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研究姜黄素联合索拉菲尼对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增殖及自噬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用不同浓度姜黄素(0、10、20、30、40、50 mmol/L)、不同浓度索拉菲尼(0、5、10、15、20μmol/L)及两药联合处理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24 h后,用CCK8实验检测细胞存活率。用姜黄素30 mmol/L、索拉菲尼10μmol/L及两药联合处理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24 h后,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自噬相关信号通路关键蛋白AKT、mTOR及自噬相关蛋白LC3-Ⅱ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姜黄素、索拉菲尼及两药联合对HepG-2细胞均有增殖抑制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与姜黄素或索拉菲尼单药组相比,姜黄素联合索拉菲尼组能显著抑制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的增殖(P0.001);能显著抑制AKT、mTOR的mRNA表达而增加自噬相关蛋白LC3-Ⅱ的mRNA的表达(P0.001)。结论:姜黄素联合索拉菲尼组抑制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增殖作用较单药组明显增强,两药联合协同诱导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产生自噬,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趋化因子1(CXCL1)对肝癌肿瘤微环境中肿瘤细胞间及肿瘤细胞和巨噬细胞间内质网应激(ERS)的作用。方法:收集受衣霉素(TM)刺激的HepG2细胞的上清作为条件培养基,用于培养未受TM刺激的HepG2和THP-1细胞,检测培养基中未折叠蛋白反应(UPR)相关蛋白IRE1、PERK和ATF6的mRNA表达,构建ERS在细胞间传递的模型;合成si-CXCL1,瞬时转染HepG2细胞,RT-PCR检测HepG2细胞的CXCL1的转染效率,ELISA检测上清中CXCL1的表达水平;TM刺激CXCL1敲低的HepG2细胞,收集其上清用于培养未受TM刺激的HepG2和TPH-1细胞,RT-PCR检测HepG2细胞和THP-1细胞中UPR相关的IRE1、PERK及ATF6的mRNA表达。结果:用TM刺激后的条件培养基培养HepG2和TPH-1细胞时,2种细胞中的IRE1、PERK、ATF6表达均上调,构建了ERS在细胞间传递的模型;si-CXCL1转染HepG2细胞后,与对照组相比,si-CXCL1组HepG2细胞中CXCL1的表达降低,同时ELISA检测培养基中的CXCL1也降低;用TM刺激CXCL1敲低的HepG2细胞的上清培养未受TM刺激的HepG2和TPH-1细胞后,与对照组相比,CXCL1血清敲低组培养的细胞中IRE1、PERK和ATF6的mRNA水平均下降。结论:CXCL1能够促进肝癌肿瘤微环境中内质网应激在细胞间传递。  相似文献   

3.
目的:用p SUPER-NEO空载体构建可以敲低小鼠高尔基蛋白73(m GP73)表达的重组质粒p SUPER-m GP73-si RNA,并鉴定其功能。方法:合成靶向m GP73基因区的3条小干扰RNA(si RNA)m GP73-si RNA1、m GP73-si RNA2和m GP73-si RNA3,通过细胞实验挑选干扰效率大于60%的si RNA,用于合成能够敲低m GP73的重组质粒;重组载体经双酶切和测序鉴定正确后转染4T1细胞,检测转染质粒后细胞内m GP73的m RNA水平;将重组质粒p SUPER-m GP73-si RNA经尾部静脉注射小鼠体内,测定小鼠胃组织中m GP73的m RNA水平。结果:构建了p SUPER-m GP73-si RNA重组质粒;在转染该载体后,小鼠乳腺癌4T1细胞m GP73的m RNA表达下调43%;小鼠体内注射该载体后,胃组织中m GP73的m RNA表达受抑制率为33%。结论:构建了针对m GP73敲低的p SUPER-m GP73-si RNA质粒,可以较明显地下调鼠细胞系和小鼠胃组织m GP73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小鼠高尔基蛋白73(m GP73)的真核表达质粒,转染HEK293T细胞株验证重组质粒活性,并检测m GP73过表达情况下对小鼠肝癌细胞中mTOR m RNA水平的影响。方法:以实验室保存的H22小鼠肝癌细胞c DNA文库为模板,采用PCR技术扩增获得m GP73序列,将其插入pc DNA3.1-Flag-vector载体构建成重组质粒,转染HEK293T细胞后用蛋白免疫印迹检测融合蛋白的表达,并用q PCR检测在GP73过表达情况下H22细胞中mTOR转录水平的变化。结果:菌液PCR、重组质粒的双酶切结果及测序均表明重组质粒构建成功,蛋白免疫印迹表明m GP73蛋白在HEK293T细胞中获得表达,q PCR结果表明在m GP73过表达时mTOR的转录水平随之上升。