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属于疱疹病毒α亚科,是一种在人群中广泛传播的病原体.HSV-1病毒感染机体后可在宿主神经系统中建立起长期的潜伏感染,并不时地从潜伏状态"重激活"导致临床症状及体液排毒.病毒抗原特异性CD8+T细胞具有抑制神经细胞中HSV-1"重激活",维持病毒潜伏感染状态的能力.本文从树突状细胞对病毒抗原的递呈,病毒抗原特异性CD8+T细胞的来源、种类、抗原特异性及功能等方面对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为有包膜的DNA病毒,能引起皮肤性疱疹、角膜炎、脑炎等症状。HSV-1感染细胞后,要么进入裂解性感染阶段,要么进入潜伏感染阶段。受感染的细胞常会启动免疫系统抵抗病毒,而病毒却通过某种机制巧妙地逃避宿主的免疫反应并进入潜伏。进入潜伏感染阶段的病毒又会因机体受某种刺激而被激活进入裂解感染期。在这期间,有两个关键的病毒蛋白一间层蛋白(Viral protein16,VP16)和内膜蛋白(Virion host shutoff protein,VHS)倍受关注,它们既是HSV-1的结构蛋白,在病毒复制晚期参与病毒颗粒的组装,同时又作为重要的功能蛋白…  相似文献   

3.
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为有包膜的DNA病毒,能引起皮肤性疱疹、角膜炎、脑炎等症状.HSV-1感染细胞后,要么进入裂解性感染阶段,要么进入潜伏感染阶段.受感染的细胞常会启动免疫系统抵抗病毒,而病毒却通过某种机制巧妙地逃避宿主的免疫反应并进入潜伏.进入潜伏感染阶段的病毒又会因机体受某种刺激而被激活进入裂解感染期.在这期间,有两个关键的病毒蛋白一间层蛋白(Viral protein 16,VP16)和内膜蛋白(Virion host shutoff protein,VHS)倍受关注,它们既是HSV-1的结构蛋白,在病毒复制晚期参与病毒颗粒的组装,同时又作为重要的功能蛋白,在病毒感染早期发挥重要的转录调节功能.下面就这两个蛋白相关功能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对人类少突胶质细胞(OL细胞)代谢的影响,从而探讨HSV-1感染的分子机制。方法将OL细胞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感染组,感染HSV-1,一组为正常对照组,不感染HSV-1,运用核磁共振氢谱(~1H NMR)检测二组细胞培养液水相代谢产物,最后由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感染组与正常对照组细胞培养液水相代谢物的组成有显著差异:被HSV-1感染的OL细胞的培养液中,亮氨酸、谷氨酸、谷氨酰胺增多,丙氨酸、甘氨酸、组氨酸、异亮氨酸、乳酸减少。结论 HSV-1感染改变OL细胞的氨基酸代谢,HSV-1可能通过扰乱宿主细胞的代谢路径,促进自己的繁殖,并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活动。  相似文献   

5.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又称人类疱疹病毒3型,属疱疹病毒科,与单纯疱疹病毒HSV-1、HSV-2一起归入α亚科。人类是其唯一的自然宿主,对其普遍易感。VZV引起的原发感染表现为水痘,并在宿主的感觉神经节内潜伏,再激活时可引起带状疱疹。近年来VZV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涉及流行病学、病毒学、生物信息学等相关领域,通过监测、研究VZV的基因变异,区分疫苗株或野生株引起的感染,探讨世界范围内各VZV病毒株的系统发育关系和各遗传支之间的分子进化史。现将近年来有关VZV不同的地理分布和遗传支进化的研究状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单纯疱疹病毒1型(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1,HSV-1)UL41基因编码一种皮层蛋白,该蛋白质具有核糖核酸酶(ribonuclease,RNase)活性,能特异性地降解一些宿主和病毒信使RNA(messenger RNA,m RNA),参与宿主免疫逃逸,与其他蛋白质相互作用调控其RNase活性。该文概述了HSV-1UL41基因编码蛋白的RNase活性及其调控机制,以期为该基因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关泽红  旭日干 《病毒学报》2008,24(2):96-100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CDK)与单纯疱疹病毒(HSV)等多种重要人类疾病病毒的复制密切相关.但具体哪种CDK是病毒复制所必需的还不清楚.本文用不同剂量的HSV-1-KOS株(以下简称HSV)感染CDK2功能缺陷型宿主细胞,结果发现HSV在CDK2功能缺陷型宿主细胞中的复制具有感染剂量依赖性;一步生长曲线分析结果表明其在CDK2功能缺陷型宿主细胞中的复制较在正常细胞延迟3h;感染6h时CDK2活性被诱导,9h时活性最大;CDK2活性增加后HSV-1即进入快速的裂解性复制.提示CDK2可能在HSV复制的启动中起着某种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生物磁学》2012,(26):I0003-I0004
来自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安徽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首次发现HSV-1皮层蛋白US11能够抑制β干扰素的产生,是一个新的拮抗RIG-I样模式识别受体(RLR)介导的天然免疫信号通路的HSV-1蛋白。这-I型单纯疱疹病毒拮抗宿主天然免疫反应机制新发现发表于国际病毒学核心刊物Journal of Virology上。  相似文献   

