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前期经基因芯片筛选发现,同源盒基因1(distal-less homeobox 1,DLX1)低表达是导致骨肉瘤形成的关键基因。该研究在此基础上,拟通过过表达DLX1探讨其对骨肉瘤细胞MG63迁移和侵袭等生物学特征的影响,并初步揭示其作用途径。采用含DLX1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 DLX1(adenovirus distal-less homeobox 1)和空载腺病毒Ad RFP(adenovirus red fl uorescence protein)分别感染人骨肉瘤细胞MG63,观察细胞荧光表达情况,并用RT-PCR和Western blot验证DLX1表达水平;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DAPI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CCK-8检测细胞增殖能力;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β-catenin的表达。结果显示,与对照组(Ad RFP感染组)相比,Ad DLX1能显著增加MG63细胞中DLX1的表达,并导致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下降,但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无明显改变。DLX1过表达还可以上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β-catenin的表达。该研究表明,DLX1可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骨肉瘤细胞MG63的迁移和侵袭。  相似文献   

2.
该研究探讨FBP1对人骨肉瘤MG63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即增殖、凋亡、迁移及成骨分化的调控作用。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FBP1过表达重组质粒转染至人骨肉瘤MG63细胞中,并通过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FBP1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以验证FBP1基因过表达效果。通过CCK-8、结晶紫染色、活细胞计数法检测细胞增殖; AnnexinV-FITC双染法和DAPI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并通过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应用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 ALP染色和茜素红S染色检测细胞的早期及晚期成骨分化作用。结果表明,过表达FBP1后增殖细胞数明显降低(P0.01)、凋亡率明显增高(P0.01)、划痕实验愈合率明显降低(P0.01)、Transwell实验细胞穿膜数也明显减少(P0.01);成骨诱导MG63细胞后ALP染色、茜素红染色阳性,钙盐结节明显增多;但3个组的细胞周期并无明显差异。综上所述,过表达FBP1可抑制人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抑制迁移,促进其凋亡,并同时促进MG63细胞的早期和晚期成骨分化,且其增殖并非通过细胞周期调节。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七氟醚(Sev)、异氟醚(Iso)对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凋亡及对顺铂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骨肉瘤MG63细胞。用噻唑蓝比色法(MTT法)检测不同浓度七氟醚和异氟醚对MG63细胞增殖的影响。平板克隆形成检测不同浓度七氟醚和异氟醚对MG63细胞克隆形成率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七氟醚、异氟醚对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有一定抑制作用(P0.05),相对其它浓度5.1%Sev和2.6%Iso抑制作用更明显(P0.05)。七氟醚、异氟醚对骨肉瘤MG63细胞克隆形成有抑制作用(P0.05)。不同浓度Sev、Iso促进MG63凋亡作用不明显(P0.05)。2.5%Sev、2.0%Iso使骨肉瘤MG63细胞对顺铂诱导的凋亡率降低(P0.05)。结论:不同浓度的七氟醚、异氟醚可抑制骨肉瘤MG63细胞的增殖及克隆形成,高浓度的七氟醚、异氟醚对其增殖抑制作用更明显。七氟醚和异氟醚不促进骨肉瘤MG63细胞的凋亡,但可以降低其对顺铂化疗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采用miR-133a mimics瞬时转染骨肉瘤细胞系MG63对其细胞增殖和凋亡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miR-133a mimics瞬时转染骨肉瘤细胞系MG63,以miR-negative control(NC)mimics作为阴性对照.