结论:构建了pc DNA3.1-Flag-m GP73真核表达质粒,m GP73 m RNA过表达时mTOR的m RNA水平也上升,这为进一步研究m GP73在小鼠肝脏肿瘤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构建高尔基体膜蛋白73(GP73)氨基酸序列109、144位糖基化位点双突变真核表达质粒,研究GP73及其糖基化修饰对肝癌细胞炎症相关分子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根据GP73的DNA序列,设计合成2对针对GP73氨基酸序列109、144位糖基化位点突变的PCR引物,以本实验室构建的野生型质粒pc DNA3-Flag-GP73为模板,构建GP73的109、144位糖基化位点双突变质粒pc DNA3-Flag-GP73(DM);用脂质体将此双突变质粒转染293T细胞,用糖蛋白染色和免疫印迹检测该质粒在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用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GP73及其糖基化修饰对Hep G2细胞中NF-κB转录激活的影响。结果:糖蛋白染色和免疫印迹结果证实构建的双突变质粒pc DNA3-Flag-GP73(DM)能够表达GP73双糖基化位点突变的蛋白,且糖基化位点的突变使GP73的糖基化修饰完全缺失;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表明,野生型GP73能够激活Hep G2细胞中NF-κB的转录活性,而双糖基化位点突变会使GP73失去此激活作用。结论:构建了GP73双糖基化位点突变的真核表达质粒pc DNA3-Flag-GP73(DM)。GP73参与激活肝癌细胞炎症信号通路,糖基化修饰对于GP73发挥此作用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Sestrin2在砷化物诱导细胞凋亡反应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HepG2,以砷化物为刺激源,用免疫印迹和RT-PCR方法检测Sestrin2在砷化物刺激HepG2细胞前后的表达水平差异;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敲低Sestrin2前后以及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前后细胞凋亡水平变化情况;用活性氧(ROS)检测试剂盒分析敲低Sestrin2前后细胞在砷化物刺激后的氧化应激水平变化情况。结果:砷化物刺激HepG2细胞后Sestrin2表达水平显著上调;敲低HepG2细胞中Sestrin2表达水平后,细胞凋亡水平明显升高,说明Sestrin2的诱导表达是砷化物诱导细胞凋亡反应中的保护性事件;在敲低Sestrin2表达水平后,砷化物诱导的ROS产生效应和氧化应激反应程度明显加剧;抗氧化剂NAC能够显著逆转Sestrin2对细胞凋亡的保护性效应。结论:Sestrin2在砷化物诱导细胞凋亡反应中可通过抑制ROS产生而发挥拮抗细胞凋亡的保护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高效稳定的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小干扰RNA(siRNA)细胞导入方法,并对mTOR敲低的HepG2肝癌细胞株的功能进行初步检测。方法:构建了2条不同的人mTOR慢病毒siRNA载体pLenti-H1/mTOR siRNA,与3个包装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包装成慢病毒后感染HepG2细胞;经嘌呤霉素筛选2周后,收集细胞进行Western印迹,检测mTOR敲减效果及其下游基因c-myc、周期蛋白D1(cyclinD1)表达水平及4E-BP1、S6K1磷酸化水平的变化。结果:RT-PCR和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构建的pLenti-H1/mTOR siRNA能有效抑制mTOR基因的表达,敲低了mTOR蛋白水平,且沉默mTOR后其下游基因c-myc、CyclinD1的表达水平及4E-BP1、S6K1磷酸化水平降低。结论:构建了慢病毒介导RNA干扰mTOR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mTOR通路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NF-kB拮抗剂PDTC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及其对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其诱导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PDTC处理人肝癌HepG2细胞,利用MTT法检测对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利用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caspase-3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不同浓度PDTC作用人肝癌HepG2细胞不同时间后,能够显著抑制HepG2细胞的生长增殖,存在剂量和时间依赖性(P<0.05);PDTC能够上调HepG2细胞中caspase-3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论:NF-kB拮抗剂PDTC对人肝癌HepG2细胞产生显著抑制,并能上调HepG2细胞中caspase-3mRNA和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抗凋亡蛋白Mcl-1在GCDA诱导的肝癌细胞耐药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培养3种肝癌细胞系,用免疫荧光法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Mcl-1的表达;GCDA±CYC处理HepG2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Mcl-1的半衰期变化;用抗癌药物Irinotecan与GCDA对HepG2细胞进行处理,采用MTT法和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和Mcl-1的表达变化;用RNA干扰技术下调Mcl-1,检测化疗药物对HepG2细胞的敏感性。