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的龟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史海涛 《生物学通报》2004,39(5):13-16,F004
简要介绍了龟类典型的特征、龟在中国文化的渊源历史中的重要地位、龟也是生物多样性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较细的介绍了我国常见的海洋龟类和陆地龟类的结构特点和生态习性.提出必须重视和保护我国的龟类资源。  相似文献   

2.
四川龟类新纪录—平胸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四川龟类新纪录──平胸龟陈自勉,李刚(四川省涪陵师范专科学校生物系648005)(四川隆武隆县水电局)关键词爬行纲,平胸龟,四川1992年7月4日,四川省武隆县水电局一干部在本县火炉镇一当地农民手中购得一雌龟,该龟采自火炉镇附近的老盘河。经鉴定,是平...  相似文献   

3.
龟类占据从水生到陆生的多样化生境,其形态迥异,是生态形态学研究的理想模型动物。研究表明,生态位分离(生境和食性的差异)是导致龟类形态变异的主要生态因素。本文从生态形态学的定义、龟类生态形态学特征与食性和生境之间的关联性以及其系统发育3个方面综述了龟类生态形态学的研究进展,并指出当前研究中存在诸如现实生态位研究缺乏、特化类群的生态学原因不明和生境分类主观而简单的问题,建议今后加强相关方面的研究,从而促进龟类形态变异的生态成因得到更加全面而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本文记述了安徽古新世龟科的一新属(安徽龟属)、两新种(小市安徽龟、潜山安徽龟)以及该属的一个未定种。古新世是龟科迄今确知的最早地史记录,目前报导尚不多。就整个龟鳖类来看,古新世的材料也是比较少的。连同本文记述的,我国已知古新世龟鳖类的记录共有2科、3属、5种。  相似文献   

5.
6.
上海地区龟类市场初步调查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吴咏蓓  张恩迪 《四川动物》2001,20(2):103-104
龟类因被用于医药、饮食、宠物等方面 ,目前需求量增长 ,因各种养殖在规模上、技术上均不是很成熟 ,所以对野生种群的依赖依然很严重 ,近年来边境贸易的频繁已严重影响到其野生种群。几乎所有的龟种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贸易的影响 ,许多著名的龟种已经面临灭绝 (Lau ,W ,1 995)。中国的情况也不容乐观。2 0世纪 70年代中国市场上的龟几乎全部来自中国 ,而到了 90年代在相同市场上出现的种类竟大部分来自东南亚地区 ,很少是产自中国的本地的了。迄今为止 ,有关中国野生物贸易的调查报道所见不多 ,在全国范围内也尚未开展过龟类贸易的系统调…  相似文献   

7.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于1962—1963和1963—1964在广东南雄进行了两个季度野外调查工作,采集了许多脊椎动物化石,其中包括一批龟类标本。这批鱼类标本除一件产自白垩纪的大型龟类业已研究报导外(叶,1966),其它皆产自新生代。本文就是这些新生代龟类的记述。  相似文献   

8.
龟类的养殖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殖龟类要注意选好种,做好消毒,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提供必要的光照,疾病重在预防。近年来随着利用范围和强度的增加,我国龟类的养殖发展迅猛,已形成了较大的产业。但存在技术和管理相对落后的问题,特别是保护意识有待加强。若能规范管理,加强保护,守法经营,龟类养殖必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也将会成为龟类保护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1977年冬,我所董技明同志在四川进行脊椎动物化石调查时,于资中县铁佛公社狮子山采集到了几块龟类甲片。化石产自自流井群马鞍山段。关于自流井群的时代,目前尚有不同见解,但有两种意见比较集中:一认为是早侏罗世;另一认为是中侏罗世。自从否定了南非二迭纪的“正南龟”是龟鳖类以后,欧洲晚三迭世(?中三迭世)的原颚龟(或叫三迭龟)便成为龟鳖类的最早化石记录了。往后,在早、中侏罗世,材料非常贫乏,已知的只有欧洲少数1—2个属为代表,并有的尚有怀疑。而到了  相似文献   

10.
龟类是一类古老的爬行动物,在赏玩、工艺品、食用和药用诸方面都占有重要地位。由于近几十年不科学的过度利用、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使其在世界范围呈现快速衰减的趋势。所以,加强龟类保护刻不容缓。阻止龟类非法贸易是加强保护的一项重要措施。龟类的鉴定是严格执法的第一步。对于海关、林业、渔政和工商执法人员来说,龟类的鉴定难度很大。尽管目前有关龟类识别的图谱已出版多种,要么缺乏检索引导,要么专业性很强,很不适合非动物学专业的执法和保护人员使用。由  相似文献   

11.
如果说,通过先进的物理、化学和数学的知识和方法可以预言无生命世界的未来的话,但却不能用同样的方法对付那复杂的生物的世界。特别是人,确实有很大的困难。现代的某些科学家,对七尺之躯的人类进化,是有一些看法的。牙齿,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个问题。众所周知,牙齿的类型与结构往往与食物的种类、性质有关。由古代茹毛饮血发展至现在的山珍海味,人类的食品种类与烹调方式,无疑有了极大的改变,因此,牙齿的形态与类型也在不断改变,它不是加强变大,而是变小减弱了。  相似文献   