通过RT-PCR法检测miR-133a在转录水平的表达,CCK法检测其对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miR-133a mimics对MG63细胞凋亡作用的影响.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miR-133a的靶基因,并对其靶基因进行基因功能分析.结果:(1)miR-133a mimics成功转染MG63细胞,并经RT-PCR检测可有效表达.(2)转染48h后,miR-133a mimics组与miR-NC mimics组比较,增值活性明显降低(P<0.01).(3)miR-133amimics组与miR-NC mimics组和正常细胞相比,其凋亡率显著上升(P<0.01).(4)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miR-133a的靶基因,部分发挥抑制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结论:miR-133a对人骨肉瘤细胞MG63的增殖和凋亡能力可能存在调控作用,可能成为骨肉瘤治疗的潜在候选靶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筛选特异性沉默人的Twist基因的siRNA序列,构建siTwist腺病毒并在MG63及143B骨肉瘤细胞中进行功能鉴定.方法 体外退火获得4组siTwist双链DNA序列,克隆至含有Twist基因的pSOS-Twist质粒中获得pSOS-siTwist质粒,脂质体转染HEK293细胞,GFP检测筛选有功能的siTwist片段,将筛选出的siTwist序列构建腺病毒,感染143B骨肉瘤细胞.通过RT-PCR、Western 印迹检测Twist的表达.siTwist与Twist腺病毒共感染MG63骨肉瘤细胞,细胞计数及细胞侵袭实验检测siTwist对Twist的抑制作用.结果 在HEK293细胞中,4组siTwist中有2组GFP的表达明显降低,且siTwist腺病毒能抑制143B骨肉瘤细胞中内源性的Twist表达,Twist腺病毒能促进MG63骨肉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而两组siTwist与Twist共感染组MG63细胞的增殖及迁徙率均明显低于Twist组(P〈0.05).结论 筛选出两对特异性沉默Twist基因的siRNA片段,并成功构建腺病毒,转染细胞后能有效抑制内源性和外源性的Twist表达,为研究Twist在骨肉瘤细胞增殖和转移中的作用及具体机制提供了有效的分子工具.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microRNA-155(miR-155)对骨肉瘤Saos2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以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qRT-PCR)实验检测miR-155在正常成骨细胞与骨肉瘤Saos2细胞中的表达水平,以及miR-155-mimic、miR-155-inhibitor的转染效率。采用CCK-8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Transwell实验和划痕实验分别检测Saos2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的STAT3磷酸化水平以及SOCS1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进行靶基因验证。结果:miR-155在骨肉瘤Saos2细胞中表达明显高于正常成骨细胞(P0.001)。在分别转染miR-155-mimic和miR-155-inhibitor后,Saos2细胞内miR-155表达水平明显上调和下降(P0.001)。过表达miR-155可促进Saos2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降低SOCS1的蛋白水平,上调STAT3的磷酸化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相反,降低miR-155水平可抑制Saos2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骨肉瘤Saos2细胞中高表达的miR-155可以通过抑制SOCS1表达来激活STAT3信号通路进而促进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因此,靶向抑制miR-155表达可以作为潜在治疗骨肉瘤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该文主要研究microRNA-708-5p(miR-708-5p)在骨肉瘤细胞中的表达及对细胞凋亡、迁移的影响及机制。