9.
1型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type1,HSV-1)感染效率高且易于通过基因工程改造,己广泛应用于肿瘤治疗研究和临床实验。溶瘤HSV-1可通过基因工程改造或从HSV-1自发突变株中筛选获得。研究证实溶瘤HSV-1能够有效抑杀肿瘤细胞,可通过多种机制靶向肿瘤细胞,溶瘤HSV-1与放化疗联合使用治疗肿瘤的研究也取得了理想的结果。目前,已有多个溶瘤HSV-1进入临床试验。  相似文献   

10.
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1,HSV-1)是人疱疹病毒成员,属于α-疱疹病毒亚科,可引起口唇性疱疹、疱疹性脑膜炎和疱疹性角膜炎等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gE/gI复合物是HSV-1 gE和gI蛋白相互作用形成的多功能异源二聚体,在HSV-1生命周期的多个环节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总结了gE/gI复合物在HSV-1病毒次级包被和释放、胞间传递及免疫逃逸过程中的功能与机制,旨在为HSV-1的防治和gE/gI复合物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2型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2,HSV-2)是引起生殖器疱疹的主要病原体。生殖器疱疹主要表现为生殖器和肛周皮肤黏膜疱疹或溃疡,是一种慢性、复发性、难以治愈的性传播疾病,临床治疗多以抑制病毒复制的核苷类药物阿昔洛韦及其衍生物更昔洛韦、喷昔洛韦等为主。这些药物对缓解症状、缩短病程有一定作用,但难以达到根治的目的,长期应用易产生耐药,且对其合并症基本无效。作用于HSV-2其他感染周期的药物成为人类探索的新领域。HSV-2感染宿主细胞是一个复杂的多阶段过程,包括黏附、穿入、核转运、基因组复制、衣壳组装、子代病毒释放等多个步骤,涉及多种细胞和病毒蛋白的活性。本文对HSV-2体外感染周期详细步骤及其分子机制作一综述,以期深入了解其感染机制,并为研制作用于不同感染阶段的抗HSV-2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潘丽  李晓眠  李梅  王卿 《病毒学报》2008,24(4):272-276
在体外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观察单纯疱疹病毒1型感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情况.分离并鉴定BMSCs;HSV-1感染BMSCs,观察细胞病变(CPE);建立BMSCs的HSV-1潜伏感染模型.提取总DNA,PCR法扩增BMSCs内的HSV-1特异性片段,检测HSV-1感染BMSCs及潜伏感染.结果显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14d诱导后,碱性磷酸酶含量增高、形成钙结节,表现出成骨细胞特性.HSV-1感染BMSCs,出现典型的CPE,PCR法证实BMSCs内存在HSV-1的特异性片段.HSV-1潜伏感染的BMSCs,未出现明显的CPE,细胞传至7代,仍可测到HSV-1的基因片段,表明BMSCs有可能形成HSV-1的潜伏感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可以向成骨细胞方向分化,可作为组织工程学的种子细胞.HSV-1可以在体外感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有形成潜伏感染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的病原学检测和病毒血清型鉴定、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均有重要意义。HSV与疱疹病毒科的巨细胞病毒、EB病毒、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间均有一定交叉反应,而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和Ⅱ型单纯疱疹病毒(HSV-2)两个血清型间交叉反应更为严重,所以HSV的血清型鉴定是个棘手  相似文献   

