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种类的疟原虫对脊椎动物的感染有严格的特异性。一般情况下,一种疟原虫,只能感染相对应的同类型宿主(除个别种类和特殊情况外)。例如,鼠疟原虫(Rodent malaria)一般只能感染鼠类,并且在同类型宿主中,它们对各种疟原虫还有不同的敏感性,并受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影响。近年我国从国外引进多种鼠疟原虫(或虫株),研究和了解各种鼠类对鼠疟原虫  相似文献   

2.
一、採集 自然界里采集腐食螨类的主要来源:一是从动物宿主身上;一是从宿主的巢穴或者其他的外界环境——包括螨类的栖息地及其临时隐蔽场所。前者采集到的以永久性寄生腐食螨为主,其次是暂时性寄生种类,但偶然也可发现自由生活的种类;后者所采集的腐食螨多数是自由生活的种类,但也常发现暂时性寄生腐食螨类(尤其在脊椎动物宿主的巢穴里),有时可能在宿主窝巢中找到极少数的偶然落到巢穴里的永久性寄生种类。  相似文献   

3.
疟疾是疟原虫通过雌性按蚊为媒介传播的寄生虫病,是当今世界公共卫生的突出问题.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主要包括恶性疟原虫、间日疟原虫、三曰疟原虫、卵形疟原虫和诺氏疟原虫5种,其中,恶性疟原虫的致病性最为强烈,是导致全球疟疾发病和死亡的重要病原体.硫化肝素是广泛分布于脊椎动物细胞表面的无支链多糖,为疟原虫入侵宿主红细胞的一个重要...  相似文献   

4.
半尾类吸虫包括四新种的描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尾亚目(Hemiurata)是一个巨大的吸虫类群,大多数是海洋的种类,在咸淡水及淡水中也广泛地分布。本类吸虫的幼虫期在离开贝类宿主后适应于数目繁多的甲壳动物体内继续发育,它们充为第二中间宿主。甲壳类是鱼类重要的食料,由于这个食物锁链关系,半尾类有了非常有利的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成为吸虫类中繁荣的一支。关于种类的记述,在国内有顾昌栋和申纪伟(1964、1978),许鹏如(1954)及叶英和吴淑卿(1955)。本篇所述系多年前从我省沿海海鱼采集的种类及一些有关生活史资料的补充。标本保存在厦门大学生物系寄生动物研究室。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了福建厦门地区寄生于鸭鹅类的膜壳科绦虫计5属9种。实验阐明了5种绦虫的生活史,其中有三种生活史为我国首次报告。厦门地区有5种嵌水甲壳类可作膜壳绦虫的中间宿主。其中短角异剑水蚤(Apocyclops royi)是矛形剑带绦虫和片形皱缘绦虫的审间宿主,不等异介虫(Heterocypris anomala)为新发现的棘盘双睾绦虫的中间宿主,介虫(Cyprinotus sp.)为新发现的美丽膜壳绦虫的中间宿主。  相似文献   

6.
藁杆双脐螺(Biotaphafaria straminea)是曼氏血吸虫中间宿主。曼氏血吸虫(Shistosoma mansoni)是寄生在人体内的血吸虫,生活史与日本血吸虫生活史大体相似,成虫交配产卵,卵随大便、偶从小便排出体外,在水中孵出毛蚴,毛蚴入双脐螺体内,发育成母胞蚴、子胞蚴,尾蚴,然后到终末宿主(人)。曼氏血吸虫与日本血吸虫在终末宿主体内的移行径路极为相似,常能数次通过肝毛细血管、肺及大循环,最后定  相似文献   

7.
跳蚤     
一、引言跳蚤是多种哺乳动物和鸟类的体外寄生昆虫.在成虫时期它们是靠宿主的血液为生的;大多数的跳蚤可以离开原来的宿主,短时期地各处活动,或者更换到另一种类的动物身上寄生.它们所以能传播疾病主要是由于这个缘故.有少数种类的雌蚤,在成虫时期终生不离开宿主,利用发达的口器固定在宿主的皮肤上,或全身钻到皮肤下面,营固着的寄生生活,例如我国鼠身上的盲潜蚤(Tunga caecigena)原称  相似文献   

8.
头槽绦虫属)Bothriocephalus Rudolphi,1808)隶属绦虫纲)Cestoidea)假叶目(Pseudophyl lidea)头槽科)Bothriocephalidae),主要寄生于海水及淡水鱼类 ,偶见于两栖类1,典型寄生部位为宿主的前肠 ,可直接影响宿主进食 ,严重时会引起宿主贫血以致死亡。该属包含的种类很多 ,仅Yamaguti21959年记载的寄生于鲤科鱼类的头槽绦虫属就有71种 ,其中危害养殖鱼类健康的多数寄生于淡水鱼类 ,B. scorpii可能是惟一危害海水经济鱼类的种类3.    相似文献   