该研究利用miRNA基因芯片筛选差异表达miRNA; qRT-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检测miR-708-5p在骨肉瘤细胞株MG63和正常细胞hMSC、HS-5中的表达;通过阳离子脂质体介导法过表达miR-708-5p;分别用Hoechst 33258染色、流式细胞术、划痕实验、Transwell法检测凋亡和迁移;通过qRT-PCR检测miR-708-5p、ZEB1(Zinc?nger E-box binding homeobox 1)的RNA水平; Western blot检测E-cadherin、N-cadherin、ZEB1蛋白表达;利用TargetScan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预测并验证miR-708-5p与ZEB1的靶向关系。结果显示, miR-708-5p在MG63中表达下调,恢复miR-708-5p表达水平可诱导MG63细胞凋亡并抑制迁移。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过表达miR-708-5p可上调E-cadherin,下调N-cadherin和ZEB1。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显示, miR-708-5p可直接靶向ZEB1。敲低ZEB1可抑制MG63迁移。该项研究结果表明, miR-708-5p可诱导骨肉瘤细胞凋亡,且通过靶向ZEB1来抑制迁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盐酸罗哌卡因对骨肉瘤细胞增殖、侵袭、凋亡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采用逐步增加药物剂量诱导法建立骨肉瘤多柔比星耐药细胞株(U2OS/DOX),用浓度分别为0、20、50、100 μg/ml的盐酸罗哌卡因处理U2OS/DOX细胞,作为不同浓度盐酸罗哌卡因处理组;将pcDNA3.1、pcDNA3.1-Livin转染至U2OS/DOX细胞中再用浓度为100 μg/ml的盐酸罗哌卡因处理,记为盐酸罗哌卡因100 μg/ml+pcDNA3.1组、盐酸罗哌卡因100 μg/ml+pcDNA3.1-Livin组。MTT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及细胞半数抑制浓度(IC50);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1A(P21)、活化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Livin蛋白表达;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数;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Livin mRNA表达水平。结果:多柔比星浓度大于1 μg/ml时,骨肉瘤细胞U2OS增殖抑制率显著升高,且具有剂量依赖性(P<0.05);多柔比星浓度大于10 μg/ml时,骨肉瘤细胞骨肉瘤耐药细胞U2OS/DOX增殖抑制率显著升高,且具有剂量依赖性(P<0.05)。盐酸罗哌卡因处理的U2OS/DOX细胞中P21、Caspase-3、E-cadherin表达水平显著升高,MMP-2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细胞增殖抑制率显著升高,克隆形成数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细胞迁移、侵袭数显著降低,Livin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过表达Livin部分逆转了盐酸罗哌卡因对细胞U2OS/DOX增殖、迁移、侵袭的抑制作用及凋亡的促进作用。结论:盐酸罗哌卡因能明显抑制对多柔比星具有耐药性的骨肉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明显促进骨瘤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Livin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甘草次酸抑制骨肉瘤细胞MG63增殖的机制。方法: 实验应用骨肉瘤细胞MG63作为研究对象,分5组。空白组、甘草次数组(50 μmol/L、100 μmol/L和200 μmol/L)、阳性对照组。每组6个复孔。空白组为不含有甘草次酸的DMEM的培养基,甘草次酸组分别加入50 μmol/L、100 μmol/L和200 μmol/L的甘草次酸,阳性对照组加入白藜芦醇(40 μmol/L)。将细胞接种于培养瓶内,当细胞进入生长平台期后使用0.1%的胰酶消化并按1×106 cells/ml的密度接种于96孔板中,继续培养24 h。采用甲基四氮唑蓝检测细胞的增长率,Annexin V / PI双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骨肉瘤细胞MG63的凋亡,蛋白质印迹法检测NF-κB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甘草次酸孵育24 h后,各组的骨肉瘤细胞G63增殖率明显降低 (P<0.05)、凋亡细胞比例明显升高(P<0.05);甘草次酸孵育48 h后,骨肉瘤细胞G63增殖率和NF-κB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0.05)、凋亡细胞比例明显升高(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甘草次酸孵育24 h后,50 μmol/L甘草次酸组的细胞增殖率显著增高、100 μmol/L和200 μmol/L甘草次酸组的骨肉瘤细胞的增殖率显著降低(P<0.05),甘草次酸孵育48 h后,50 μmol/L组和100 μmol/L组骨肉瘤细胞的增殖率显著升高,而200 μmol/组显著降低(P<0.05);甘草次酸孵育24 h后,50 μmol/L、100 μmol/L和200 μmol/L组的骨肉瘤细胞的凋亡率均显著降低 (P<0.05);而甘草次酸孵育48 h后,50 μmol/L、100 μmol/L组的骨肉瘤细胞的凋亡率也显著降低,而200 μmol/L组的凋亡率则显著升高。