12.
真核生物Ⅱ类基因的转录起始是一个非常复杂并且受到严格调控的过程. 它涉及到染色体结构的改变、顺式作用元件和反式作用因子相互作用等多种过程. 关于Ⅱ类基因基础转录起始复合物在启动子区的装配的研究,目前存在两种模型,即分步组装模型与RNAPⅡ全酶模型,它们分别是基于体外重建转录实验的结果以及酵母中RNAPⅡ全酶巨酶体系的发现而提出的. 在转录激活的分子机制上目前认为存在两个相互联系的过程,即解抑制作用和真正的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13.
龟类野外活动具有时间尺度上的差异性和周期性,温度、湿度、光照、天气、年龄和性别差异等各种因子对龟的野外活动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从日活动、季节活动两个不同时间尺度对龟类野外活动节律的研究成果做了系统总结,将休眠作为一种特殊的季节活动进行了小结,并对影响龟类野外活动节律的相关因子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记述了新疆准噶尔盆地的一件龟化石,名为准噶尔新疆龟,新属、新种 (Xinjiangchelys junggarensis, Gen. et sp. nov.),其时代可能为中侏罗世.这是新疆地区侏罗纪龟类的首次记录.早、中侏罗世是龟类的早期进化阶段,国外材料甚少.文章在讨论了新疆龟的系统分类后,综述了我国早、中侏罗世的龟类记录,并结合泰国近年发现的晚三叠世的龟类,认为亚洲是迄今所知拥有龟鳖类进化各时期记录最完全的地区,是探索龟类起源和早期进化的重要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15.
16.
海南尖峰岭自然保护区淡水龟类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2005年3~4月,采用野外调查和访问调查结合的方法,对尖峰岭自然保护区淡水龟类进行了专项调查。在海拔300~1 000 m设5个研究样区,采用系统抽样法在样区内选取443个研究样点,用笼捕法进行调查。野外调查共发现淡水龟类3种11只,包括8只平胸龟(Platysternon megacephalum)、2只四眼斑水龟(Sacalia quadriocellata)和1只锯缘摄龟(Pyxidea mouhotii)。访问调查得知当地还有黄额闭壳龟(Cuora galbinifrons)、三线闭壳龟(C.trifasciata)、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和山瑞鳖(Palea steindachneri)分布。研究表明,尖峰岭自然保护区淡水龟类至少有2科7种,约占海南淡水龟类总种数的60%,其中四眼斑水龟和锯缘摄龟为本次调查到的尖峰岭淡水龟的新记录,三线闭壳龟和山瑞鳖为访问新记录。保护区内淡水龟类种群密度非常低,人为捕猎对淡水龟类资源破坏严重,需要加强保护和管理。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记述的标本是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1962年广东南雄野外队采集的。据采集人张玉萍等报导(张、童,1963),化石产自南雄群,同产的有恐龙蛋化石。后者已经杨锺健教授研究(杨,1965),地质报告也已由张玉萍等发表(同上),本文仅就龟化石作一记述。  相似文献   

18.
龟脑的强抗氧化功能可能与龟类的长寿相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龟脑防御缺氧和再供氧伤害的过程可能与龟类的长寿相关,研究表明龟体内有特别的保护各种离子通道和受体功能的机制,龟脑在缺氧条件下,可以抑制兴奋性神经递质的毒害作用,其机制也许是通过维持多巴胺和谷氨酸的释放与再吸收之间的平衡来实现的,此外,它通过胞外的γ-氨基丁酸(GABA)浓度的持续升高和其受体密度的相应增加而抵抗活性氧基团的生成,并且免受其伤害.这样的机制可能在缺氧和再供氧的 状态下被选择性的激活,因此龟类可作为研究衰老和抗衰老生理机制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9.
淡水龟科具闭壳结构龟类分类及系统进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闭壳龟类是淡水龟科(Bataguridae)中一群具有"闭壳"结构的水栖或半水栖龟类的总称,即腹甲的腹盾和胸盾之间以可动的铰链韧带相连,使背甲和腹甲可以全部或部分闭合,它们是盒龟属(Cistoclemmys)、闭壳龟属(Cuo-ra)、锯缘龟属(Pyxidea)、齿缘龟属(Cyclemys)和果龟属(Notochelys),前4个属的龟类在中国均有分布。近几十年来,由于食用、传统中医药开发和宠物贸易的兴起,导致许多闭壳龟类野生物种数量急剧减少,并且当前许多亚洲闭壳龟的分类工作过多的依赖于市场购买的物种样本,这就使我们对闭壳龟属及种的归属划分变的较困难,因此对闭壳龟类物种种的界限的划分及属间系统发育关系的研究仍然是一个艰巨的挑战。通过对淡水龟科具有闭壳结构龟类的形态学研究,细胞遗传学研究以及分子系统学研究等进行了综述,以期为闭壳龟类的相关保护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化石》2018,(4)
正龟是人们熟悉的动物,但其演化历史却是古生物学中最大的谜题之一:它们究竟是独立起源于无孔类(眼孔后面的头骨上没有其他开孔),还是与蜥蜴、鳄鱼和恐龙(包括鸟类)等一起,从双孔类(眼孔后面的头骨上还有两对颞孔)祖先演化而来?龟的身体结构与其他四足动物截然不同。它的躯干部分很短,并且被封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