结果:Mcl-1在肝癌细胞中广泛表达;GCDA能延长Mcl-1的半衰期至6h以上,并明显减弱化疗药物对抗凋亡蛋白Mcl-1的抑制作用,降低癌细胞的药物敏感性;RNA干扰下调Mcl-1能增加癌细胞的药物敏感性。结论:胆盐(GCDA)能诱导HepG2细胞产生耐药性,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延长Mcl-1半衰期增加其蛋白稳定性和抗凋亡作用来促使肝癌细胞抗药的。  相似文献   

10.
将已构建好的含有人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 MDR)全长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I-neo-mdr1,应用脂质体导入人肝癌HepG2细胞,应用G418筛选出人肝癌多药耐药细胞株HepG2/mdr1。通过对HepG2/mdr1细胞形态学的观察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成功地建立了高效、稳定的HepG2/mdr1细胞系;为深入研究肝癌的MDR及其逆转提供了理想的细胞模型,并为探索建立肝癌MDR细胞株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同时为研究肝癌细胞胰岛素抵抗与MDR的关系提供了模型细胞。 将已构建好的含有人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 MDR)全长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I-neo-mdr1,应用脂质体导入人肝癌HepG2细胞,应用G418筛选出人肝癌多药耐药细胞株HepG2/mdr1。通过对HepG2/mdr1细胞形态学的观察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成功地建立了高效、稳定的HepG2/mdr1细胞系;为深入研究肝癌的MDR及其逆转提供了理想的细胞模型,并为探索建立肝癌MDR细胞株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同时为研究肝癌细胞胰岛素抵抗与MDR的关系提供了模型细胞。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STAT3在肝癌细胞SK-Hep1对sorafenib抗性中的作用,并探讨STAT3基因沉默在增强sorafenib肝癌疗效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基于shRNA的基因沉默技术在肝癌细胞SKHep1中敲减STAT3;用CCK8法检测细胞的生长情况与对sorafenib的敏感性;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STAT3、p-STAT3(Y705)、p-STAT3(S727)以及其下游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成功构建了STAT3敲减的细胞株SK-Hep1-sh STAT3。该细胞中STAT3蛋白表达降低,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Sorafenib的处理下调了STAT3的磷酸化水平及其下游蛋白Mcl-1和Cyclin D1的表达。STAT3基因敲减的SK-Hep1细胞,对sorafenib的敏感性增强。结论:基于shRNA的STAT3基因沉默能明显抑制SK-Hep1细胞增殖,提高细胞对sorafenib的敏感性,有望成为提高sorafenib抗肝癌疗效的一种新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在翻译水平、转录水平对肝癌细胞表达高尔基蛋白73(GP73)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时间(0、1、2、4、8 h),不同浓度(0、1、2 ng/mL)的TGF-β1刺激转染了pcDNA3-Flag-GP73、pcDNA3-Flag-V质粒的HepG2细胞,分别用免疫印迹检测细胞内GP73蛋白水平变化,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内GP73 mRNA表达水平变化;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TGF-β1能否激活GP73基因启动子。结果:在TGF-β1的刺激下,细胞GP73蛋白及mRNA水平均明显上调;TGF-β能激活GP73启动子且使其活性增强6倍左右,但对GP73启动子突变体无作用。结论:TGF-β能在蛋白水平、mRNA水平影响GP73的表达,GP73是TGF-β作用的靶分子。  相似文献   

13.