9.
疟疾是一种由原虫引起的致命性传染病,在古代因无法确定传染来源,疟疾曾经导致很多人发病甚至死亡。随着生物医学科技的进步,人们发现,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传染病。疟原虫需要人和雌性按蚊2个宿主才能完成其世代交替的生活史,在人体内,主要包括红外期和红内期及配子体形成过程;在按蚊体内主要包括配子生殖与孢子生殖过程。疟疾的防治需要采取灭蚊、积极治疗患者和预防用药等多种综合措施,为此世界卫生组织和我国都设立了"疟疾日",以宣传和普及疟疾的防治知识。  相似文献   

10.
洞庭湖外睾吸虫新种及其生活史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张仁利  左家铮 《动物学报》1993,39(2):124-129
本文报告洞庭湖区鲶鱼肠道寄生的洞庭湖外睾吸虫Exorchis dongtinghuensis sp.nov(新种)及其全程生活史,其第一中间宿主为湖北钉螺Oncomelania hupensis;第二中间宿主为鲤鱼、鲫鱼和金鱼;终宿主为鲶鱼Parasilurus asotus。作者对各期宿主作了人工感染试验和现场自然感染调查。对其发育过程作了观察比较。  相似文献   

11.
福建北部山区耕牛枝睾阔盘吸虫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枝睾阔盘吸虫(Eurytrema cladorchis Chin,Li et Wei,1965)也是寄生在牛羊等反刍动物胰管能严重引致病害的一种双腔类吸虫。目前尚只见报道于我国贵州、福建等地(金大雄等,1965)。关于它在国内外分布情况尚未了解,此虫种的生活史各期发育情况及其中间宿主种类都是以往科学上未经阐明的问题。我们于1976年得知,在我省北部浦城县九牧公社耕牛和羊只普遍感染枝睾阔盘吸虫,受害很严重。我们立即开展本项研究  相似文献   

12.
配子增殖是疟原虫生活史中的一个重要发育阶段。掌握配子体的发生及其活力的周期性和规律性,便于在实验研究中确定最佳感染蚊媒时间,以期获取大量子孢子,并为开展抗疟药试验,进行免疫研究,制备疫苗创造条件。Hawking等(1966、1968、1971)根据鸟疟、鼠疟和猴疟的实验,配子体成熟时间有周期性或节律性,感染高峰见于夜间,低谷见于白昼,由此推论疟原虫配子体活力之所以出现昼夜周期变化,并与蚊媒吸血的高峰时间相一致,是满足其世代延续的生物学需要。支持这一推论的学者将这种现象称为“Hawking”现象。Jeff-ery等(1960)的实验结果显示疟原虫…  相似文献   

13.
单殖吸虫(Monogenea)是低等脊椎动物的体外寄生虫,大多数种类见于鱼类的体表和鳃上,另有一些种类寄生于两栖、爬虫、哺乳类动物。在无尾两栖类单殖吸虫中,有些虫种的幼虫感染蝌蚪的鳃,如多盘虫Polystoma integerrimun;另有一些虫种侵入变态后宿主的肾脏,如原多盘虫Protopolystoma xenopodis和真多盘虫Eupolystoma alluaudi;还有一些虫种侵入宿主的肺部,如美洲伪双睾虫(Pseudodiplorchis americanus)和铲足新双睾虫(Neodiplorchis scaphiopodis),但它们的成虫都寄生在宿主的膀胱内。海龟类爬行动物的单殖吸虫一般寄生于口腔、咽或膀胱中。…  相似文献   

14.
雷鸟虱属Lagopoecus Waterston 1922是鸡形目鸟类体外寄生昆虫,也是为害家鸡的重要害虫,该属在我国鸡形目鸟类上寄生的种类至今已报导6种:异型雷鸟虱L.heterotypus(Megnin)1880,宿主为棕尾虹雉Lophophorus impejanus(Latham);雉鸡雷鸟虱L.colchicus Emerson 1949,宿主为雉鸡(环颈雉)Phasianus colchicus torquatus  相似文献   

