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西省玉林县师范学校植物园工人蒋少芳培育出两种分枝多粒的水稻。这两种水稻的一种是用早造水稻和高粱进行有性杂交,再经过种内杂交而成;另一种是用早造水稻和玉米进行无性杂交,然后进行玉米高粱的有性杂交而成。  相似文献   

2.
广西僮族自治区玉林师范植物实验园地管理员、共青团员蒋少芳,破除迷信“专家”和妄自菲薄思想,经过几年的苦战,终于培育成功高额而丰产的水稻良种“玉师一号、二号、三号”,为祖国的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早在1955年,他利用玉米和水稻进行无性杂交(嫁接),经过六十二次的失败,终于在第六十三次获得成功,育出了新的品种,这杂种株高5尺多,分蘖达100多条,穗长一尺,每穗500粒,开辟了单子叶植物嫁接,  相似文献   

3.
高粱芒蝇在广西又叫高粱杆蝇、蛀杆蝇、潜杆蝇等,是近年来高粱上新发现的大害虫,成为高粱制种、繁殖和推广的一大障碍。我们遵照毛主席关于“抓革命,促生产”的教导,对该虫进行了诱杀试验,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高粱芒蝇的卵期短,产卵期长,幼虫孵化后即钻入  相似文献   

4.
小麦芒基因定位及其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芒是位于植物穗上的针状结构,广泛存在于禾本科作物水稻、小麦、高粱和大麦中,不同作物芒的结构存在差异.小麦中,芒对提高穗光合效率和产量、防鸟、抗虫及抗逆有重要作用.前人已经对抑制小麦芒发育的主要基因进行了定位和遗传分析,4个主效基因中仅有B1(Tipped1)基因被克隆.本研究基于人工群体云南3号和偃展1号BC3F6群体...  相似文献   

5.
美国作物遗传国际公司向美国农业部和美国环境保护署(EPA)两机关提出申请,要求批准该公司开发的作物用疫苗“Incide”用于水稻的野外试验。1988年公司已对玉米进行了Incide的野外试验,决定今年还要在内布拉斯加州、伊利诺斯州、明尼苏达州进行玉米的试验。“Incide”是CGI公司与USDA的研究者共同开发的一种微生物农药。CGI公司把已用作微生物农药的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的BT毒素基因导入寄生在水稻的细菌Clavibacter xylicylnodontis。CGI公司把这种重组微生物利用高压封入玉米和水稻的种子内。随着作物生长,这种菌在导管等植物组织内增殖。估计导入了Incide的水稻  相似文献   

6.
問題解答     
問:農民們認為桃樹的樹幹上用刀剁很多的裂口,這樣它的果實就結得大,這種說法是否正確? 答:一般果樹樹幹或樹枝的外面部分,是植物的韌皮部及木栓層等,韌皮部裏有篩管,由許多管狀細胞連接而成的。這篩管是植物營養分運輸的道路。在植物的葉中由於光合作用,而生成的炭水化物(如糖類等);還有其他的有機物,都經過筛管由上端向下運輸的。如果把樹幹用刀剁很多的裂孔,韌皮部的許多篩管被切斷了,上端的營養分自然不能完全向樹幹的下部運輸,那末營養分都可供應植物的上面部分需用了,故在果實成長的時候,因爲得到更多的營養分,當可長得更大了。(黄宗甄答) 問:單子葉植物是否可以嫁接? 答:單子葉植物是可以嫁接的。嫁接也可分爲好幾種方法,如單取植物的幼芽,使癒合於與其他植物體;或取枝條插入其他植物的莖幹;也有用同樣大小的莖幹或枝條;也有用根如蘿蔔用來作為砧  相似文献   

7.
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局在加洲大学植物基因表达中心(在加洲奥尔巴尼)的研究人员找到了一个玉米启动基因,它能使单子叶作物(谷类作物)的重组工程变得容易得多。众所周知,玉米、小麦、水稻、大麦和甘蔗等都很难接受新基因。但是,把从玉米取得的一个叫ubiquitin-1的基因片段用作启动基因时,加速了植株中新基因的表达。该局根据对甘蔗的试验结果,声称这个启动基因比常用的35S启动基因要强100  相似文献   