各剂量组间比较,200 μmol/L甘草次酸组的效果最佳,差异有显著性(P<0.05);孵育48 h后,200 μmol/L甘草次酸组的效果无论在骨肉瘤细胞的增殖率还是凋亡比例其效果均优于阳性对照组(P<0.05)。结论: 甘草次酸对骨肉瘤细胞G63增殖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影响NF-κB信号通路,达到抑制骨肉瘤细胞MG63 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STIM1是否参与调控细胞运动促进骨肉瘤的转移。方法:应用靶向STIM1的si RNA沉默MG-63骨肉瘤细胞中STIM1的表达,然后用侵袭实验、迁移实验以及黏附实验检测骨肉瘤细胞侵袭、迁移与黏附能力的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FAK和paxillin的表达及Rac1和RhoA信号通路的活性。结果:转染靶向STIM1的si RNA后,MG-63骨肉瘤细胞中STIM1的蛋白表达和m 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细胞的侵袭、迁移与黏附能力均显著下降(P0.05),细胞伪足与细胞骨架的重要组分FAK和paxillin的表达及调控细胞运动的Rac1和RhoA信号通路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STIM1可能通过激活RhoA和Rac1的信号通路,增加FAK和paxillin的表达,从而调控骨肉瘤细胞运动,促进骨肉瘤转移。  相似文献   

11.
该文探究靶向调控AKT/mTOR信号通路后,对人骨肉瘤细胞株(MG63)增殖、凋亡、自噬及成骨分化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RT-PCR检测在不同恶性程度骨肉瘤细胞中AKT、mTOR基因表达的情况;选择靶向mTOR信号通路的抑制剂雷帕霉素和激活剂3-苄基-5-(2-硝基苯氧甲基)-γ-丁内酯(3-BDO),分别用CCK-8检测细胞增殖;DAPI染色、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凋亡;碱性磷酸酶(ALP)染色检测早期成骨能力;茜素红染色检测中晚期成骨能力;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自噬相关蛋白及分化抑制因子(Id1)表达。结果显示,AKT/mTOR表达情况与骨肉瘤恶性程度有关;通过靶向抑制AKT/mTOR信号通路后,可抑制骨肉瘤细胞MG63增殖,促进凋亡,上调自噬水平,抑制其早、晚期成骨分化;靶向激活AKT/mTOR信号通路后,对骨肉瘤细胞MG63增殖、凋亡无明显影响,下调自噬水平,但可促进其早、晚期成骨分化。该研究表明,靶向调控AKT/mTOR信号通路与分化抑制因子(Id1)表达有关,可进一步阐明骨肉瘤发病机制,为诱导分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人骨形态发生蛋白12对人骨肉瘤细胞的生物学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人骨形态发生蛋白(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hBMP)12对人骨肉瘤细胞株MG63和U2OS的作用,分别用hBMP12重组腺病毒(AdBMP12)以及含重组hBMP12(recombinant hBMP12,rhBMP12)的条件培养液干预人骨肉瘤细胞MG63和U2OS,利用台盼蓝拒染法、TUNEL法、吖啶橙/溴乙啶(AO/EB)荧光双染法、Transwell小室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法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凋亡、迁移以及成骨分化能力的变化.与相应对照组相比,AdBMP12和含rhBMP12的条件培养液的干预致两种骨肉瘤细胞株细胞存活率降低,并呈一定的时间依赖性;凋亡率均随时间延长而增加,并且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一致;不同时间点的细胞穿膜数均明显减低;碱性磷酸酶活性在干预3d后开始逐渐增加,至第9d仍可观测到.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无论是以腺病毒介导基因转入还是重组蛋白直接作用方式,hBMP12都可以抑制人骨肉瘤细胞株MG63和U2OS的增殖和迁移,并诱导其凋亡和向成骨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3.
