有一条C-分带,染色体组共有62条C-分带,以中间带和着丝点带为主,中间带主要分布在染色体短臂上;C-分带强弱差异明显,其中46条强带,16条弱带。Giemsa C-分带带型公式为:2n=2x=34=8I++3T++5I+I+T++4C+2CI+4CI++3CI++I+T++CT++2CT+。每条染色体都显示出显著的带纹特征,因此,利用Giemsa C-分带方法可以将向日葵的每条染色体区分开。  相似文献   

3.
沅江芦荟染色体核型和Giemsa C-带带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非富芦荟的基础理论研究,给芦荟的遗传育种提供细胞学依据,采用F-BSG制片法,对沅江芦荟染色体组型及Giemsa C-带带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沅江染色体数目为2n=14,核型公式为2n=14st 6sm 4m,染色体长度比为2.20,N.F值为24,属3B核类型;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14=4L 2M2 6M1 2S;Giemsa C-带带型主要为着丝点带和部分全带。  相似文献   

4.
中棉染色体的Giemsa C-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Gicmsa显带技术研究了中棉根尖染色体C-带带型特征,中棉具有着丝粒带、中间带、端粒带和核仁缢痕带。  相似文献   

5.
栽培芍药染色体的Giemsa C-带及体细胞染色体联合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用Gicmsa C-带技术观察了栽培芍药三个品种的染色体带型,它们之间的差别主要是第Ⅰ和第Ⅱ对染色体C-带的不同。间期核的染色中心数目不是固定的,而是可变动的。这些染色中心在整个间期核阶段始终保持着后-末期的基本构型。此外,观察到体细胞同源染色体的联合百分率为32%,其中具随体的染色体的联合百分率达40%。  相似文献   

6.
薛妙男  黄广  麦适秋   《广西植物》1985,(2):107-110
本文以沙田柚为材料,对其染色体组型及带型进行了观察分析。组型分析:染色体数目2n=18,根据染色体的相对长度分成大小染色体两种类型,前者包括1、2、3、4和5对,后者为6、7、8和9对,根据臂比,9对染色体能够被分成中部着丝点和近中着丝点染色体两种类型。即第5、7,9对为亚中部着丝点,其余为中部着丝点,第6对染色体上有随体;Giemsa带型:除第二对染色体只显中间带外,其余都显着丝点带,并在3、4、8对染色体短臂上和2、3、1对染色体长臂上均显端带,第2、3,6对同源染色体之间的C带显示杂合性。  相似文献   

7.
毛百合根尖染色体Giemsa C-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利用Giemsa C-带方法对毛百合(Lilium dahuricum Ker-Gawl)根尖染色体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毛百合试管苗的染色体倍性变异丰富,染色体倍性变异包括二倍体(2n=2×=24)、三倍体(2n=3×=36)、四倍体(2n=4×=48)到六倍体(2n=6×=72)。对二倍体毛百合的C-带结果进行分析,其带型公式为:2n=2×=24=2CI++2CI+T+T++6I+2I++2I++2I+T++2I+T++2I+T++2T++2T+。每条染色体上都显示出显著的特征带,而且带纹的深浅差异明显。强带主要集中在长短臂上。因此,GiemsaC-带方法可以将毛百合(L.dahuricum)的每条染色体区分开。  相似文献   

8.
水稻染色体Giemsa N-带带型特征,全部12对染色体均显示点状带形。N-带显示的区域主要在着丝点附近。不同染色体的长臂或短臂上有中间带和(或)近端带和(或)端带。  相似文献   

9.
芥蓝和结球甘蓝染色体组型及C-带带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用改进的染色体标本制片技术,研究了芥蓝和结球甘蓝的染色体组型和 C-带带型。两种植物的二倍体均由4对中着丝粒、5对亚中着丝粒染色体组成,其中一对为随体染色体。芥蓝和结球甘蓝具有统一的染色体组型公式:2n=18=8m+10sm(2SAT),但两者的某些染色体在编号顺序上有差异。在结球甘蓝中观察,到4种不同形态的随体。用 BSG C-带方法得到 C-带带型,带型公式,芥蓝为2n=18=CITS 型=10C+2CI_++4CT~++2CS;结球甘蓝为2n=18=CITS 型=8c+2CI_++6CT~++2CS。某些带纹具多态性和杂合性。本文从染色体水平上讨论了芥蓝与甘蓝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0.
栽培大麦和野生大麦染色体N-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植物染色体Giemsa N-带的研究已有报道。Matsui、Funaki等指出,在许多情况下,N-带显示染色体上某一特殊部位,他们用N-带技术确定染色体上核仁组织区(NOR)的位置。Islam曾利用N-带技术鉴别小麦、大麦杂种附加系中的大麦染色体,Gerlach曾利用N-带技术研究小麦的起源问题,他们的结果指出,在小麦的A、B、D三组染色体中只有全部B组和A组两个染色体(4A、7A)显带,而与供试野生种(Triticum speltoides)染色体显带有相似之处,从而作者认为小麦B组染色体来源于T.speltoides。Islam和Gerlach的结果表明,N-带技术对大麦和小麦染色体上的NOR并不显色。 我们进行栽培大麦和野生大麦染色体N-带研究的目的,在于从细胞学方面分析鉴定它门之间的亲缘关系。本报道是我们在这方面获得的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11.
采用HKG (HCI-KOH-Giemsa)法对内葵杂3号三交种染色体进行了C-分带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每条染色体至少都有一条C-分带,染色体组共有62务C-分带,以中间带和着丝点带为主,中间带主要分布在染色体短臂上;C-分带强弱差异明显,其中46条强带,16条弱带.Giemsa C-分带带型公式为:2n =2x =34 =8I++3T++5I+I+T++4C +2CI+4CI+ +3CI+ +I+T++CT++2CT+.每条染色体都显示出显著的带纹特征,因此,利用Giemsa C-分带方法可以将向日葵的每条染色体区分开.  相似文献   