石炜  曾斌  张杰  谈高  熊丹 《生物磁学》2011,(9):1651-1654
目的:研究NF-kB拮抗剂PDTC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及其对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其诱导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PDTC处理人肝癌HepG2细胞,利用MTT法检测对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利用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caspase-3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不同浓度PDTC作用人肝癌HepG2细胞不同时间后,能够显著抑制HepG2细胞的生长增殖,存在剂量和时间依赖性(P〈0.05);PDTC能够上调HepG2细胞中caspase-3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论:NF-kB拮抗剂PDTC对人肝癌HepG2细胞产生显著抑制,并能上调HepG2细胞中caspase-3mRNA和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Nrf2)信号通路对子宫内膜癌细胞生长、转移及耐药的影响。方法:选择代表I型子宫内膜癌细胞的KLE细胞株和代表II型子宫内膜癌的ARK2细胞株,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测定两细胞株Keap1和Nrf2基因m RNA、蛋白表达,MTT法检测两细胞株对顺铂耐药性。对Keap1表达更低、耐药性更强的ARK2细胞株的Keap1基因过表达。Real-time PCR、Western blot、平板克隆实验、MTT法、Transwell迁徙、侵袭实验等方法研究ARK2细胞中Keap1过表达对Nrf2及下游靶基因表达、细胞生长、侵袭、耐药的影响。结果:在ARK2和KLE细胞中Nrf2基因m RNA表达无明显差异,ARK2细胞中Keap1基因表达无论是m RNA还是蛋白水平在的表达均要低于KLE细胞株,而Nrf2蛋白水平的表达在ARK2细胞株中则要明显高于KLE细胞株。Keap1表达较低的ARK2细胞较Keap1高表达的KLE细胞耐药性更高。ARK2细胞株中Keap1过表达能够明显下调Nrf2蛋白及下游基因ABCC2、γ-GCS表达;MTT实验和平板克隆实验表明Keap1过表达能够降低ARK2细胞增殖能力;Keap1过表达能够降低ARK2细胞迁徙和侵袭能力;Keap1过表达能够显著提高ARK2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结论:Keap-Nrf2信号通路在子宫内膜浆液性癌细胞株ARK2中活化程度显著高于子宫内膜样癌细胞株KLE,Keap1对Nrf2蛋白表达调控是基于转录后的,且低表达的Keap1及高表达的Nrf2蛋白和肿瘤细胞的高耐药性有关。在子宫内膜浆液性癌细胞株ARK2中上调Keap1基因表达能够有效的下调Nrf2蛋白及其下游基因的表达,并降低肿瘤细胞的生长、迁徙、侵袭能力,且能提高肿瘤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p100表达抑制的HepG2肝癌细胞稳定株,并初步探讨p100在HepG2肝癌细胞中的功能。方法用脂质体将含有真核细胞筛选标记Neo和GFP的p100 shRNA表达质粒转染入HepG2细胞。经G418耐药筛选稳定整合抗药基因的细胞单克隆;荧光镜检GFP阳性细胞单克隆,挑取单克隆;Western检测HepG2细胞稳定株HepG2(p100I)中p100表达的抑制效果;平板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MTS法检测细胞存活;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结果成功获得了p100表达抑制的HepG2肝癌细胞稳定株HepG2(p100I),其中p100的表达明显降低。并且实验表明,该p100表达抑制稳定株的克隆形成能力,抵抗化疗药物Cisplatin诱导的细胞死亡的能力和迁移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细胞。结论p100表达抑制的HepG2肝癌细胞稳定株的建立为研究p100蛋白在肝癌中的作用提供了体外细胞系模型,基于此稳定株的研究,发现p100能够影响HepG2肝癌细胞的多种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6.