该研究探讨应用表达重组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三型变异体(EGFRvⅢ)的单链可变区片段(scFv)抗体的重组腺病毒感染骨肉瘤细胞,靶向抑制EGFRvⅢ活性后,骨肉瘤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变化情况。收获重组腺病毒,感染骨肉瘤细胞143B、MG63、TE85,靶向抑制EGFRvⅢ活性;体外通过MTT、结晶紫染色、划痕实验、细胞吸附、细胞Matrigel迁移等实验探讨骨肉瘤细胞增殖、黏附、迁移、侵袭等肿瘤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变化情况。体内通过感染骨肉瘤动物模型,靶向抑制EGFRvⅢ活性后,应用Xenogen imaging成像技术分析对肿瘤生长的影响。体外实验结果示,靶向抑制骨肉瘤EGFRvⅢ活性,可以明显下调肿瘤细胞的增殖、黏附、迁移、侵袭能力,逆转肿瘤恶性生物学行为;体内实验结果示,靶向抑制骨肉瘤EGFRvⅢ活性,可明显下调肿瘤细胞的增殖生长能力。靶向抑制EGFRvⅢ活性可能逆转骨肉瘤恶性生物学行为,其可能成为骨肉瘤治疗中极有希望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抑制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姜黄素处理MG-63细胞,细胞计数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的效果;荧光染色观察细胞的凋亡;流式细胞仪(FCM)进行细胞周期时相分析;免疫细胞化学法和western blotting免疫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随着姜黄素浓度的增加及其作用时间延长,对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增强,最高抑制率可达89.07%;光镜下可观察到细胞发生染色质浓缩,细胞核凝聚和碎裂等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FCM检测结果显示细胞经姜黄素处理后出现明显的凋亡峰;免疫反应结果显示,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P53表达水平降低,而bax和Fas表达水平升高.结论:姜黄素能显著抑制MG-63细胞增殖并可有效诱导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bcl-2和bax二者的比值发生变化从而接受了凋亡刺激信号有关.  相似文献   

15.
该研究探讨了苹果酸酶3(malic enzyme 3,ME3)对人脑胶质瘤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间质转换能力的影响。首先,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胶质瘤细胞中ME3的m RNA及其蛋白质的水平。使用质粒(sh-ME3)转染高表达ME3的脑胶质瘤细胞U87MG和U251MG,CCK-8和克隆形成实验分别检测细胞增殖以及克隆形成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并且采用细胞划痕实验进一步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用Western blot检测干扰ME3后细胞间质表型标志物。结果表明,ME3下调后,U87MG和U251MG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减弱,并且胶质瘤间质表型标志物的表达明显降低,间质转换能力被抑制。以上结果说明,ME3在脑胶质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ME3因其在胶质瘤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可能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EphA2对神经胶质瘤细胞系U251在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方面所起的作用,用RT-PCR方法检测正常脑组织标本与两种恶性胶质瘤细胞系中EphA2 mRNA表达水平,然后用化学合成的针对EphA2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下调该基因的表达,以检测其在U251中的生物学功能.证实了EphA2基因在正常脑组织标本中的表达水平远低于两种恶性胶质瘤细胞系.把体外化学合成针对EphA2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 EphA2)转染入U251细胞后,Western blot, 实时定量 RT-PCR检测到U251细胞中EphA2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都明显降低,并且细胞增殖受到显著抑制,同时出现了明显的细胞凋亡.伤口愈合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均表明,下调EphA2的表达后,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较阴性对照组显著减弱.上述结果表明,在神经胶质瘤U251细胞中,EphA2与其恶性增殖及高度侵染性相关,可作为分子治疗的有效靶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褪黑素对人骨肉瘤细胞survivin、Caspase-3表达的调控,进一步探讨褪黑素的抗肿瘤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骨肉瘤细胞MG63、U2,Hoechst33258染色观察两种骨肉瘤细胞凋亡的改变,实时荧光定量PCR及免疫印迹法检测两种骨肉瘤细胞survivin、Caspase-3表达。结果 Hoechst33258染色显示褪黑素作用后促进骨肉瘤细胞MG63、U2凋亡,实时荧光定量PCR及免疫印迹分析结果表明,经褪黑素作用后的骨肉瘤MG63、U2细胞中survivin在mRNA水平表达的无明显差别,但其蛋白质水平较用药前明显降低;Caspase-3在mRNA及蛋白质水平上均较用药前明显增高。