15.
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入侵盐沼生态系统导致了土著广食性昆虫素毒蛾(Laelia coenosa)发生宿主转移。但是, 目前对素毒蛾在互花米草和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上的生活史规律的比较尚未见报道, 而此信息对评价素毒蛾能否持续利用互花米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了明确素毒蛾在其原始宿主芦苇和外来新宿主互花米草上的生活史动态, 我们在上海崇明长江口盐沼湿地中, 对素毒蛾在芦苇和互花米草生境中的发生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显示, 虽然素毒蛾在芦苇和互花米草上均一年发生3代, 并都以幼虫越冬, 但在互花米草生境中, 越冬代幼虫开始越冬的时间要比芦苇中晚20 d左右, 其他世代中的多个虫态在互花米草上持续出现的时间也比芦苇上延迟了约10 d。这些结果表明, 互花米草入侵后素毒蛾在外来植物上出现的持续时间虽然发生了延长, 但其年世代数未变化。我们推测素毒蛾在互花米草和芦苇上生长发育规律的差异可能受生境的资源可利用性及两种植物的营养与防御水平调控。  相似文献   

16.
海产双壳类东方肛居吸虫新种及其生活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曹华 《动物学报》1989,35(1):58-65
本文报告福建沿海菲律宾蛤仔等海产贝类中寄生的东方肛居吸虫Proctoeces orienialis sp.nov.新种及其全程生活史。其第一、第二中间宿主都是海产双壳类,其不结囊的后蚴可在贝类中提早发育,但不象本属其他种类直至孕卵,而需经感染黄鳍鲷才发育成孕卵成虫。各期宿主经人工感染试验研究,发育过程经观察比较。本文还探讨了防护问题。  相似文献   

17.
脆疟原虫(Plasmodiumfragile)是寄生于印度及斯里兰卡的猴子(Macacaradiata及M.sinica)体内的一种疟原虫,在实验室可以感染恒河猴(M.rhesus)。感染恒河猴的脆疟原虫与感染人的恶性疟原虫有很多相似之处。1979年W.Chin等用Trager—Jensen培养恶性疟原虫的方法在体外用RPMI1640连续培养红内期脆疟原虫7个月以上,并应用于恒河猴模型研究疟疾疫苗(Collins,1979)。W.Chin于1979年10月来我国讲学时,将保存于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实验室的Nilgiri株脆疟原虫赠送我国供研究用。我所获得此株疟原虫后,即接种保存于四川产的恒河猴及青猴体内,…  相似文献   

18.
寄生于鸟类和哺乳类的短咽科(Brachylaimidae)中的短咽属(Brachylaima)吸虫经记述有60余种,但有关生活史的报道不上10种。本文报道在福州二种陆地蜗牛,Bradybaena similaris和Cathaica ravida sieboldtiana,体内所见的一种短咽类吸虫的幼虫期包括胞蚴,尾蚴和后期尾蚴的观察。因此成熟的后期尾蚴人工感染八哥(Acridotheres c.cristatellus)雏鸟获得中口短咽吸虫(Brachylaima mesostoma)的成虫。本吸虫的天然终宿主在福州有八哥和黑鸫(Turdus merulamandarinus)。  相似文献   

19.
家兔艾美虫     
动物学实验中常以疟原虫(Plasmodium)或单房簇虫(Monocystis)作为孢子虫纲的代表。黄咸凤同志在生物学通报1963年第4期发表“兔球虫的实验观察法”一文,介绍改用兔球虫作为孢子虫纲的代表,我们很赞同。因为兔球虫的确是孢子虫纲典型的代表,它的生活史显著地包括裂体生殖(即由营养体形成裂殖子的过程)、配子生殖(包括配子形成和结合成合子的过程)和孢子生殖(即由合子形成子孢子的过程)三个  相似文献   

20.
为弄清倒刺鲃两极虫(Myxidium spinibarba)的宿主多样性和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寄生黏孢子虫的种类组成,研究基于形态和分子数据,比较分析了寄生于不同宿主的倒刺鲃两极虫的形态学和形态计量学特征及分子系统发育关系。结果显示:寄生于胭脂鱼和中华倒刺鲃的倒刺鲃两极虫株系在形态学和形态计量学上未出现显著性差异, 18S rDNA序列相似度为99.9%—100.0%,遗传距离为0.000—0.001,符合种内变异;寄生于不同宿主倒刺鲃两极虫的株系在系统发育树中嵌合聚支,且寄生于胭脂鱼的倒刺鲃两极虫株系先分化。以上结果表明:研究中两株系与倒刺鲃两极虫为同一物种,但在分子水平已经出现分化;这是首次在胭脂鱼中检获到黏孢子虫,胭脂鱼是倒刺鲃两极虫的新宿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