核纤层蛋白B1(nuclear lamina protein B1,LMNB1)高表达于肝癌组织中,通过敲低LMNB1探讨其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利用siRNA在肝癌细胞中敲低LMNB1,Western blotting检测敲低效果,使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telomeric repeat amplification protocol assay,TRAP)检测其端粒酶活性变化。利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检测其端粒长度变化。并通过CCK-8、克隆形成、Transwell、划痕实验检测其生长,侵袭和迁移能力变化。利用慢病毒系统构建稳定敲低LMNB1的HepG2细胞,检测其端粒长度及端粒酶活性变化,采用SA-β-gal衰老染色检测细胞衰老情况,通过裸鼠皮下成瘤实验及对肿瘤后续的组化染色,SA-β-gal衰老染色,端粒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其对成瘤性的影响。最后利用生物信息分析的方法寻找LMNB1在临床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分期、病人生存期的关系。HepG2和Hep3B中敲低LMNB1后端粒酶活性显著降低,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降低,细胞和裸鼠成瘤实验证明稳定敲低LMNB1后端粒酶活性降低的同时端粒长度缩短,细胞发生衰老,此外细胞成瘤性降低,Ki-67表达降低,生物信息分析结果显示,LMNB1高表达于肝癌组织,且与肿瘤分期和患者生存相关。LMNB1在肝癌细胞中过表达,其有望成为评估肝癌患者临床预后的指标和精准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17.
为深入探讨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EST在肝癌中的作用, 构建了真核重组表达质粒pcDNA3.1/ PTP-PEST并转染HepG2肝癌细胞, 经荧光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对转染细胞进行筛选, 选出稳定高表达PTP-PEST基因的细胞株, 并采用MTT及Western blot对高表达PTP-PEST基因的细胞株的增殖速度和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蛋白2表达量进行检测, 观察到高表达PTP-PEST的细胞株内Grb2蛋白表达上调, 细胞增殖速度加快. 本研究表明, 在HepG2肝癌细胞株内, PTP-PEST可能通过影响Grb2蛋白的表达来促进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S型雌马酚(S-Equol,S-Eq)对高糖培养HepG2人肝癌细胞株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素受体底物(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IRS)-1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高糖培养HepG2细胞,1、10、100 μM S-Eq处理细胞后,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硫酸蒽酮比色法检测胰岛素刺激细胞糖原合成量,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IRS-I mRNA及蛋白表达变化.结果:S-Eq对HepG2细胞活力无明显影响,但显著改善高糖培养条件下HepG2细胞胰岛素敏感性,其中10 μM S-Eq+H组胰岛素刺激后细胞糖原合成量上升最为显著(P<0.01),同时发现,S-Eq能显著上调IRS-1 mRNA和蛋白表达量.结论:S-Eq可能通过调控IRS-1的表达,增强高糖培养HepG2细胞胰岛素敏感性,这可能是S-Eq发挥其抗糖尿病作用的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核受体PXR对人结肠癌细胞增殖和化疗敏感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核受体PXR在结肠癌细胞增殖和化疗敏感性中的作用.方法:分别用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PXR在人结肠癌细胞株LS174T、LOVO、HT29、HCT116中的表达情况.通过质粒稳定转染方法建立PXR敲低的细胞株.用MTT方法分析利福平活化PXR或稳定转染敲低PXR后,细胞增殖和化疗敏感性的改变.结果:在结肠癌细胞株LS174T、LOVO、HT29、HCT116中,LS174T细胞的PXR表达水平最高.利福平处理后,LS174T细胞中PXR表达增强.利福平活化PXR或稳定转染敲低PXR后,相应地促进或抑制细胞增殖,降低或提高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结论:PXR能促进结肠癌细胞增殖,提高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可能在结肠癌多药耐药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盐酸普鲁卡因(procaine,PCA)对人肝癌HepG2细胞Syk基因甲基化的影响,应用巢式双重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检测盐酸普鲁卡因处理前后HepG2细胞中Syk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水平;采用蛋白印迹技术观察Syk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显示,MSP检测到人肝癌HepG2细胞中Syk基因发生甲基化,随盐酸普鲁卡因浓度升高和时间的延长Syk基因甲基化水平逐渐降低;蛋白印迹结果表明,Syk蛋白在HepG2细胞中低表达,经盐酸普鲁卡因处理可以上调Syk蛋白的表达。人肝癌HepG2细胞中Syk基因启动子区域发生甲基化可能是肝癌发病的机制之一;盐酸普鲁卡因能降低Syk基因启动子区域CpG岛甲基化,并使Syk蛋白表达上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