结论褪黑素诱导人骨肉瘤细胞MG63、U2发生凋亡,可能是通过抑制survivin基因在蛋白水平的表达,同时上调Caspase-3基因的表达,进而促进细胞凋亡,发挥其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外周血液中乳腺循环癌肿瘤细胞的生物表征与转移性乳腺癌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本研究的目的在于结合体外细胞实验探讨UHRF1基因对乳腺癌进展的意义。多重RNA原位分析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中UHRF1的表达;MTT法检测UHRF1基因转染对正常乳腺细胞增殖的影响;蛋白免疫印迹检测UHRF1基因转染对正常乳腺细胞中Bax蛋白和Bcl-2蛋白的影响;Caspase-3检测试剂盒检测正常乳腺细胞中Caspase-3活性;Transwell侵袭实验和划痕愈合实验检测UHRF1基因转染对正常乳腺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UHRF1 RNA水平在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中高表达;UHRF1基因增加正常乳腺细胞增殖率;UHRF1基因降低正常乳腺细胞中Caspase-3活性;UHRF1基因降低正常乳腺细胞中Bax蛋白的表达,增加Bcl-2蛋白的表达;UHRF1基因增强正常乳腺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本研究初步说明,UHRF1可促进正常乳腺细胞增殖,抑制正常乳腺细胞凋亡,增强正常乳腺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19.
探讨生物钟基因PER2对人口腔鳞癌SCC9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和机理。利用RNA干扰技术沉默SCC9细胞中PER2基因,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Ki-67、MDM2、P53、Bcl-2、Bax、C-myc、MMP-2、Timp-2和VEGFm RNA的表达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沉默后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水平,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克隆形成率,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改变。沉默PER2基因后,SCC9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降低(p0.05),细胞增殖指数、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升高(均p0.05)。PER2沉默后Ki-67、MDM2、Bcl-2、C-myc、MMP-2和VEGF m RNA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p53、Bax和Timp-2 m 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研究表明,生物钟基因PER2通过调控Ki-67、MDM2、P53、Bcl-2、Bax、C-myc、MMP-2、Timp-2和VEGF影响癌细胞的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因此,对PER2的深入研究有可能为癌症的治疗提供新的有效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三种沙棘总黄酮(TFH)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增殖及迁移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作用机制,选择不同浓度的西藏沙棘(Hippophae tibetana Schlecht)、中国沙棘(H.rhamnoides L.subsp.sinensis Rousi)、肋果沙棘(H.neurocarpa)总黄酮作用于A549细胞。通过MTT检测细胞相对活力,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及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流式细胞仪AnnexinV/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比例。选择效果最佳的西藏沙棘总黄酮应用细胞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实验分析该化合物对肺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MMP9、E-cadherin等侵袭迁移相关蛋白表达。敲低E-cadherin基因检测沙棘总黄酮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三种沙棘总黄酮均对A549细胞系具有增殖抑制作用,抑制作用依次为:西藏沙棘中国沙棘肋果沙棘。西藏沙棘总黄酮可显著性抑制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侵袭迁移能力(P0.05)。实验组中MMP9、MMP2、TGF-β、N-cadherin表达水平显著降低,E-cadherin表达水平上调。我们发现在A549细胞中敲低E-cadherin,西藏沙棘总黄酮可逆转迁移增加。以上研究表明西藏沙棘总黄酮对肺癌A549增殖抑制作用具有明显的优势,且西藏沙棘总黄酮可明显抑制肺癌A549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并可能与下调细胞中的TGF-β抑制MMP9表达并阻止肺癌EMT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