8.
植物病原菌所产生的代谢产物不仅直接引起植物病害,有的还能阻碍或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从水稻恶苗菌中分离出的赤霉素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近代研究发现,引起植物叶枯病的几种病原菌,如水稻白叶枯病、稻瘟病、胡麻叶斑病、玉米小斑病、甘蔗叶枯病、高粱叶斑病等的病原菌都能产生代谢产物,给农业带来危害。  相似文献   

9.
玉米体细胞培养中胚状体的发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植物细胞和组织培养中,高等植物发生胚状体的现象比较普遍。单子叶植物从花粉小孢子和体细胞形成胚状体的有水稻、小麦、黑麦、玉米、甘蔗、大麦、无芒雀麦、珍珠谷等。我们对玉米雌、雄幼穗进行培养,获得了体细胞胚状体和胚性细胞团,并建立起细胞无性系。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生命科学研究》2017,(4):355-359
模式植物拟南芥的嫁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激素运输、信号传导、小RNA运输、植物抗病和生长发育等一系列研究。现重点综述了近年来拟南芥嫁接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应用,总结了拟南芥花序嫁接、下胚轴套管嫁接、无套管斜面嫁接、切除子叶嫁接以及成熟苗嫁接等技术的基本特点和操作流程,同时比较了几种拟南芥嫁接技术的优缺点,旨在帮助科研人员针对不同的研究目的快速选择合适的嫁接方法。  相似文献   

11.
籽粒苋丙酮酸磷酸二激酶(PPDK)基因的密码子偏好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CHIPS、CUSP和CodonW等程序分析了双子叶C4植物籽粒苋(Amaranthus hypochondriacus)丙酮酸磷酸二激酶(PPDK)基因的密码子偏好性, 并与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和苜蓿(Medicago truncatula)等双子叶植物及水稻(Oryza sativa)和玉米(Zea mays)等单子叶植物进行了比较, 建立了聚类树状图, 以期在作物高光效基因工程中为籽粒苋PPDK基因选择合适的受体植物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 籽粒苋PPDK基因偏好于以A或T结尾的密码子, 与其它几种被比较的双子叶作物的PPDK基因密码子偏好性趋势一致, 而玉米和水稻等单子叶植物更偏好使用以G或C结尾的密码子。PPDK基因密码子使用偏好性的系统聚类分析表明, 籽粒苋与马铃薯和苜蓿等双子叶植物聚为一类, 而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玉米和高粱(Sorghum bicolor)等单子叶植物聚为一类, 与系统进化地位一致。但单子叶植物水稻的密码子偏好性与籽粒苋较为接近, 与玉米和高粱相差较远。为了选择合适的蛋白质表达系统, 比较并分析了籽粒苋PPDK基因的密码子偏好性与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及酵母菌的异同, 发现其与酵母菌的差异小于大肠杆菌, 表明选择酵母菌表达系统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12.
芒(Miscanthus sinensis Anderss)是多年生C4草本植物,可为能量和纤维素产品生产提供高品质的木质纤维素材料,是一种理想的能源植物。采用Illumina Hi Seq?2000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芒花芽和叶芽进行转录组分析。经拼接组装共获得98 326个Unigene,序列平均长度822 bp,N50为1 337 bp。将Unigene序列与NR、NT、Swiss-Prot、KEGG、GO和COG数据库进行比对(Evalue1e-5),共有74 134条Unigene获得了基因注释,占总Unigene的75.40%。其中,通过GO功能分类,45 507个Unigene映射到GO不同的功能节点上;通过KEGG pathways分析,共有36 710个Unigene参与了128个代谢通路;比对到同源序列比例最高的物种分别为高粱(37 731,60.86%)、玉米(16 258,26.22%)、水稻(3 065,4.94%),共占所有同源序列的92.02%。此外,获得了芒C4关键酶相关基因24个。这些注释信息的完成为芒功能基因及相关候选基因的发掘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改良橙”性状变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通过嫁接,能够产生变异,这已为人们所共知,并已被应用于育种实践中。但对于嫁接变异的产生原因和变异实质,则存在着不同的认识。一种是把植物的嫁接变异视为“嫁接杂种”;另一种看法则认为除非两个嫁接亲本体细胞的核真正融合在一起,成为染色体数加倍的新个体,才能称为“嫁接杂种”,而这种“嫁接杂种”至今还未见到有可靠的报  相似文献   