12.
家兔染色体Giemsa带型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家兔(Oryctolagus cuniculus)是一种常用 实验动物,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和遗传学研究.周 宪庭曾对家兔染色体组型作了研究[1],并测定 了各对染色体定量特征。但由于某些染色体相 对长度、形态特征不明显(如A组4-10号等), 仅用一般方法很难彼此区分,这就迫切需要应 用染色体显带技术对家兔正常带型进行研究。 基于这种设想,我们对家兔进行了_Giemsa显带。  相似文献   

13.
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是在生物进化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异源六倍体,染色体数为2n=6x=42,包含了三个染色体组,即AA,BB,DD。关于各染色体组的来源问题已有许多研究,一般认为A组染色体来源于 T.monococcum(T.aegilopoides);D组染色体来源于 T.tauschii(Aegilops squarrosa)~[10],而B组染色体的来源问题,则意见并不一致。有人认为来源于 Aegilops speltoides~[10,13,12];有人认为来源于 Agropyron triticeum~[9];有人认为来源于 Ae.bicornis~[14];也有人认为来源于 T.urartu~[7]。七十年代以来,一些学者应用 Giemsa C-带技术来研究普通小麦B组染色体来源问题,但结果亦不一致。  相似文献   

14.
玉米染色体Giemsa显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自从1972年Vosa等将Giemsa显带技术应用于植物染色体的研究以来,迄今在高等植物细胞学和细胞遗传学的各个领域应用这项新技术已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近年来国内也开展了植物染色体显带的研究。然而对在遗传和农业上有重要作用的玉米,尽管在细胞学和细胞遗传学方面曾进行过大量研究,但应用Giemsa显带技术却很少,除  相似文献   

15.
七十年代以来,先后利用荧光和 Giemsa 分带技术研究了栽培大麦与野生大麦染色体的带型,使大麦染色体的研究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但是,大麦染色体分带远不如黑麦那么容易,尚存在一系列技术上的困难,突出表现在大麦分带的可重复性比较低,显带效果较差。本文就我国栽培大麦染色体带型和如何提高大麦染色体分带的效果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乌鳢、月鳢和斑鳢的染色体组型和C-带带型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报道了乌鳢、月鳢和斑鳢的染色体组型和C-带带型的分析结果,并对月鳢的染色体多态现象,乌鳢、月鳢和斑鳢的异染色质特征,核型演化及其系统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国际上在植物遗传学和细胞学的各个领域中广泛开展了染色体Giemsa显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积累了大量资料,但是,迄今大量的研究工作都集中在体细胞染色体的显带方面,而花粉母细胞染色体的显带,仅在黑麦、小黑麦、Anemone blanda等少数植物上进行过研究。 国内植物染色体显带研究,近年来在黑麦、洋葱、蚕豆、小黑麦、小麦、大麦、玉米等一些植物上进行了体细胞染色体的显带研究,而在玉米上还进行了花粉母细胞染色体的显带研究。 我们曾进行过黑麦体细胞染色体Giemsa显  相似文献   

18.
用染色体 Giemsa 分带技术对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研究,只在玉米、银莲花、黑麦、洋葱、紫万年青、小黑麦等少数几种植物中有过一些报道。关于芍药的 Giemsa显带,除 Friebe 有过一个简略的报道外,李懋学等曾对芍药品种间的体细胞染色体进行了 Giemsa 分带研究。但对芍药花粉母细胞的 Giemsa 分带还未有过研究。本文报道对芍药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的 Giemsa 显带。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BSG染色体C带显示法,研究了两个蚕豆(Vicia faba)品种嘉定白和平鲁的染色体带型。 平鲁的染色体带型:(1)70%M染色体显示出三条带,一条付缢痕带,二条着丝点带(C臂、O臂各一条);30%M染色体却显现出四条带,除付缢痕带以外,有三条着丝点带(C臂两条,O臂一条)。(2)第二对染色体均有三条带,着丝点两侧有两条着色较浅的带,长臂中央有一条中间带。(3)第三对染色体只有两条带,均位于长臂,一条着丝点带,另一条中间带。(4)第四对染色体与第三对有相似的两条带,但是中间带特别阔,着色最深。(5)第五对染色体虽然也是在长臂上显示两条带,但中间带的位置稍偏着丝点方向。(6)  相似文献   

20.
张自立  陈桂兰 《遗传》1980,2(1):7-9
Giemsa分带是七十年代出现的细胞学新技 术。它用某些特殊方法,使染色体上显示出特 定带纹。用它作标记,有助于深人认识每条染 色体的特点及其结构。目前国际上已广泛地用 它进行核型分析,研究亲缘关系[3,4,9],进行远缘 杂种细胞学鉴定[10,12],人类群体研究[5]。它对细 胞遗传学的发展在理论上和实际应用上均有重 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