14.
在体外进行了钝顶螺旋藻多糖(polysaccharides fromSpirulina platensis,PSP)抗单纯疱疹病毒活性的研究。以不同剂量的PSP分别作用于HSV-1及HSV-2病毒复制周期的各个环节,以病毒半数感染量(TCID50),细胞病变效应(CPE),蚀斑形成单位(PFU),MTT染色细胞保护率(MTT法)作为评价指标,判断PSP的抗病毒效果;FQ-PCR检测PSP抗病毒作用的时效关系。结果表明PSP对Vero细胞毒性极低(TC50为1750μg/mL),对HSV-1及HSV-2均无直接灭活作用,可阻滞HSV-1及HSV-2病毒吸附和抑制感染细胞内病毒的复制,但不影响病毒的释放;FQ-PCR结果显示随着PSP浓度及作用时间的增加,PSP对HSV-1病毒DNA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具有良好的剂量和时效关系。提示PSP抗HSV-1及HSV-2病毒作用的机制与抑制病毒吸附和感染细胞内病毒的生物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健康产妇顺产新生儿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情况,2010年11月~2011年6月于某地妇幼保健院采集顺产新生儿抗凝脐带血51份.提取新生儿脐带血单核细胞DNA后,利用HSV-1gD基因和HSV-2 gG基因特异性引物,进行套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并将阳性扩增产物测序后进行BLAST比对确认,分析HSV感染阳性率.结果显示,51份脐带血HSV-1阳性12份,感染率23.53%;HSV-2阳性13份,感染率25.49%;HSV-1和HSV-2共阳性4份,共感染率7.84%.结果表明,加强新生儿HSV感染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预防新生儿HSV感染所致疾病、防止后遗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1型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1,HSV-1)具天然的嗜神经性和高效的感染能力,已广泛应用于肿瘤治疗研究和临床实验。目前开发的溶瘤HSV-1包括扩增子(amplicon)、复制缺陷型病毒(replication-defective virus)和条件选择性复制病毒(conditional-replicative virus)三类。前两类HSV-1在细胞中不能复制,溶瘤效应限于局部组织,而复制型溶瘤HSV-1能够在肿瘤细胞中复制,复制周期完成后可裂解肿瘤细胞并释放子代病毒,继而感染临近的肿瘤细胞。目前,一些复制型溶瘤HSV-1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并在肿瘤治疗方面取得了一些令人鼓舞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扇贝裙边糖胺聚糖(glycosaminoglycan from Scallop Skirt,SS-GAG)对感染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HSV-Ⅰ)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在无菌条件下给予小鼠注射扇贝糖胺聚糖SS-GAG,连续11天,并在给药第三天给小鼠腹腔注射HSV-Ⅰ病毒悬液建立小鼠感染模型,用MTT等方法观察SS-GAG对HSV-Ⅰ感染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活性的影响、对脾脏指数、胸腺指数的影响以及对脾淋巴细胞转化能力等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与病毒对照组相比,扇贝糖胺聚糖SS-GAG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均能显著增强HSV-Ⅰ感染小鼠的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和HSV-Ⅰ感染小鼠的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P0.01),并且能促进其脾淋巴细胞转化增殖能力(P0.01)。结论:扇贝糖胺聚糖在体内有一定的抗Ⅰ型单纯疱疹病毒作用。其抗病毒作用可能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8.
单纯疱疹病毒2型(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2,HSV-2)是人类疱疹病毒家族中α家族成员,可引起多年龄段的人群生殖器疱疹及其他疱疹疾病。由于该病毒具有复杂的基因结构及感染病理,其感染至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该病毒可抑制机体免疫系统,在神经细胞潜伏感染,具有重激活特性,因此,其疫苗的研制亦需要复杂的技术,且面临重重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张豪博  张莹 《病毒学报》2023,(6):1757-1767
巨噬细胞具有功能可塑性,使其能够根据微环境线索不同极化为不同表型,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即促炎M1型巨噬细胞和抗炎M2型巨噬细胞,它们在单纯疱疹病毒1型(Herpes simplex virus-1, HSV-1)感染的疾病发展中行使不同的功能。当巨噬细胞出现极化失衡时,可以通过多种因素对其失衡状态进行调节,靶向调节巨噬细胞的极化状态对于治疗HSV-1感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巨噬细胞极化及其在HSV-1感染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以期为HSV-1感染的进一步研究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揭示细胞P21蛋白在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2, HSV-2)复制中的作用,通过用HSV-2感染和感染前用特异性小干扰RNA (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 抑制P21基因表达,应用Western 印迹方法检测宿主细胞和病毒蛋白水平,用终点滴定法测定病毒半数组织培养感染量(50% tissue culture infectious dose, TCID50),以及观察感染细胞的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ic effect, CPE)等3个方面,揭示细胞P21蛋白水平的变化对病毒复制的影响.结果表明,HSV-2在细胞内复制时可引起P21蛋白水平增高;而用特异性siRNA下调细胞P21基因表达时,可显著地抑制HSV-2 gB蛋白水平,减少培养细胞上清液中病毒TCID50.提示P21蛋白对HSV-2的复制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