14.
具有核苷酸结合位点(nucleotide binding site,NBS)的抗病基因在植物抵抗各种病原菌侵染中起关键作用。对玉米全基因组中具有NBS结构的基因进行鉴定和分析,并结合水稻、高粱、拟南芥、百脉根、苜蓿和杨树的NBS类基因比较其在数量、复制、染色体定位和亲缘关系上的进化差异。发现玉米NBS类基因数量、复制数和成簇基因数均明显少于其他植物。低复制频率可能导致玉米NBS类基因较少,并推测可能导致其功能具有多样性。在基因染色体定位上,除高梁外,玉米与其他五种植物相似,呈不均衡分布。此外,进化树分析表明玉米NBS类基因与高粱的亲缘关系最近,与拟南芥的最远,在物种间表现出较高的保守性。结果对掲示玉米NBS基因的进化特点与发掘有益的NBS类抗病基因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赤霉素是一种新型的植物生長激素,它具有促进开花、打破休眠、單性結实等作用,尤其是促进植物营养体,如莖叶的長大,具有非常的效果,在农业增产上有很大的潜力。赤霉素同青霉素、金霉素等一些抗菌素相同,是微生物醱酵作用中的代謝产物。这种微生物是使水稻發生“恶留  相似文献   

16.
植物组织DNA提取的一种快速方法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陈永强 《遗传》1979,1(1):39-40
本文所介绍的方法最初是由Bendick提出 的,我们原则上将此方法用于自己的实验室。 在我们现有的实验条件下,对玉米、高粱、大豆、 豌豆、大米草、水稻等多种植物幼苗DNA作了 反复提取,都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其方法主要操 作如下:  相似文献   

17.
苏联科学家们做了许多嫁接瓜类植物的有趣试验。他们把黄瓜苗嫁接在香瓜苗上,长出一种“香瓜黄瓜”,它有较大的果实,果肉甜美并有香瓜的香味;他们把黄瓜苗嫁接在西瓜苗上,长出一种“西瓜黄瓜”,这种“西瓜黄瓜”不但果肉甜而多汁,而瓜子也具有香味。现在以“西瓜黄瓜”为例,简单地介绍一下它的嫁接法。请按照插图上那样,首先把准备嫁接的西瓜苗  相似文献   

18.
中国禾谷类作物野生近缘植物在育种中的利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中国主要禾谷类作物有水稻、小麦、大麦、燕麦、玉米、高粱、粟、黍稷,它们的野生近缘植物在中国禾谷类作物育种中得到了较好的利用,不仅拓宽了作物的遗传基础,而且培育出优良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在提高粮食产量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植物生理学通讯》编委会:你刊在1988年第1期第34页上刊登了王熹同志“关于《多效唑防止水稻倒伏及其增产效果》一稿两投问题的说明”一文,阅后认为与事实不符,特此来信说明。1986年年中,我向王熹同志提议两家合编一本“多效唑应用”专辑,作为《中国水稻科学》或《江苏农业科学》的增刊。并  相似文献   

20.
田间不同植物上烟粉虱种群密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明  杨念婉  万方浩 《生态学报》2014,34(16):4652-4661
对廊坊地区田间81种植物上烟粉虱的发生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烟粉虱可为害其中44种植物,且在不同的寄主植物上烟粉虱的种群密度有显著差异;而玉米、高粱和小米等37种植物上无烟粉虱为害。烟粉虱在香水薄荷、荆芥、甘草、薄荷、藿香、益母草、猪屎豆、白晶菊、牛膝、待宵草、蓝蓟、紫花苜蓿、极香罗勒上的虫口密度最高,危害级别达到4级(每100 cm2叶片虫口密度大于50头)。在蜀葵、向日葵和烟草上每100 cm2叶片烟粉虱虫口密度较低,但单株虫口密度较高。鉴于向日葵、玉米、高粱在中国北方棉花产区广泛种植,玉米和高粱的植株高大,且烟粉虱为害对向日葵产量影响极小,可考虑选用向日葵作为田间诱集植物,玉米和高粱作为屏障植物辅助控制棉田烟粉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